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文明》

《伊斯蘭文明》 《伊斯蘭文明》

  • 书名:《伊斯蘭文明》:火藥帝國與現代伊斯蘭
  • 分类:历史
  • 作者:馬歇爾.哈濟生(Marshall. G. S. Hodgson)
  • 出版社:台灣商務
  • 出版年:2016-3-1
  • 售价:NT$ 1500
  • 装订:平装
  • 页码:704

《伊斯蘭文明》 内容介绍:

關鍵特色 ★ 跟隨歷史學家哈濟生的權威著作《伊斯蘭文明》,拓展你的歷史視野,看近代伊斯蘭如何展開第二次的興盛。 ★ 徹底了解伊斯蘭歷經火藥帝國時期、近現代西方世界崛起的衝擊,普世伊斯蘭如何讓它的文化遺產遍佈世界各個角落。 ★ 台灣第一套不以西方史觀為主軸的歷史書,告訴你近現代歷史上重要時刻裡,除了西方國家,伊斯蘭如何發揮影響力,深入世界版圖。 媒體推薦 「這是一部無與倫比的著作,不只是因為作者對其主題的掌握極佳,更因為它為人們展示了歷史該怎麼寫才最為理想。」──《紐約客》雜誌(The New Yorker) 「這部著作本身就是一本百科全書……作者不只闡釋了大量的歷史資料,飽富思想、甚至帶有哲學性的文風。」──《非洲歷史研究國際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frican Historical Studies) 「哈濟生避開了東方學者常犯錯誤的陷阱,而從伊斯蘭文明本身的複雜性看待之……他寫作的範圍極為廣泛,涵蓋了伊斯蘭歷史上所有偉大的時刻。」──William B. Quandt(美國維吉尼亞大學政治學教授,曾任北美中東研究學會理事長)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讀者評論: 「所有你想知道的伊斯蘭歷史、概論性著作能觸及的所有細節都在這本書裡。」 「西方研究伊斯蘭與其歷史的里程碑……不像大部分的著作,哈濟生不只書寫政治實體與朝代,更關注了社會的知識與藝術成就。」 「這個系列是真正的珍品……哈濟生沒有讓自己的偏見影響了這部著作,而用非常客觀且精湛的觀點描寫伊斯蘭歷史與伊斯蘭世界。絕對值得在書架上放一套來收藏。」 讀完伊斯蘭文明最終卷,真正一窺世界史全貌。 台灣首次出版伊斯蘭文明史套書,歷史迷必讀入門經典之作, 是掌握世界歷史的最佳案頭書。 穆罕默德於西元七世紀創立伊斯蘭教,歷經數百年,伊斯蘭發展出遠遠超越宗教範疇的世界性文明,觸及歐亞非三大洲,更融合波斯、閃族、突厥、蒙古、印度、甚至不同宗教的文化傳統。 《伊斯蘭文明》縝密刻畫伊斯蘭歷史的重大發展,一覽浩瀚的世界性文明發展。上卷「伊斯蘭的古典時期」描述穆罕默德建立伊斯蘭的過程,以及穆斯林政治體制從初期到伍麥亞朝、阿巴斯朝的繁榮發展。中卷「中期伊斯蘭的擴張」講述十到十六世紀伊斯蘭文明如何傳播至歐亞非三大洲,而其中的阿拉伯帝國與蒙古帝國的影響力更是遍布世界各地。下卷「火藥帝國與現代伊斯蘭」則是關於薩法維波斯帝國、帖木兒帝國與歐斯曼土耳其帝國帶來的二次繁盛,以及二十世紀穆斯林對抗西方,獨立自決意識如何興起。 繼上卷、中卷之後,你更不可不知牽動世界歷史的伊斯蘭脈動…… ★十六世紀,伊斯蘭興起了第二次繁榮,成為火藥帝國,這個時期的文明無論在文學或物質方面均展現了榮耀的盛景,對抗西方勢力,也說明了:「文明一旦發展,它就有物質與精神方面的能量」。 ★繼蒙古勢力侵入之後,歐斯曼勢力維持最久、也最強大,出現了專制國家政權的軍事制度、奴隸家族。帝國在各個方面都是以軍事組織來維持, 一切以軍事貢獻來衡量,因此,伊斯蘭法與軍事專權結合,也發展出繁榮強盛的帝國勢力。 ★在17世紀與18世紀晚期,伊斯蘭化的社會與文化生活變得相當式微,由於當時的潮流,導致了伊斯蘭漸漸式微。19世紀是穆斯林強權沒落的重要時刻,歐洲霸權影響了伊斯蘭的勢力,西方的存在變成一種威脅、西化浪潮一再來襲,伊斯蘭不再佔有主導地位。 ★二十世紀,世界處於革命的時代,歷經第二次、第二次世界大戰,世界強權 大致抵定,世界文明包羅萬象,不同的穆斯林民族開始獨立,歷經世界局勢的重大變化,穆斯林的責任也開始轉而適應這個世界。 歷史學界權威著作中的遺珠之憾- 領先薩依德的《東方主義》十餘年, 歷史學家哈濟生領先世界的世界史鉅作。 哈濟生堅信,理解任何歷史發展都應該從整個大歷史的角度切入,才能看見真正的歷史全貌,這樣的歷史哲學在《伊斯蘭文明》中表露無遺,他推翻了全球文明是以西方為中心的迷思,闡述伊斯蘭文明參與現代文明的重要角色。 《伊斯蘭文明》的寫作比薩依德的《東方主義》早了十餘年,但哈濟生已經在書中以歷史為佐證,批判東方主義和西方霸權的自滿,更讓人驚豔的是,這樣具有前瞻性的觀點竟然出自一位西方學者之筆,更顯現他深刻且敏銳的思考與反省。 哈濟生還不只描寫朝代政權的輪替,也關注背景脈絡、社會階級、世俗文化、文學藝術等面向,他筆下的伊斯蘭文明鮮活立體、充滿哲思與魅力。 《伊斯蘭文明》娓娓道來數百年的文明歷史進程,但其中所隱含的觀點卻遠遠超越歷史,幾乎預示了現代西方與伊斯蘭世界之間對立的激化,即使已經成書四十年仍歷久彌新。 世界歷史的幕後推動者:伊斯蘭文明 在西方主流撰寫的主流世界歷史中,總是把「東方」視為「原始」、「落後」的代名詞,但事實上先進的現代性發展並非完全依靠西方的力量,其中更有強大東方力量的推動。伊斯蘭文明對宗教、法律、科學、哲學各個領域都有深遠的影響,卻在主流歷史敘述中銷聲匿跡。 世界史其實並非由西方帶領,而是各個文化與文明發展的交融,但台灣長期受西方觀點影響,導致伊斯蘭文明史也在台灣的歷史課堂上缺席。我們讀著西方版本的世界,就以為那是世界的全貌。 而東西衝突頻繁的當代,正是我們跳脫西方偏見的最佳時機。透過閱讀歷史、增進多元的史觀,才能補足片面的世界史想像。當我們能從不同的視角觀看人類的過去,才能深刻理解世界的當下。

