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之我是郭嘉》:第75章 大汉啊大汉!

 

------第75章 大汉啊大汉!------



匈奴王庭,刘豹端坐于高位之上,手中握着一封信,脸上尽是痛苦之色。

曹操传达的意思再清楚不过,要么将自己的阏氏与两个孩子送到许都去,要么,自己的匈奴会像东方的鲜卑那样,被屠戮殆尽。

他的叔父呼厨泉单于举匈奴全国之力领着二十万铁蹄南下河内,妄图跟着步度根分一杯羹,可是郭嘉以奇谋灭掉了七十万大军,南匈奴二十万铁蹄逃回来的居然不到一万众!如今,整个匈奴之上几乎只剩下了老弱病残与未长大的的孩子,如何与大汉撄锋?

“单于……”蔡琰带着两个儿子来到大帐之中,心里不知是悲还是喜。她被掠夺来这么多年,刘豹一直对自己宠爱无比,要说她对刘豹没有丝毫感情,那是骗人的。如今,曹操遣使来信,要将自己与所有的汉人都接回大汉,她想起这些年的日子,一阵阵悲楚涌上心头,竟然有些不知所措。呼厨泉被大汉枭首之后,匈奴各部落便一致推举刘豹为新任单于,可是如今匈奴都成了大汉砧板上的肉,他这个所谓的单于,其实连一个普通的部民都不如!

“文姬,我该怎么办?”刘豹望着蔡琰与自己的两个儿子,脸上交织着痛苦与仇恨之色。自己的老婆与孩子,他当然不愿意交出去,自己去死都无所谓,可是如今他被选为了新任的单于,他死了之后,自己的族人怎么办?难道真的任由他们被汉人悉数杀掉?

自从接到手里的这封信之后,他一天安稳觉都没有睡过,信中,曹操不仅要自己将蔡琰与两个孩子送到许都,还让自己领着族人迁到河套平原去居住。

曹操的这样做究竟是什么为了什么,他当然明白——自己的族人迁到河套之后,就如同被圈养起来的狼,迟早会变成温驯的狗!可是,他哪里敢反抗?如今的匈奴,就是大汉的五万铁骑都抵抗不住,他拿什么抵抗?

蔡琰望着已经两天没进食的刘豹,目光有些复杂。如今已经不是她走不走的问题,而是她必须走。她了解自己父亲的那个学生,就算是为了父亲的声誉,曹操都会将自己接回去,再者,这已经代表了一个民族的尊严!

“单于,送我们回去吧……你不能做匈奴的罪人。”蔡琰看着拽着头发的刘豹,神色坚定道。

刘豹抬起头,脸上尽是挣扎之色。他拔出了腰间的宝刀在大帐里疯狂地劈砍,直到筋疲力尽了,才将刀子刺入地中,跪在地上呜咽了起来。

蔡琰领着两个儿子走到刘豹的面前,一边落泪,一边安慰他说:“单于,你要振作起来,如今整个匈奴的生死存亡都寄予了你的身上,你若是倒下,匈奴就真的完了……”

“啊!”听到蔡琰的话之后,刘豹从地上猛地站起,以手指着许都的方向怒声吼道:“曹操,我刘豹对昆仑神起誓:此生不报夺妻夺子之恨,我刘豹必定暴死草原之上,尸体为苍狼鹰鹫分食!”

听到刘豹的毒誓之后,蔡琰从身后抱住刘豹,柔声道:“单于,别这样好吗?大汉与匈奴流的血已经够多了……”

“文姬……”刘豹也是抱着蔡琰痛哭。

蔡琰望向东南方向,喃喃道:“单于,你我二人夫妻一场,妾身这些年从未求过你什么,答应妾身,搬到河套之后,便带着族人安定下来,再也不要兴兵动戈了,好吗?”

刘豹紧紧地握着拳头,只是不说话。

蔡琰松开刘豹,跪在地上,低声求道:“单于,这是妾身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求您,答应妾身,好吗?”

刘豹仰天叹了一口气,将蔡琰从地上扶起,落泪道:“文姬,我答应你就是。”

----------

----------

荒凉的戈壁滩上,一队汉骑正在朝居延的方向行驶,行走在最前方的那名大臣持着汉节,行走在最前方,而他的身后则是一辆马车与几千幸存的汉民。那些汉人的脸上都满是兴奋之色。这么些年了,他们背井离乡,在匈奴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如今终于可以归乡了,怎么能不欣喜若狂?

“爹,娘,您安息吧……孩儿终于可以回大汉了!”一个二十多岁的汉子望着王庭的方向喃喃道——他在年幼的时候一家人被掠到了北方,如今自己都长大成人了,才终于能够回转家乡。他的爹娘都惨死在匈奴人的手中,尸骨被扔在草原上喂狼,连入土为安都不能!

