标书人,为什么咱这么忙?

 

投标成为了企业争夺生存权的桥头堡和主战场,也就是说,投标将决定公司未来的发展走向,将决定公司的命运,将关乎公司所有员工的生活水平。...



点击上方《U学在线》一键关注回复以下标题前数字即可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31】干货丨工信部75和451定额的区别

【32】做通信工程没别的,记住这56句话

【33】湖南移动15.5亿全业务施工项目开标

【34】中国联通36亿光缆集采项目开标

【35】国内85家通信企业2016年业绩排行榜

每晚22:00以后才会离开单位,有时会忙整个通宵;连续多月周末不休息;被楼管阿姨戏称为“疯子”;不等闹钟响起,早上6:30准时醒来,头疼;同组的两三个队友因病请假;一人在外闯荡,每次与家人联系,均不忘叮嘱注意休息、注意身体;原本已经相当忙碌,经常会临时插入几个新的任务,时间和精神都异常紧张,万般无奈只好继续压缩休息时间……,看着这些时常在日记中出现的情景,身为标书人的我在思考:标书人,为什么咱这么忙?

  • 标书人,为什么咱这么忙?
  • 答:行业使然,压力在肩
观察国家宏观经济,当前国内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期,拉动内需,供给侧改革等是当前国家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受此影响行业开放的洪流已不可阻挡。走出去,直接对话,参与竞争,在公司现有经营资质的范围内全方位发展,同时为拓展新的业务打好基础已经成为了行业共识。行业巨头受制于沉重的历史社会责任负担,生存压力巨大,在向国家履行使命的同时还要兼顾自身有序健康发展和让员工过上幸福生活的多重压力,走出去是势在必行。中小企业受制于自身实力等因素影响,为了生存不得不被迫与行业巨头正面迎战……。

投标成为了企业争夺生存权的桥头堡和主战场,也就是说,投标将决定公司未来的发展走向,将决定公司的命运,将关乎公司所有员工的生活水平。标书人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其压力可想而知。标书人,写的每一份标书都是在为自己和身边的同事而努力。

将观察的视野拉近,跳出标书工作观察行业,从市场部门到财务部门,从职能部门到交付部门,从经理到主管,几乎身边的所有岗位都很忙碌。而作为标书人,每天主要是从事脑力劳动,工作地点相对集中,工作时间较长(平均周工作时间达到70小时以上,远超40小时的周平均工作时长)。而劳动报酬……

标书人,为什么咱这么忙?我的回答:行业使然,压力在肩。

  • 标书人,为什么咱这么忙?
  • 答:人员匮乏,能力欠缺。
相比较其他行业来说,通信行业的投标,起步较晚,近几年开始向好。在国家政治环境的大背景下,在集采的带动下,行业实现了井喷,行业参与模式较先前发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巨变。从工信部到运营商,从14年才逐渐建立评标专家库。当前对于行业来讲,从事投标工作人员严重匮乏,工作能力差距较大。

对于当前从事投标工作的核心人员,普遍由先前的业务文秘岗位过度而来,对于这些来讲,具备了投标工作的严谨态度,但受制于欠缺投标工作经验、缺乏投标系统培训等问题的限制,导致在日常工作中会出现偏差,特别是对于招标文件解读、评分标准理解、投标资料准备、困难克服解决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

相比较通信一线工作,投标工作同样属于低端劳动密集型行业,不同的是投标工作主要是从事的脑力劳动,甚至可以用“资料搬运的脑力工”来定义。当前投标人异常忙碌的主要原因是,人员匮乏。每每与身边的同事或朋友聊起工作,忙碌是他们对于行业的普遍印象。询问入行意愿,普遍不愿加入。

针对当前投标人员不足的问题,领导让我通过加人解决,对此,我对从事投标工作的人员提出了如下要求:1、能耐得住寂寞,能持续高强度加班;2、可塑性强;3、有一定的综合文秘工作经验;4、本地单身或异地已婚(尽管这条给人感觉带有歧视,但工作经历告诉我,投标工作几乎没有时间照顾家庭)……。

对于这样的选人标准,看似特别的BT,但现实的工作就是这样,真的挺无奈。我曾想从其他公司挖来人才,最终失败,只好自己培养,如今我们已拥有了一个四人投标战斗小组,每个人都可以完成95%以上的投标工作(剩余的5%是后续标书检查校正等工作,需要足够的经验积累)。尽管如此,但面对日常投标工作时,面对每天新发布的招标项目,我们还是特别特别的忙,人员还是不足,我们还需要持续扩编队伍,培养并引进投标人才。

