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大轉換》

《建築大轉換》 《建築大轉換》

  • 书名:《建築大轉換》
  • 分类:建筑
  • 作者:伊東豊雄,中澤新
  • 出版社:聯經
  • 出版年:2013-7
  • 页码:200

《建築大轉換》 内容介绍:

2013年普立茲克獎得主伊東豊雄 ╳ 思想家中澤新一 深度對談日本311震災對建築界產生的衝擊與鉅變 從地域與公共性、人與自然、能源與建築三個面向切入 反思現代建築的意義和弊病、建築師的角色與責任 日本311震災逼迫建築界面對不可忽視的大轉變 現代建築未來該何去何從? 高雄世運會主場館、臺大社科院大樓、 臺中大都會歌劇院、臺北文創大樓, 這些是伊東豊雄在臺灣的建築作品; 臺灣是日本之外,擁有最多伊東豊雄作品的國家。 認為建築界崇拜的現代主義已走到了窮途末路的伊東豊雄, 與思想大師中澤新一進行一連串關於建築的對話, 探索建築最深層的內在本質與意義,直搗問題核心, 指引出建築界未來發展的明路。 伊東豊雄中澤新一 兩位大師的世紀對談 地域與公共性的大轉換、人與自然的大轉換、能源與建築的大轉換 現代社會中,什麼樣的建築才能得到大自然的祝福? 「311以後」這句話有重大的意義! ──伊東豊雄 大震災、核電廠事故、TPP等問題不斷襲來,對日本造成危機…… 這些困難若無法克服,日本文明將走向毀滅! ──中澤新一 普立茲克獎──有建築界的諾貝爾獎之稱,是建築界的最高榮譽; 對不盲目追隨現代建築風潮的伊東豊雄來說,這是一份遲來的肯定。 他積極求變,不斷探索、擴大建築的邊界,重視建築與環境間的關係, 被讚譽為「永恆建築的締造者」、「真正意義上的大師」。 然而,伊東貴為國際知名建築大師,卻沒有名家的高傲姿態,積極投入災後重建工作; 他所設計的「大眾之家」,被認為是「建築師社會責任的體現」。 中澤認為,現代建築師不知不覺養成國王般的作風, 就像築起自己的皇宮,或建立擁有強大權力的人或組織, 原本協商者的功能大幅降低,是現代建築師的一大問題。 認為建築界崇拜的現代主義已走到了窮途末路的伊東豊雄, 與思想大師中澤新一進行一連串關於建築的對話, 探索建築最深層的內在本質與意義,直搗問題核心, 指引出建築界未來發展的明路。 當代建築大師 伊東豊雄: 「建築師能做什麼?盡力理解使用建築物的人以及住在當地的人的心情,或許會有答案。」 思想暨人類學家 中澤新一: 「主張由自然管理人類,而非由人類管理自然,建築界只有伊東先生是這麼想的。他是位相當特別的建築家。」 ※ 名家推薦 李清志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 邱文傑 邱文傑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 曾光宗 中原大學建築系主任 劉育東 亞洲大學副校長 謝宗哲 亞洲大學室內設計學系助理教授 熱情推薦 ※ 書評 日本亞馬遜網路書店讀者好評激賞! 1. Shigenobu Fujioka/2013.1.5 評鑑等級:5顆星 中澤在東日本大地震後寫了《日本的大轉換》,本書可說是其建築版。中澤認為,建築原本必須和土地結合,現代以後的建築只是把和土地毫無關係的「東西」放在土地上而已。 建築家伊東豊雄也贊成中澤的看法,伊東的建築也是對現代主義建築的批判。中澤以伊勢神宮和婆羅浮屠佛塔為例,談論與土地形成一體的的建築樣貌,探討「建築是什麼」這個本質的問題,是本非常有趣的書。 2. 藤野康一/2013.4.8 評鑑等級:5顆星 這本書主要由兩位作者的對談構成。雖收錄了四次對談,但因期間發生東日本大地震;震災前後,對談的氣氛完全不同。 中澤先生的想法非常獨特、令人興奮。尤其是附錄「建築的倫理學」,令人印象深刻。內容雖是對西藏高原佛教建築的考察,但也特別啟發讀者思考自然、土地與本質為人造物的建築的關係。因為建築是人類所創造的,無論如何都會設計成幾何學結構。如此一來,建築該如何與自然調和?大震災以後,這是非常重要的課題。如果能造出完全和自然調和的建築物,建築與地面的關係就會達成絕妙的平衡。我也想設計出這樣的建築物。 3. suihou/2012.4.10 評鑑等級:4顆星 第二篇中的第一、二章是被稱為建築家的創作者伊東豊雄與宗教學者中澤新一的對談。兩人討論從震災後的重建中所看到的建築原貌,具體、有趣且振奮人心。所謂建築,並不是將「人類腦中思考的人造物」放在屬於自然的土地上。從和災民的對話中,可以看到向自然開放的建築物。 參與部分對談的藤森照信曾經覺得自己設計的美術館看起來像模型,他從這個經驗談論與土地互相感應的建築、從地上長出來的建築。中澤說大地女神是螺旋狀,人類如何在其上建造線性結構的寺院?也指出其中隱含的人類潛意識。他認為在仙台已有內外不分的建築,再加上「交叉」的概念,內容精彩刺激。 兩人皆認為,不動產業者和金融資本家腦中的土地,和神話裡、屬於大自然的土地不同。這點令人印象深刻。這兩章特別表現出中澤如同僧人般的解說者的魅力,是我特別推薦的。原本沒注意到的地方,經過他的說明,便會忽然覺得觸碰到人類潛意識的本質。這樣的言論通篇都是。 第三篇「能源與建築的鉅變」,談論中澤所說的贈與、交換的歷史及「能源本體論」,比前兩章抽象且過度歸納,沒辦法一看就懂。如同中澤在書中提到「若要以哲學概念來理解世界,首先會嘗試將腦中的概念如同雕刻作品般仔細雕琢,再將其轉化為語言」,我覺得他在轉化為語言(應該說轉化為概念)前的直覺洞察力,最能傳到人的心裡。所以,我強力推薦這本書給喜歡《創世紀》的讀者。 新建築的重點不在設計領域,而在生活價值如何改變! 日置拓人/南の島工房一級建築士事務所/2013.3.21 我認為這本書最重要的是中澤新一所寫的第三篇——能源與建築的大轉換。本篇交錯討論經濟、建築、能源與宗教。中澤先生認為目前資本至上的觀念必須改變,應從以等價交換為基礎的貨幣社會轉變為以贈與交換為基礎、交叉結構的社會。他不主張運用化石燃料獲取能源,而應運用太陽無償贈與的能源。 核電並非來自地球內的能源體系,而是利用地球外的能源體系(核分裂或核融合);中澤先生提醒我們,這將使地球走向毀滅。 新的建築方式和二十世紀的現代主義建築不同,而應更紮根於土地。建築不應依附經濟過程,而應以「建立以贈與體系為基礎的社會」為目標。更直截了當地說,建築應捨棄只以貨幣為中心的價值體系。 新建築的重點不在設計領域,而在「生活價值如何改變」。