蔡琰在车中听着那位同胞的悲呼,心里更是悲怆。她探出头来,望着身后的汉家百姓,眼中满是愧疚之色。

可是那些汉人看向她的时候却满脸的感激。如果没有蔡琰,他们根本就不可能活下来。当年,无数的汉人被掠夺到匈奴,如今早已经死了绝大部分,这些幸存者几乎都是左屠耆王部落的人,正是因为蔡琰,他们才得以活命。

蔡琰望着那漫漫归乡之路,想着这些年来的酸甜苦辣,顿时悲从心来。她一边奋笔疾书,一边悲声唱道:“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离乱,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对殊俗兮非我宜,遭恶辱兮当告谁?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

戎羯逼我兮为室家,将我行兮向天涯。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人多暴猛兮如虺蛇,控弦被甲兮为骄奢。两拍张弦兮弦欲绝,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越汉国兮入胡城,亡家失身兮不如无生。毡裘为裳兮骨肉震惊,羯羶为味兮枉遏我情。鼙鼓喧兮从夜达明,胡风浩浩兮暗塞营。伤今感昔兮三拍成,衔悲畜恨兮何时平。

无日无夜兮不思我乡土,禀气含生兮莫过我最苦。天灾国乱兮人无主,唯我薄命兮没戎虏。殊俗心异兮身难处,嗜欲不同兮谁可与语!寻思涉历兮多艰阻,四拍成兮益凄楚。雁南征兮欲寄边心,雁北归兮为得汉音。雁飞高兮邈难寻,空断肠兮思愔愔。攒眉向月兮抚雅琴,五拍泠泠兮意弥深。

冰霜凛凛兮身苦寒,饥对肉酪兮不能餐。夜闻陇水兮声呜咽,朝见长城兮路杳漫。追思往日兮行李难,六拍悲来兮欲罢弹。

日暮风悲兮边声四起,不知愁心兮说向谁是!原野萧条兮烽戍万里,俗贱老弱兮少壮为美。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垒,牛羊满野兮聚如蜂蚁。草尽水竭兮羊马皆徙,七拍流恨兮恶居于此。

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我不负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制兹八拍兮拟排忧,何知曲成兮心转愁。

……

十七拍兮心鼻酸,关山阻修兮行路难。去时怀土兮心无绪,来时别君兮思漫漫。塞上黄蒿兮枝枯叶干,沙场白骨兮刀痕箭瘢。风霜凛凛兮春夏寒,人马饥豗兮筋力覃。岂知重得兮入长安,叹息欲绝兮泪阑干。

胡笳本自出胡中,缘琴翻出音律同。十八拍兮曲虽终,响有余兮思无穷。是知丝竹微妙兮均造化之功,哀乐各随人心兮有变则通。苦我怨气兮浩于长空,六合虽广兮受之应不容!”

苍凉的歌声回荡在凛冽的寒风中,令听到的人为之落泪。前方持节的大臣也是老泪纵横,不停地望着居延城的方向感慨。

等到队伍到达居延城的时候,李简已经带着全家老少在北城门三十里外相迎。望着在寒风中飘曳的赤色龙旗,李简不停地跪下磕头,直到那名持节的老使者将他扶起。

将居延的防务托付给副官之后,李简与他的族人终于踏上了回乡的路。他自从出生在草原上之后,就一直没有见过大汉的土地,可是从祖辈承继下来的思念却一直从未被草原上的荒风稀释,反而因为时间的窖藏而发酵出了酱香!

“先祖啊,三百零六年了,您的子孙终于归汉了!”李简与他的族人们捧着一坛坛从未埋进胡土之中的骨灰,仰望苍穹,泪流满面!

“径万里兮度沙漠,为君将兮奋匈奴……”

李陵的后人们吟着当年李陵所作的《别歌》,都是热泪盈眶。那股悲怆之意仿佛将时光带回了始元五年那个寒冷的冬天——在冰天雪地的漠北穹庐之中,两位年近六十的老人正酌酒对饮……

一位老人面容憔悴、须发尽白,他就是曾啮雪吞旃、牧羊北海,居匈奴十九年而不改其节的汉使苏武。而另一位,正是曾以五千之卒“横挑强胡”,被胡人俘虏却矢志不渝,却因汉武帝夷其三族而无奈屈降匈奴的飞将军之孙李陵!

