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疏忽可能只出1次意外,但这些关于孩子的安全隐患,你敢赌吗?

 

昨天,小邦分享了一篇《我们常用的抱姿,为什么会接连发生意外?父母一定要为孩子树立“悬崖意识”!》,妈妈们纷纷...



昨天,小邦分享了一篇《我们常用的抱姿,为什么会接连发生意外?父母一定要为孩子树立“悬崖意识”!》,妈妈们纷纷留言讨论。虽然观点可能不同,但为那两个小生命痛心是一样的。今天不讨论商场是否该添加防护网,小邦觉得,@二宝爸提醒的这些安全隐患真狠有必要先在心里存个底,加强意识↓↓↓↓

天津大悦城的悲剧,这两天,大家都看到了。心里很沉重,甚至不敢打开那个撕心裂肺的视频,光是想,就觉得痛彻心扉。我们为人父母的,一定有体会。



本来不想写这个话题,觉得心里很堵。但换个角度,二宝爸还是想做一次痛心的盘点——把孩子身边的各种安全隐患,做一个最彻底最详实的总结。也许动图和文字触目惊心,甚至让你产生不适,但我依然坚持要写下来,只为警醒每一个父母。

二宝爸在带孩子方面,可以说是谨小慎微到有些夸张的地步。说难听点,我甚至觉得自己有被害妄想症。我从不敢让孩子脱离自己的视线,我坚持在能力范围内全部手把手自己来带孩子,我放大身边一切潜在危险并屏蔽和阻隔之。

没有办法,我还是那句话:每一次意外,都是在你放松警惕的那一刻,毫无征兆且无从防备地出现。我们“宁可错杀不可漏杀”。也许,100次疏忽里才出现 1 次意外,甚至哪怕是千万分之一的发生机会,一旦发生,对于家长来说,那就是百分之百。一辈子的悔恨。

我们输不起。

隐患一:不能大意的婴儿车

从监控视频中可以看到,一位家长推着婴儿车,走上了下行的电动踏步式扶梯,婴儿车后排轮子着地,前排轮子悬空,不到5秒钟,婴儿车从电梯上滚了下去,车里的宝宝也跟着一起滚了下去……
建议

因为有些地方无障碍的确不好找,有时我们会偷懒,把婴儿推车放到自动扶梯上。但事实上,当婴儿车放在一个倾斜的表面上,因为车轮较大而无法和电梯的齿轮咬合,加上受重力影响,它便会往下滑


我仗着自己体格,偶尔也会把孩子抱出来,单手抱孩子,另一只手拿推车,但事实上,这样坐自动扶梯,同样也不安全。要检讨。



婴儿车另一个容易疏忽的地方,如果停在斜坡上时,一定不要忘记把车锁住。上图的悲剧让我至今历历在目。2013年,你们还记得那起“年轻爸爸在河边给宝宝拍照,结果婴儿车滑入河中,爸爸为救儿子双双溺亡”的新闻吗?

就是因为婴儿车没有锁住,在爸爸给孩子拍照时,推车慢慢滑落到了水里,最后酿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

隐患二:尽量不要托人照看


上面两张截图简直触目惊心,我不忍心贴出第三张。

上海某公司组织旅游,孩子爸爸在休息区上厕所时,托公司同事代为照顾女儿。孩子翻越栏杆跑出去时,该同事喊了小姑娘一声,但她没有听到,也没来得及追上她。刚好一辆集卡驶入休息区,悲剧就此发生……

而就在这两天,除了天津大悦城之外,上海也发生了一起让人唏嘘的坠楼事件。





除了痛心之外,也让人感慨:原本是好心帮人照看孩子,怎么就好事变悲剧了呢?
建议

我有个习惯,不管带孩子去哪里,都绝对不能脱离自己的视线。哪怕在有多个工作人员的游乐场,我也不会像别的父母那样,潇洒地去隔壁喝咖啡了。

托给其他人照看,或许ta不了解你家孩子的特性,或许ta缺乏足够的责任心,或许ta原本好心却一时走神,万一危险就在电光火石之间发生了,你是怪别人还是怪自己呢?
隐患三:追不上的孩子



惨剧事发在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附近一小区,刚好就在二宝爸单位附近:一名2岁女童在小区内玩耍时,被邻居驾驶的私家车撞倒、碾压,女童母亲就在几步之外亲眼目睹事发全程。小女孩抢救无效不幸死亡。

此外,停车场也是一个危险高发区,同时也是很多人的盲区。我一个人带孩子出门玩,停车时永远牢记在心里的一个准则就是:下车时,给孩子解开安全座椅的安全带,永远都是最后一个步骤;反之,上车时,把孩子绑到车上先!