作者伊東豊雄,中澤新介绍:

作者:伊東豊雄 1941年生於宮城市(現首爾市),之後回到父親的故鄉長野縣。 伊東豊雄建築設計事務所代表。 主要作品:仙台多媒體中心、TOD’S表參道大樓、多摩美術大學圖書館(八王子校區)、今治市伊東豊雄博物館等。 著作:《風的變樣體》、《透層建築》等。 2013年獲得建築界最高榮譽普立茲克獎,被讚譽為「永恆建築的締造者」,在建築上大膽開闢新路徑,將精神內涵融入設計作品,散發出詩意之美。創作靈感大多來自大自然的邏輯,重視建築與環境間的關係。 作者:中澤新一 思想家、人類學家。1950年生於山梨縣,明治大學野生科學研究所所長。 著作:《來自古代的未來人》、《綠色資本論》、《西藏的莫札特》、《森林的巴洛克》、《野性筆記》全五卷、《創世紀》、《日本的大轉換》等。 譯者:祖宜 台北人,射手座,興趣為閱讀、思考、旅遊及美食。專長領域為寵物、攝影等。喜愛遊走於兩種語言之間,現為專職日文譯者。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空間劇場

《空間劇場》

蔡穎卿.大塊.2013-6

“空間是一個容器,裝的是生活。 只要你對生活有透徹的了解、有一份堅持與尊重, 就可以成為自己所擁有的空間的設計師。 「不了...”

