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仙国》:第31章 骊山宫

 

------第31章 骊山宫------



轰鸣中,尘土飞扬,遮掩住了所有人的眼睛,巨大的响动让所有在场的臣工面露难过的神色,双手死死地按住耳朵,但是依旧没能阻挡这天崩地裂般的声音进入耳朵。

风沙散去,露出了一座巨大如城池般的宫闱皇城,除了入眼的四米高的围墙,最让人惊诧的就是露出围墙甚多的大殿,足足高出围墙两倍有余。

宫殿上明晃晃的挂着一个牌匾,上书:阿房宫。三个字是篆字书写,肃杀高贵的气息浓浓的向着四周扩散。

如此华丽的宫殿恍若神迹一般瞬间出现在空旷的地面上,在场的众位臣子皆是目瞪口呆,此时,这才想起了刚刚秦政说的话:今日你们会来到了这里,见证,一场,真正的神迹!果真是真正的神迹!

这庞大的宫殿群不是别的,正是当初进入秦政元神之中的骊山地宫,骊山地宫是秦政收集天下桂土,融合首山之铜等等珍贵材料炼制成的宫殿,扬名天下的阿房宫也只不过是这座宫殿群中的一座前殿罢了,整个宫殿群融为一体,品级更是直追后天至宝,防御能力更是不在后天功德至宝天地玄黄玲珑塔之下,只是没有功德的护持,无法镇压气运。当初骊山地宫就是大秦帝国的皇城,只是后来秦政死去,这才随着秦政进入骊山墓穴,成为骊山地宫。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由此可见,这骊山地宫的庞大,仅仅是前殿就如此壮大,更何况是整个宫殿群。如果放大到极限,足足有六十多万平方米,更是可以悬架在白云之上,真可谓是云中城是也。整个宫殿群下,有着完整的防洪泄水系统和管道系统,另外还布置有十方皇天大阵,压阵的是秦政的精血,只要是拥有秦政血脉的人在这皇城之中修炼速度足足提升五倍。皇城中按照大秦帝国的名山大川按比例缩小重建,以黄金为山,以水银为江川湖海,在皇城中转悠一圈,就可以像是周游整个大秦帝国一般。

看了看一群呆若木鸡的臣子,秦政摇摇头,这一年中,他手下的这些臣子可是受惊不小,隔三差五就要承受一下这种心理打击。

唤醒了众人,秦政笑着说道:“众位,要不要随本公进去走走?”

秦政带着众人慢慢走近这豪华的宫殿群。

进了大门,面前的就是一个巨大的广场。不说别的,单单是刚才众人走过的那道门,就不一般,此门名曰:两界门,是整个宫殿群唯一的出口。

这道门属于洪荒一等一的宝贝,名曰两界,意思是走进这道门,就相当于进入一个新的世界,就靠这道两界门,骊山宫强大的防御力有一大半都归功于这道门。

广场过后,就是前殿。

前殿就是阿房宫,也是骊山宫的主体宫殿。其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长度为一千三百二十米,宽四百二十米,最高处高约九米。台基由北向南呈缓坡状。南面坡下探出大面积路土,长七百七十米,宽五十米,面积约四万平方米,为一广场,广场南沿有四条道路向南延伸。北边为3层高出地面的台阶,阶宽一米八,高三米六米。宫殿占地三百多里,楼阁高耸,遮天蔽日。炼筑宫殿,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宫殿群的最西方。阿房宫的大门叫磁石门。阿房宫的建筑以磁石为门,一是为防止行刺者,以磁石的吸铁作用,使隐甲怀刃者在入门时不能通过,从而保卫皇帝的安全,同时还有发觉法宝的作用,这样可以杜绝修仙之人欲图对秦政不利;二是为了向“四夷朝者”显示秦阿房宫前殿的神奇作用,对于这些没见过修仙的蛮夷,足以令其惊恐却步。

看着阿房宫的匾额,秦政心中感叹不已,双眼居然渐渐显现出雾水,喃喃道:“阿房,你还好吗?两千年了,不知道你现在怎么样了,你我恐怕今生今世无缘再会了,朕,此生只负你啊……”

挥了挥眼眶中的泪,秦政带着众人继续游览皇城。

渭水和樊川两条河,是宫殿群中仅有的两条真正的河,水波荡漾地流入宫墙。走五步、十步就能看到一座楼阁。走廊回环曲折,突起的檐角尖耸,犹如禽鸟仰首啄物;宫殿阁楼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呼应,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盘旋屈曲的样子,像蜂房,像水涡,矗立着不知有几千几万座。

