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记忆:20世纪30年代的撒拉族社会》

《影像记忆:20世纪30年代的撒拉族社会》 《影像记忆:20世纪30年代的撒拉族社会》

  • 书名:《影像记忆:20世纪30年代的撒拉族社会》
  • 分类:人类学
  • 作者:(美)海映光 原著,王建平,马成俊,马伟
  •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 出版年:2014-8-1
  • 售价:55.00
  • 装订:平装
  • 页码:339

《影像记忆:20世纪30年代的撒拉族社会》 内容介绍:

《影像记忆:20世纪30年代的撒拉族社会》的出版,将把80多年前的撤拉族社会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真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无疑将进一步拓展撒拉族研究领域,对撒拉族历史文化的研究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这些珍贵的照片中,读者可以看到早在清代雍正八年修建的循化城的完整面貌,捕捉到了80年前循化城内撒拉族、藏族等相互贸易的场景,目睹了当时黄河岸边水车与水磨的清晰画面,了解了撒拉族服饰尤其是妇女盖头正在转型的过程,还有许多目前已经消失的历史画面,如黄河上的渡船、木瓦、皮筏子以及古老的水车,飞檐瓦顶的街子清真大寺建筑风格,街子清真大寺大殿上悬挂的乾隆时期题写的牌匾,背水的木桶,木质结构的“握桥”,撒拉族男女的服饰,等等。这些是我们目前所见到的关于循化地区以及撒拉族社会生活最早的照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作者(美)海映光 原著,王建平,马成俊,马伟介绍:

王建平,1953年生,汉族,1983年获云南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1986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宗教学硕士学位,1996年在瑞典隆德大学获宗教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伊斯兰教专业研究。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和上海外国浯大学中东研究所副研究员:两次在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做访问学者。现任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宗教学教授、宗教学硕士生导师、地方专门史博士生导师。著有Discrimination,Corruption and Moral Decline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Muslim Hui Upr&ingin Yunnan.China,1856~1873(耶路撒冷:和平出版社,1995年)、Concord and Conflict:the Hui Communities of Yunnan Societyina Historical Perspective(斯德哥尔摩:国际书社,1996年)、Glossary of Chinese Islamic Terms(伦敦:寇尔松出版社,2(X)1年)等英文专著。与白润生阿訇合作主编的《中国伊斯兰教典籍选》(六卷本)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07年底出版。译著有《伊斯兰》(台湾:麦田出版社,2002)等。还发表中外文专业论文70余篇。 马成俊,撒拉族,1964年生于青海循化,1985年毕业于青海民族学院中文系,1997年1月任中文系副主任,1998年6月调任民族研究所副所长,2000年任民族研究所直属支部书记,主持全面工作,2002年任民族研究所所长,2009年获得中山大学法学(人类学)博士学位。现任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更名前为民族研究所所长)院长、教授,国家级双核心期刊《青海民族研究》主编,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青藏高原民族研究基地”主任,同时兼任青海省撒拉族研究会主办内部刊物《中国撒拉族》主编;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硕士研究生首席导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民族学、中国民族史省级重点学科负责人;青海省人才办社会科学领域“民族学人才小高地”领军人才;青海省教育厅、财政厅“135人才工程”第一层次领军人才。同时,兼任中国民族学会理事,青海省民俗学会副会长,青海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青海省撒拉族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会长。曾获得“全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先后被评为“青海省十大师德标兵”“青海省劳动模范”“青海省第六届十大杰出青年”“青海省优秀专家”“青海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2006年10月,被人事部、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七部委联合评选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1年3月获得2010年度“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称号。其论著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一项,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三项,二等奖三项。曾多次被邀请到美国、日本、土库曼斯坦、土耳其、澳大利亚、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家参加学术会议,并在美国华盛顿大学,日本庆应义塾大学、东京大学,悉尼科技大学和台湾政治大学、铭传大学、“中央研究院”等大学和学术研究机构讲学或访问。 马伟,撒拉族,1970年7月生于青海循化,1993年获得青海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学位,2007年获得美国堪萨斯大学语言人类学硕士学位,2013年获得中央民族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现任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语言教研室主任,兼任《青海民族研究》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学与民族学,主讲“语言学基础”“语言人类学”“西北民族语言概论”等课程,先后在《亚洲民俗研究》(日本)《西北民族研究》《青海民族研究》《中国人类学评论》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The Xunhua Salar Wedding、《从Saraghur到Salyr——撤拉族源流的语言人类学研究》《撒鲁尔王朝与撒拉族》等40余篇,出版The Folklore of China's Islamic Salar Nationality(美国)、《撒拉族风情》等专著、合著10部。曾获美国福特国际奖学金,青海省高等院校省级骨干教师、青海省“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创新教学科研骨干等称号,担任民族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获得多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主持国家社科课题“濒危语言——撒拉语研究”“族群互动与语言接触——撒拉语的人类学研究”,国家社科重点项目子课题“撒拉语参考语法”等,参与国家社科课题多项。曾赴美国、土耳其、土库曼斯坦、法国、德国、荷兰、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参加语言学、民族学方面的学术研讨会,进行学术讲座和学术考察活动。兼任中国突厥语研究会副秘书长、青海省撒拉族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撒拉族》副主编等。

