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我在处, 就是中国 : 余光中对话集》

《凡我在处, 就是中国 : 余光中对话集》 《凡我在处, 就是中国 : 余光中对话集》

  • 书名:《凡我在处, 就是中国 : 余光中对话集》
  • 分类:文化史
  • 作者:余光中著
  • 出版年:2011
  • 售价:39.80元
  • 装订:平装

《凡我在处, 就是中国 : 余光中对话集》 内容介绍:

《余光中对话集:凡我在处,就是中国》是一部余光中先生的对话集。书中所收文字,大致不外以下两种:一种是各大新闻媒体对余先生的访问,一种是诸多专家、学者与余先生双方、多极的对话、谈天。书中话题涉及广泛:文学、艺术、诗歌、汉语的使用与保护、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等。系研究上述诸领域以及余先生本人不可多得的文献史料。《余光中对话集:凡我在处,就是中国》系余先生对话文章在海内外的第一次系统结集。编者梁笑梅是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研究员,余光中研究专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中国文化史

《中国文化史》

吕思勉著..2013

“”

鉴真东渡

《鉴真东渡》

乐敏编著.五洲传播出版社.2005

“中日两国人民虚心吸收对方的优秀文化,谱写了中日两国关系的友好篇章,同时又用智慧和宽容化解了一次次的矛盾和争执。本书通过详...”

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文化常识》

叶娇编著..2007

“”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

张岱年等编,方克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9-01

“本书概论中国文化,在编章展开之前,有必要就全书的核心概念、涉及范围、基本宗旨等问题预作说明,是为绪论。 本书作为高等学校...”

历史文化的沉思

《历史文化的沉思》

李春秋主编;共青团中央宣传部编..1990

“”

中国地脉 , 北方卷

《中国地脉 , 北方卷》

白郎,石映照著.天津社会科学院.2004

“该书系不仅介绍各地的地理状况,更侧重分析当地的人文情貌。北方景色壮丽,气候干燥寒冷,植被贫乏,在这种环境下,人物的性情多...”

中国文化要略

《中国文化要略》

程裕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8

“《中国文化要略》的作者本来是学中国文学而后研究唐诗的,也不知道是哪根神经起了作用,后来竟对各种名胜古迹发生了兴趣,从80...”

符号中国

《符号中国》

主编冯骥才.译林出版社.2015

“本书对百余个具有公认的中华文化基因意义的“文化符号”进行权威解读,犹如一条串珠,串起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各具性格的“中国符...”

自由的款式

《自由的款式》

刘刚, 李冬君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

“今人写历史,多从历史本身出发,得出其规律性,注重实证与理性,讲“普世性”。但本书作者独辟蹊径,将文化个体性融入历史写作当...”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 . 3, 天地经法探由来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 . 3, 天地经法探由来》

王二编著..2011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3)天地经法探由来》内容简介:人类对时间与空间的探索由来已久,那些地球上的自然奇迹和地球之外的...”

中华文明简史

《中华文明简史》

王飞鸿, 崔晟主编..2010

“《学海扬帆•中华文明简史》集纳大量的历史文化细节,精选了大量图片和文字,是文、史、哲知识汇编类图书,它上起三代,下迄清末...”

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

史仲文, 陈桥生著..2010

“《中国文化》是对中国文化的概括、介绍、解释和评论,希望能够涵盖中国文化的主要方面,包括思想、伦理道德观念、政治和宗教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

田季生, 贺润坤主编..2009

“”

纸天堂 : 西方人与中国的历史纠缠

《纸天堂 : 西方人与中国的历史纠缠》

祝勇著.三联书店.2011

“《纸天堂:西方人与中国的历史纠缠》内容简介:从马可波罗、利玛窦、马戛尔尼、呤唎到洛克,这些怀揣各种目的来到中国的西方人眼...”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 . 2, 文武体娱探由来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 . 2, 文武体娱探由来》

王二编著..2011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2:文武体娱探由来》当物质生活满足后,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古代人的娱乐和怡情在今天仍然存在,比...”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

檀江林主编..2009

“《中国文化概论》侧重中国文化中的精神心理、观念形态的形成、演变、沿革及其规律性的探讨。在研究中国文化时,既注意到其历时性...”

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

《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

Lin, Yutang (林语堂),..2000

“”

闲话中国人

《闲话中国人》

易中天.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3

“饮食、穿衣、单位、家庭、人情、面子……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内容。惟其是最基本的,人们对这些时时处处可见的现象,也就习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