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木文化 】明式婚嫁家具居然有这么多寓意深刻的纹饰

 

在明清两代啊,我国许多地方的婚俗中,约定俗成,一般人家女方嫁妆中包含家具,起码要有梳妆家具,诸如镜台、官皮箱、闷户橱等,被称作嫁妆、嫁奁、妆奁等。...



小伙伴们,好久不见啊,今天兔兔哥为大伙儿准备了明式婚嫁家具纹饰,看着好喜庆呢。下面,咱们就和兔博士一起来好好了解一下吧。

在明清两代啊,我国许多地方的婚俗中,约定俗成,一般人家女方嫁妆中包含家具,起码要有梳妆家具,诸如镜台、官皮箱、 闷户橱等, 被称作嫁妆、 嫁奁、 妆奁等。 其中, “妆奁”本是古代妇女梳妆盒或梳妆台的古称。“妆”为修饰、打扮之意;“奁”为古代盛放梳妆用铜镜的匣子,是女子陪嫁的必备之物。


兔博士,我听说在古典婚嫁中,“官皮箱”好像还蛮常见的,你来给我们好好介绍一下呗。

常出现在婚嫁家具之列的“官皮箱”,有人将其解读为官家器具,用来盛放官印、文件等,便于官员外出携带,实为望文生义。从形制沿革、器物结构看,它无疑为镜箱;从装饰图案看,又常表现为婚嫁用品形态。

官皮箱与“官”无关,也少见皮质,多为木质或大漆制品。其名来源之莫名和无解,一如“南官帽椅”、“玫瑰椅”等。王世襄指出:“由于‘官皮’二字费解,前人对它的用途说法不一。再加上明代宫廷有漆木制者,采用考究的髹饰做法,如剔红、雕填、百宝嵌等,造型大同小异,有的只有抽屉,不设平屉,似乎只宜存放小件文玩及图章等,故使人困惑,未能断定其用途。不过传世实物既如此之多,只能是家庭用具而不像是官方衙署中物。其花纹雕饰又多为吉祥图案,且往往与婚嫁有关,如喜上梅梢,麒麟送子等,故可信为陪嫁妆奁,乃妇女用具。盖下平屉适宜存放铜镜、油缸、粉盒等,下面抽屉可放梳蓖、簪、钗等。


(清早期 黄花梨官皮箱)”
诶?!兔博士,这盆架我小时候在爷爷奶奶家见过,这也是婚嫁家具吗?

巾架和盆架均为卧室用具,明清时期,女子出嫁,家境稍厚者,除陪嫁梳妆用家具外,还陪送衣架、床等,更为富有的人家,嫁妆中则包括日常使用的所有家具。这些在明清文献中多有记载。当然黄花梨、紫檀嫁奁多为富有家庭所为,富贵家族可陪送奁田数千亩,全堂家具自然不在话下,如吴三桂嫁女到苏州,奁田就达到三千亩。从实物看,带有象征符号的陪送家具包含了明式家具的所有类别,计有桌案几、椅、橱柜、床榻等。


清早期 黄花梨盆架
下面这件我认识,是“交椅”吧,曾是地位和权力的象征,也有“第一把交椅”的说法,它怎么成婚嫁家具了呢?

我们今天主要是看婚嫁家具的纹饰,此椅之上,尤要重点关注三段靠背板中间一段,透雕麒麟葫芦纹。如果说葫芦和麒麟各自都还含有其它吉祥寓意,那么,这两者固定结合成一个范式,则完全是祈求早生贵子、儿孙出息的表示。


清早期 黄花梨交椅,雕有麒麟葫芦纹
兔博士,怎么不见鸳鸯呢?不是一直都有“只羡鸳鸯不羡仙”的说法嘛?婚嫁家具中应该有鸳鸯的纹饰吧。

这个鸳鸯的确是古代婚嫁家具中常见的元素,就拿下面这款巾架来说吧,中牌子上就透雕着鸳鸯戏莲纹。将鸳鸯比作夫妻,最晚至初唐时期,唐代诗人卢照邻《长安古意》诗曰:“得成比目何辞死,顾作鸳鸯不羡仙。”千百年来,“鸳鸯”早已成为男女忠贞爱情、白头偕老的象征,鸳鸯戏水或鸳鸯戏莲,也成为男女婚姻用具上的常见图案。


清早期 黄花梨巾架
那兔博士,除了这些,那还有没有别的一些什么家具或纹饰呢?看着好喜庆、吉祥呢!

当然,除了这些,镜台肯定也少不了。下面这款镜台为宝座式,攒框装心板透雕,上层两框为两首相对的螭凤纹,是女性嫁妆的标识。下层中间为鸳鸯莲花纹,鸳鸯喻“夫妇恩爱”,两侧为喜鹊登枝,喻“喜从天降”,整组纹饰均为婚嫁用具中常用图案。搭脑、扶手两端可见龙头,抽屉下层为双螭龙纹。龙纹、螭龙纹使用广泛,但在此带有辅助性图案的意味,是一件陪嫁家具图案的典型范本。


(清早期 黄花梨镜台)
多谢兔博士的耐心讲解啦,看到这儿,小伙伴们是不是也眼前一亮呢?兔兔哥话红木,咱们下期再见。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访问红木品鉴官网,惊喜多多!

↓↓↓


    关注 红木品鉴中心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