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黑战斗民族的一部电影,是芬兰人拍的

 

战斗民族不仅是调侃,还是一种敬仰。...



“战斗民族”已经是中国社交网络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马路上冲出坦克,大妈扛AK47上火车,冰天雪地冲冷水,连养的狗,高加索犬都跟小牛一样大,

战斗民族不仅是调侃,还是一种敬仰。

不过,在彪悍程度不相上下的北欧人那里,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维京海盗们的后代只会对此保持围笑,

比如这部片名十分魔幻的《列宁格勒牛仔征美记》,

豆瓣评分8.4,
导演阿基·考里斯马基是芬兰电影界的重量级人物,欧洲各大电影节的夺奖专业户,

因此这部喜剧,笑点都十分别出心裁。

影片开场就是一大片枯黄的草原,然后响起了音乐声,
这造型……影Sir就不多说什么了,从头发尖和鞋尖就知道这些汉子有多么rock roll,
旁边还有狂热迷弟,
穿貂的是经纪人,穿西装的人应该做唱片业的,

这个人不知出于什么心态,他告诉经纪人,太难听了,但在美国会有市场,

于是经纪人打了跨国长途,操着一口俄式英语,告诉对方,我们的乐队叫莫斯科男孩,都是美国人。

决定去美国了。

但不幸的是,出发前一天,乐队成员Pekka死了,
外面排练的时候冻死的,僵硬的尸体还保持着演出的姿势,

影Sir不知道这是在黑苏联冷还是在黑苏联穷。

家里人很支持他们去美国,说祖父也去美国了,然后看着墙上,
您祖父长得跟林肯好像啊。

乐队是这样去机场的,
蹬着尖头皮鞋,人力拉车,还奏着乐,
狂热的迷弟想跟着,但因为秃头,发型不合格,被赶回去了,

但迷弟足智多谋,混在行李舱里到了纽约。
见多识广的纽约客也对乐队的打扮目瞪口呆,

而乐队的表演,影Sir相信拉手风琴的小哥就可以充分表现了,
↑谷满仓来粮满仓,人民笑哈哈,笑哈哈

于是美国人听完之后跟经纪人说,我墨西哥的表弟要结婚,需要一只乐队,去墨西哥吧。
经纪人小心地拿了定金,就同意了。
还不忘黑纽约的治安状况,

出发之前,经纪人对乐队进行了摇滚知识培训,

买了一辆二手凯迪拉克,
司机把自己的右脚鞋尖订了起来,

车里坐了五个,后备箱坐了两个,车顶绑了一个,
莫斯科男孩向墨西哥进发了。

边走边演出,
边演出边倒闭,
经纪人独吞了大部分演出所得,自己红酒牛排,却给莫斯科男孩们吃洋葱,

但这并没有影响乐队的发挥,一路上的演出都风格各异,精彩不同,

正宗摇滚范,

青少年叛逆摇滚范,

以及改名为列宁格勒牛仔乐队后唱的田园民谣,

“第49集团农场”,“种大麦”,“种土豆”,“人民委员”……



这大概是伏特加味儿的披头士。

作为一部喜剧,影片的细节十分丰富,

半路上举行葬礼,吹号强要小费,蜷着腿走路假扮小孩乞讨,乐队成员造反打经纪人,马达被偷,迷弟献鱼,

每个一个都让影Sir



但仔细想想,却又有些心酸,就像豆瓣网友@超cute侠说的,
不仅仅是追逐音乐梦想的人,

所有为梦想吃苦的人,都是这样,

在别人看起来可笑,自己却无怨无悔、甘之如饴。

但即使我们看来可笑,那又如何呢,

追求梦想的过程,总是幸福的。

戳「阅读原文」 观看《列宁格勒牛仔征美记》


    关注 电影杂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