El croquis 174-175: David Chipperfield (2010-2014)

《El croquis 174-175: David Chipperfield (2010-2014)》

..2014-10-10

“This instalment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David Chipperfield’s...”

建筑家陈伯齐

《建筑家陈伯齐》

潘小娴.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11-16

“人物简介: 陈伯齐(1903-1973),广东台山人,建筑师,建筑教育家。他是中国亚热带建筑研究和创作的开创者,岭南建筑...”

建筑与都市049(A+U中文版)

《建筑与都市049(A+U中文版)》

《建筑与都市》中文版编辑部 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6-30

“本期a+u 专辑介绍西泽立卫。西泽先生兼任SANAA 建筑师事务所合伙人,其设计活动广泛丰富,早自1998 年的“周末别...”

GRAPHISOFT ArchiCAD基础应用指南

《GRAPHISOFT ArchiCAD基础应用指南》

GRAPHISOFT中国区 编..2013-1

“《GRAPHISOFT ArchiCAD基础应用指南》详细介绍了ArchiCAD16这一专用建筑设计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

《营造法原》诠释

《《营造法原》诠释》

祝纪楠..2012-10

“《营造法原》之有别于《营造法式》,不只是民间与官方对营建的规则上的区别,它还是一部南方中国古建筑之唯一宝典。《营造法原》...”

The Working Drawing

《The Working Drawing》

.Park Books.2014-2-15

“”

趣城

《趣城》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海天出版社.2014-2

“”

看穿建筑形式里的诡

《看穿建筑形式里的诡》

黄恩宇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12

“砖材的使用,包含着荷兰建筑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中所经历的争辩、质疑与坚守;犹太隔离区与犹太会堂,呈现的是犹太人在离散历史中...”

ELcroquis官方中文版2014年173期MVRDV

《ELcroquis官方中文版2014年173期MVRDV》

.中国和平出版社.2014-9-1

“第173期EL CROQUIS 是荷兰事务所MVRDV专辑。继《人工生态》(1998年)和《堆积层叠》(2002年)之后...”

“窗”的思想史

《“窗”的思想史》

(日)滨本隆志.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9

“”

GOA 2008-2012

《GOA 2008-2012》

GOA 绿城东方.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2-22

“本书将收录GOA-绿城东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2008年至2012年间的优秀建筑设计及规划作品,展现绿城东方和谐的设计理念。...”

城市的复活

《城市的复活》

苏秉公..2011-8

“《城市的复活-全球范围内旧城区的更新与再生》,本书选取了世界上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模式的城区更新案例进行研究,包括有...”

宋代官式建筑营造及其技术

《宋代官式建筑营造及其技术》

乔迅翔.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12

“《宋代官式建筑营造及其技术》以《营造法式》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借鉴当代传统工艺的研究成果,全方位地审视了宋代官方的营造...”

手繪世界建築結構之旅

《手繪世界建築結構之旅》

Michel Provost,David Attas,Philippe de Kemmeter.臉譜.2013-8-1

“史上最有趣的导览书,环游世界一周学建筑”

创意分析

《创意分析》

凤凰空间·北京 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10

“设计中,分析图表现是重要而又常被忽略的那部分,《创意分析:图解建筑》收集100多个项目的分析图画法,从设计理念的演化分析...”

建筑与都市051(a+u 中文版):新锐建筑师的住宅设计

《建筑与都市051(a+u 中文版):新锐建筑师的住宅设计》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11

“本期a+u 介绍了一批新锐建筑师的住宅设计作品。这些年轻建筑师们以追求生活品质为前提,通过解读社会现状,并巧妙摆布结构框...”

NA建筑家系列4:《藤森照信》

《NA建筑家系列4:《藤森照信》》

[日]日本日经BP社日经建筑..2014-3

“★视觉享受:配合不同时期的建筑作品搭配有百余幅全彩图片及精彩跨页 ★专业性:书中所有建筑作品均配有翔实的建筑项目数据及珍...”

Typological Urbanism

《Typological Urbanism》

Jacoby, Sam; Jacoby, Sam; Lee, Christopher.John Wiley & Sons.2011-1-21

“How can architecture today be simultaneously relevant to 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