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信息模型标准框架研究》

《中国建筑信息模型标准框架研究》 《中国建筑信息模型标准框架研究》

  • 书名:《中国建筑信息模型标准框架研究》
  • 分类:工业部门经济
  • 作者:清华大学BIM课题组编著
  •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
  • 出版年:2011
  • 售价:78.00元

《中国建筑信息模型标准框架研究》 内容介绍:

《中国建筑信息模型标准框架研究》讲述中国建筑信息模型标准框架研究立足于针对中国BIM标准的必要性和国际标准体系框架的分析,旨在提出一个与国际标准接轨并符合中国国情的开放性的建筑信息模型标准框架,并且创造性地将该标准框架分为面向IT的技术标准与面向用户的实施标准。针对技术标准和实施标准,研究报告同时欲给出示例性的局部标准及其实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手机游戏产业与产品

《手机游戏产业与产品》

吴起编著..2010

“《手机游戏产业与产品》第1章为基础和识章节,从电子游戏的概念与发展简史人手,逐步进入手机游戏的概念、分类与类型的讲解。第...”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同仁堂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同仁堂》

鲁波, 许珖著.中州古籍.2006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日升昌》以绝对真实的历史记录和老照片去重现当年中国商业的巨无霸,几经金钱堆聚,几经商海沉浮。记叙了财政...”

电力发展与投融资 : 基于新能源投资的视角

《电力发展与投融资 : 基于新能源投资的视角》

彭文兵著..2009

“《电力发展与投融资:基于新能源投资的视角》内容简介:电力行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电力行业建设是否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

售电市场分析实务

《售电市场分析实务》

胡占廷..2015

“”

汽车家庭

《汽车家庭》

南辰编著..2011

“《汽车家庭》中用跨越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分类方法,构建了一个以私家车消费为中心线索的逻辑体系,从汽车家庭的“权利观”、汽车家...”

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 . 2010

《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 . 2010》

李廉水主编..2010

“《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2010》评价了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总体状态,预测了中国制造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的增长趋势以及制造业就业...”

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蓝皮书

《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蓝皮书》

李庆文主编..2007

“”

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技术问答

《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技术问答》

周伊明主编..2010

“”

中国式的电力革命

《中国式的电力革命》

吴疆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

“适合关注电力(能源)问题的读者、电力行业与能源领域中高层管理人员、国家有关部门以及相关的研究或教学机构阅读参考。”

电力变革年代

《电力变革年代》

沙亦强著..2011

“《电力变革年代》分专题精选了作者近年来发表的约80篇文章。内容包括了对2002年以来电力发展与改革中大量热点和难点问题的...”

电力行业节能和社会节电年度分析报告 . 2008年

《电力行业节能和社会节电年度分析报告 . 2008年》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编著..2009

“《电力行业节能和社会节电年度分析报告(2008年)》内容为:电力行业节能篇共分5章。第1章主要介绍2007年我国电力行业...”

张瑞敏如是说 : 中国顶级CEO的经营管理智慧

《张瑞敏如是说 : 中国顶级CEO的经营管理智慧》

李嗣丞, 陈遊芳编著..2010

“《张瑞敏如是说:中国顶级CEO的经营管理智慧》精炼出张瑞敏讲授的管理经,是张瑞敏管理思想和管理哲学的具体解剖,是张瑞敏对...”

国宝同仁堂

《国宝同仁堂》

边东子著.人民出版社.2010

“《国宝·同仁堂》依据大量的历史资料、乐家传人的回忆和当代人的亲历,生动地记叙了同仁堂340年的发展史。从创立之初的千古承...”

光伏产业路线图 : 北京光伏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

《光伏产业路线图 : 北京光伏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

李海玲 ... [等] 著.机械工业.2012

“《光伏产业路线图--北京光伏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作者李海玲、王红梅、王文静)从战略的角度全面剖析了光伏产业未来的发展,...”

产业集聚与布局理论 : 以中国制造业为例

《产业集聚与布局理论 : 以中国制造业为例》

李君华著.经济科学.2010

“《产业集聚与布局理论:以中国制造业为例》的研究目标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研究产业集聚和布局的一般机理,并试图以此解析中国制造业...”

大国之翼 : 中国航空工业战略转型与资本化运作

《大国之翼 : 中国航空工业战略转型与资本化运作》

李平, 仇方迎, 吴献东著..2013

“本书讲述了中航工业“春天的故事”。真实记录了航空工业这个神秘而封闭落后的军工行业坚定不移从中国国情出发,通过市场化改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