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又现大雾,是个什么来头?2017年1月将比往年更冷

 

话说前一阵,网上有个传说:“2016年的冬天将是30年来最冷的冬天”,小编也还依稀记得前几天的预报是这样说的...

今天上午,贵阳城区,又被大雾罩住了
↓↓↓




这雾一直到中午都未全部散去……
今天贵阳这大雾又是什么来头?



据贵阳市气象台预报员介绍,今天出现在贵阳市的是锋面雾,受弱冷空气影响,贵阳市出现较弱的降雨,再加上冷空气不断补充,所以空气中的湿度比较大,雾就散的比较慢。预计明日早晨仍然会出现锋面雾,不过这种程度的雾并不算大。

虽说到了12月中旬,但贵阳市的天气还算是不错,时不时有太阳露头,气温也不是很低。

 在冷暖空气的交汇处,常常有雾产生,称为锋面雾:  

锋面雾一般出现在秋末到初春的季节,据贵州省高级工程师杜正静介绍,从贵州省84个气象站点在1995~2004年期间的数据分析来看,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份,贵州有近50%左右的时间都受锋面雾影响。其中1月份最容易出现锋面雾,在一个月中平均有19天都受到锋面雾天气影响。



本周贵阳天气预报

据贵阳市气象台18日的预计显示,贵阳市本周以阴雨天气为主,其中周四出现短暂的多云天气。预计本周最低气温在3℃左右,最高气温在13℃左右。

据贵阳市气象台预报员介绍,周一至周三,有一股弱冷空气影响贵阳,贵阳将维持阴雨天气,但气温下降并不多,19日至21日的最低气温都在7℃以上。周四短暂转晴后,周五后又有新一股冷空气影响,降温比较明显,到25日时最低温只有3℃左右。

贵阳市具体预报为:周一(19日)到周二(20日) 阴天有小雨,周三(21日)小雨转阴天;周四(22日),多云到晴,气温略回升;周五(23日),多云转阴天有小雨;周六(24日)到周日(25日),阴天有小雨,气温下降。

(本报记者 谭书婧)

虽说到了12月中旬,但贵阳的天气还算是不错,时不时有太阳露头,气温也不是很低。小编也还依稀记得前几天的预报是这样说的:话说前一阵,网上有个传说:“2016年的冬天将是30年来最冷的冬天”


别被这两天的晴天“欺骗”了,贵阳今年的冬天预计将比往年更冷!

然而……12月7日|大雪,都过去了,贵阳的气温……也没想象中那么冷嘛



根据贵州省气候中心最新监测表明,2016年12月1日-16日全省气温均以偏高为主,其中贵阳市与常年同期相比,偏高1.4℃。
NO~NO~NO
了解“套路”的人会懂
不是不冷,只是时候未到
↓↓↓
该来的冷总会来




12月18日下午14时至15时,贵州省气象局气候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严小冬做客本报星期天特别服务热线,就今冬天气气候变化趋势与读者进行交流。

预计今年冬天贵阳可能比往年偏冷

严主任表示,根据最新气象数据分析,预计今年冬天贵阳可能比往年偏冷。

严主任表示,就目前全球海洋大气状况,以及我省近期天气气候变化特点,我们预计:

●冬季(2016年12月~2017年2月)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略低0.1~1.0℃,其中1月全省大部气温略低0.1~1.0℃,2月全省大部气温略高0.1~1.0℃。

●而冬季降雨量,除贵州省西部地区较常年略多1~2成,其余大部地区偏少2~3成,其中,1月全省除西部地区略多1~2成,其余地区略少1~2成,2月全省大部略少1~2成,

●由此分析,今年冬天我省西部地区湿冷,其余大部地区以干冷为主。

●12月下旬中后期我省可能将受到一次较强冷空气影响。总体来说,今年冬天,贵阳可能较常年略冷,其中寒冷时段主要集中在2017年1月。

●同时,根据最新资料分析,预计今年我省雪凝天气较重的区域主要出现在我省西部地区,较常年中等偏重。

那么有两个问题
偶就特别好奇了
↓↓↓
1

今冬是否“30年最冷”


对于近期网络上流传的“贵阳将遭遇30年来最冷寒冬”,严主任表示,气象部门从来没有做过如此预计。同时,气候预测是严谨的,不能通过几次的降温就做出草率推测。

如果仅从气温均平的角度来看冬天的寒冷程度,贵阳近30年冬季最冷出现在2011年,平均气温为2.3℃,较常年同期偏冷3.7℃,而根据预测,2016年冬季贵阳气温较常年同期略低0.1-0.9℃,不可能成为30年来最冷寒冬。

从目前的预测情况来看,略低的温度也不超过1℃,这个冬天是否是“最冷”,要等冬天过后,需要用监测到的数据与常年的做对比,现在言“最冷”还为时尚早
2

天气忽冷忽热是否气候异常
市民:今年冬天以来,感觉天气忽冷忽热,是否是气候异常的表现?

