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今日谢世,不是离别,是团聚。

 

投稿爆料请联系小编微信mdchihuo002关于·上海全知道Sharing&Communication◆...





投稿爆料请联系小编微信mdchihuo002

5月25日凌晨一时,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在她的人生中,成就了一个女人为人、为妻、为母最难以企及的高度。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她忠于自己的内心,能做到真正的沉稳与独立,才能道出如此感言。
我不是作家


“他们是作家,我不是。什么家都不是,一个无名小卒!我也不求名不求利,所以不求加入他们的行列。”


杨绛虽然对写作始终不渝,虽然她其实早在1953年,即已加入官方的中国作家协会,但她却仍是一以贯之、斩钉截铁地屡屡宣称,自己绝不是什么作家,自己只不过是在从事毫无功利性的业余写作而已,最多只是一名普通的业余作者,根本谈不上是什么家。
48岁学西班牙语
各种版本的《堂吉诃德》
要想忠实原作,必须从原文翻译。为译好《堂吉诃德》,先生已有两门外语的基础,她毅然决定再学西班牙语。从1959年开始学习西班牙语,每日坚持,从不间断,至1962年已能读懂比较艰深的文章了。这时,她选择了西班牙皇家学院院士马林编注的最具权威性的《堂吉诃德》版本开始翻译。

《堂吉诃德》中译本出版后,西班牙政府多次邀请杨绛先生访问西班牙,杨绛均以自己“口语不佳”而谢绝,但她又觉得这样做有失礼仪,后来于1983年11月前往西班牙访问,受到西班牙政府和人民的热情款待。1986年10月,西班牙国王颁给杨绛“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勋章”,以表彰她对传播西班牙文化所做的贡献。
关于孤独
“不孤独,因为我有很多书,有书就不孤独。当然,我现在是一个人,在热闹的场合会感到孤独,越热闹越孤独,因为我不能和他们打成一片。可是我并不感到孤独,我的亲戚朋友对我都很好,我和阿姨相处得也很好。而且我看很多书,就像到处旅行一样。”
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

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准备回家。

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

少年贪玩,青年迷恋于成爱情,壮年汲汲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

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

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

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钱钟书给了她一个最高的评价:“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围城》名句“围在城里的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出去“这句其实出自杨绛之手。
1935年,钱钟书杨绛夫妇在赴英国留学的船上。


1935年7月13日,钱钟书与杨绛在苏州举行了结婚仪式。多年后,杨绛在文中回忆道:“结婚穿黑色礼服、白硬领圈给汗水浸得又黄又软的那位新郎,不是别人,正是钟书自己。因为我们结婚的黄道吉日是一年里最热的日子。我们的结婚照上,新人、伴娘、提花篮的女孩子、提纱的男孩子,一个个都像刚被警察拿获的扒手。(《围城》里)”

1936年钱钟书杨绛夫妇在牛津大学公园
随后钱钟书考取了中英庚款留学奖学金,杨绛中断清华学业陪丈夫远赴英法游学。学习之余,杨绛几乎揽下生活里的一切杂事,做饭制衣,翻墙爬窗,无所不能。

新婚的钱锺书和杨绛搭乘邮轮赴英留学。
杨绛在牛津“坐月子”时,钱钟书在家不时闯“祸”。台灯弄坏了,“不要紧”;墨水染了桌布,“不要紧”;颧骨生疔了,“不要紧”——事后确都一一妙手解难,杨绛的“不要紧”伴随了钱钟书的一生。钱的母亲感慨这位儿媳,“笔杆摇得,锅铲握得,在家什么粗活都干,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钟书痴人痴福。”


钱钟书的小说《围城》被搬上荧幕前,电视剧果然名声大噪,一时在全国掀起热潮,而出现在每集片头的那段著名的旁白——“围在城里的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出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被无数人时常引用,实际上就出自杨绛之手,她可谓是最懂《围城》的人。




杨绛读到英国传记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把它念给钱钟书听,钱当即回说,“我和他一样”,杨绛答,“我也一样。”

老两口互相理发,杨绛会用剪刀,钱钟书会用电推子
作为钱钟书眼中“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杨绛先生已经跨越两个世纪的人生起伏。当那些浮于人世的尘埃落定,她与生俱来的才华与魅力却依旧闪光,在岁月的历练下烨烨生辉。


一家三口,再无生离死别
“阿瑗去世,锺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我们仨》结束语


1937年,唯一的女儿“阿圆”出世,杨绛的主要任务除了照顾钱钟书的饮食起居和学习,更是叠加了带孩子。

1981年杨绛与钱锺书和钱瑗摄于三里河寓所
1994年,钱钟书病重住院,已经八十多岁的她,独自一人悉心照料丈夫。不久,女儿钱瑗也病重住院,与钱钟书相隔大半个北京城的院区,她就这样来回奔波,不辞辛劳。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钱钟书杨绛夫妇和女儿钱瑗。


1997年,被杨绛称为“我平生唯一杰作”的爱女钱瑗英年早逝。深受失亲重创的杨绛却附他耳边轻声说:“你放心,有我呐!”内心之沉稳和强大,令人肃然起敬。一年后,钱钟书临终,一眼未合好。



在丈夫与女儿相继离世后,她在92岁高龄下,提笔著书《我们仨》,回忆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并着手整理丈夫几麻袋天书般的手稿与中外文笔记,多达7万余页。

《我们仨》迅速成为各书店的畅销书榜首。很多人都是泪流满面地读完这本书,媒体书评栏目将它评为“2003年最感人的书”。第一年,《我们仨》就发行了47.5万册。国内新浪网评选2003年度精品图书,《我们仨》名列网络读者投票第一名,“网络读者年轻人居多。杨先生听说这件事情后,很高兴,说没想到年轻人也喜欢看《我们仨》。”


先生一路走好 
 “先生”这个称呼,放在女人身上,带着浓浓的民国味道。与“普通男人”也能称其为先生不一样,能称为“先生”的女人都是不普通的,要有大学问、有风骨,是个真正的读书人。
1912年,杨绛一岁


1927年的杨绛
1932年留影
1941年在上海写剧本
1962年在北京
1978年摄于三里河寓所
1983年在马德里
1997年在寓所书房
百岁高龄精神矍铄
杨绛曾借用英国诗人兰德的诗这样形容自己:“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先生一路走好。



关于·上海全知道 

Sharing&Communication

◆ 每天为您收集上海各种新鲜好料

◆ 上海本土最有温度的微信平台

◆ 关注我们(微信号:iknow021),和我们一起成长

◆ 合作QQ:302507437

看这里上海全知道
1,台湾人气最高的士林夜市这次真的来啦!!!吃货们已吹响号角!!

2,用勺子挖西瓜吃竟然这么危险,还不知道的你赶紧看看!!

3,出大事儿了!传说中的米其林真的要来上海了!

戳这↓看网红龙虾,真的有美女主播现场直播哦!

▼▼▼


    关注 上海全知道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