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未來》

《中國的未來》 《中國的未來》

  • 书名:《中國的未來》
  • 分类:经济
  • 作者:張五常
  • 出版社:花千树出版社
  • 出版年:25/9/2006
  • 售价:HK$ 45.00
  • 装订:平装
  • 页码:142

《中國的未來》 内容介绍:

这是一本书的序言,是一本专栏文章的结集。不是百鸟归巢那种,而是刻意地在专栏写一系列有连贯性的文章,然后结集成书。二十多年前我有两本这样以一个大题材写一系列文章而结集的书:《中国的前途》与《再论中国》——文章是先在《信报》发表的。都很成功:自己满意,畅销,认真读的人多,有些北京朋友甚至认为对中国的经济改革起了点作用。其后一九九三年,要带佛利民到北京会见江总书记,那里的朋友要求我写一系列评论中国经改的文章,带到北京去。我于是写了《中国的经济革命》那系列,文章不多。这本小书价格相宜,销量高,但因为迫着动笔,时间不够,文章的重量就比不上此前的两本了。 《中国的未来》是今年三月底起在《南窗集》发表的关于中国的一个大题材的系列文章的结集。动笔前就有这样打算,但不敢肯定,因为文章不易写,没有信心可以写出一个可读的整体。毕竟写完了,而考虑到题材的困难,自己满意。原来共十八篇,但隔了一期发表《扶农大纲说》,认为有关而重要,于是编为十八,原来的十八改为十九。此外,这结集加了一个附录,是二○○四年一月初写好、二月十六日在《信报》发表的《还不是修宪的时候》。这篇长文重要,因为有先见之明,首先提到中国的地区竞争制度独步天下。 我为解释这地区竞争制度花了两年多的时间,而终于得到完整的解释,要靠两个因素。其一是地方政府的朋友有问必答,绝不隐瞒,有关的文件有求必供。其二是自己在经济学上作过研究的学问,刚好与今天的中国地区制度有关。没有作过类同的研究,我不可能成功地解释这制度。 在「中国未来」这系列中,有五篇是解释上述的地区制度的。不厌其详,用不同的角度反复申述。侯运辉与萧满章等懂经济学的朋友投诉有不明之处,高斯也要求我再解释。高斯不懂中文,他的助手译了一篇给他看,他认为重要,要求我详述。其后他两次要求我用英文写出来。七十岁还能解通中国的达文西密码,宝刀未老,上述朋友的投入有助焉。 说过多次,中国的地区竞争制度妙绝天下。读到北京提出的改革地区的一些建议,感受是他们不知道自己搞出来的制度是那么优越。以五篇文章解释,最后一篇写得萧满章说完全明白,于是心安理得。解释得清楚,北京当局应该知道哪方面可以改进,哪方面不要动,算是作出贡献了。至于北京的朋友读不读我的文章,或听不听我的解释,则不能顾及。不应该顾及:北京要怎样做是他们的决定,书生之见只是书生之见而已。 不是书生之见那么简单。是科学之见。经济是一门科学,可以解释现象。解释现象的发生——即是解释为什么会发生——与推断或推测现象的发生是同一回事。说过了,预测与推测不同。前者要靠水晶球,或看风水,后者则要指明在怎样的情况下某些现象会出现。简言之,这里说的「情况」就是经济学说的局限条件了。科学逻辑称「验证条件」,经济逻辑称「局限条件」。 我坚守的从史密斯传统发展下来的经济学,指定局限条件的转变是推断现象发生必需的。很困难,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局限条件的变化多而复杂,不容易简化,更不容易拿得准。