作者馬歇爾.哈濟生(Marshall. G. S. Hodgson)介绍:

作者簡介: 馬歇爾‧哈濟生(Marshall G. S. Hodgson, 1922─1968) 美國重要的歷史學家,曾任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思想委員會主席。專精於伊斯蘭研究,並於芝加哥大學教授相關學科。他所撰寫的《伊斯蘭文明》在1975年才由友人彙整完成,出版後立即被視為該領域最具權威的經典之一,作者也因此被譽為美國最具影響力的伊斯蘭史學家。 哈濟生也於世界歷史領域耕耘不倦,曾撰寫多篇關於比較史學的短文,在1993年被劍橋大學出版社集結成冊,出版《世界歷史的再思考:歐洲、伊斯蘭及世界歷史研究文集》(Rethinking World History: Essays on Europe, Islam and World History)一書,哈濟生生前世界歷史的研究成果終為世人所見。 譯者簡介: 陳立樵 天主教輔仁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專長領域為「20世紀初期英國與伊朗的外交史」,相關研究興趣包括:1979年伊朗革命、當代伊朗對外關係。近期參與政治大學人文中心「中外關係與近現代中國之形塑」研究團隊,著重在20世紀中國與伊朗外交關係,也計畫釐清現代中國對西亞地區的外交政策;已有相關論文發表於學術期刊及論文集,另有網路專欄「伊朗與西亞世界」,綜合闡述西亞的現代歷史與當代時事。 審訂 林長寬 博士 現執教於成功大學歷史系,且曾任教於政治大學,設立「伊斯蘭文明與思想研究中心」。為推動台灣伊斯蘭研究,發起「台灣伊斯蘭研究學會」,並擔任第一任與第二任理事長,研究領域為伊斯蘭歷史文化,致力於促進宗教文化對話。

