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员生存报告

 

当英勇奉献变成飞蛾扑火...

他们行如风,站如松,手握水龙有神功。危机时刻,穿越火线,救人于水火之中。他们是烈火金刚,平民超人,火场敢死队。他们时刻与死神为伍,骨子里刻着的,是英雄的名字——消防员!

 ◆  ◆  ◆
消防员为什么是高危职业
近年来重大火灾事故高发,让消防员群体频频进入公众视野。仅去年的8·12天津港事故,就有100多名消防员殉职,死亡人数超此前10年总和。有网站曾发布2015年都市最危险职业盘点,消防员更是位列首位!消防员为何如此艰难?

抛开现代社会火患复杂火灾增多的大背景,问题主要出在消防制度上。在我国,大部分消防员是由武警部队管辖的国家义务兵。受兵役体制所限,消防兵人数往往不足,国内大量消防站人员紧缺。据统计,发达国家每万人口有10名以上消防员,发展中国家则有3~5名,而我国只有2名不到,这让我们每逢重大火灾就捉襟见肘。

此外,人员不足还导致日常的火患筛查、消防验收等火灾预防工作难以正常开展。消防消防,最重要的还是防患于未然。可按照消防部队的新编方案,10个消防员里只有1个负责预防,火患重重也就不足为奇。都这样了,消防员还要兼顾救猫开锁捅马蜂窝,就算会分身也难免力不从心。迫于这种现实,消防兵只能绷紧神经24小时在岗,即使睡觉也是警铃一响立马起床,整理装备到发车的时间以秒计算,为此有人不脱衣服睡觉,简直像修炼!


正在进行速度训练的消防员
而到了火场,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按兵役制度,18~22岁的新兵是消防兵的主要来源,服役期2年。但由于人员不足,大量年轻新兵没训练几个月就要上火场支援。许多人连基本知识都不清楚,要么鲁莽行事要么束手无策,这导致牺牲的消防员往往年轻。救火讲究经验,可现实总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新兵经验缺乏,老兵刚有经验却临近退役,这样的恶性循环每年都在发生。这还不算,消防员在火场还经常受不懂行的地方官员胡乱干预,扰乱救灾秩序。但由于消防经费主要由地方财政拨款,消防员也只好忍气吞声。
 ◆  ◆  ◆
国外的消防制度
和国内主要靠征集义务兵不同,欧美的消防员主要来自社会招聘。以美国为例,成为职业消防员先要通过一系列测试,入职前后分别有半年和一年的培训,新人进火场也会由经验丰富的老队员来带以降低风险。消防员在美国是一份受尊敬的职业,平均年薪近六万美元,算是小康级别。事实上为了学习国外思路,我国部分地区从2003年起就尝试一种合同制消防员,可待遇差、晋升空间小等问题导致人员大量流失。说到底,缺乏有效激励机制的方案根本站不住脚。
 ◆  ◆  ◆
当英勇奉献变成飞蛾扑火
中国消防员,作为人民的救火英雄,如今却渐渐变成了一个只讲奉献不谈待遇的职业。他们一次次用自己的生命来延续别人的生命,而我们却只能在灾难过后忙着点蜡烛。如果他们的英勇奉献最后都变成了飞蛾扑火,那么这样的英雄赞歌,不唱也罢!
l 往期精彩回顾 l
戒赌万事兴


吐痰的境界与修养


男人秃吧不是罪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下载片尾曲Mp3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