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民牌》

《绝对民牌》 《绝对民牌》

  • 书名:《绝对民牌》:真维斯品牌20年
  • 分类:企业史
  • 作者:吴比
  • 出版社:中信
  • 出版年:2012-3
  • 售价:35.00元
  • 页码:233

《绝对民牌》 内容介绍:

《绝对民牌:最熟悉的品牌,不知道的故事(真维斯品牌20年)》内容简介:1990年,香港旭日集团收购澳大利亚品牌“JEANSWEST”(真维斯),1993年,真维斯进入中国内地,拉开内地休闲服装市场的大幕,引领市场,独领时尚风潮,成为中国休闲服装产业的鼻祖。然而,到1997年,真维斯进行了一个低调而令人费解的转身:放慢“百市千店”的发展脚步,只因要拒绝“可疑的成功”;要从“名牌”转身为“民牌”,不做潮流的引领者,要做潮流的跟随者;并且开始了“本土化”之旅,放弃澳大利亚品牌的“高贵血统”,做一个完完全全的“本土品牌”。它似乎在背道而驰。但20年过去,虽然它的增长不是最快的,但发展却是最稳健的,平稳的增长累积后是个惊人的结果;它的品牌不是最出风头的,但却是消费者的时尚必需品,成为中国人关于休闲服装的一个标志性印象……低调其实远比高调更难。这个低调的品牌,在20年中,它做了什么?坚守了什么?它的品牌价值、营销理念和企业文化、发展思路到底是什么样的?它又给顾客、给员工、给行业、给社会带来了什么?

作者吴比介绍:

吴比,财经作者,中国商业史研究者,著有《四海皆商机:温州人的创富史1978—2010》(与周德文合著)、《奔腾八海:三十年民企风云人物沉浮史》(上册)、《大抄底》等。

《绝对民牌》 目录大纲:

前言 猜不透的老板,看不懂的公司第一章 20年的点点滴滴 南人北来 休闲“羊皮书”(上) 休闲“羊皮书”(下) 百市千店:全国市场一片蓝 领头羊犯了错 从名牌到“民”牌——2002年大转型第二章 品牌到底是什么? 不是每个老板都懂品牌 物超所值:老套概念的“实在”定义 品牌的常识——名牌大众化 品牌的本分——“保证交到顾客手上的都是一级品” 品牌的战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 不找代言,品质就是最好的“广告” 真维斯是“本土”品牌 品牌经验:杨勋的坚守与创新第三章 市场到底在哪里? 中国“派”越来越大 衣柜里的“二八定律” 经营“时尚的必需品” 从引导潮流到紧跟潮流 中国第一店,居然在西安 绝对细分(上):从一线城市到镇级市场和社区店 绝对细分(下):从一线城市到镇级市场和社区店 品牌经验:市场中的“天时”、“地利”与“人和”第四章 营销到底怎么做? 拒绝“可疑的成功” 那群年轻的口岸经理(上) 那群年轻的口岸经理(下) 增长的实质——原店增长 战略不变,战术百变 让零售人专门做零售事 阳光心态:只有顾客,没有对手 焦点访谈:真维斯20年营销的“独门秘籍” 品牌经验:营销的“术”与“道”第五章 真维斯拿什么给顾客? 商品开发部总监的设计风格 商品开发部的使命(上) 商品开发部的使命(下) 不走“夸张”路 基、时、潮——穿什么,由你做主 价格实在,服务好,还要“心态平和” 顾客忠诚法与价值绝对论 品牌经验:必须明白核心使命是什么第六章 真维斯拿什么给员工? 人、货、店,注意“排在首位的是‘人’”(上) 人、货、店,注意“排在首位的是‘人’”(中) 人、货、店,注意“排在首位的是‘人’”(下) 员工与总裁的对话 经理会是“灵魂的舞台” 培训主管一年的工作任务 猎头公司挖不走的人 不管企业多么困难,绝不轻易裁员 三层境界:生存、安全和快乐 花钱原则:不怕多花钱,就怕乱花钱 品牌经验:企业与员工的良性互动第七章 真维斯拿什么给行业? 做大与做长的二维选择 “开会控” 建构逻辑:总部—口岸—门店 “六次订货”和“十三项配货”原则 存货率控制,行业第一 双重角色一:既“规矩”又“另类”的采购方 双重角色二:虽“强势”但“体贴”的供货商 旭日三招 杯子的故事(上):ISO9000确立行业领先 杯子的故事(下):信息化成就“最佳ERP应用奖” 从20届“真维斯杯”走出的设计师(上) 从20届“真维斯杯”走出的设计师(下) 品牌经验:建立符合商业规则的生态价值网第八章 真维斯拿什么给社会?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未断裂的慈善精神 结缘青基会,始于1993(上) 结缘青基会,始于1993(下) 果断命令不忘教育 CSC9000T,一块难“啃”的“骨头” 演讲:不是“作秀”,是分享 从罗汉到菩萨 品牌经验:商业中的高尚动机后记 我与一个服装品牌的“温泉关”附1 旭日集团业务架构图(2010年)附2 第20届中国真维斯杯休闲装设计赛参赛申请表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激荡三十年(上)

《激荡三十年(上)》

吴晓波.中信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1

“上卷记载1978-1992年间的企业变革。 《激荡三十年》的作者没有用传统的教科书或历史书的方式来写作这部作品,而是站在...”

