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Wharton申请总结-两年学会的事

 

这个世界最难的永远是超越自我...





是一篇旧文,也是一篇长文,是两年申请Wharton被录取的YY写下的申请心得。YY有着非Top school的普通背景但却有着不普通的能力和勇气,在第二年申请中最终获得了Wharton和Tuck的录取,现已从沃顿毕业,在美国工作。

我们的人生才刚开张

劲波曾对我扯过许多故事,但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初次见面你说的一个:你说曾经有个学员父亲是个成功的餐馆老板,为感谢你帮其女儿成功申请上Booth,下午特地携老婆开着辆悍马来感谢他。临走时,车子开出几米远外又倒了回来问你,“小伙子,你今年多大了”你说,“不小了,38了”,这位六十旬的成功老人哈哈大笑道,“30几,你的人生才刚开张呢”那笑一直延续到车子开出好远, 至今回荡。这个故事对我影响很大,曾许多次得转述给朋友。过去总喜欢跟别人说年纪大了,现在我会想自己还年轻还能改能进步。

是的,我们的人生无论何时都不算太晚,都没有理由不去奋斗,不去尝试,不去改变,不去梦想。

我还不够努力

不熟悉的人很少会相信我过去两年的生日都是独自在图书馆度过,毕业的5年里每年都会在图书馆呆上1个多月。但我其实是个很懒的人,即便在四大审计三年也显少工作过10点,但是申请这段时间让我发现原来自己也可以勤奋也可以熬夜。那时白天上班回家每天写到半夜3点,有时觉得很晚差不多睡了但看大家msn头像还亮着就想再撑会,直到脑子不会运转。

我学会了喝浓茶黑咖,边思考边喝王老吉,每天睡前总发现不知不觉已满垃圾桶的王老吉空瓶。但和别人相比仍不算勤奋,从不敢在essay里写自己hard-working。我知道凯尔文大爷的T是在连续每天工作到清晨情况下考出的, Elly每天早上5点起来做套GMAT试题,Gary的HBS最终版是在出差的飞机上写的。经常听到许多人跟我抱怨工作申请两难顾,时间太紧张,我能理解你们,但也想说其实大家都这么过来的,如果你每天睡眠时间超过3小时的话,那就先榨干你的睡眠时间吧。

没错,我们那时申请也有玩经常一起喝酒,但都是在家把该完成的事做了才出门,喝完酒回来可能洗把澡再写个几小时,即使玩再晚第二天也显少睡懒觉。没办法,成功没有捷径,人生就是这么苦逼!



Be Stupid

一直很喜欢Bebeyond的附注:Be Crazy and Stupid,在07年第一次读到的时候就能隐隐能感受到这句话孕育的内涵。

记得Round 1全军覆灭的时候,Jinbo对我说了一句话,“YY,我怕你太聪明了。~”聪明的人往往难成大就,因为会在每次受挫的时候就急忙得去寻找各种其他办法,而往往忽略了最本质最原始的东西。我很感谢他这句话,所以在那1个月受挫的时候,我没有把时间过多得浪费在沮丧,而是耐着性子闷头读了许多关于市场营销的书,而这些书或多或少帮我更了解自己的职业方向,让我从原有的浮躁满满沉淀下来。

在BBY中我很敬佩Elly,不是因为他拿到了HBS,而是他的Stanford和HBS是在deadline最后三天写成的,那时候大家都已经结束申请开始玩了,但是他还一个人在宾馆里通宵写,估计那时候他也没抱太多希望就想了个心愿吧,甚至在HBS deadline到的时候还不放弃得修改最后被通知递交完了被放在R3。我不知道大家是否明白这需要多少的专注和魄力才能做到,反正我试过但是在deadline前两天就要疯掉最后放弃了,因为我们习惯性得都在平衡,觉得录的可能小没必要浪费这时间,这可能就需要一份傻气和韧劲。

过去半年和许多MBA申请人交流,发现他们失败后会觉得时候自己成绩不够高背景不够强(天地良心,反正比我高比我强),但其实有时候一时的失败可能并不是你方向错了,可能只需要再一点努力就好。申请如此,工作生活亦如此,不要因为一时的挫败而轻易怀疑自己过去的努力方法乃至价值观,不要因为一时的诱惑和倦怠就轻易改变自己的初衷和原则。Sometimes, we should be crazy and stupid!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所有人

两年前的自己还很年轻气盛,我那时不太理解什么叫聆听技巧,什么叫空杯心态,错以为耐着性子听别人说完就叫聆听。

在这申请的两年间,有机会认识各种形形色色的人并做深入地交流了解,让我慢慢发现许多一开始小看的人都有值得我敬佩和学习的地方。还记得刚开始申请和一个女生一起,她一直写自己很坚韧有毅力,我当时挺不以为然甚至觉得她承受能力有点弱,最后她压力太大放弃了那年申请,但当她自我调解好来年再申请时,说实话我挺敬佩,觉得她真挺有勇气有毅力的。其实这种例子还有许多许多,在自我认知与人对比时候你总能发现别人的闪光点,慢慢放下自己的自以为是,慢慢学会认真捉摸别人的话。

有个故事大家或许听过,说一个孩子长大想做飞行员,大家就问他那飞机飞到一半没汽油了你会怎么办,他说我会让大家绑好安全带然后自己背降落伞跳出飞机,正当大家笑孩子的无知和胆怯时,这孩子回答到:我要回来的,我背降落伞去拿汽油。这个故事给我很多启发,我们是不是在很多时候都太早太武断得去判断别人,以至于不去聆听急于去批判而不是欣赏?

