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风景》:6.母爱无敌,“半脑”儿闯过鬼门关

 

------6.母爱无敌,“半脑”儿闯过鬼门关------

2005年7月,19岁的王亦恺在两天内经历了人生的大喜和大悲。

7月11日,王亦恺以高考总分632分的优异成绩,如愿以偿地被东南大学建筑系录取。这天,录取通知书寄到了家,一家人沉浸在喜悦之中。父母当即答应,次日为他买一台电脑,以示褒奖。

第二天中午,王亦恺买电脑回来,骑自行车行至离家不远的一个弯道口,被一辆疾驶的小轿车撞倒,当即昏死过去。

正在家等儿子吃中饭的贡晓晖闻讯赶到现场,“快!快救我的儿子……”她疯了似地联系车子,打电话给医院请求安排紧急抢救。很快,王亦恺被送上了手术台,他的左右脑都有出血病灶,短短二十四小时内,做了两次开颅手术,清除颅内出血。术后,王亦恺陷入深度昏迷……

在丹阳医院的重症病房里,王亦恺被抢救了整整一周,但颅内出血仍然无法止住,他又被转到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因情况万分危急,在此后的三个晚上,由副院长袁志诚教授亲自主刀,在王亦恺的脑袋上又开了三刀。然而,王亦恺过重的伤势让医生们连连叹息。最后一次手术后,六十多岁的袁教授也无奈地摆摆手说:“我做了这些年手术,还是头一回遇到五次开颅的孩子。我们已经尽力了,但愿孩子能够闯过这一关。”

伴随着一张张病危通知书,贡晓晖的精神几乎崩溃,不吃不喝也不睡,生怕上帝会趁她睡着的间隙将儿子从她的身边掠走。为了防止她精神分裂,医生不得不强行给她注射了安定。

面对父母撕心裂肺的呼唤,王亦恺毫无反应。医生断言他存活的可能性很小,即使侥幸活下来也是个植物人。这时,有些好心人默默地劝贡晓晖,“与其长痛不如短痛,干脆放弃算了。这样拖下去,医疗费用将是个无底洞,大人也会被拖垮的。”

贡晓晖是丹阳市人民医院一名普通护士,丈夫王国忠是一所中学的数学老师,他们的儿子王亦恺出生于1986年9月,这个聪明好学的孩子自小就是他们的骄傲。受父亲的影响,王亦恺从小就对数字很敏感,获得过全国华罗庚金杯赛银牌、江苏省数学竞赛一等奖等多种数学竞赛奖。初中毕业后,被保送到当地最好的中学——丹阳高级中学,进入强化班学习。东南大学建筑系是他情有独钟的高考目标。然而,就在这个目标得以实现的时候,命运却和这个踌躇满志的少年开了个天大的黑色玩笑。

从事护士工作二十多年的贡晓晖当然知道儿子病情的严重性,换在往常,她可能也会这样劝慰病人的亲属。但此时此刻,母性的本能让她变得偏执。除了流泪,她只有一句话:“我儿子是优秀的,他会创造奇迹,他不会离开我。”

贡晓晖知道,对于深度昏迷的儿子,目前医学上根本没有太好的办法,医生建议她尝试“唤醒法”,也就是让最亲近的人每天在儿子的耳边呼唤,不过唤醒的把握性不能确定。但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我的儿子不会离我而去!那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我也要尽全力一拚!她一天天守在儿子的病床前,一声声如杜鹃啼血:

“恺恺,我是妈妈,你睁开眼看看妈妈!”

“恺恺,你醒醒,你要去上大学了呀……”

也许母亲的声音真的是天籁之音,游走在生死边缘的儿子终于在茫然中捕捉到了生命的召唤。受伤后第十九天,王亦恺的右手稍微动了一下;第二十天,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到他脸上时,贡晓晖惊讶地发现,儿子一直紧闭的双眼睁开了!

“我儿子睁眼睛了!我儿子醒了!”贡晓晖喜极而泣。

丈夫王国忠闻声跑了过来,夫妻俩激动地呼唤着儿子的名字,泪流满面。

王亦恺从死亡线上挣扎出来,但由于右半边脑袋几乎全部损坏,他的记忆被撞“丢”了。“恺恺,你能认出我吗?我是妈妈啊……”任凭贡晓晖一遍遍呼唤,他还是连母亲也不认识。

不久,王亦恺因脑积液再次病情告急,贡晓晖和丈夫急忙把他送到上海华山医院救治。医生在王亦恺的脑袋里装了引流管,还用肽合金修补了手术去掉的两侧颅骨。9月初,本该是王亦恺到东南大学报到的日子。贡晓晖专门来到东南大学,向学校及建筑系领导说明了儿子的情况。校方获知王亦恺的不幸遭遇后,答应保留他的报名资格一年。

* 温馨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d767611 在手机上阅读完整章节!