其二是局限条件的转变要与真实世界发生着的大致吻合,不可以子虚乌有地作出来。不容易,但如果掌握到真实世界的局限转变的重点,基础理论——主要是需求定律——运用得宜,经济解释或现象推测可以很准确。原则上可以万无一失——实证科学应该这样——但面对世界的复杂,拿不准局限转变的要点,理论掌握不足,失误频频似等闲也。我自己是幸运的。过于高举自己是人之常情,在经济现象的推断上,我对自己的准绳有点自豪。不是没有失误,而是命中率高。对需求定律的掌握自成一家,前无古人,而对真实世界的局限变化的观察,不遗余力近五十年了。 一九八一年我推断中国会走市场经济的路,反对的行内朋友屈指难算。最亲近的巴赛尔也反对,但认为我的理论天衣无缝,半点错漏也没有(见拙作《中国会走向资本主义的道路吗?》的第三章)。问题是当时我对中国的局限转变是否看得准。一天晚上,无意间,我把中国改革制度的交易费用一分为二:知道市场运作的讯息费用与说服既得利益接受改革的费用。一九八一年,看得清楚,这二者正在下降,没有理由不继续下降。 重读当年对中国改革的推断,给自己打一百分。可惜当时不同意的师友那么多,自己不敢推断细节。话虽如此,当时我写下,中国改革最困难之处,是有垄断权的国营企业。 今天看中国未来,远比二十五年前复杂了。形势好,发展动力九十分。然而,明显地,一两步大错会败下阵来。地区制度可以小修,但不要大改。这方面我有信心。货币制度大致上要坚守朱镕基划定下来的,千万不要改走欧美的制度。这是说,人民币要坚守一个固定的锚(虽然我认为以一篮子外币为锚不是最佳的选择),不能让人民币大幅升值。这方面,虽然支持升值的言论多(包括北京的智囊),我也有信心。写了数十篇文章解释,北京不可能不知道,人民币大幅升值,农民的生活不容易搞起来。改善农民生活是今天北京政策的重点。说过了,这方向不可能错。不能大搞福利经济:小搞可以,大搞完蛋。这方面也不会是大问题:在目前的制度下,大搞福利,地区不会接受。 国际政治不论,战争或恐怖活动我是门外汉。我不同意佛利民不久前说的:中国不搞政改,早晚会有大动乱。佛老没有跟进这些年中国地区的政制改革。改了很多,有好有坏,好多于坏,我不是专家,不敢多说。要说的是外人看中国的政治制度,永远只看北京,是大错。权力下放了那么多,很多方面北京要管也管不着。说过了,中国的制度自成一家,我们不应该戴着有色的「民主」眼镜看。 今天最头痛的问题,是宏观调控。这个通胀低(约年率百分之二)的经济「过热」的头痛,除了中国,历史没有出现过,其它国家求之不得也。我不知何谓经济过热,但北京的处理手法多而常变。老实说,他们的经济专家(好些是朋友,一些跟过我这位大师)的分析与言论难以恭维。有点搞笑,有点发神经。会另文跟他们搞笑一下,与这结集无关。有关的是北京的宏观调控会不会把中国的发展杀下马来。机会不高,因为北京不会那样蠢,见势头不对还要调控下去。问题是一不小心,「调控」过度,把经济搞垮,翻身不易。另一方面,动不动就宏观调控,调来调去,对投资者的意图与信心肯定有不良影响。这是影响了投资者的前景预期,对经济可以有很大的杀伤力。困难是预期的形成,经济学到今天还没有掌握到解释。如果北京的宏观调控重复又重复,甚或变本加厉,促成了无可救药的不良预期,经济一蹶不振,翻不得身,会是见笑天下的大悲剧。经济逻辑说可以发生,虽然历史没有出现过。 为恐读者不买《中国的未来》这本书,书内的重要推断,这里不谈为上也。

