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读完历代趣闻轶事》

《一本书读完历代趣闻轶事》 《一本书读完历代趣闻轶事》

  • 书名:《一本书读完历代趣闻轶事》
  • 分类:普及读物
  • 作者:张连平编著
  • 出版年:2015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国史四十四讲

《国史四十四讲》

王国维等著..2013

“《国史四十四讲》是一部由多位历史名家撰写的通史。它上起先秦,下迄清末。《国史四十四讲》的每一个章节均由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学...”

宋朝的故事 : 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

《宋朝的故事 : 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

朱鹰主编.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

“没有任何一段历史能写得如此绚丽多姿。执掌乾坤的英雄,运筹帷幄的谋士,驰骋沙场的猛将,风流傲骨的名士……你完全可以把这段历...”

老梁论成败

《老梁论成败》

梁宏达.重庆出版社.2015-1-1

“老梁论成败,以人生成败、事业成败为主线,以作者梁宏达的历史类电视节目内容为基础,借由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颠覆了旧观念意义...”

细说中国历史36大悬案

《细说中国历史36大悬案》

向思鑫, 欣然, 成韬编著.湖北人民.2007

“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言语讲述中国历史中一个个未解的谜团。书中对中国历史中存在的36大谜团进行了全面的描述。 本书以图文并茂、...”

前汉的故事

《前汉的故事》

蔡东藩原著.华夏出版社.2008

“我看它(《前汉的故事》作者蔡东藩的作品)的生命力起码比我的书要强……现在还有多少人能看竖排版繁体字的“二十四史”呢?不能...”

口号中国

《口号中国》

纪陶然著..2009

“《口号中国》中口号并不一定只存在于口头,也并不一定由民众众口齐声呼喊,口号也不可以在于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呈现皇帝的...”

两晋的故事

《两晋的故事》

蔡东藩原著..2008

“”

图说中国历代王朝兴衰史

《图说中国历代王朝兴衰史》

张海年编著.农村读物出版社.2006

“当国家处于高度统一时,国家政治整体所体现的“中国之历史存在”,与民族整体所体现的“生存空间”是一体化的,两种整体相辅相成...”

故事里的中国 : 简明本中国通史

《故事里的中国 : 简明本中国通史》

李肇翔著.九州出版.2006

“130个经典故事,400幅精美图片,生动展示华5000年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中国的历史一直闪烁着无与伦比的瑰丽光华。《故...”

黎东方讲史之续 . [1], 细说宋朝

《黎东方讲史之续 . [1], 细说宋朝》

虞云国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细说宋朝(黎东方讲史之续)》编著者虞云国。作者以“讲史”的形式,叙述了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澶渊之盟、靖康之变等重大事...”

秘境观察之历史探秘

《秘境观察之历史探秘》

许越, 薛瑛主编..2010

“”

皇朝天运

《皇朝天运》

向斯著.中国工人.2007

“《皇朝天运》讲述了中国二千余年的王朝岁月,五百余位封建帝王,自古以来都被镀上了一层神秘的天运色彩。历代帝王不仅生前营造豪...”

图说天下 , 辽西夏金

《图说天下 , 辽西夏金》

主编龚书铎, 刘德麟.吉林出版集团.2006

“这是一个森严的时代。政府对于社会的监控,达到有史以来最为严密的程度;宦官荼毒,更是雪上加霜;读书人被网罗于科举之中,少有...”

黎东方讲史 . [3], 细说元朝

《黎东方讲史 . [3], 细说元朝》

黎东方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黎东方讲史:细说元朝》由旅美著名历史学家黎东方先生撰写。它叙述了从成吉思汗统一全国至元朝灭亡期间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塞北三朝·辽

《塞北三朝·辽》

袁腾飞.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8-1

““塞北三朝”是三个少数民族开创的政权,它们各自均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并成为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系列作品沿...”

张鸣说历史

《张鸣说历史》

张鸣.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7

“这本书是张鸣最新的历史考评文集。张鸣的文字,总能把正史中的乱弹和野史中的真相直观地呈现出来,庄正却不失幽默,真实却不失系...”

张鸣说历史 : 重说中国国民性

《张鸣说历史 : 重说中国国民性》

张鸣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

“”

历史不忍细究

《历史不忍细究》

..2010-9

“《历史不忍细究》内容简介:英国著名史学家卡尔有个著名命题:“历史就是与现实不断地对话。”卡尔说:“并非所有有关过去的事实...”

图说天下 , 隋唐五代

《图说天下 , 隋唐五代》

主编龚书铎, 刘德麟.吉林出版集团.2006

“这是一个森严的时代。政府对于社会的监控,达到有史以来最为严密的程度;宦官荼毒,更是雪上加霜;读书人被网罗于科举之中,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