名扬匈奴而功显汉室的苏武,终于要回归大汉了……而置酒为其践行的李陵,却再也不能踏上他朝思暮想的祖地,只能在无尽的耻辱之中了此残生!诀别之际,李陵早已经没有了悲愤,可是那股荒凉却始终难抑……他拔剑起舞,壹绝长别!——

“径万里兮度沙漠,为君将兮奋匈奴。

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隤。

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小思汉紧紧地攥紧自己的拳头,望着大汉的方向默默地啜泣着……

----------

前面的章节出bug了,原来“屠耆”在匈奴语中是“贤”的意思,所以左右屠耆王便是左右贤王,丢人啊——

为了赔罪,小白献上一首曾经写的现代诗赔罪吧——

《淡妆》

1.

橹声惊醒了潋滟的感伤

青石荡漾着柔婉的月光

我在自己浅浅的梦里

用碎墨勾勒着一纸水乡

2.

风儿传诵着含韵的吆喝

牌坊流淌着历史的酱香

想执一顶朱红的旧伞

止步听雨在石拱桥央

3.

二胡颤着弦盈盈地唱

平添了半分脉脉地凉

黄昏慵懒地倚着小榭

看烟雨摇晃着老树斜阳

4.

小雾轻描着下弦的月

乌篷溯水信意地荡

月光沾湿了一袭素裳

却浓了你轻抹的淡妆

2010.6.23

* 温馨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26972 在手机上阅读完整章节!

------第76章 雕版印刷------

许都城,凤楼金阙之中,曹操对刘协躬身禀报道:“启禀陛下,李简将军如今距许都城已经不足五十里。”

“嗯。”刘协听到曹操的话之后,从宝座上站起,对文武百官朗声道:“既如此,诸位大人随朕出城去迎接咱们大汉的功臣去吧。”

“臣等遵旨。”百官皆是躬身行礼。

在刘协的带领下,一行人浩浩荡荡朝北门外行去,郭嘉也赫然在列。

曹操与郭嘉并肩而行,笑道:“奉孝啊,没忘掉自己从前说过的话吧?”

郭嘉无奈一笑,回答曹操说:“明公,不就是牵马嘛,嘉当年在家里的时候,还养过马呢。”

“哈哈哈哈……”听到郭嘉的话之后,曹操大笑。郭嘉原本就为寒门士子,他说自己养过马,倒是实情。

“唉……”郭嘉看了一眼曹操,叹道:“嘉出身寒门,普天之下,也唯有明公能够不问出处,如此待嘉。”

曹操一愣,接着幽幽道:“是啊,这个天下,门阀的观念太强了。当年袁公路能够雄踞几州之地号令天下,还不是他那‘四世三公’的身份在那里摆着吗?哼,要说他真正的才能,还有谁比我这个与他穿一条裤子长大的人更清楚?”

郭嘉看了一眼曹操,眼中有了一抹黯然之色。没错,曹操口中这自老祖宗那里遗留下的弊端,古往今来断了多少有才之人的报国之路啊。别的不用说,就是那一卷卷昂贵的圣贤之书,又岂是那些寒门子弟所能够读得起的?也正因如此,这个时代的话语权才牢牢的被控制在门阀世家的手中,而更多的百姓唯有仰其鼻息,被其所剥削、统治。

“奉孝啊,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时至今日,也该动动了,我不想让像你这样的栋梁之材终其一生不为所用。因此,就算遭万世骂名,在我有生之年也要改变这一切!哼,那些世家大阀,也该挪挪地方了!”曹操望着那寂静无声的许都城,用只有郭嘉能够听到的声音说道。

郭嘉听到曹操的话之后,心里一暖,也压低声音回答曹操道:“明公,此事万万急不得,若是操之过急,必然会生出祸乱来。嘉本不该过问政事,可是,有关寒门士子与世家大阀的问题,嘉有一计,既不激进,又能在潜移默化里削弱世家大阀的势力,明公愿不愿意听?”

“哦?”听到郭嘉的话之后,曹操眼睛一亮,笑着对郭嘉说:“奉孝快快说来,我洗耳恭听!”

郭嘉看了一眼前方的众人,将曹操拉到了一旁,对曹操耳语道:“明公,想要削弱世家的势力,只需要大加提拔寒门士子与之相抗衡即可。到时候,两虎相争,明公再使出一把力气,巨阀与世家该如何处置,还不是明公说了算?追根究底,寒门士子不能与世家相抗衡的原因其实只有一点。”

曹操见郭嘉笑容诡异,也是笑骂道:“好你个奉孝,不要吊我的胃口了,快点说!”

郭嘉一翻白眼,刚要开口,曹操却制止了郭嘉,也是神秘道:“奉孝,经你提醒,我也想到了你所说的那个原因!”

郭嘉一愣,接着问:“是什么?”

曹操抓住郭嘉的手,在他的手心写了四个字——无书可读!