------7.母爱激活了儿子“短路”的大脑网络------

通过多方了解,贡晓晖得知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中心对脑损伤病人有独到的治疗方法,效果显著。2005年10月,她把儿子送到这家康复中心治疗。

康复中心从事脑功能障碍研究的江钟立教授对王亦恺进行了全面检查。头颅CT显示,王亦恺右半脑四个脑叶中有三个损坏,只有控制视觉的枕叶相对较好;除了左侧肢体偏瘫外,他还有空间障碍、视力偏盲、记忆及执行功能障碍等问题。

望着心急如焚且又充满期待的贡晓晖,江教授跟她仔细分析了王亦恺的病情。他说,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形象一点描述,左脑就像个雄辩家,善于语言和逻辑分析,又像一个科学家,长于抽象思维和复杂计算;右脑则像个艺术家,长于非语言的形象思维和直觉。我们日常生活用的最多的就是左脑,王亦恺伤及右脑,可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

江教授接着告诉贡晓晖,人的认知能力主要靠脑细胞神经纤维的“网络”连接。王亦恺的大脑受伤后,这个“网络”出现“短路”现象,记忆通常会丢失。康复训练就是通过视、触、听觉等刺激手段,把大脑“网络”系统的代偿潜力激活,对缺损的大脑“网络”进行重塑,从而帮助他恢复意识。“不过,这种康复训练需要相当长的过程,可能是一两年甚至更长时间。王亦恺的病情特别严重,他能够康复到什么样的程度,还是个未知数,你们应该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而且,在康复过程中,家人的配合尤为重要。”

晚上,贡晓晖守着沉沉睡着的儿子,思考着江教授对他病情的分析。她的心里慢慢地腾起一股力量,她相信自己,相信儿子的生命力。最凶险最痛苦的生死关都闯过去了,她坚信儿子的大脑“网络”也能够重塑!

康复治疗初期,王亦恺除了会眨眼,右手能够动一动,意识还是一片混沌。贡晓晖每天都要不停地跟他说话,呼唤他,还要频繁地给他排尿、换药、拔针……为了让儿子不受一点委屈,贡晓晖夜夜和衣而眠,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

为了让儿子更好地吸收营养,并帮助他恢复吞咽、咀嚼能力,她尝试着不用鼻饲管,而是自己买来新鲜的蔬菜、肉类等,仔细加工成半流质,一口口喂给儿子吃。几个月下来,躺在病床上的儿子没有变瘦,脸上渐渐显出健康的气色,贡晓晖的体重却严重下降了。

2006年1月的一天,王亦恺突然轻轻地挪动了一下身子,发出微弱的声音:“妈妈,我身上疼……”贡晓晖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儿子会叫妈妈了,儿子有感觉了,这一质的飞跃让她惊喜万分。

其实,此时王亦恺的脑功能评分还非常低,只有20分,接近于痴呆,生活更不能自理;有时,只要父母离开他一会儿再回到病房,他就会把站在面前的妈妈喊成“阿姨”,把爸爸喊成“叔叔”。但是,看着儿子一天天进步的贡晓晖已经有了更高的目标,她不仅要让儿子站起来,还要让儿子恢复智力,高质量地活在人世!

针对王亦恺的恢复情况,江钟立教授对他实施了感觉综合训练。用冰水、针灸、木棍、脑电疗等进行温、痛、觉刺激;通过几何拼图、搭积木培养空间能力;通过背诵英语单词、记电话号码,提高记忆力……

医生们在做这些康复训练时,贡晓晖在一边仔细观察、学习,自己不清楚的环节,她都虚心地请教。空闲的时候,她就用学来的方法强化对儿子的训练。

贡晓晖和丈夫都是工薪阶层,为了供儿子读书,家里没有多少积蓄。儿子出车祸后,医疗费用已达40多万元,除了肇事者赔偿的几万元,还有夫妻双方的单位以及王亦恺的母校丹阳中学一共捐助了近10万元,其余的钱多是从亲朋好友处筹借来的。为了节约费用,王亦恺在康复中心治了一个疗程后,贡晓晖即征得医生的同意,把他带回家,自己当起儿子的家庭康复治疗师,不辞辛苦地为儿子按摩、推拿、牵引。待康复一段时间后,效果变慢了,母子俩就再到康复中心学习新的方法。

康复过程中,贡晓晖发现儿子的大脑对数字尤其敏感,她便循序渐进地通过数字帮助他恢复记忆。她和儿子玩扑克牌“24点”游戏,提高他的心算能力;她让儿子把亲戚、朋友、同学的电话和手机号码背下来,然后再从电话号码入手,让他回忆相应的人和事……儿子的记忆之链就这样一环一环地连接起来了。
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d767611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生活时尚小说 《爱的风景》

作者:李建军
现有字数:28万字
最后更新于:2016年08月04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爱的风景”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d767611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