现在的我会不停审视自己是否带有偏见,是否站在别人立场想问题,是否充分了解别人的意思,或许现在做得还远不够好,但已经不知不觉有许多变化。发现自己现在更容易理解别人,对别人更包容耐心,对话更少地去defend而是自省,其实夫妻相处之道也就如此吧:)



自信是一种从容

两年前的自己如若有些可取之处的话那便是不怕失败,触底反弹,坚信从哪摔倒就该从哪爬起来!(虽然这点Jinbo刚开始相当不以为然,但如今应该也是认可的吧)。之前可能认为这就是一种自信,从失败中获得自信,但如今却越发觉得自信不该有那么强烈的自我认可,应该是份坚定的从容。

许多人问过我“YY阿,你第一年和第二年申请有什么不同?”这真是个很虚的问题,但我可以说第一年申请的时候我会问别人你能上什么样的学校?当R1失败时也曾怀疑过自己是否把目标订高了。但当第一年结束大家都跟我说“我觉得你deserve一个top bschool”时,我会笑笑淡然得说,“我知道”。我不知道这么说算不算站着说话不腰疼,如果最后我没有申请上我也不会觉得是因为自己不优秀而是运气差,这就如同现在我拿到wharton的offer我也并没认为自己就真的那么优秀了。

当有人说“好优秀去wharton”,我都会笑着说运气好,这不是自谦。当我说自己background是录取人中最差的,Abby会骂说你怎么那么没自信,这也不是没自信妄自菲薄,这是事实。我一直认为自己能进wharton有运气成分,进去的半年可能会比别人更辛苦,那就笨鸟先飞吧,至少我有信心毕业的那天我能对得起这个Brand。

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商学院那么看重Self-awareness了,自信不来源于你足够好,而是因清楚明白的从容,知道自己什么行什么不行,什么行是真正有用的,什么行是无关痛痒的,什么不行是无伤大雅,什么不行是一定需要改的。当真正从容自信了,我们就不需要过多旁人的认可和鼓励,自己心里明白就好,又何须证明给人看呢~

这个世界最难的永远是超越自我

我一直觉得人生最难的事情不是在绝境中站起来,不是舍弃一切重新开始,而是当你已在顶峰时仍有一份动力和勇气去前进!

这个道理是在写essay中慢慢体悟的。事情往往是这样,从0到70分很容易,但要从70分往上爬就是一步一步熬出来的。每回你有了质的飞跃终于得到别人的认可,你以为已经是极限final version了,以为已经耗尽了所有感悟,已经完美了,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别人会告诉你,“我觉得还能更好”这时候往往第一反应是泄气焦虑,觉得自己已经到达极限安慰自己也不用做到100分,想得过且过~ 在自我发泄一通后,还得重新坐到电脑前耐着性子思考,这是最最suffer的时刻,但是当你再次突破后又觉得原来我可以做得更好,原来远远没有到达极限.

我的Wharton写了好久,但第一次申请的final version是最后2天写出的,全部推翻包括内容都全部更改。还记得Jinbo在倒数第二天根我说不行的时候我唯一一次失眠整晚,早上5点爬起来写,结 果一天就全部写完了四个新的故事,最后的感觉是整个酣畅淋漓(虽然TMD过程真是痛苦~~~)。那天根本没时间纠结细想,但事后想想确实很不容易,记得 Abby跟我说很多人都没有勇气最后一刻全改,说我胆子够大~ 那种最后一刻把自己全盘推翻再重塑一回的感觉,我是真心不希望越少越好。

那时候还是Jinbo在后面鞭子抽我的,但若能自己这么自发的做就不容易了~第二回申请的时候我就自己慢慢会push自己这么做,写的东西自己跳出来看,自己看出自己的问题,再重写。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敢看自己写的essay,我第一年是没有勇气看得。以前有人跟我说过王励勤的故事,说他有次单打决赛出乎意料的输了受很大打击,第二天他要比双打,那晚教练啥都没做就让他看自己决赛的影带,看自己是如何输掉这场比赛的,当时说的人说王励勤真是有魄力。我那时候觉得这有啥大不了,现在才明白一个人能冷静得回看自己是如何输得,那需要多大的勇气。但若不回头看不自我反省,我们又如何能超越自我如何能知道自己哪里错?