“丞相威武,嘉五体投地!”郭嘉对曹操唱了一个诺,大笑道。前方的众人注意到了郭嘉与曹操的动作,都是满脸好奇,却不敢靠近。唯有荀彧与荀攸二人走了过来。

荀彧笑问郭嘉道:“奉孝,又在与明公讨论什么,如此高兴?”

曹操先是大笑着拍了拍郭嘉的肩膀,接着又问郭嘉:“奉孝,我是只知何所谓,却不知何所解啊,你就别吊我的胃口了。关于寒门士子读书的问题,我可是焦头烂额了很久,不知你有何神策?”

郭嘉淡然一笑,看了一眼荀氏叔侄,缓缓道:“明公,我大汉的蔡伦蔡侯爷早已经改良过造纸的方法,如今蔡侯纸的成本已经不高,甚至还略微低于竹简的成本,为何不见大面积普及?”

“大面积普及?”曹操听到郭嘉的话,眼里有了疑惑之色,他抚了抚胡须,问郭嘉:“奉孝所说的大面积普及可是向整个天下推广的意思?”

“嗯。”郭嘉点了点头,心里又是暗惊。看来以后自己说话还是小心点好,一不小心,他又用起了那个时代的词语。

荀彧听了一会子二人的对话,此刻终于听出了一些端倪,原来二人是在讨论推广蔡侯纸的事情。荀彧低头思索了一刻,也开口道:“取竹为书传自老祖宗,如今已经传承了这么久,一时半会改不过来,因此才会出现纸的成本比竹简低,却没有多少人用的局面。但只要宫廷、丞相与咱们这些人首倡的话,那读书人一定会争相效仿,所以,向天下读书人推广蔡侯纸的事情说简单其实是再简单不过。可是……奉孝,我实在不明白,你所说的推广蔡侯纸与寒门士子的读书问题又有什么关联?”

“对啊,奉孝,我也有这个疑问。”曹操也是皱眉思索,可是终究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郭嘉一笑,对三人继续说:“实不相瞒,嘉最近闲来无事,见到我家奕儿摆弄我的官印,于是我便想到,是否圣贤之书也可以刻在一个个如同印章一样的板子上,涂上墨像官印那样大批的印在蔡侯纸上?如此装订成书,咱们的圣贤之书不就可以向天下的寒门士子大面积推广了?”

听完郭嘉一席话之后,曹操三人都愣在了那里。足足过了十几秒钟之后,曹操与荀氏叔侄才反应过来,竟然同时抚掌大笑。曹操望向郭嘉,一边抚掌一边笑着说:“妙,此举简直太妙了!如此一来,我天下的寒门士子读书有望了!嗯……此事越快越好,我回去之后就命给事中马钧马大人全权负责此事!”曹操拉着郭嘉的手,又是大笑:“哈哈哈……奉孝,你真是我的萧何啊!”曹操因为惊喜,声音也大了不少,前面行走的大臣纷纷侧目,显然,他们全都听到了曹操最后的话。

赵子嘉听到曹操夸赞自己是他的萧何,立刻大惊。他知道曹操夸过荀彧为“吾之子房”,夸过许褚为“吾之樊哙”,更是将张郃比喻为他的韩信,可是从来都没有将别人称作是自己的萧何。想到史中曾记载曹操想要自己死后将政事托付于郭嘉,赵子嘉瞬间明了。可是想到刘邦晚年曾屡屡对萧何生疑,甚至还因此将萧何下于大狱之中,赵子嘉又是如芒刺在背,暗自心惊。要说曹操手下的人中功绩与萧何最相像者,无疑,要数荀彧荀文若,可是曹操对自己如此说来,究竟是何意?

郭嘉抬起头,见曹操的脸上只有兴奋之意,并无其他,又暗自想道:是不是自己太多疑了?

可转瞬他又浅笑如茗。

在这个天下未定之前,曹操是断然不会动自己分毫的,至于天下太平之后,自己烂命一条,就算是因功高震主被杀了,又有什么好遗憾的?

曹操望了一眼淡笑的郭嘉,又望向远方,喃喃道:“奉孝此计端的是兵不血刃,可是在行此计策之前,我要先将一条老狐狸给逼出来!”

----------

换了份工作,最近几天一直没调整过来,让亲们久等了。欠了三章,小白从今天起尽量补吧。另外,这一卷基本上是庙堂之上的勾心斗角,喜欢战争的不要走开,因为《山雨欲来》这卷过后便是第三卷——《剑指荆州》,如果嫌小白更得慢可以养肥了再宰,可是推荐票千万不要落下,因为对于一个新人最大的肯定就是推荐票了。

另,发现自己的收藏一直在减少,求一下收藏。

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26972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历史小说 《重生三国之我是郭嘉》

作者:小白有点白
最后更新于:2016年09月02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重生三国之我是郭嘉”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e26972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