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问答:婚姻中保持自我和迁就对方的尺度在哪里才更“幸福”?

 

Q&A140424  问:婚姻中保持自我和迁就对方的尺度在哪里才更“幸福”?  答:正如每个人对“幸福”的理...



Q&A140424

问:婚姻中保持自我和迁就对方的尺度在哪里才更“幸福”?

答:正如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定义和感受可能都各不相同,每个人对婚姻中各种“尺度”的拿捏和把握也因人而异。套用庄子的名言:“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从旁观者角度确实难以帮任何一对夫妇建议保持自我和迁就对方之间最佳的“尺度”何在。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任何人际关系都是建立在高度互动的基础上。例如,A与B之间的关系模式,是建立在彼此之间的频繁的互动沟通基础上的;稳定的关系往往意味着双方都认可和接受的互动模式的建立和固化。夫妻关系作为所有人际关系中最为亲密的人际关系之一种,双方的互动极其频繁,其平衡的稳定互动模式的建立和固化受到许多微妙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一个主动支配型的先生与他被动屈从型的太太之间最终经过反复磨合建立的稳定、平衡的互动模式具有如下的特征:倾向于最大限度地满足先生的支配欲,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压迫太太的承受性,超出这个范围,夫妇之间的关系就可能出现危机。同样的这个主动支配型的先生,如果娶的是一位同样主动支配性的太太,甚至他的太太比他更强势(娘家的强势背景、经济和社会地位、更趋极端的性格特质,等),那么他们经过反复磨合建立的稳定、平衡的互动模式就具有不同于前例的特征:倾向于各自收敛自己的支配欲,但先生收敛得更多。所以,在生活中不难发现,某人在前一段婚姻关系中总是跟太太争吵不休,而在另一段婚姻关系中却几乎未与太太有过任何争吵。甚至,在前一段关系中冷漠、刻薄的太太,在另一段关系却完全是贤良淑德。

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在婚姻关系中都是在与伴侣的长期互动中磨合、成长的,所谓“幸福”的关系往往意味着使双方都认可和接受的稳定互动模式同时也令双方感到满意和愉悦。回到问题所提及的“保持自我”与“迁就对方”之间尺度,也同样取决于互动、磨合的两个人所能达成的稳定平衡是哪种状态。一味地坚持自我,或一味地迁就对方都不大可能是一种合适的适宜的方式。当然,这也跟社会文化有关,印度式的包办婚姻中,丈夫我行我素,而太太低眉顺眼,但这未必会妨碍到双方感到“幸福”。

但是,必须看到的是,如果夫妇双方业已形成既定的稳定、平衡的互动模式,那么随意地打破它,也可能带来新的危机。

2014-04-24

----------------------------------------------------

回复F,浏览《周末讲堂》目录;回复Q,浏览《心理学问答》目录;回复P,浏览PsyEyes本周推荐文章。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