偏偏有些父母喜欢先把孩子从车上抱下来,然后埋头从车上取东西啊,拿推车啊……等你抬头一看,娃不知道跑到停车场哪里去撒欢了。简直是危险到家了啊!
类似上图的惨剧,真的不是一次两次了。你以为孩子脱离视线几秒钟没什么大不了?等你想追时,一切都晚了。
建议

我身边经常会有这样的场景:孩子在前面撒欢狂奔,家长(尤其是老人)在后面若干米开外,乐呵呵地看着。其实,这样的安全隐患非常大。我强烈建议,跟孩子的距离千万不能超过三米以上,一旦发生突发状况,我们可不是闪电侠,到时候根本来不及反应和实施行动!


尤其是路上疾驶而过的汽车,存在多个盲区,周身都是布满危险的雷区。 我曾看过多个触目惊心的视频,孩子在车后方玩耍嬉戏,却被司机倒车时不幸碾压。


作为一名驾龄13年的老司机,我在这里想和你们提醒:如果你在路上看到某辆车正有倒车的迹象,宁愿带着孩子多走几步路从车前绕,也不要贪图省力从车尾过,倒车的盲区真的很可怕。
隐患四:可怕的喷泉

这张触目惊心的照片,刚好记录下了一个孩子被公园突然喷出的高压喷泉顶起后的场景,后果也很严重,造成直肠破裂。幸好孩子没有生命危险,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建议

央视曾做过一个调查,水流通过水泵高压输送到喷泉口,一个直径不到两厘米喷泉口的喷射打击力可以超过3公斤,而当喷泉突然开启或是加压的瞬间,喷射的水柱打击力甚至再增加到十几倍。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喷泉能对孩子造成如此严重的伤害了。

二宝爸强烈提醒大家,带孩子出去玩,看到喷泉千万留个心眼。喷泉看似美丽,实际上并不温柔,只可远观,不能亵玩。
隐患五:空调外机摸不得


也是一段痛心的监控。一个小男孩欢快地冲到一台空调机箱处,开始攀爬机箱,而他的妈妈跟在后面,并没有制止小孩的行为,而是继续往前走,这时小男孩突然左腿滑了一下,身体轻微震了震,接着整个人一动不动爬在机箱上,虽然被路人发现,可惜回天乏术触电身亡……
建议

好奇害死猫。我带孩子出门,但凡可能会和电相关的所有设施,我都不让ta碰,宁可错杀不可漏杀,这是我的原则。大自然有那么多美好事物可以去接触,我们犯不着冒风险去触碰某些禁区。

此外,那些水里有着漂亮灯光的水池,我也不建议孩子下去戏水——以前也发生过漏电导致孩子意外触电的悲剧。
隐患六:为什么不用安全座椅

我就不吐槽那些抱着孩子坐副驾驶的爸妈了。有些爸妈会说,如果没有安全座椅,我会给孩子绑安全带。

可是,安全带专为成年人设计,不适宜儿童,成人安全带有可能勒断孩子的手臂或者脖子,甚至造成孩子窒息。看看下面这个动图。
就算系了安全带,如果有安全气囊,对小孩来说就是一颗炸弹,因为安全气囊的打开速度为300KM/H,远远超过了孩子颈椎和头部的承受能力。
建议

不要因为距离近,就抱着侥幸心理不给孩子坐安全座椅。意外的发生,和出行距离、出行路线等都没有任何关系,一旦发生了,就是百分百。你能保证自己驾驶技术一流,但你能保证别人不是马路杀手吗?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一旦上路,就用安全座椅,这是孩子乘车出行的唯一正确打开方式,没有之一!


隐患七:不要让孩子坐购物车

在大型超市里,很多父母喜欢让孩子坐在购物车里。事实上,超市的购物车并不安全,千万不要将购物车当童车。2013年时,常州一家大型超市内,一个小男孩从购物车上摔下,当场胳膊骨折。

而这个画面更触目惊心。
视频显示,一名小女孩坐在购物车的前沿,出扶梯的时候,购物车被卡了一下,小女孩从车上掉了下来,头部倒仰着重重摔在地上。庆幸的是,最后小女孩并非如网上以讹传讹所言失去了生命,只是受了点轻伤。但,这样的画面足以让我们心疼和警觉。
建议

儿童安全乘坐购物车并非完全不能坐,但一定要满足3点基本要求:第一,儿童体重小于15公斤;第二,儿童需要坐在购物车挡板上,面向大人;第三,购物车必须在大人的视线范围内。

那些把远超于15公斤的大孩子塞进挡板的,把孩子放在购物车筐内任由孩子蹲着、站着,或脚踩车筐一侧伸手够货架上零食的,回放每一幕,是不是都觉得不寒而栗?
隐患八:自动扶梯万万别大意

