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国富论》

《图解国富论》 《图解国富论》

  • 书名:《图解国富论》
  • 分类:古典经济学
  • 作者:(英) 斯密著
  • 出版年:2013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漫说哈耶克

《漫说哈耶克》

秋风.中信出版社.2013-7-1

“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也许再没有比哈耶克的思想影响更深远的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思想为中国彻底走向市场经济提供了一种终极武...”

经济学说史

《经济学说史》

主编姚开建.中国人民大学.2011

“《经济学说史(第2版)》共分为六编 ,在整体结构上与第一版相同,不过,在各章加入了一些引语,一些地方作了补充和修改,同时...”

国富论

《国富论》

(英国) 亚当·斯密著.译林出版社.2011

“《汉译经典04:国富论(套装上下册)》内容简介:《国富论》经过五年写作、三年修改,于1776年正式与读者见面。当时正值资...”

西方经济学说思想图鉴

《西方经济学说思想图鉴》

胡建绩,赵渤编著.百家出版.2006

“本书从动态和立体的视角详细介绍自重商主义经济思想,特别是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主义经济学以来西方经济学各主要流派的来龙...”

经济学的真相 : 凯恩斯错在哪里

《经济学的真相 : 凯恩斯错在哪里》

(美) 亨特·刘易斯著..2010

“《经济学的真相:凯恩斯错在哪里》内容简介:当2008年世界金融体系失灵之时,世界各国政府都采取了果断的干预。在经济学团队...”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英) 大卫·李嘉图著.译林出版社.2011

“《汉译经典016: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批判地继承了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并以此为基础,论述了工资、利润和地租的相互关...”

财富增长论

《财富增长论》

(美) 约瑟夫·熊彼特著.陕西师范大学.2007

“经济的增长点在哪里?哪一类企业会失去竞争力与生存力?什么力量在推动经济周期周而复始的运动? 经济学十大经典巨著之一...”

经济学简史

《经济学简史》

E·雷·坎特伯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8

“本书是以经济学说发展历史为线索将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与文学人物巧妙串联在一起所形成的一本通俗有趣的学术著作。作者以神奇...”

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主编高本权..2010

“《西方经济学》内容简介:西方经济学是高校财经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共同接受的有关市场...”

需要理论视角下的西方经济学 : 基于“N-S观”的简明解读

《需要理论视角下的西方经济学 : 基于“N-S观”的简明解读》

夏冬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行为经济学是近年新兴起的经济学分支,是继新制度经济学之后进一步将经济理论分析由讲台推向现实的一个经济学流派,其特点是把行...”

亚当·斯密 : 经济学鼻祖

《亚当·斯密 : 经济学鼻祖》

于中鑫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亚当•斯密:经济学鼻祖》阐述了分工在一国财富增长中的核心作用,特别是在国际贸易领域,各国通过分工形成了各自的优势,通过...”

西方经济学 , 宏观部分

《西方经济学 , 宏观部分》

韩民春主编..2007

“”

西方经济学原理

《西方经济学原理》

刘秀光编著..2009

“《西方经济学原理》共十八章。第一至第九章是微观经济学部分,包括导论、供给与需求原理、消费理论、生产理论、成本分析、市场理...”

弗里德曼

《弗里德曼》

张桂珍, 李宏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弗里德曼,ISBN:9787500589136,作者:张桂珍、李宏”

西方经济学 (微观部分·第五版) 同步辅导及习题全解

《西方经济学 (微观部分·第五版) 同步辅导及习题全解》

主编李莹莹, 魏亚楠.中国水利水电.2011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5版)同步辅导及习题全解》是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鸿业等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

国富论

《国富论》

(英) 亚当·斯密著..2010

“《国富论(导读本)》写了: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所载为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经典不可重复,却能超越时代、民族和地域...”

经济学300年

《经济学300年》

何正斌.湖南科技出版社.2009-6-1

“经济学,社会科学的皇冠。 近代的300年,西方经济学高潮迭起一边际主义,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蒙克莱田、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 : 经济学鼻祖

《亚当·斯密 : 经济学鼻祖》

于中鑫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亚当•斯密:经济学鼻祖》阐述了分工在一国财富增长中的核心作用,特别是在国际贸易领域,各国通过分工形成了各自的优势,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