  • 标书人,为什么咱这么忙?
  • 答:工作要求,足够投入。
写标书是一个特别消耗时间的工作,3分写7分查,是工作的要求,甚至后期定稿出版前检查要远比前期整理重要的多。我的某位评标专家朋友曾说,对于他们来说评标时短时间内要完成数家单位标书的评分,压力已经足够大了,他们尤为讨厌看到标书中“张冠李戴”。纵然,当前各家公司投标工作普遍采取模块化、模板化的的方式进行,这对我们在后期检查审核中提出了更高、更仔细、更严苛的要求。而这一切需要相对足够的时间投入。

作为“资料搬运的脑力工”的投标人,日常工作中60%以上的工作都投入到了资料的查找之中,但现实又很无奈,“过期、不全、不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此得推翻部分先前的工作,面对不断改进中的投标文件模板,面对不同公司的投标文件要求,我们只能一次次的从事着相同重复的低效工作。如何改进?如何提高效率?这里需要公司层面的统筹,需要各职能部门的协助及时更新过期资料完善欠缺资料,同时还需要基层人员的有效及时反馈,而这一切做起来存在相当的难度,但如果可以做到就可以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成倍提高一线标书人的效率。在当前的背景下,标书人只有通过时间的投入来弥补基础的欠缺。

  • 标书人,为什么咱这么忙?
  • 答:个人问题,能力有限。
工作中的我时常对自己的能力表示怀疑,除了不断的汗水付出和诚恳的工作态度,我还欠缺许多,特别是在工作统筹协调管理方面。上周回家的路上碰到一位朋友闲聊,对方提到:三流管理自己干,二流管理大家干,一流管理讲理念。作为一名投标人,在团队里,因为职责等原因,我得承担着比其他成员更大的责任压力,工作协调安排,进度跟踪,问题处理,在人手短缺的当下,同时我自己也直接写标书。夜晚我时常被梦中的工作惊醒,想着一黑板接下来任务安排,念着不断抹去和新增的工作部署,有时真的感觉到心力交瘁。现实一次次的提醒我,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唯有持续不断的奔跑,才有可能为突发的任务空留出相对充足的时间提前量。一次次的化险为夷,一次次的以时间牺牲质量,一次次的失之交臂,一次次的让我陷入到一种空前的自我否定之中。标书人,需要一颗大心脏,需要具备处事不惊、临危不乱的能力,而我在这一点真的很欠缺。

  • 标书人,为什么咱这么忙?
  • 答:自我否定,方得圆满。
对于投标工作来说经常需要进行自我否定,而这个过程很痛苦,有时会感到心在滴血。何谓“自我否定”,对于日常标书工作来讲,一定要抱着一颗虔诚的敬畏之心对待工作,任何时候都不能自足、自傲、自满,标书工作中的任何细节都有可能让一段时间的付出付之东流,毁之一炬。日常工作中,我时常提醒自己和队友,要学会在标书检查过程中找到自我和他人的问题为乐,在不影响团结的基础上要勇于自嘲和互嘲,将发现的每一处错误视为对工作对生活的一种救赎。尽管在标书中存在残美之憾,存在投机成分,但投标最终还是一种0、1游戏,对于没有中标的项目不要去花时间抱怨(因为那样不值得),我们唯一能做的只能是进行自我剖析与不断完善。而这个过程需要足够的时间积累。

标书人,咱为什么这么忙?这是这段时间身边同事的相同疑问和不解,在我看来任何问题只有想通了才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

进一步观察行业,相信这种状态将会持续数年之久,新的形势、新的要求,新的挑战、新的生态,所有的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去适应。

周六早上,是我本周唯一可以休息的时间,吃过午饭又要与同事相约前往单位继续工作。这段时间很忙,我们几乎没有休息时间,既然从事了这份工作,我不怕辛苦,但我怕没有思考的时间,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领导打来电话,又有一个新的项目要参与,在未来的20多天里我们有十多个项目要参与,其中不乏大项目。写这篇文章,我的目的不是想诉苦或抱怨什么,我仅仅是希望可以与大家共同进行思考和探讨,我希望听到你们的声音和回复。
征稿
投稿邮箱:service@uxuepai.net

征用稿费:200元~1000元不等

详情请戳:U学在线,有你更精彩!


    关注 U学在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