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读懂秦汉史》

《一口气读懂秦汉史》 《一口气读懂秦汉史》

《一口气读懂秦汉史》 内容介绍:

《一口气读懂秦汉史》内容简介:秦汉时期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和巩固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以及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各项制度的基础。秦朝,是中国历史上历来为人瞩目评议的大时代,它史无前例地使中国的版图统一扩大起来,开创了历史的壮举,这是一个雄伟壮观的时代。而与它统一的雄壮相比,那个时代的覆灭又是何等的仓皇可悲!就是这段前后对比鲜明的历史,千古以来,成为人们反思、借鉴的鲜活教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给人以无穷的启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革命 . 肆, 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谜

《革命 . 肆, 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谜》

杨奎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杨奎松著作集:革命》囊括顶尖的中国现当代史研究学者杨奎松教授研究中国现代革命的四本经典著作,精装套封配以珍贵插图。作者...”

老天津 : 津门旧事

《老天津 : 津门旧事》

林希著.重庆大学出版社/楚尘文化.2014

“编辑推荐★老照片留下一座城的百年风云,勾起多少记忆与想象★全新装帧设计、全新图片处理,楚尘文化精制珍藏版◆ 京畿重镇,津...”

北京故事

《北京故事》

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

“”

史记菁华

《史记菁华》

(西汉) 司马迁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史记·菁华》问世以来,销行历久不衰,是众多《史记》节录本中最受青睐的一部,既可作为初学《史记》者的入门书,又可作为一般...”

失稳的帝国 : 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运动

《失稳的帝国 : 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运动》

邢超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

“”

中国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文化》

李文芬编著..2013

“”

易中天中华史:国家

《易中天中华史:国家》

易中天.浙江文艺出版社.2013-5

“为什么文明的标志是国家?为什么世界各国的体制五花八门?从部落到国家,是历史的岔路口。世界各民族开始分道扬镳,朝着认准的方...”

喋血的记忆 : 日军暴行亲见亲闻访谈录

《喋血的记忆 : 日军暴行亲见亲闻访谈录》

主编高玉峰, 郭天红.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2012

“”

中国不会亡

《中国不会亡》

萨苏.九州出版社.2014-9-1

“在八年的卫国战争中,除了碟血疆场的烈士之外,中国的特工人员,也曾在敌后与日伪展开激烈较量。旅日历史学者萨苏,在日本生活十...”

讲述秦汉 . 下

《讲述秦汉 . 下》

主编王连升..2010

“《中国往事:讲述秦汉(下)》主要内容有:风暴席卷大漠——卫青、霍去病三击匈奴、谁比谁更酷——武帝重用酷吏、到西部去!到西...”

国语

《国语》

陈桐生.中华书局.2013-4

“《国语》是“编”不是“著”,是“选”不是“作”。《国语》文章是从西周到战国初年不同时代的周王室和各诸侯国史官早就写好了的...”

中国近代文化十二讲

《中国近代文化十二讲》

张晨怡著..2012

“《中国近代文化十二讲》包括了近代文化的精神导向与价值认同;晚清到“五四”的文化论争;西洋音乐在近代中国的传播;近代中国的...”

明朝有泪不轻弹

《明朝有泪不轻弹》

丁守卫著..2014

“”

我是彪悍民国史 : 微历史1912-1949绕不开的兴奋事

《我是彪悍民国史 : 微历史1912-1949绕不开的兴奋事》

安坤著.团结出版社.2012

“《微历史:我是彪悍民国史》内容简介:微历史,又名微博段子体历史。全书取材于民国笔记、历史学家笔记,以及口口相传的民国野史...”

清朝开国史 . 上

《清朝开国史 . 上》

阎崇年著.中华书局.2014

“《清朝开国史》是清史专家阎崇年先生的最新力作。分上、下两卷,上卷讲太祖朝,下卷讲太宗朝,为《清朝通史·太祖朝》、《清朝通...”

吾国与吾民

《吾国与吾民》

林语堂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

“《吾国与吾民(最新修订典藏版)》内容简介:(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又名《中国人》,是林语堂在...”

中国近百年史

《中国近百年史》

陈恭禄著.商务印书馆.2012

“近百年来,中国受外影响,政治、社会、经济、思想之剧变,开从古未有之巨石,非有信史,讲不能明了其造成之原因,国内之问题,及...”

中国战争纪行

《中国战争纪行》

(法) L. F. 朱以亚著.中西书局.2013

“”

历史的碎片 : 侧击辛亥

《历史的碎片 : 侧击辛亥》

张鸣著.当代中国出版社.2011

“《历史的碎片:侧击辛亥》为张鸣精选的一组历史随笔。作者以老辣笔法,独特另类的视角,触及晚清民国诸多大大小小的历史事件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