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学》

《知识产权法学》 《知识产权法学》

  • 书名:《知识产权法学》
  • 分类:民法
  • 作者:吴汉东主编
  • 出版社:北京大学
  • 出版年:2011
  • 售价:43.00元

《知识产权法学》 内容介绍:

《知识产权法学(第5版)》讲述了:依法成立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根据著作权人的书面授权,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关于这种授权的性质,与普通的著作权许可使用不同,也与著作权转让不同。正如上一章所述,通过许可使用合同获得使用权的被许可人唯一享有的权利是按照许可使用合同约定的使用方式,在约定的期间和地域范围内,使用约定的作品,无权就该作品向第三人发放分许可或再许可,更不得以自己的名义对第三人侵权行为进行诉讼,为作为许可人的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主张权利。

作者吴汉东主编介绍:

吴汉东,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研究基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校法学学科指导委员会副壬侄委员、中国法学会民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副会长。出版《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无形财产权制度研究》(合著)等著作8部;另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刊物发表文章80余篇。其论文曾获首届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司法部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湖北省政府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等。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债法原理

《债法原理》

王泽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3

““民法研究系列”之一,就债的基本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采用请求权基础方法,以实例引导法律上的思考,本书第一版于2009年在...”

知识产权资本化研究

《知识产权资本化研究》

王吉法等著..2010

“”

民商法论丛 . 第38卷. vol.38

《民商法论丛 . 第38卷. vol.38》

梁慧星主编..2007

“”

民法典结构设计比较研究

《民法典结构设计比较研究》

陈小君等著..2011

“”

侵权行为

《侵权行为》

王泽鉴著..2009

“”

知识产权概论

《知识产权概论》

焦泉, 王进编著..2010

“《知识产权概论》从知识产权研究的专业角度,对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的构建提出规范的研究模式,在总结目前国内、国际研究最新成...”

外国商标案例译评

《外国商标案例译评》

王莲峰主编..2014

“”

侵权违法性与损害赔偿

《侵权违法性与损害赔偿》

陈聪富著..2012

“《侵权违法性与损害赔偿》主要内容包含二部分:第一部分关于侵权行为法的违法性概念,第二部分为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责任。在侵权...”

债法总论

《债法总论》

方志平, 李淑明著.北京大学.2007

“传统债法总论的著作在介绍债法基本规则时,常因追求严谨而显得呆板。在读者学习债法总论时,遇到错综复杂的法律关系时,常会感到...”

民法学

《民法学》

姚新华主编..1999

“”

商标法 : 实证性分析 : a practical anatomy

《商标法 : 实证性分析 : a practical anatomy》

(英) 杰里米·菲利普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商标法:实证性分析》作者Jeremy Phillips 是Slaughter and May 事务所知识产权顾问, Q...”

合同法与道德

《合同法与道德》

亨利·马瑟著.政法大学.2005

“这不是一本时髦之作。我在书中提出了研究合同法的道德方法,但却回避了当前备受伦理学家和法律学者青睐的各种理论手段。我提出的...”

民法教程

《民法教程》

主编尹田.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原中国法律出版社).2006

“《民法教程(第2版)》是一套面向法学专业本专科学生的入门级教材。作者多为学养深厚的资深教师,为教而写,注重教学的实用性和...”

人格权法

《人格权法》

(日) 五十岚清著..2009

“《人格权法》内容简介:“在全世界的人格权发展史上,毫无疑问二十世纪后半期是最值得关注的时代,这一时期,各国的人格权保护都...”

不当得利

《不当得利》

(英) 皮特·博克斯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皮特·博克斯编著的《不当得利》的第一版力图向普通法法律人展示不当得利是私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地位在大陆法系中也无可争议...”

侵权法学的新发展

《侵权法学的新发展》

窦海阳著..2013

“”

物权变动的模式原理与制度选择

《物权变动的模式原理与制度选择》

刘经靖著..2008

“《物权变动的模式原理与制度选择》以物权及其变动模式的应然发展脉络为参照系,对德国法系形式主义物权变动模式的成因进行了多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