《影像记忆:20世纪30年代的撒拉族社会》 目录大纲:

序曲:撒拉族先辈的历史
骆驼泉的传说
循化的历史
循化地形
农业生活
水与生活
交通运输
伐木和狩猎
畜牧经济
商业活动
社会组织
宗教文化
建筑艺术
丧葬礼仪
婚姻习俗
民族服饰
传统教育
节庆仪式
附录:海映光牧师年谱
参考文献
后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New Masters, New Servants

《New Masters, New Servants》

Hairong Yan.Duke University Press.2008-12-8

“”

Pour une anthropologie de la mobilité

《Pour une anthropologie de la mobilité》

Marc Augé.Payot.2009-4-8

“”

媒体世界与媒介人类学

《媒体世界与媒介人类学》

邓启耀 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15-4

“媒介人类学主要涉及媒介转型、媒体世界或“新媒体”对人和社会的影响。互联网等新媒体一直在塑造一个新的社会、新的传播文化以及...”

教育与族群认同

《教育与族群认同》

..2009-7

“《教育与族群认同:贵州石门坎苗族的个案研究》为傅柯所言的历史个案研究,一个探事贵州石门坎花苗族群的个案研究。其主旨乃为探...”

走进他者的世界

《走进他者的世界》

麻国庆.学苑出版社.2001-1

“”

中国神话母题索引

《中国神话母题索引》

杨利慧,张成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2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专题性的神话母题索引类工具书。编者借鉴国际通行的汤姆森母题索引的编排结构及大林太良神话分类法,利用以往对...”

人类学跨文化比较研究与方法

《人类学跨文化比较研究与方法》

周晓红.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7

“《人类学跨文化比较研究与方法》内容简介:老中青学术梯队的框架已搭建起来,中青年学者已开始成为中国人类学发展的中坚力量。经...”

夏娃的七个女儿

《夏娃的七个女儿》

布莱恩·赛克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6

“”

无处非中

《无处非中》

王铭铭.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09

““无处非中”,出自艾儒略《职方外纪》。较完整的句子,已引在这册书正文的前面。它的意思,现已是一个地理常识,那就是,地球既...”

嘉绒跳锅庄

《嘉绒跳锅庄》

李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5

“墨尔多神山脚下,大小金川蜿蜒流淌于嘉绒藏地。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有甲居神秘的"玛尼",梭坡、中路欢舞的"卓"和巴底、太平...”

Coming of Age in Second Life

《Coming of Age in Second Life》

Tom Boellstorff.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0-4-11

“Millions of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today spend portions of ...”

Social 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

《Social 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

John Monaghan,Peter Just.Oxford Paperbacks.2000-6-15

“If you want to know what anthropology is, look at what anthr...”

地球的主人

《地球的主人》

[美]伊恩·塔特索尔.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10

“这本书是比较全面的人类演化史著作,属于古人类学,包括的其他学科内容也颇广泛。它以时间线的形式表明人类演化并不是一个线性的...”

母牛·猪·战争·妖巫

《母牛·猪·战争·妖巫》

(美)马文.哈里斯.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

苦涩的结合

《苦涩的结合》

里奥纳德·包乐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10

“《苦涩的结合:十七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一出离婚戏剧》采用法国年鉴派微观史学的方法,讲述发生在十七世纪荷属东印度公司一个女...”

口述:最早发现北美洲的中国移民

《口述:最早发现北美洲的中国移民》

[加]保罗·夏亚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6

“哥伦布于1492年发现了美洲大陆,从此开始了欧洲人移民美洲的历史,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但本书作者却指出,是中国人而不...”

时间与传统

《时间与传统》

[加拿大]布鲁斯·炊格尔.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05-01

“本书主要论述西方人类学中影响考古学发展的理论观点和操作方法,阐明考古学应综合概括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普遍法则,并阐明历史...”

生活在香巴拉

《生活在香巴拉》

陈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

“《生活在香巴拉》是作者在一个中心藏区村落长达十三个月人类学田野调查的结果。作者根据丰富的田野材料,挑战美国人类学家雷德菲...”

旅游人类学的社区旅游与社区参与

《旅游人类学的社区旅游与社区参与》

孙九霞.商务印书馆.2009-7

“1995年我到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作访问研究之前,对旅游研究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更多的是从满足旅游者的行为...”

后人类文化

《后人类文化》

曹荣湘.上海三联书店.2004-07

“后人类文化是指以克隆为代表的生物技术和以网络、模块为代表的相关高科技技术联手缔造的、在人类社会非常有可能出现的文化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