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大师们》

《经济学大师们》 《经济学大师们》

《经济学大师们》 内容介绍:

《经济学大师们》编辑推荐:在过去的200年里,经济学作为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伴随着社会发展、人类历史沿革、技术革命、经济循环、政治变迁等,从高居神坛之上到现在走入寻常人的生活,其发展历程既充满了跌宕起伏,也伴随着无数褒奖和争议。 150多年以前,苏格兰评论家托马斯?卡莱尔给经济学贴上了“沉闷的科学”的标签,但在《经济学大师们》一书的作者托德看来,完全不是这样。本书就像一部有温度、有质感的黑白纪录片,不仅清晰地梳理了数位历史上有分量、有影响的经济学家的思想和经典理论,生动地讲述了他们的人生故事,而且用一定的笔墨,介绍了此大师与彼大师的个人关系以及在学术观点方面的交锋,将一幅比较完整的经济学人和经济学思想的历史画卷,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 亚当•斯密、约翰•穆勒、凯恩斯、马尔萨斯、弗里德曼、马歇尔、李嘉图,这些已经逝去的经济学大师的名字我们并不陌生,他们的经典理论我们耳熟能详。时至今日,当我们面对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中国经济的崛起、通货膨胀、贫富差距、人口老龄化、医疗保险和全球变暖问题,这些故去的经济学泰斗又留给我们哪些深远的洞见呢?

作者托德·布赫霍尔茨介绍:

托德·布赫霍尔茨,一位在国际上受人称赞的经济学家,曾经担任白宫经济政策主任。他还是富有传奇色彩的老虎对冲基金的经理人,拥有剑桥大学和哈佛大学经济学和法学的高级学位,在哈佛大学教授经济学。 他著有《经济学的第一堂课》、《昨日CEO的明日智慧》和《未来市场的九大震撼》等书。

《经济学大师们》 目录大纲:

序言 5
修订版序言 7
第一章 经济学家的坏名声由何而来? 16
重商主义与现代经济学的起源 18
经济学家真的一无是处吗? 20
第二章 亚当•斯密:自由市场与“看不见的手” 22
亚当•斯密首先是位哲学家 25
经济学测验只能得50分的重农主义者 26
驱动经济发展的只能是利己动机 28
自由市场中有只“看不见的手” 30
20个与4800个的天壤之别 32
一支铅笔背后的国际贸易故事 34
自由市场与普通人的幸福生活 37
自由市场经济体系下政府应当扮演什么角色? 38
当下他的思想再度流行 43
第三章 马尔萨斯:一个悲观的人口预言 45
从乌托邦的美梦中惊醒 46
惊世骇俗的人口增长预言 47
被历史抛弃的预言家 53
世界末日离我们还有多远? 55
移民带来的是威胁还是机遇? 59
全球变暖的结果有多可怕? 61
第四章 大卫•李嘉图:最富裕的经济学奇才 63
比较优势理论——一人捕鱼,另一人盖房 64
自给自足不是发展经济的最好选择 66
经济的未来——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70
永远供过于求的商品是不存在的 76
第五章 约翰•穆勒:大多数人的幸福捍卫者 80
功利主义与幸福的计算公式 82
当推理机器出现故障 85
“不做吃饱喝足的猪” 86
以归纳法和演绎法来探究生产与分配问题 89
以实证法和规范法来确立税收和社会福利制度 91
战胜了风车的勇士 95
第六章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有自己独特的时间表 121
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课程的开始 123
当经济学遭遇进化论 126
经济时间不同于物理时间 129
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是如何做出的? 133
需求弹性就是我们对价格的敏感度 137
贫困是一个长期的问题 139
第七章 从凡勃伦到科斯:事关社会与法律制度的经济学 142
穷小子和旧制度学派 142
炫富心理与凡勃伦效应 144
工程师和商人,孰优孰劣? 147
加尔布雷斯对广告的严厉批判 150
新制度学派与法律经济学的兴起 154
第八章 梅纳德•凯恩斯:带领人们走出大萧条的救世主 164
放荡不羁的通才 165
战争与和平的经济代价 167
1929年大萧条和古典经济学的落幕 168
用乘数效应撬动经济复苏 172
物质的充裕会让我们一直幸福下去吗? 178
第九章 米尔顿•弗里德曼:向凯恩斯宣战的货币主义者 180
货币供给量与货币流通 181
凯恩斯让货币学派黯然失色 183
幸运之神站在了弗里德曼的一边 186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190
谜一样的货币流通速度 192
学术争论让经济学历久弥新 194
第十章 詹姆斯•布坎南:从经济市场中的个人选择到政治市场中的公共选择 197
特殊利益集团是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198
政府为何要进行行业管制? 200
精简政府机构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 202
退休后,谁来为你的养老金埋单? 206
经济周期与政治周期的咬合 208
凯恩斯对现代政府的定义 209
不切实际的政治理想 210
政治上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 214
第十一章 理性与非理性:一个匪夷所思的现实世界 218
股票经纪人应当去做管道工 220
因华尔街而获诺奖的经济学家 222
锋芒毕露的理性预期理论 225
预期模型失效了 227
行为经济学帮我们作出更理性的选择 229
后记 233
致谢 13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大卫·李嘉图全集 . 第2卷, 马尔萨斯《政治经济学原理》评注