我就这个问题写过许多篇essay,其实对于人对于business都是如此,记得两年前我觉得商业有时候不能追求完美,要把握时机,一年前我觉得商业需要完美要精益求精。现在我觉得商业有时候不能完美有时候必须完美。

那种埋头专注一次次突破看到自己的进步的感觉是很美妙的,我很感谢那次Jinbo带我走了这次美妙的旅行,以后得靠自己了。



Never lost your judgement

记得第一年essay写得抓狂的时候,Abby就会拿一篇其他的essay问我,"你觉得这篇写得好不好?",每每当我耐着性子看完给个评价,她会说,"还好,还没掉了judgement"。我那时候会很莫名,有judgement有啥用我自己的不照样憋不出。

但现在才明白一个人的judgement有多重要!当你写到70分之前谁都能分辨出个好坏,但越写到后面可能大家给你的意见就会不同,往往还是相反的,这时候应该如何取舍?我见过许多最后时刻被逼得抓狂的都是这种情况,作为一个纠结的天平,这也是往往让我最lost的地方。

在第二年我唯一收获最大的就是“相信自己的judgement”。这点上我很感谢好友Amanda,她很了解我所以在临别前给我留了封信,告诉我今后一年的申请许多人会给我意见,有的人会说对有的人会说错,但这些都是其次的,最重要的是你要对自己的判断有自信,只有那样你才能变成一个自信的人!我很高兴我做到了,虽然第二年我征求了更多人的意见,但并不一味得跟随,当有个很权威的人说我wharton 有篇选材太personal需要修改的时候,我觉得就这样交上去,这就是我,他们不要我也没办法。

写essay如此,其实为人也是如此;我们相信自己的判断,不采纳别人的意见并不是认为别人说的不对,而是在当下我们相信自己,即使最后错了那也是跟随了自己的判断大胆承担后果便是了。但如果我们哪天连自己都不相信了,放弃了自己的判断力,而去一味得听从依赖别人的指导,那不是很可笑吗? 他们这或许也是一部分人纠结和不自信的来源~

毕竟世界上没有谁比我们自己更了解自己,我们在兼听的同时也应该清楚得明白别人的话也是基于他们过去的经历和性格。如何做到兼听的同时又坚持自我,这是人生要学习的平衡,同时也应该是每个企业家在创业不同阶段许多不断反思磨练的。

写在临别前(终结篇)

终于写到了结束,很感谢大家能花时间听我“絮叨”这些。前几个月一直有人让我去做分享,但不知怎么我不喜欢站在讲台上,好似自己是个成功者去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其实到底是什么让我申请成功,真不好说,不希望大家把你当做标准答案来follow,说穿了也只是比许多人早申请一年罢了。反之,我更愿意和别人分享申请以外的,这两年的感悟,幼稚也罢,天真也罢,欠妥也罢,只求能激发读者的思考和斗志,便足以。

写的过程中自己会经常边写边反复读,审视是否足够客观,是否掺渣自己情绪,是否因为矫揉造作而没有直接朴实得说出内心。许多人会觉得一篇好的essay应该是可以把自己感动到,也许那是好的但不是最好的,最好的essay应该是用很冷静客观的口吻去诉说自己的坚定挫败不容易。这就如同人生,再多的大起大落,总有一天我们能云淡风轻得诉说。

我很感激这两年遇到的人,感谢你们的坦诚信任,能让我看到光鲜外表下的胆怯自卑,看到失败迷茫下的善良坚强,看到现实和理想的无奈,更高兴自己在看到这些之后觉得大家更加可爱:)也谢谢大家的包容,在看到我的自以为是、骄纵蛮横,阴晴不定后没觉得我无可救药,还愿意跟我做朋友:p。你们让我明白人不是因为完美才可爱,而是因为真实勇敢和感恩。世界越变越复杂,而我们应该越活越简单。

我还要特别谢谢劲波,虽然你有那么那么多的缺点那么不完美,但你有别人所没有的特质,在坚持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这就很厉害了,许多时候回到原点看看当初的自己。我很庆幸在两年前遇到你,让自己至少有些改变。

一个月前刚回上海的时候,有人让我写下接下去一年对自己的期许。我久久不知如何下笔,最后写下了:怀着豁达的心好好享受未来两年的生活,无论是挫败迷茫还是挑战喜悦。我愿意做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以妥协的态度坚定着自己的乌托邦,希望能有一天自己有能力给别人带去温暖。

落笔,抛却过去两年种种,从零开始谱下下一个两年。



想要了解HBS/CBS等校友的申请经验总结,欢迎关注公众号查看历史消息。

BeBeyond

MBA Workshop

2001年,BeBeyond创立了全球首个MBA Application Workshop,倡导以全新的、本质的申请理念和方法,实现真正适合每个个体的培训和申请结果。15年来培训了近1000名MBA申请者,很多人进入全美Top20商学院,其中包括哈佛18人、斯坦佛22人、沃顿39人

关注 BeBeyondMBA公众号,你将:

  1. 参加我们一系列的校友分享活动(下一期为5月9日耶鲁录取经验分享)
  2. 参加各类申请公开课(涵盖申请步骤、简历、推荐信、Essay、选校等)5月6日和5月13日为北京如何做好第一轮申请公开课,5月9日为上海选校公开课。
  3. 阅读来自9年培训经验培训师的专业观点
  4. 搜集有关申请的各种干货
阅读原文可以预约MBA免费咨询。


    关注 BeBeyondMBA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