作者張五常介绍:

序 如何再看中国二十年? 先说来龙再论去脉 从大包干到输清光 从贪污到通货膨胀 铁总理的故事 第二阶段的工业发展 人民币的历程 回顾感慨,前看忧心 让我先覆高斯 工业第三阶段:月是故乡明 马歇尔的注脚与中国的运情 公非公、私非私的困扰 中国制度再阐释:覆侯运辉 中国的土地使用 学问发展的困境 中国制度再阐释:覆萧满章 中国今后二十年 扶农大纲说 关心挥洒处之泰然 附录 还不是修宪的时候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现代制度经济学(上下)

《现代制度经济学(上下)》

盛洪.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5-1

“《现代制度经济学(上下)》:正如其它经济学理论一样,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由一系列经典论文建造和构成的。20世纪90年代...”

辉瑞

《辉瑞》

彭剑锋,相雪,薛冬霞.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9-1

“重现辉瑞1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与管理特点,揭秘全球最大研发型制药公司百年成功之道:高技术产品+营销攻势+道德至上。 历时5...”

捆住市场的手

《捆住市场的手》

【美】斯蒂夫•G. 梅德玛(Steven G. Medema).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3-1

“亚当•斯密于1776年提出了一个观点,彻底颠覆了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他宣称,人们追逐私利的行为只受市场本身的调节,而不受政...”

邹至庄论中国经济与社会问题

《邹至庄论中国经济与社会问题》

邹至庄.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5-1

“中国已是世界两大经济强国之一。大家都在关注它的经济发展。但是中国的经济与社会问题包罗甚广。本书共分四部分,分别讨论了经济...”

故事解读异想经济学

《故事解读异想经济学》

【日】藤野 英人.南方出版社.2014-10

“如果"竹蜻蜓"存在的话,将给现代的交通制度和保险业带来怎样的变化?"女朋友目录"的存在使社会网络的服务空前繁荣的同时,将...”

什么决定中国未来?

《什么决定中国未来?》

沈建光.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11

“经过前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现在的中国,风险加速逼近,改革在所难免。如不尽快行动,增长失速的担忧便会成为残酷的现实。 “看...”

生活水平

《生活水平》

[印度]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 等著,[英]杰弗里·霍索恩(Geoffrey Hawthorn) 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12

“”

产业漂移:世界制造业和中心市场的地理大迁移

《产业漂移:世界制造业和中心市场的地理大迁移》

张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7-1

“本书研究了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变动及其在地理上的转移或漂移,集中关注制造业的转移,详细记录了自英国工业革命至中国改革开放...”

Collective Genius

《Collective Genius》

Linda A. Hill,Greg Brandeau,Emily Truelove,Kent Lineback..2014-6-10

“Great leaders of innovation don’t fit the conventional mold ...”

双赢之道

《双赢之道》

史蒂文·J·布拉姆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

“本书把谈判从艺术变为科学,为参与谈判的各方提供双赢、共赢之道。 本书设计独特而巧妙,它把数学方法应用实际问题的解决,为合...”

资本的幽灵

《资本的幽灵》

(德)约瑟夫·福格尔.中国法制出版社.2014-6-20

“近30年来,国际金融市场飞速繁荣的同时也在反复地发生危机和灾难。种种非理性现象都在拷问着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系统自身的理性。...”

市场到哪里投胎

《市场到哪里投胎》

薛涌.商务印书馆.2013-10

““市场到哪里投胎”,讨论的是市场经济在什么样的制度框架中会有更好的表现。从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可以归纳出三种主要模式:...”

大国兴衰

《大国兴衰》

黄树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5

“您在本书中看到的,不是臆测、不是推理、不是概念,而是真实的历史和现实: ——美国在与英国的霸主角逐中曾遭遇自由贸易的切肤...”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操作实务与图解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操作实务与图解》

赵方方,刘宽.法律出版社.2015-4-1

“法律负责三千大千世界的最终救济,自然也就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了,金融领域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范畴,私募投资基金又是金融领域中...”

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

《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

温铁军.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第一部分 导论:“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 一 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分析 二 农村制度变迁的外部制度环境问题 三 农村基本...”

微观经济学十讲

《微观经济学十讲》

茅于轼.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8

“我准备这个经济学的讲义,尽量做到深浅皆宜,能适应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作为入门读物,可以知道经济学的大致内容:作为中级读物...”

央行的央行: 國際清算銀行秘史

《央行的央行: 國際清算銀行秘史》

亞當.勒柏(Adam LeBor).遠流.2014-5

“一般人大多沒聽過「國際結算銀行」(Bank of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的名號,它也刻意保持...”

Wildcat Currency

《Wildcat Currency》

Edward Castronova..2014-6-24

“Private currencies have always existed, from notes printed b...”

城市经济

《城市经济》

简·雅各布斯.中信出版社.2007-7

“城市的起源、发展以及对经济的重要性,本来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然而,《城市经济》却得出了城市和城市经济先于乡村和乡村经济出...”

随书而飞

《随书而飞》

梁小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

“本书是一本书评集,里面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发表于一些报刊上的具有代表性的书评,范围很广,既有经济领域的,也有历史方面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