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如何通过管理好商品来管理好门店的钱?(值得收藏)

 

货物就是钱,所以要紧盯和商品有关的一切工作,并建立起清晰完整的商品账簿,一旦某个部分出现差错,就能找到出错的...

货物就是钱,所以要紧盯和商品有关的一切工作,并建立起清晰完整的商品账簿,一旦某个部分出现差错,就能找到出错的原因。于商品本身来说,做好收货、验货、出货管理很关键,每个环节都要安排员工做记录,如果遇到类似于换货、退货、货物损坏等特殊情况,则更要将当时的资料保存好,以备之后检查时使用。


货物在不同状态下有不同价格,商品管理的另一个重要部分便是账务处理,由于计算货物价值的方式众多,建议对相关人员进行财务技能的培训,以确保此类账务处理的准确性,货物的流程情况也要在账务中体现,所以,做好货物的进销存数据管理很重要。

要建立健全货物流程管理机制,并将责任落实到人,谁负责了货物流通,在什么时间,当时的情况如何,都要有详细记录,才能降低商品运作的差错率。



笔者受一位零售人之邀,去他的店铺指导工作,经过观察后发现,在商品管理方面,还存在不少漏洞,例如,物流管理方面,没有建立严格的监督制度,每次进货、出货,都只是保管员在软件上做记录,没有手工记事本,一旦日后出现差错,不可能调出当时的情况,想要查找出错的源头便很难了。

对于货物的进销存管理,工作人员没有将物品分类记录,也没有写明进货和出货的时间,这些细节都会影响后期的盘查工作。



商品运作方面,店铺虽然对货物的流程过程实施了监控,却还是存在不完善的情况,根据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建议,几个月后,这位零售人说:“等到完善了商品管理制度后才发现,原来每一件货物都可以在我的监控下。”

商品管理的最高境界便是你可以了解每一件货物的状态、价值和流通情况,这样看似复杂不可思议的工作却可以在做好商品管理的同时轻松实现,对此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首先,物流管理要全面。货物就是钱,在收货、出货、验货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负责任,检查好货物的数量、金额、品种和质量,确保货物万无一失。

物流管理需要建立记录册,商品何时改变了状态、有多少商品改变了状态、有谁负责等,都要详细记录下来,不仅能提升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还便于今后检查。



此外,商品如何摆放也不是随意的事情,先要认清楚每种商品的属性,是否要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或是需要放在干燥的地方?商品的属性是货物摆放的重要依据。

另一种摆放依据便是商品的常用程度,常用商品应该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不常用商品可以推在角落,以便今后方便取货。

值得注意的是,管理者应当在仓库和卖场都实行商品分类摆放,尤其是仓库,同一类商品放在一起,取货的时候就不容易出现混乱了。

其次,账务管理要详细。如果门店管理者能够建立起商品进销存管理系统,就可以更加轻松地进行账务管理了,同时保证商品管理的严谨性。数据记录要及时、详细、真实,根据商品的种类进行数据记录,让账目便于查阅。



不少门店开始正在使用电子账务,但是笔者向零售人提出建议:在使用电子账务处理系统的同时,完善手工帐本,如果你有两套帐册,无论何时都可以马上查阅门店当前商品管理情况。

最后,运作管理要责任到人。货物从进入门店到销售出去,会经历一段流通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货物的状态会不断发生变化,管理者要监控处于不同状态下的货物情况,就得让运作管理责任到人,谁改变了货物的状态,如果出现差错,由谁负责,都要一一明了。

此外,管理者还需要制定货品运作管理细则,与之相关的所有事宜都应当在细则中有所规定。例如,前一天应该把第二天要运走的货物贴上标签;货物运走时要有专人做记录等,要监督下属按照规定管理货物,如果出现违反规定的行为,应当立刻处理。

总之,对于商品的管理,需要完善物流管理、账务管理和运作管理,三者合为一体,管理者应当起到监督作用,不定时检查员工的工作情况,账务处理要清晰。
新书推荐
购买方法一:

长按上方图中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开始购买

购买方法二: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立即购买最新版《日本零售业精细化管理的6个终极经验》全网最低价!

本文经由《超市周刊》孟祥云编辑
来源:龙商网&超市周刊
特约评论员:邰昌宝(品牌顾问、门店专家)
欢迎投递稿件!
投稿邮箱:jrls666@163.com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关注 超市周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