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赏石风采录永远尊重石头的书画篆刻艺术家蒲石

 

人生在世,需要一点高于柴米油盐的品相。...





蒲石,曾用艺名“璞石”,姓邱,名建国,职业书画篆刻艺术家。祖籍广东,七十年代初,年少时随父母来到柳州定居,沿用普通话交流。

蒲石

蒲石,艺术界和石界的佼佼者,圈内人尊称他蒲石老师。他是当代著名的书画篆刻家李骆公老先生有意收为的关门弟子,跟老先生有过一段忘年之交的后起之秀。老先生与他以“艺友”相称,还亲笔题字赠予书帖存念。


李驼公赠蒲石书帖

得老先生鼓励后,在书画艺术这条道上行进的他,将西画技法融入传统国画当中,创新并形成了自己的国画风格,之后又将篆刻艺术在桂林鸡血玉上挥洒,把篆刻艺术的美以特有的方式展示。同时,中西美学都兼容并蓄的他,在设计奇石展示空间方面,更有他独特的创意和设计感,以绘画的手法布局,以雅韵为色调,精致唯美点睛,将石头与艺术有机融合。从他执刀设计的太原“无形斋”(奇石馆)可窥其出彩的设计实力。


太原无形斋场景

但是,这么一个眼光高至头顶、造诣颇深的书画艺术家,对石头却是情有独钟、痴爱有加。面对石头,他感叹:石头太珍贵了!发出“永远尊重石头”的感言。

对于石头和书画,蒲石老师更爱谁?被他宠上天、当女儿养的娇妻止不住笑:“书画是他的仔,石头是他的女。”(啊哈哈)

我们来听听蒲石老师怎么说……
第一个搬进雷村的艺术家


“哇,滨水大道,我太有感觉了!”聊起滨水大道、聊起雷村,蒲石老师很有激情,话里都带着只有年轻人才有的狂热。

我是政府刚修好路那时,2016年2月去滨水大道骑行,就喜欢上了滨水大道。那时还不知道雷村,就已经觉得这地方太美了!跟朋友透出想在滨水租房子的想法。
朋友很上心,没过多久,3月份吧,就约我去看房子,这才来到雷村。当时看的那套小,我不满意。我现在的房东在一旁说,大的我那里有啊!去到一看,哇……太好了!占地两百多平,三层楼,每层都有一个约一百平的大展厅,房型也好,做画室、展厅都非常OK,就是我想要的房子!我非常中意,立马订了下来,4月份就搬进来了。
这里安静,空气好、风景好、人也朴实。文化局的领导带外地的画家来我这里,都赞叹是柳州市最大的私人工作室。



有了这个工作室,我的大画就有地方展示了。我进到雷村以后,陆陆续续就有了玩收藏、石头、艺术的人进来,这里的房子租期长,10~20年间不等,又是政府重点打造的文化村——百年龙眼村。村民房子的外墙、屋顶、露台,村里的道路、水电、网络以及园林景观设计等都是政府出资建设。未来的雷村,应该是颇具文化艺术的特色村。

疯狂买石头的守财奴


我是搞书画金石篆刻的,刻字、景观设计,都会用到石头。最疯狂的时候,1997年那几年,跟我一个贵州的朋友开着一架贵州车牌的车在马鞍山买石头,整车整车地买,搞得卖石头的石农一见我们的车就喊:贵州佬贵州佬……

1999年河西的中华石都建起那时候,我开始真正玩石头,在那里要了一间店做工作室,开始收一些自己喜欢的石头。
 
我不卖石头,卖画。我的画最早是台湾人喜欢,先是林维宽他们来买,慢慢的越来越多的台湾人来买,养家糊口就靠画。

钱,没有了可以再赚;石头,没有了赚不来。因为石头不是再生的东西,石头,几亿年才形成。石头,远不止石商们现在卖的这个价,他们这样卖,是贱卖了!有一次,看他们这样卖石头,我急得不行,心痛得不给他们(把石头)卸车。

