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脑与意识》

《认知、脑与意识》 《认知、脑与意识》

  • 书名:《认知、脑与意识》
  • 分类:心理学
  • 作者:Bernard J. Baars,Nicole M. Gage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2008-8
  • 售价:280.00元
  • 装订:精装
  • 页码:546

《认知、脑与意识》 内容介绍:

一股新的研究浪潮正改变着我们对人类思维和大脑的认识。许多基础教育领域已要求学生对认知神经科学具备基本的理解。不过,目前多数教科书都是为生物学专业的学生准备的,很少考虑心理学和其他相关专业的读者。本书意在填补这一空缺。 专为心理学、医学预科、教育不及神经科学本科生和研究生而写;采用易于理解的主题式写作方式,无需神经科学或生物学背景;章节设置循序渐进,可读性强,以简单漂亮的绘图作品构建大脑,令人印象深刻;每章结尾处附有思考题和绘图练习,帮助加深理解。

作者Bernard J. Baars,Nicole M. Gage介绍:

两位主编Bernard J.Baars和Nicole M.Gage分别为“注意和知觉”及“听觉和言语感知”领域的权威,其他知名作者有Morris Moscovitch(记忆)、FrankTong(视觉)、Mark H.Johrison(儿童脑发展)、Elkhonon Goldberg(执行功能)、Igor Aleksander(神经网络)和Thomas Ramsay(脑成像方法)等。

《认知、脑与意识》 目录大纲:

导读
序言
作者名录
第1章认知与脑
1.0 导论
2.0 欢迎来到脑智科学的世界
3.0 学科出发点
3.1 空间分辨率:七个等级
3.2 时间:十个等级
3.3 推论的必要性——超越对现象的观察
3.4 多技术综合测试的重要性
3.5 脑研究的里程碑
4.0 学科简史与主要争论
4.1 认知与脑
4.2 生物学维度的认知与情绪
4.3 拉蒙卡哈(Cajal)的神经元学说:脑科学的工作假说
4.4 布洛卡(Broca):言语生成的脑内定位
4.5 意识与无意识
5.0 “意识”回归科学钡域
5.1 我们如何研究意识与无意识的脑活动
5.2 历史没有终结
6.0 总结
7.0 本章习题
7.1 思考题
7.2 填图练习
第2章 学科框架
1.0 导论
2.0 经典的工作记忆
2.1 “内感觉”
2.2 输出功能
2.3 只是一眨眼的工夫
2.4 在功能性框架中理解Wearing理论
2.5 瞬时记忆的重要性
3.0 有限与海量的资源功能
3.1 双任务限制
3.2 海量大脑资源
3.3 为什么存在大脑资源限制?
3.4 工作记忆测量
4.0 内感觉与外感觉
4.1 心理的眼、耳、声
4.2 想象画板与视皮层激活
4.3 内部言语与外部言语相似吗?
4.4 只有一个工作记忆系统吗?
5.0 中央执行功能
5.1 执行功能的作用与自动加工
5.2 执行功能与随意注意
6.0 行为
7.0 短时记忆的巩固一一进入长时记忆
7.1 工作记忆的本质是永久记忆的再激活吗?
8.0 总结
9.0 思考题与填图练习
9.1 思考题
9.2 填图练习
第3章 神经元及其神经连接
1.0 导论
1.1 真实的与假想的神经元
1.2 兴奋与抑制
1.3 神经计算
2.0 工作假说
2.1 简单的初始模型:受体、通路与回路
3.0 神经元阵列与神经元映射
3.1 嵌入其他映射的神经元映射
3.2 神经元阵列的两条连接通路
3.3 感觉与运动系统的协同工作
3.4 短时编码:神经元放电模式与脑节律
3.5 信息流的选择点
3.6 自上而下加工——期望驱动加工
4.0 神经元阵列的适应与学习
4.1 赫布(Hebbian)学习律:“共同兴奋导致相互连接”
4.2 神经学的达尔文主义:最适合的细胞与突触保留
4.3 符号加工与神经网络
5.0 神经网络的协同性
5.1功能冗余
6.0 总结
7.0 思考题与填图练习
7.1 思考题
7.2 填图练习
第4章 研究工具:活动的脑成像
第5章 脑
第6章 视觉
第7章 听觉与言语
第8章 注意与意识
第9章 学习与记忆
第10章 思维与问题解决
第11章 语言
第12章 目标、执行控制与行动
第13章 情绪
第14章 社会认知:感知他人的心理状态
第15章 发展
附录
参考文献
索引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

《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

[美]阿尔伯特·埃利斯(Albert Ellis),阿瑟·兰格(Arthur Lange).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10

“"我喜欢这份工作,但我的老板真是让我抓狂!" "你们这几个孩子要把我逼疯了!" "他老是这样!我真恨得牙痒痒!" 一个惹...”