索尼源流

《索尼源流》

(日)索尼株式会社传媒中心.华夏出版社.1999-09

“《索尼源流》,记录着公司的成长历程。当然,我们中会仅仅停留于回忆过去,而是要时刻思考索尼应该如何前进,挑战未来。面对下一...”

宏碁的世纪变革

《宏碁的世纪变革》

施振荣,张玉文.中信出版社.2005-04

“《宏碁的世纪变革》是施振荣退休前的重要献礼之一,继《再造宏碁》之后,施振荣再度现身说法,将宏碁集团第二次再造的历程,以及...”

丰田传

《丰田传》

读卖新闻特别取材班.中信出版社.2007/1/1

“一部惊心动魄的创业传奇,一段不可复制的成功历程,世界级常胜企业的发展内幕,迄今最权威的企业调查。日本《读卖新闻》连续数年...”

坚守的价值

《坚守的价值》

邓地,万中兴.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5

“《坚守的价值:之江有机硅一个隐形冠军的成长样本》内容简介:在中国,有这样一类企业,它们的成功可以用卓越或辉煌来形容,而它...”

美国企业史

《美国企业史》

张隆高.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8

“本书作为一本美国企业史简明教程,是根据当代美国著名企业史学家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的一系列著作的观点与论述 和几本美国...”

太古集团在旧中国

《太古集团在旧中国》

张仲礼,陈曾年,姚欣荣.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6

“本书介绍了太古集团的产生、发展的历史沿革过程,剖析它依靠特权对我国进行侵略的消极的一面,也分析它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航运发...”

苏宁

《苏宁》

段传敏.中信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

“一个家电王国崛起的全程记录 一位商业奇才的财富传奇 ~~~~~~~~~~~~~~~~~~~~~~~~~~~~~~ 17年...”

疯狂过山车

《疯狂过山车》

梅里登..2009-4

“通过《疯狂过山车(沃达丰与克里斯·金特的激流岁月)》,读者可以了解到沃达丰和金特所发动的一系列商业大手笔:并购曼内斯特、...”

背水一战

《背水一战》

李利明.中信出版社.2008-7

“在1979年之前,中国金融体系经历了从分散化的体系走向大一统的金融体制的曲折历程。1979年之后,中国经济逐步市场化,中...”

双剑合璧

《双剑合璧》

[美]F·保罗·帕库特.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8-1

“苏格兰威士忌蒸馏技术的“神奇”与“荣耀”只属于苏格兰,但是苏格兰威士忌蒸馏技术制成的威士忌属于全世界。这是何等的幸事!世...”

希望永行

《希望永行》

郑作时.广东旅游出版社.2003-01-01

“本书通过“希望之路”、“走向东方”、“管理”、“妻子眼里的首富”四部分内容,介绍了中国首富刘永行的生平事迹。”

解读中关村一号IT卖场的秘密

《解读中关村一号IT卖场的秘密》

鲁瑞清.经济日报.2007-9

“作者在国内走南闯北,到其他国家考察学习,直接或间接考察过的各 类卖场超过200家,积累了大量有关IT卖场的资料。本书主要...”

再造招商局

《再造招商局》

王玉德 杨磊等.中信出版社.2008年10月第一版

“它起源于前清的“洋务运动”,而在近代,它一直有着“香港第一红筹”之称; 之于135周年的历史,在最近的10年中,它是怎样...”

德意志银行

《德意志银行》

弗里德赫尔姆·施瓦茨..2008-9

“《德意志银行》深入德意志银行的幕后,客观而带有批评性地为读者展示了德意志银行的历史演变与现状、其运作方式及其所追寻的目标...”

势在人为

《势在人为》

屈波,郭建龙.中信出版社.2012-8

“《势在人为:绿地廿年进入世界五百强》真实记录了绿地集团从2000万到2000亿,从上海企业到世界企业的光辉发展历程,既全...”

中国水泥业的发展

《中国水泥业的发展》

田岛俊雄,朱荫贵..2011-3

“《中国水泥业的发展-产业组织与结构变化》,本书是该研究团体对化工、电力、水泥、钢铁、农村等领域进行研究的一环。”

创造贝因美

《创造贝因美》

陈惠湘..2011-2-19

“本书的作者以其多年的企业研究与实践经验,阐述了新旧经济时代的交替与特点,从环境要求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入手,对企业家精...”

沃尔玛王朝

《沃尔玛王朝》

(美) 罗伯特・斯莱特.中信出版社.2004-08

“本书从山姆・沃尔顿去世后继任者的成就切入,再现了近半个世纪来沃尔玛的成长历程。作者着眼于沃尔顿创立的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在...”

拍卖道

《拍卖道》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3

“在中国的商业史上,“拍卖”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行业。1986年,中国拍卖业在中断了30年之后,重新焕发了生机,经过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