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记忆:20世纪30年代的撒拉族社会》

《影像记忆:20世纪30年代的撒拉族社会》 《影像记忆:20世纪30年代的撒拉族社会》

  • 书名:《影像记忆:20世纪30年代的撒拉族社会》
  • 分类:人类学
  • 作者:(美)海映光 原著,王建平,马成俊,马伟
  •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 出版年:2014-8-1
  • 售价:55.00
  • 装订:平装
  • 页码:339

《影像记忆:20世纪30年代的撒拉族社会》 内容介绍:

《影像记忆:20世纪30年代的撒拉族社会》的出版,将把80多年前的撤拉族社会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真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无疑将进一步拓展撒拉族研究领域,对撒拉族历史文化的研究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这些珍贵的照片中,读者可以看到早在清代雍正八年修建的循化城的完整面貌,捕捉到了80年前循化城内撒拉族、藏族等相互贸易的场景,目睹了当时黄河岸边水车与水磨的清晰画面,了解了撒拉族服饰尤其是妇女盖头正在转型的过程,还有许多目前已经消失的历史画面,如黄河上的渡船、木瓦、皮筏子以及古老的水车,飞檐瓦顶的街子清真大寺建筑风格,街子清真大寺大殿上悬挂的乾隆时期题写的牌匾,背水的木桶,木质结构的“握桥”,撒拉族男女的服饰,等等。这些是我们目前所见到的关于循化地区以及撒拉族社会生活最早的照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作者(美)海映光 原著,王建平,马成俊,马伟介绍:

王建平,1953年生,汉族,1983年获云南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1986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宗教学硕士学位,1996年在瑞典隆德大学获宗教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伊斯兰教专业研究。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和上海外国浯大学中东研究所副研究员:两次在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做访问学者。现任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宗教学教授、宗教学硕士生导师、地方专门史博士生导师。著有Discrimination,Corruption and Moral Decline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Muslim Hui Upr&ingin Yunnan.China,1856~1873(耶路撒冷:和平出版社,1995年)、Concord and Conflict:the Hui Communities of Yunnan Societyina Historical Perspective(斯德哥尔摩:国际书社,1996年)、Glossary of Chinese Islamic Terms(伦敦:寇尔松出版社,2(X)1年)等英文专著。与白润生阿訇合作主编的《中国伊斯兰教典籍选》(六卷本)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07年底出版。译著有《伊斯兰》(台湾:麦田出版社,2002)等。还发表中外文专业论文70余篇。 马成俊,撒拉族,1964年生于青海循化,1985年毕业于青海民族学院中文系,1997年1月任中文系副主任,1998年6月调任民族研究所副所长,2000年任民族研究所直属支部书记,主持全面工作,2002年任民族研究所所长,2009年获得中山大学法学(人类学)博士学位。现任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更名前为民族研究所所长)院长、教授,国家级双核心期刊《青海民族研究》主编,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青藏高原民族研究基地”主任,同时兼任青海省撒拉族研究会主办内部刊物《中国撒拉族》主编;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硕士研究生首席导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民族学、中国民族史省级重点学科负责人;青海省人才办社会科学领域“民族学人才小高地”领军人才;青海省教育厅、财政厅“135人才工程”第一层次领军人才。同时,兼任中国民族学会理事,青海省民俗学会副会长,青海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青海省撒拉族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会长。曾获得“全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先后被评为“青海省十大师德标兵”“青海省劳动模范”“青海省第六届十大杰出青年”“青海省优秀专家”“青海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2006年10月,被人事部、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七部委联合评选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1年3月获得2010年度“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称号。其论著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一项,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三项,二等奖三项。曾多次被邀请到美国、日本、土库曼斯坦、土耳其、澳大利亚、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家参加学术会议,并在美国华盛顿大学,日本庆应义塾大学、东京大学,悉尼科技大学和台湾政治大学、铭传大学、“中央研究院”等大学和学术研究机构讲学或访问。 马伟,撒拉族,1970年7月生于青海循化,1993年获得青海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学位,2007年获得美国堪萨斯大学语言人类学硕士学位,2013年获得中央民族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现任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语言教研室主任,兼任《青海民族研究》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学与民族学,主讲“语言学基础”“语言人类学”“西北民族语言概论”等课程,先后在《亚洲民俗研究》(日本)《西北民族研究》《青海民族研究》《中国人类学评论》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The Xunhua Salar Wedding、《从Saraghur到Salyr——撤拉族源流的语言人类学研究》《撒鲁尔王朝与撒拉族》等40余篇,出版The Folklore of China's Islamic Salar Nationality(美国)、《撒拉族风情》等专著、合著10部。曾获美国福特国际奖学金,青海省高等院校省级骨干教师、青海省“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创新教学科研骨干等称号,担任民族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获得多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主持国家社科课题“濒危语言——撒拉语研究”“族群互动与语言接触——撒拉语的人类学研究”,国家社科重点项目子课题“撒拉语参考语法”等,参与国家社科课题多项。曾赴美国、土耳其、土库曼斯坦、法国、德国、荷兰、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参加语言学、民族学方面的学术研讨会,进行学术讲座和学术考察活动。兼任中国突厥语研究会副秘书长、青海省撒拉族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撒拉族》副主编等。

