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尔逊传》

《纳尔逊传》 《纳尔逊传》

  • 书名:《纳尔逊传》:"英国海军之神"纳尔逊英雄传奇的一生
  • 分类:军事
  • 作者:A•T•马汉
  •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2013-12-24
  • 售价:49.00
  • 装订:平装
  • 页码:480

《纳尔逊传》 内容介绍:

序言 鉴于已经有许多传记作家著书回忆纳尔逊的一生,我需要说明自己重写纳尔逊传记的原因。首先,纳尔逊的个人魅力以及他光辉而短暂的一生吸引我为他著书;其次,我已经出版了几部研究海军的作品,从自己的角度分析海军的影响力,《纳尔逊传》的写作保证了本研究的完整性;再次,从纳尔逊身上可以看到隐藏在海军内部的巨大潜力。才智与机遇共同作用,使纳尔逊成为大英帝国海军力量的代表。在当时的150年间,英国海军的影响和力量越来越强大,出现了众多为人们所熟知的卓越人物,然而,在那段历史结束前,纳尔逊出现了,他击败150年中所有英雄人物,登上了荣誉的最高峰。纳尔逊不仅代表他一个人,更显示出他所处时代的力量,他是时代的领军人物。 然而在狂喜的同时,我却担心在写作时会把他的个性迷失于当时社会的光彩中,因此只能希望纳尔逊的一生还有更多有价值的内容值得发掘。我可以跟在前人的后面慢慢捡拾遗留的碎片,并用这些细碎的故事拼凑出伟大人物光芒背后的一生。我的目的是在不忽视其他生平资料的前提下,让纳尔逊本人讲述他自己,叙述他的内心世界、藏在心里的故事以及他的外在行动。 为达到这个目的,在书中插入信件并不是一个很明智的办法。因为在一个有行动力的人的事业生涯中,他写的每封信里都涉及多个主题。每个主题之间也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反映了写信人当时复杂的生活。虽然生活本身就是这样纷繁复杂,但是通过这些细碎的琐事我们还是能真正理解一个人,所以本书引用了几封信。这些被引用的书信主题明确完整,特点鲜明并有研究价值。 我对纳尔逊所有的信件都做了大量细致的研究和分析,希望从中发现纳尔逊主要性格特点、思维方式及行动动机,并通过各种方式慢慢熟悉并了解纳尔逊,最后在脑海中构思并逐渐揭示他的个人性格品质。我简单地叙述纳尔逊每日的生活,或详细描述特殊事件和言语,通过这些方式向读者传递纳尔逊的想法。我一般不会同时使用这两种叙述方式。这样的叙述方式,比按照时间顺序分散列举各种证明文字更能突出强调他的特殊人格魅力,以及他对某个具体事件的看法。 在叙述纳尔逊海军生涯、他的公众和私人生活时,我使用了类似的处理方法。考虑到不仅需要清晰展示出他的行动,还要揭示支配他军旅生涯中所有决策的价值观和个人处事原则,并且展示他一生中所经历的各种变化,因此我只有经常查阅资料寻找证明文字并在书中准确列举出这些文字才能使读者逐渐熟悉并理解纳尔逊本人。 在写作过程中,我得到了一些朋友的帮助。在这里,我想特别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感谢纳尔逊伯爵的帮助,他为我提供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资料;感谢拉的斯托克勋爵和索马里兹,他们为我提供了与纳尔逊同时代的其他人的信件,其中提到的关于纳尔逊的细节,对我了解他本人的海军生涯大有帮助;感谢约翰•诺克斯•劳顿教授,他对于纳尔逊本人的了解以及同时期英国海军的渊博知识当今世界无人能及。我在写作本书过程中经常翻阅劳顿先生两年前出版的《纳尔逊生平》,核对相关史实和结论。 感谢海军上将威廉姆•R•门兹对本书表现出的极大热情;感谢斯图亚特•J•雷德和埃德加•戈布尔两位先生为本书写作提供了大量必不可少的资料;感谢纳尔逊继子约西亚•尼斯比特的孙女F•H•B•埃克尔斯女士。她向我讲述了纳尔逊夫人的往事,并给我提供了本书中纳尔逊夫人的肖像;能与埃克尔斯女士认识还要感谢W•克莱门D•埃斯代尔中尉的引荐,他在我写作过程中也给予了很大帮助。感谢罗伯特•B• 马斯顿先生在本书写作过程中的不懈支持。他身在国外不辞辛苦地帮助在美国写作的我寻找必要的资料。同时,马斯顿先生也为本书写作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建议。感谢伦敦的纳尔逊•沃德先生和夫人提供了纳尔逊义女菲利普•沃德女士的画像(纳尔逊本人经常称呼她为霍蕾西娅,并在临死前把她交给国家抚养)。 在此我还要对所有已出版的关于纳尔逊的作品抱以感激之情。尤其是阿尔弗雷德•莫里森先生亲自将他的著作寄给我。他的书里收集了汉密尔顿与纳尔逊之间的信件,使我了解了纳尔逊与汉密尔顿夫人之间那段世人皆知的情感纠葛。 A.T.马汉 1897年3月

作者A•T•马汉介绍:

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 生于戎马世家,一生痴迷海军,两度出任海军学院院长。1896年退休开始专注研究“海权论”。马汉一生最崇拜的就是英国传奇海军将领纳尔逊,以此书向偶像致敬。

《纳尔逊传》 目录大纲:

第一卷
第一章扬帆出海,初露锋芒 3
第二章驶向背风群岛 28
第三章辉煌始于“阿伽门农”号 56
第四章咽喉之地科西嘉 68
第五章远征地中海 86
第六章热那亚的阴影与荣誉 100
第七章拿破仑,意大利,再见了地中海 118
第八章击退无敌战舰 147
第九章有益的失败 168
第十章尼罗河海战,光辉岁月 180
第十一章遇见艾玛 207
第十二章那不勒斯的不幸 221
第十三章苦涩与迷恋 232
第二卷
第十四章作为临时指挥官的日子 255
第十五章悲哀的决裂 273
第十六章远征 284
第十七章和平的信号 302
第十八章休假生活 321
第十九章旗帜升起在“胜利”号上 340
第二十章追踪 404
第二十一章在伦敦的最后日子 435
第二十二章最后的辉煌——特拉法加…………………… 444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日俄戰爭的時代

《日俄戰爭的時代》

井口和起.玉山社出版事業.2012-12-10

“於日俄的大戰爭,敵我雙方都失去了眾多的生靈及財力,對於有如目前此種的大事業,日本男子只看到它的勝利,而這場戰爭具有什麼意...”

攻击攻击再攻击

《攻击攻击再攻击》

刘亚洲.华艺出版社.1993-12-01

“收有《人与牛》、《将军泪》、《攻击、攻击、再攻击》等8篇小说。”

苏联/俄罗斯空中预警和指挥战机研发全史

《苏联/俄罗斯空中预警和指挥战机研发全史》

叶菲姆·戈登 (Yefim Gordon),德米特里·科米萨罗夫 (Dmitriy Komissarov).中译出版社.2016-3-1

“空中预警飞机发展的历史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初这项技术主要是由美国与英国进行研究、发展与应用。随着西方攻击性武器系统...”

冰点下的对峙

《冰点下的对峙》

陈志斌,孙晓.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

“”

刘华清回忆录

《刘华清回忆录》

刘华清.解放军出版社.2004-8

““少小离家闹革命,老来回首述生平,戎马征战七十载,喜看中华民族兴”。由刘华清撰写的这部回忆录,以凝练的笔触,生动地展现了...”

战斗指挥员野战指导手册

《战斗指挥员野战指导手册》

[美] Brett A. Stone.轻工业.2006-1

“”

绝对武器

《绝对武器》

(美)伯纳德·布罗迪.解放军出版社.2005-1

“《绝对武器》主要阐述了相互威慑理论的原则。后来,这一理论曾一度被作为美国的核战略原则。该书认为,核武器是一种无法防御的;...”

劉亞洲國家思考錄

《劉亞洲國家思考錄》

劉亞洲.香港文汇出版社.

“”

大国航母(第1部)

《大国航母(第1部)》

房兵.中国长安出版社.2011-10

“《大国航母(第1部)》内容简介:大国利器,兴衰标志!没有航母,何以成大国?航母百年,有力证明:凡是世界性强国,都坚决拥有...”

国民党军事制度史(上下)

《国民党军事制度史(上下)》

刘凤翰.中国大百科.2009-1

“《国民党军事制度史(上下)》共设陆军、空军、海军、后勤、省军与保安部队、警务与宪兵等十一章,对国民党不同历史阶段的国防政...”

淮军志

《淮军志》

王尔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

“本书乃著名史家王尔敏先生关于晚清军事史研究的名作,先生寻绎演说晚清军制的沿革与迁变,由湘(军)入淮(军),将淮军的缘起、...”

美国驱逐舰全史(1899-1940)

《美国驱逐舰全史(1899-1940)》

江泓.中国长安出版社.2014-10-1

“作为当今世界的头号海上强国,美国驱逐舰从二战时期便开始引领世界的潮流。其设计思想在战后对整个欧洲甚至日本等远东国家产生了...”

武衛軍

《武衛軍》

劉鳳翰.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8

“本書內容是以武衛軍組成與擴充,並擔當剿拳匪與抗聯軍歷史任務為主,兼 述榮祿的軍政經歷,以及此時榮祿、袁世凱所扮演的角色與...”

阿富汗战争的悲剧

《阿富汗战争的悲剧》

(俄)A.利亚霍夫斯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4

“作者在回顾这场战争时,没有采用概括的理论分析法分析出兵一事,而是按照历史时间顺序,一步一步讲述事件过程,同时,作者引用大...”

火的考验

《火的考验》

(美)詹姆斯.M 麦克弗森.商务印书馆.1993

“”

战争事典010

《战争事典010》

.中国长安出版社.2015-3-1

“战争事典系列丛书是战争、历史类综合读物,由众多资深历史、战史作家主编。《战争事典010》通过剖析唐武宗平定昭义刘稹之战、...”

虎贲万岁

《虎贲万岁》

张恨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

“《虎贲万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描述国民党军队抗战正面战场的小说,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军事纪实小说,《虎贲万岁...”

情报发自华沙

《情报发自华沙》

郭增麟.群众出版社.2001-1

“《情报发自华沙》向读者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美苏冷战格局下,波兰军队最高决策机构——总参谋部的高级军官库克林斯基上校...”

史迪威日记

《史迪威日记》

(美)约瑟夫·W.史迪威.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2月

“本书收入史迪威1941-1944年的战时日记、评论文章及与夫人的信函,概括地记叙了两次缅甸战役的情况和中美英三国间的矛盾...”

奠边府战役

《奠边府战役》

一剑文化.中国长安出版社.2015-4-1

“1954年,在印度支那发生了一场对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该战役即为奠边府会战。奠边府战役历时近三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