艺术家都穷。经营石头的那帮人,他们的经济实力大多远比我们艺术家强,但他们卖石头却急得不得了。唉……
 
画画的永远尊重石头,我的石头我都不考虑卖。

我的那块带窝坑的梨皮石,很多人都喜欢。展览的时候,一老先生看了喜欢得不得了,让我开价,我说不卖。同行的老太边跺脚边大声抱怨:“谁让你说好啦,你越说好人家就越不卖了。”呵呵……
 
我虽没什么钱,但再有(钱)的去到我那里,他也不敢小看我,他也震撼。曾有一个很有身份的人去到我那里,看了我的石头,很认真地跟我讲:“你让我玩几块你的石头,你可以办一件你想办的事。”哇……我听了好感动的啵!接着他说:“认识你这个朋友,值了!”

真的!还是收一些石头没有错。不管下一代接不接受,留给他没有错。就看他悟不悟,悟了,就是一批宝贝。把它留住,不讲大红花,起码几块石头人家还是认的。
 
与李骆公老先生的忘年交
我和李骆公老先生的一段忘年交是在八十年代。老先生也是一个性情中人。一次,他看了我的一篆刻习字帖,很是喜欢,专程跑来柳州一趟想见见我,意收为关门弟子,没见上。他走后,裴士戎(著名画家)急急找来对我讲,李骆公想收你做关门弟子。我一听,高兴坏了,立马赶去桂林拜见。
敲门求见时,是老先生的夫人开的门,当她欲关门禀报时,我一急大声自报:“我是柳州的璞石。”老先生一听,高兴地从里屋走出来迎候我这个小辈。看了我的习字,果断地对我说:“你不用跟谁学了,走自己的路。”随后老先生立马决定为我在日本筹备个展。那时候,老先生是日本美展的评委主任。可惜!没过几日,老先生脑溢血倒下了。我赶去看他时他已说不出话,只能用手示意见谅。两年后老先生在北京离世。
得老先生精神之传的蒲石老师一直笔耕不辍。天赋加勤奋,成就了他日后在南宁博物馆、上海朵云轩、上海朵云艺廊的书画篆刻展的成功举办。尤其是挑战大多篆刻家不敢涉足的、硬度达7度以上的桂林鸡血玉雕刻,让篆刻在桂林鸡血玉上尽情挥洒,大放异彩,把桂林鸡血玉的文化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如林语堂所言:人生在世,需要一点高于柴米油盐的品相。

蒲石,一个物质并不丰富,精神却很丰盈,永远尊重石头的书画篆刻艺术家,他的书画篆刻艺术馆暨奇石艺术收藏馆也即将在美丽的滨水大道雷村落成。

作者简介:
编辑版式:严丽娟
《中华奇石》杂志
电话:0951-5036888   0951-5030437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格水路59号龙园内客家楼 
地址:宁夏银川市湖滨西街281号宁夏奇石馆
邮箱:zhonghuaqishizazhi@163.com 
微信:zhonghuaqishizazhi




点击此处:购买2018全套《中华奇石》杂志
点击此处:购买2017全套《中华奇石》杂志


展会

● 展讯|2018.7.21阿拉善左旗小品展欢迎您!

“中国戈壁石之乡”乌拉特后旗第六届观赏石旅游文化博览会暨小品石、筋脉石精品展

● 现场|大连,灵璧石展出了味道

● 现场|大连展:与美石有约

美石

● 珍品阁 | 奇石韵高非令色

● 有画说|寻找陌生感

● 《中华奇石》“每周精选好石”五月第四期美石放送

● 石之风水︱武圣雄风

精彩

● 石头人黄白黑|岜德山有个“石馆洞”

● 柳州赏石风采录|幸福的钥匙

● 毕减索|“组合”刍议

● 平川石话|从苏轼《后怪石供》说开去

● 云烟别裁|眼光糟糕的他,是中国顶级赏石家


    关注 中华奇石杂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