《影像记忆:20世纪30年代的撒拉族社会》 目录大纲:

序曲:撒拉族先辈的历史
骆驼泉的传说
循化的历史
循化地形
农业生活
水与生活
交通运输
伐木和狩猎
畜牧经济
商业活动
社会组织
宗教文化
建筑艺术
丧葬礼仪
婚姻习俗
民族服饰
传统教育
节庆仪式
附录:海映光牧师年谱
参考文献
后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域外萨满学文集

《域外萨满学文集》

郭淑云,沈占春 主编.学苑出版社.2010

“200多年来,域外萨满教研究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早期主要侧重描述萨满教的外在表现形式;中期以研究萨满教的社会作用为主;近...”

文学与人类学

《文学与人类学》

叶舒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1-1

“本书把握住了人类学与知识全球化、后现代认识论的关系,从人类学与文学的相互作用这个新角度着眼,透析出20世纪文学创作观念变...”

民国时期云南彝族上层家族口述史

《民国时期云南彝族上层家族口述史》

吴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5-1

“本书通过对民国时期西南边疆地区彝族上层人士子女及近亲家族成员的采访,获取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反映出民国时期西南边疆地区彝族...”

民间文化与公民社会

《民间文化与公民社会》

高丙中.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

“《民间文化与公民社会》主要是在尝试把“民间”成长为公民社会的现代历程与中国文化的世纪变迁并置起来展开论说。作者基于在湖北...”

人类学电影

《人类学电影》

王海龙.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06-01

“”

小玩意

《小玩意》

[美] 加里·克罗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12

“玩耍是孩子的工作,而玩具就是他们的工具。 玩具向年轻一辈传递了上一代人的价值观和期望,也向父母诉说着年轻人寻求的认可和自...”

湘西苗族调查报告

《湘西苗族调查报告》

凌纯声,芮逸夫.民族出版社.2003-12

“《湘西苗族调查报告》是我国民族学田野调查的一本经典著作,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是国内学术界对湘西苗族的第一部专...”

影像记忆:20世纪30年代的撒拉族社会

《影像记忆:20世纪30年代的撒拉族社会》

(美)海映光 原著,王建平,马成俊,马伟.民族出版社.2014-8-1

“《影像记忆:20世纪30年代的撒拉族社会》的出版,将把80多年前的撤拉族社会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真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无疑...”

视读人类学

《视读人类学》

梅瑞.威.戴维斯,皮埃罗.安徽文艺出版社.2009-1

“《视读人类学》试图超越人类学自身索然无味的历史,生动地讲述这门难以定性的人类科学,全书按时间顺序,介绍了古希腊人类学的创...”

林耀华评传

《林耀华评传》

潘守永..2009-7

“《林耀华评传》内容简介:他是一代宗师、学界泰斗;他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他享誉世界,为人谦恭;他平易近人,深受爱戴;他出...”

Pour une anthropologie de la mobilité

《Pour une anthropologie de la mobilité》

Marc Augé.Payot.2009-4-8

“”

中国古代居民的体质人类学研究

《中国古代居民的体质人类学研究》

朱泓.科学出版社.2014-8-1

“《中国古代居民体质人类学研究》共收入论文51篇,其中包括:有关中国古代人种类型划分理论体系方面的论文5篇;有关古人种问题...”

法律与人类学

《法律与人类学》

朱晓阳,侯猛(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目录 导论/侯猛 “语言混乱”与法律人类学进路/朱晓阳 中国法律的现代性/黄宗智 法律的文化解释/梁治平 从礼仪看中国式...”

寻找神秘的萨满世界

《寻找神秘的萨满世界》

孟慧英.西苑出版社.2004-10

“从总体上看,我国的萨满文化处于一个濒于消亡的过程,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无论是仍旧存活的萨满、还是萨满文化知情人,无论他们...”

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学

《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学》

[英] 莫里斯·布洛克.华夏出版社.1988-11

“”

Muslim Chinese

《Muslim Chinese》

Dru C Gladney.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6-8-30

“This second edition of Dru Gladney's critically acclaimed st...”

理解文化

《理解文化》

罗伯特·C.尤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

“《理解文化》是人类学理论方面的一项出色成果,同时它又是一本好书,适用于思考问题,也适用于教学、写作和阅读。这本书之所以成...”

“裂缝间的桥”

《“裂缝间的桥”》

王铭铭.山东人民.2004-2-1

“经典名著以其经久不衰的魅力而成为传世之作;名家解读经典名著的著述,也同样会因为名著的光辉和名家独有的智慧魅力而成为传世之...”

Shanghai Lalas

《Shanghai Lalas》

Lucetta Yip Lo Kam.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13-3-1

“This is the first ethnographic study of lala (lesbian, bisex...”

芳草茵茵--田野笔记选录

《芳草茵茵--田野笔记选录》

费孝通.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10

“这是著名学者费孝通“学术论文和带一点散文性的笔记”里“选出一部分能满足记事性散文性质的短篇,编成一集汇集人类学者田野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