《大卫·李嘉图全集 . 第2卷, 马尔萨斯《政治经济学原理》评注》

(英) 彼罗·斯拉法主编.商务印书馆.2013

“本卷是李嘉图对马尔萨斯的著作《政治经济学原理》的系统评注,生动直观地反映了李嘉图和马尔萨斯对当时的各种经济问题的分歧和争...”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

主编缪一德, 杨海涛..2012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第2版)》根据作者20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在篇章结构和体系安排等方面作了一些新的尝试和努力,以尽可能...”

西方经济思想史

《西方经济思想史》

(意) 阿列桑德洛·荣卡格利亚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西方经济思想史》的基本观点是:经济构成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而经济思想史对于人们了解经济是至关重要的。面对复杂而不断...”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英)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著.译林出版社.2011

“《汉译经典013: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凯恩斯的代表作,标志着凯恩斯主义这一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形成。该书修正了传统西方就...”

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 : 创新经济学之父

《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 : 创新经济学之父》

袁辉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创新经济学之父》用通俗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在经济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经济学家约瑟夫·阿洛...”

西方经济学习题集

《西方经济学习题集》

赵英军主编..2006

“”

财富增长论

《财富增长论》

(美) 约瑟夫·熊彼特著.陕西师范大学.2007

“经济的增长点在哪里?哪一类企业会失去竞争力与生存力?什么力量在推动经济周期周而复始的运动? 经济学十大经典巨著之一...”

有闲阶级论

《有闲阶级论》

(美) 索尔斯坦·凡勃伦.陕西人民.2011

“《有闲阶级论》内容简介:索尔斯坦·凡勃伦的破空之作《有闲阶级论》问世于100多年前。他通过研究制度的起源,观察社会上的经...”

西方经济学 , 微观部分

《西方经济学 , 微观部分》

赵英军主编..2009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2版)》旨在帮助初学经济学的学生树立起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编写者参考了大量中外相关文献资料,本...”

从马克思到凯恩斯十大经济学家

《从马克思到凯恩斯十大经济学家》

(美) 约瑟夫·熊彼特著.商务印书馆.2013

“本书包括了熊彼特于1910-1950 年间在一些特定时刻(其中某位经济学家逝世之时或某些纪念日,关于马克思的那一篇除外)...”

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

袁庆明著.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新制度经济学》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济学最为令人瞩目的发展之一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随着科斯1937年“发现”...”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习题册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习题册》

翔高教育经济学教学研究中心编写..2010

“”

西方经济学习题集

《西方经济学习题集》

赵英军主编..2006

“”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四版)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四版)》

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

“《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是国家教育部组织统编的高校《西方经...”

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

袁庆明著..2012

“袁庆明等编著的《新制度经济学》提供了一个易于清晰而又系统把握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全书内容分为理论基础、制度特殊理论和...”

西方经济学 , 微观经济学部分

《西方经济学 , 微观经济学部分》

刘凤良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西方经济学》包括《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部分》和《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部分》,均使用同一ISBN。《微观经济学部分》...”

西方经济学课程题解

《西方经济学课程题解》

周加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蓝色畅想).2006

“西方经济学课程题解,ISBN:9787040199765,作者:周加来”

古典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

[美]默瑞•N.罗斯巴德.商务印书馆.2012-10

“本书是按照奥地利学派的观点来重新解读和梳理经济思想史的重要著作,也是到目前为止从这一视角来考察经济思想发展的唯一一部通史...”

现代经济学的历程

《现代经济学的历程》

马克·斯考森(Mark Skousen).长春出版社.2006-1

“《现代经济学的历程:大思想家的生平和思想》与其他经济学史著作不同,马克·斯考森的著作有连续的情节,在这一学科的中心有惟一...”

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

卢现祥, 朱巧玲主编..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