《伊斯蘭文明》 目录大纲:

下 卷 火藥帝國與現代伊斯蘭
第五部 二次繁盛:火藥帝國時期
序言
第一章 薩法維朝:什葉派大獲全勝 西元1503~1722年
什葉十二伊瑪目派的薩法維朝建立,其中君主阿巴斯創造出波斯文化的興盛時期。
第二章 印度帖木兒帝國:穆斯林與印度教徒的共存 1526-1707
帖木兒政權建立,並闡述當時其在印度的社會、文化、藝術發展盛況。
第三章 歐斯曼帝國:伊斯蘭法—軍事之結盟 1517-1718
歐斯曼帝國建立,獨尊順尼哈那非派的專制統治。最終歐斯曼帝國受西方強權威脅,再加上政權腐化,逐步走向衰敗。
第四章 暴雨前夕:十八世紀
因伊斯蘭政權的腐敗衰亡,而醞釀著改革。帖木兒帝國與歐斯曼帝國國內出現西化等改革的主張。
第六部 現代世界中的伊斯蘭遺產
第一章 西方巨變的影響:1789年世代
因工業革命、歐洲與美國的政治轉型,使歐洲擁有很高的社會權力地位。歐斯曼帝國被俄國等國入侵,而漸漸無法控制遙遠的領土。穆罕默德‧阿里將埃及轉型為現代化國家。
第二章 歐洲世界霸權:十九世紀
歐洲帝國強權建立,激起各地穆斯林政權的民族主義與改革浪潮,但多數地區仍在二十世紀初被英法兩國瓜分佔領。
第三章 土耳其的現代主義:西化
土耳其現代化之路,其中包括青年革命、凱末爾主義興起等等,試圖建立帶有土耳其民族特色的現代國家。
第四章 埃及與東阿拉伯地區:遺產復興
埃及民族主義與阿拉伯民族主義興起,阿拉伯人開始投入文化藝術遺產保存工作,例如標準阿拉伯語復興等。
第五章 伊朗與俄國:革命之夢
1917年的俄國革命浪潮延燒至伊朗,歐洲國家也介入伊朗革命,伊朗立憲、建立了現代體制國家。俄國主要穆斯林社群韃靼人也發起獨立運動,吸納共產主義。
第六章 穆斯林印度:共產主義與世界主義
印度受英國統治,其獨立運動因多元複雜的民族組成而難以進行。本章闡述在甘地革命中,穆斯林社群的位置與立場。
第七章 走向獨立:二十世紀
結 語 本章總結穆斯林社群如何面對西化與現代化浪潮。二戰後,歐洲殖民主義崩解,各地的穆斯林國家紛紛獨立建國,並發展伊斯蘭復興運動。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大博弈

《大博弈》

彼得·霍普柯克.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12-1

“大英帝国和沙俄帝国的秘密战争,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的不朽史诗 大博弈开始,两大帝国相隔3000公里;大博弈结束,两国仅距3...”

清帝逊位与民国肇建

《清帝逊位与民国肇建》

黄兴涛,朱浒 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5

“本书收录的文章从2012年“清帝逊位与民国肇建”国际学术研讨会收到的论文中遴选而来,对清末民初政治转型、社会改造、人物活...”

西风凋碧树

《西风凋碧树》

赵益.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8-1

“《西风凋碧树:大宋帝国的衰亡》是一本大家写给大家看的历史书,南京大学教授赵益二十年经典之作,兼具可读性与专业性。 宋史难...”