专家:受贵州所处海拔和位置影响,气温“随即转换”现象比较明显,冬季比较突出。今年11月以来,贵阳遭遇了几次较强的冷空气侵袭,带来了几次明显的降温过程,给市民造成了忽冷忽热的感觉。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在冷空气侵袭间歇,会出现比较晴朗的天气,温度也会有所上升。

此外,针对下列问题,嘉宾严小冬也在星期天热线上进行了解答
金阳冬季为何 易现大雾天气
严主任表示,与市区相比,郊区容易出现团雾,尤其是部分比较空旷的地带。团雾的本质是雾,受局部地区微气候环境的影响,在大雾中数十米到上百米的局部范围内,出现的雾气更浓、能见度更低。团雾与局部小气候环境关系密切,常出现在地势低洼、空气湿度大的地区。金阳比市中心热岛效应相对小,昼夜温差更大,更有利于大雾的形成。  
“一洞两重天”现象原因何在
严主任称,贵州地形复杂,山谷纵横,天气和气候受地形影响明显,一洞两重天是局地地形造成的典型现象。隧道两头,气温两重天,也可能是由于温度较低的空气沉在地面,遇到隧道上方山体阻隔,就被拦在了隧道另一侧,所以才出现了这一侧温度较低的情况。当然,山体阻隔冷空气的影响到底有多大,需经过专业测量才能确定。此外,降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进入隧道后,受山体保护的温度相对恒定,而一出隧道市民跳过了过渡阶段才会让这种“气温分水岭”的感受如此明显。

观山湖区位于贵阳市的西北面,海拔可能比两城区高100米左右,而海拔每升高100米温度就会下降近0.65℃,给人感觉温度较低。同时,城中心的汽车、建筑物、道路、空调较多,这些都会排放一定的热量到空气当中,从而使城市的温度升高,这就是城市热岛效应,也加剧了“气温分水岭”的现象。
该如何区分雾与霾


严主任表示,它是一种水汽凝结现象,是悬浮在空中的微小水滴,对身体健康影响不大。

是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形成时空气相对湿度多在80%以下,粒径一般肉眼不可见,颜色呈黄色或橙灰色,霾有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形成后可持续数日,高度能达到1—3km,霾中的大部分灰尘均可被人体呼吸道吸入,会影响身体健康。

作为普通市民,可以通过颜色和持续时间来判断是雾还是霾。
辐射雾到底有无危害
今年12月8日早晨,贵阳市出现了大雾天气,后经贵州省气象台专家证实当日出现的是辐射雾。

对此,严主任称,贵州省秋冬季节容易出现的雾有辐射雾、平流雾、蒸气雾以及谷雾四种,其中,最常见的是“辐射雾”,多出现在秋冬季清晨,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的天气条件下,地面白昼因受太阳辐射影响,不断吸收热力,在日落后地面的热力通过长波幅射释出,使近地面空气的温度逐步下降,令空气里的水汽凝结,形成无数悬浮于空气里的小水点,这便是辐射雾。辐射雾只是一种专业上的称法,并不是说这种雾有辐射。
拉尼拉现象下是否出现极端天气?
严主任称,拉尼娜造成的极端天气在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响应,例如2010年底到2011年初“拉尼娜”现象在全球各地肆虐,受此影响斯里兰卡、马来西亚等地遭受了严重的洪灾和泥石流,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则遭受50年不遇的水灾。而中国的极端天气表现为洪涝的反面——干旱,华北、黄淮出现持续旱情。

根据统计表明,厄尔尼诺年暖冬出现的概率大,拉尼娜年冷冬出现的概率大,但是,二者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同样,贵阳是否会出现极端天气现象,与拉尼娜现象并无直接关系,也应该重视其他大气环流的异常,这是一个复杂的需要多方面考虑的综合分析结果。
平流雾现象是正常的天气现象
市民:我家住乌当一小区高层,冬天大雾天气中,能看到周边的高楼都隐藏在大雾之中,只露出一小截屋顶,请问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不是海市蜃楼?

嘉宾:你说的这种现象是冬季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平流雾。平流雾现象通常在冬天发生,当暖湿空气平流流经较冷水面或陆地时,暖湿气流遇冷绝热冷却凝结成雾,这种雾厚度可以达到几十米到几百米不等,持续较长时间。而海市蜃楼是一种光学现象,通常在湖面、雪原、沙漠或戈壁等地方发生。因此,这种现象并不是海市蜃楼。

(勾薇 本报记者 邱宏卫)



    关注 贵阳晚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