自动扶梯上发生的意外事件,真的是频频发生,不管是大人的失手还是孩子自己的失足。

去年11月,上海一个商场发生一起意外,发生意外的位置位于3楼往2楼自动扶梯上,当时自动扶梯在往下行,事发时,可能是奶奶怀抱男婴,一失手年仅4个月的男婴从自动扶梯上高坠,送医抢救无效后不幸死亡。
就在前段时间,国外还有个商场惨剧,一母亲身穿长裙,左手牵一名孩子,右手抱一婴儿,正在乘坐自动扶梯下楼。突然,她的裙摆疑似被电梯夹住,女子因重心不稳而绊倒,怀中的婴儿也脱手而出从约12米高空坠落。救援人员赶赴现场急救,婴儿不治身亡。



还有孩子自己玩闹,一不小心坠楼的。也是看的我心痛万分。
建议

昨日的“悬崖意识”的理论,再次引用给大家——

1)郊游途中如遇到悬崖或高处、湖泊,孩子必须走在相对安全的一边,将孩子意外伤害风险控制到最低。

2)年龄幼小的孩子,成人要抱着乘坐扶梯,且一定做到手扶电梯上下行。12岁以下孩子乘扶梯要有成人陪伴,家长最好让孩子站在自己的身体前方。

3)在孩子胸前划一条“隐形安全线”,高度大致是在胸口,告诉他如果窗户或栏杆达不到这条线,就不要将身体探出去,在生活中找机会不断重复这个概念。


隐患九:开车时要锁好门窗

这两天,我看到了一则让人匪夷所思的新闻。八达岭野生动物园一小轿车在黑熊区误开车窗,遭多只黑熊围堵,熊爪伸进车内。起因就是车内儿童把车窗开了一道缝,熊过去把爪子伸进去,小孩一害怕可能按错按钮,车窗反而开大了。幸好动物园管理员及时出现,才避免发生意外。

黑熊事件最多让人哭笑不得,而下面这个画面,就让人揪心了。事情发生在去年,云南某地一辆面包车后门突然打开,一个孩子就这么毫无征兆滚落下来。
更惊险的是,正当孩子准备爬起来时,后面的一辆小轿车避让不及 ,直接在孩子的身上碾了过去。
幸运的是,两车都是处于起步阶段,车速较慢,并且是底盘而不是轮胎从孩子身上碾过去,所以孩子只是皮外伤,并无大碍。这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同样是面包车,同样是后备箱突然打开,同样是孩子从车上掉下来,这一幕在之前的江苏吴江,就曾发生过。



幸亏后面的司机及时发现,将孩子抱起来并追上了面包车。孩子的爷爷介绍,车子前些日子发生过追尾,后备箱车门被撞坏了,调皮的孙子从副驾驶,一直爬到了后备箱碰了车门才从里面掉了出来。



建议

上车后,我们一定要检查几个事情,安全座椅坐好没有,车窗的门锁都上了没有。只有这几件事情全部就绪,才能安心上路。


其实不光是室外,室内同样处处是惊险。比如,一脸盆没有倒掉的水,都会成为孩子溺亡的罪魁祸首;又比如,百叶窗的拉绳,竟然可以勒住孩子的脖子,甚至夺走生命;家具要“上墙钉钉牢”等,这些很多爸妈还没有重视起来……
关于室内危险,可以查看小邦之前推送过的《悲剧!宜家六屉柜倒地压死22个月大孩子...别让孩子接触这12件危险家居品》

每个孩子只有一条生命,我们为人父母,肩头上的责任是何其沉重。

也许看完本文,你们的心情更沉重,因为我这个胆小如鼠的爸爸,差不多把我能想象得到的所有意外伤害,都罗列于此,给为人父母的我们,所带来的冲击也是可想而知。

但,只希望大家可以通过这篇“触目惊心”的盘点文章,能牢记这些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只要能减少一次意外的发生,那也是甚好的!

我们的孩子,可以磕磕碰碰,带着伤疤一路成长;我们的孩子,更要防微杜渐,远离危险健康成长!来源:公众微信号“奇葩二宝爸”,ID:qipaerbaoba。作者是交大理工男一枚,如今的全职奶爸。每天在家伺候两个娃,深夜码字打理第三个娃---微信公众号。母婴号里的一股泥石流,带着几十万妈妈一起剁手买买买。

相关阅读:

为何连贝帅这样的超级奶爸都会PO文痛斥:你们沒资格教我怎么当父母!

超级奶爸!让老公带3个孩子上瘾的秘诀

你养一个都劳心劳肺,奶爸一人带4个小公主怎么破?
陪伴30万宝宝共同成长的我们,每天分享多元的育儿思路与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实时解答疑问的同时,期待与你在育儿的路上携行共进!

投稿邮箱:peijun.li@fumubang.com

商家合作请直接联系小邦QQ:116794171


    关注 母婴育儿问答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