王国与权力

《王国与权力》

盖・特立斯.北京出版社.2001-9

“《王国与权力》介绍了百年不衰的《纽约时报》忠实地记录着美国社会的历史,它自己鲜为人知的历史则真实地展现在《王国与权力》之...”

窃明

《窃明》

灰熊猫.南海出版社.2008-05

“一个普通现代人黄石因爆炸事件,机缘巧合地回到了明朝万历年问。所有在工业社会获得的知识技能都无法让他在明朝生存下去,他到处...”

哈布斯堡的灭亡

《哈布斯堡的灭亡》

[美] 杰弗里·瓦夫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7

“哈布斯堡王朝曾在十七世纪抵御土耳其人的进攻,守护欧洲文明;当拿破仑军队在欧洲无往不利时,哈布斯堡王朝也是抵抗革命势力的中...”

英格兰宪政史

《英格兰宪政史》

[英] F. W. 梅特兰.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12

“这是剑桥大学梅特兰教授向学生讲授英格兰宪政史的课堂讲义的译著。原著作者将英格兰公法发展阶段划分为五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立...”

南京

《南京》

[美]黄艺峰(Ethan Young) 编绘.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2016-8

“对中国抗日战士的一次动人致敬 深刻解读战争中的人性天平 ................... ※编辑推荐※ 硝烟下的南...”

汉月天骄

《汉月天骄》

十一鸾.作家出版社.2016-8-1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匈奴未灭,无以家为!天之骄子霍去病!不败战神!一代名将! 以霍去病为首的一代汉家儿郎,为民族抛头颅,...”

世界小史

《世界小史》

[英] 恩斯特·贡布里希.理想国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

“本书由著名艺术史家贡布里希撰写,一经出版便受到热烈欢迎。作者用成熟睿智的文笔,将人类自古至今几千年的历程浓缩在这本小书里...”

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

《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

唐启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7-1

“这是民国外交史权威学者唐启华教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百年之际,奉献给读者的一本力作。作者利用大量第一手外交档案,尤其是从...”

中国共产党成立史

《中国共产党成立史》

石川祯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

“《中国共产党成立史》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对我国中共创建史的进一步研究均有一定的启发和推动作用。日本学者石川祯浩所著《中...”

泰晤士世界历史

《泰晤士世界历史》

(英)理查德・奥弗里.新世纪出版社.2011-8

“《泰晤士世界历史》较第一版在内容上有较大的修订和充实,全书以全新的设计、更多的图片、重要的引文得到了国际学术和出版界的一...”

穿越百年中东

《穿越百年中东》

郭建龙.中信出版集团.2016-1-15

“现代中东问题的起点,是首次世界大战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崩溃。在一战前,几乎整个中东地区都在奥斯曼帝国的羽翼之下,随着帝国...”

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

《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

吴钩.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8-15

“什么?!宋朝已经有了免费书展?!是的,宋朝书展每年5月开展,免费观书还有茶酒招待。 什么?!宋朝已经有了“BBS论坛”?...”

学海堂与汉宋学之浙粤递嬗

《学海堂与汉宋学之浙粤递嬗》

於梅舫.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7-1

“汉宋分争是清代学术的结穴,也制约着民国学术的流变。本书以重新梳理清代汉宋关系为主旨,在尽量占据文献的基础上转变研究思路,...”

光辉岁月

《光辉岁月》

陈国平.东方出版社.2014-7-1

“自美国建国之日起就已留下的种族伤口,是怎么愈合的?不同种族之间纷争冲突的引信,又是如何拔除的?跨越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全34卷)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全34卷)》

沈志华 总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8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分卷目录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一卷 Z002卢那察尔斯基关于1917年事态的信件(1917年4月至...”

话说中国19·命运的决战

《话说中国19·命运的决战》

叶永烈.上海文化出版社.2016-6-8

“【解放战争时期】 从1945年9月抗战胜利到1949年9月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四年间,通常被称为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或称...”

另一个世界

《另一个世界》

林西莉.中华书局.2016-9-1

““在这部作品里,我将从另一个角度讲述在中国两年的所见所闻。当时我还是一个没有什么阅历的青涩的西方青年人,处于对所有事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