高敏感族自在心法

《高敏感族自在心法》

Elaine N. Aron.生命潛能.2014-12-1

“�6�4你是不是常被人說「想太多」或「太敏感」? �6�4你常會不自覺地留意周遭的細微之處嗎? �6�4生活中的變化常讓...”

卡尔•罗杰斯传记

《卡尔•罗杰斯传记》

[美] 霍华德•基尔申鲍姆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1

“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卡尔•罗杰斯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贡献无论怎样强调都是不为过的。罗杰斯不仅是人本主义...”

青春期

《青春期》

劳伦斯·斯腾伯格.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5

“《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和健康成长》(第7版)是研究青少年的心理学名著。在美国有47个州、280多所学校采用该书作为教...”

超预测

《超预测》

[美]菲利普 E.泰洛克,[美]丹 加德纳.中信出版社.2016-3

“”

改变思维

《改变思维》

霍华德·加德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

“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是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认知心理学、教育学教授,同时兼任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神经学教授,...”

愚昧者的愚昧

《愚昧者的愚昧》

〔美〕罗伯特·特里弗斯 (Robert Trivers).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1-1

“当我们坐在驾驶舱中准备奔赴战场,或是身处一段爱情关系,一场办公室纠纷中的时候,我们有太多的机会欺骗和自欺,虽然我们也能意...”

人性火花

《人性火花》

[美]杰罗姆·凯根(Jerome Kagan).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3

“发展心理学领域伟大先驱、哈佛大学教授 杰罗姆•凯根 凝聚60年研究经验 带你探索儿童认知、运动、情绪、信念和道德等各方面...”

毒型人格

《毒型人格》

贝纳铎·史达马提亚斯.九州出版社.2014-12-30

“这是一本能帮助人们彻底透视、摆脱13种人际毒害的实用读本。用正面的解决心态、播种法则和专注法则来化解13种人际毒害,搭配...”

如果这样,会怎样

《如果这样,会怎样》

许骥.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8-1

“为什么我们明知某人有许多缺点,还是不可救药地爱上对方? 为什么许多我们曾经认为天经地义的事情,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变得那...”

变态心理学2

《变态心理学2》

隋岩.中国法制出版社.2014-12-1

“《变态心理学2》是《变态心理学》的系列读本,并非增订,而是一个全新的变态心理学世界。和《变态心理学》相比,这本书在内容上...”

人性的弱点(珍藏插图版)

《人性的弱点(珍藏插图版)》

[美]戴尔·卡耐基.群言出版社.2016-7-1

“《人性的弱点》是现代成人教育之父,人际关系学鼻祖戴尔·卡耐基的经典著作之一。《人性的弱点》汇集了大师卡耐基的思想精华,深...”

自律的交易者

《自律的交易者》

马克·道格拉斯 (Mark Douglas).地震出版社.2015-2-1

“”

NeuroTribes

《NeuroTribes》

Steve Silberman.Avery.2015-8-25

“”

高效能家庭的7个习惯

《高效能家庭的7个习惯》

[美]史蒂芬•柯维(Stephen R. Covey).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5

“从这本书的英文书名就可以知道,其实作者是强调有7个习惯,是你一定要养成的基本态度,你才能够做好。 ——蔡康永 本书是继《...”

风靡欧洲的情绪整理卡片

《风靡欧洲的情绪整理卡片》

【英】安德丽亚 • 哈恩.九州出版社.2015-12-1

“一种情绪之所以困扰你,是因为你没能真正认清它。 提升情商的第一步,就是学会辨识并表达自己的情绪! 每个人都有成百上千种情...”

精神分析与精神分析疗法

《精神分析与精神分析疗法》

[英]戴夫默恩斯,[英]索恩,[英]约翰迈克李欧.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12

“在《精神分析与精神分析疗法》中,杰里米•D.沙弗安向我们清晰地展现了过去一百年来精神分析取向(或弗洛伊德取向)在概念及对...”

咨询室的秘密

《咨询室的秘密》

斯蒂芬·格罗斯 (Stephen Grosz).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1-14

“本书详述了咨询室里发生的动人故事,更难能可贵的是那些散落在只言片语间的智慧。对于不了解心理咨询过程的人来说,读这本书能给...”

我没病,我只是特立独行

《我没病,我只是特立独行》

隋岩.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7-1

“你朝夕相处的同事,你意气相投的朋友,你海誓山盟的伴侣,他们的一言一行看起来彬彬有礼、风趣幽默、善解人意,让你对他们的爱盲...”

微行为心理学

《微行为心理学》

陈璐(编著).中国商业出版社.2015-5-1

“《微行为心理学》共分十三章,从自身到他人,从个体到群体,从正常到异常,从心理认知到行为表现,从理论到实践,从人际交往的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