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来》

《醒来》 《醒来》

《醒来》 内容介绍:

这本书描述的年代跨越了一百一十年,从一八九四年夏天开始的甲午战争到眼前仍热情高涨的镀金时代,还有对未来岁月的模模糊糊的憧憬。它没给出什么值得倾听的结论,却代表着一个年轻知识分子对于自己国家的重新认识。他试图用好奇心与探索,来取代长期教条教育所造就的对历史的冷漠感。 作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为壮观的实验场,中国将为未来几代年轻人,提供一个超出想象的广阔舞台。这其中充满粗俗、不安、混乱,也可能激发起参与者身上的好奇心、创造力、对生活更深刻理解。

作者许知远介绍:

许知远,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经济观察报》主笔,现为《生活》杂志联席出版人,《亚洲周刊》与《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他也是单向街书店的创办人之一。他出版作品包括《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转折年代》《新闻业的怀乡病》《我要成为世界的一部分》《中国纪事》等。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坦然面对历史的伤

《坦然面对历史的伤》

马勇.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3-8-1

“1、研究晚清政治越发感觉现在处于轮回时期。——马勇 2、社科院马勇首次完整叙述晚清70年,找寻中国现代化的历程 3、海外...”

中国近代通史 . 第三卷, 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1865-1895)

《中国近代通史 . 第三卷, 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1865-1895)》

张海鹏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中国近代通史(第3卷):早期现代化的尝试(1865-1895)》内容简介:洋务运动时期可以说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最早尝试...”

近代史上的鸡零狗碎

《近代史上的鸡零狗碎》

张鸣.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5

“《近代史上的鸡零狗碎》主要内容:军阀之脸谱,武夫之性格,文人之脾气,皇宫之隐秘,女人之别样,重臣之分量,张鸣品人,勾勒晚...”

中国近百年历史图集 : 1840~1978

《中国近百年历史图集 : 1840~1978》

《中国近百年历史图集》编辑委员会主编..1981

“”

中国近代史通论

《中国近代史通论》

孙占元编著..1991

“”

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朱英.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3-25

“近代是中国历史上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从传统向现代过渡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段时期的历史,本...”

历史翻不过去

《历史翻不过去》

罗哲郁著..2009

“”

中国革命史大事选录

《中国革命史大事选录》

李振民,房成祥主编..1988

“”

重读近代史

《重读近代史》

朱维铮.中西书局.2010-8

“多年来我重读近代史,便尝试似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角度,清理若干历史积疑的实相。这就是我明知将碰壁仍要期待袪疑的由来。我不敢...”

中国革命的历史透视

《中国革命的历史透视》

石约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7-1

“本书从中国自身的历史视角出发,通过对中国近两百年革命历程与鸦片战争前中国古代历史关系的考察,辅以对中国社会内部的发展演变...”

重说中国近代史

《重说中国近代史》

张鸣.中国致公出版社.2012-2

“编辑推荐——还原一段被扭曲的历史,挖掘国人今日问题之根源。 本书源自人大的一门热门选修课,即张鸣老师开设的政治史公开课,...”

中国近代史自学读本

《中国近代史自学读本》

尹世霖、赵贵玉编著..1984

“”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九院校《中国近代史》编写组编..1988

“”

帝国主义侵华史. 第二卷

《帝国主义侵华史. 第二卷》

丁名楠等著..1986

“”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美] 徐中约.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1

“《中国近代史》自1970年面世后五次修订,销售数十万册,为欧美及东南亚等地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权威著作及最畅销的学术教科书,...”

中国革命史通论

《中国革命史通论》

朱育和主编.Qing hua da xue chu ban she.1994

“”

中国革命史教科书

《中国革命史教科书》

郑德荣主编..1991

“”

中国革命史讲义

《中国革命史讲义》

胡之信主编..1986

“”

共和中的帝制 : 民国六年, 中国社会的两难选择

《共和中的帝制 : 民国六年, 中国社会的两难选择》

张鸣著.当代中国出版社.2014

“本书以1917年张勋复辟前后的中国社会为主要关注点,以严谨的态度,探讨了此一时期政坛的现状,包括是否对德宣战,如何受到国...”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李侃…[等编著].中华书局.2001

“这本《中国近代史》(第4版)作为高等院校的历史教材,从1977年初版至今,先后经过三次修订,累计印行100余万册,在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