寝宫兰池宫就在两条河流成的湖泊之中,四面环水,群荷环绕,池中波光潋滟,烟云氤氲;岛宫奇葩争妍,丝竹飘飞,仙女翩跹,时不时还能看到一尾尾锦鲤跃出水面。恍若神仙居所,是以,这兰池宫也被叫做仙岛。楼阁随着地势高高低低,迷茫不清,使人辨不清东西方向。

宫殿群除去阿房宫和兰池宫一共有三十六座宫殿,七十二座宝殿,升天祭地两座神台,阿房宫代表星辰至尊太阳星,兰池宫代表太阴星,三十六座宫殿大部分是秦政后宫妃子居住的,有四座是秦政平常办公书房吃饭娱乐的地方,两座是秦政秘书大臣办公的地点,七十二座宝殿那用处就多了,有皇子皇女居住的,内侍宫女负责的皇城内务办理的地方,又或者是守护皇城的守卫居住和办公休息的地方,等等等等,作用各不相同。

众人徐徐穿过,都没有进入仔细观看,就已经走了整整一天的时间,等到了骊山宫群紧贴峭壁的上林苑,天色已经变得漆黑一片了。

意犹未尽地众位臣子这才惺惺地离去。

第二天,秦政就带着一众侍从和公国卫率进入了骊山宫群,早议也被移到了阿房宫。
* 温馨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2465 在手机上阅读完整章节!

------第32章 冀鼎【第二更!】------

夜深人静,骊山宫群里虽然依旧明亮,却已经一片寂静了。

兰池宫,作为秦政的寝宫,此时除了一众侍从外,居然没有秦政的影子,那么,秦政呢?

地下密室中,秦政正在盘膝调气。兰池宫作为运朝之主的寝宫,为了君主修炼的安全,密室是一定会建设的,密室中布满各种各样的机关法阵,保证君主修炼的安全,一般情况下,君主修炼的时候是不会有旁人在场的,原因很简单,君主是一个运朝最为重要的首脑,一个运朝不一定只有一个君主,不然太子这个东西是哪里来的?但是,运朝每一位君主都占据一部分运朝气运,每一个君主的死亡都可能会给运朝带来灭顶之灾,因为每一位君主死亡,那么属于这个君主的气运就会从运朝气运中完全消失掉,运朝气运可谓运朝的命脉,运朝气运是万万受不得半点损伤的。所以,君主修炼的安全,绝对不能交给人来守护,知人知面不知心,有思想的人在这方面真的没有死物机关和法阵可靠。

如今的秦政已经是玄蟒之境的修士了,按理说,秦政除了冲击瓶颈的时候和炼化法宝完全不需要闭关修炼,那,现在的秦政……

现在的秦政既不属于突破瓶颈,也不是在炼化什么宝物。秦政想要的是召唤,召唤华夏神器九鼎之一的冀鼎。

夏朝建立之后,九州稳定,四海升平,赋税既定,万国遵从,唯有九魔为祸人间,黎民苦不堪言。禹采首山之铜,分乾坤之鼎,合炼九鼎,镇压九魔,至此,九鼎得天地祈愿,设九州结界。

秦得之,然徐鼎落于汕水,故仅得八,百余年后,大秦始皇帝嬴政修帝王大道,言出法随,一言而九鼎自汕水出,九鼎俱全,天降灿莲,九鼎升空,落于骊山,龙腾凤舞,始皇帝大喜,曰:“此非天降圣山呼?”修地宫于骊山,九鼎相伴。

九鼎九分,各有妙用:一曰冀,锦鲤入则黄龙出;二曰荆,铜铁入则神兵出;三曰豫,丝绵入则锦衣出;四曰扬,木枝入则车舟出;五曰青,百草入则良药出;六曰梁,砖石入则宫闱出;七曰兖,万宝入则百丹出;八曰徐,后天入则先天出;九曰雍,万物入则万宝出。

秦政这一次就是要召唤能“锦鲤入则黄龙出”的冀鼎,简单来说,冀鼎的功能就是生物合成,使用造化之力,将两种或者更多的生命进行融合,从而创造出新的生命,使用者的力量越大,材料越好、越契合,炼制出的新生命的力量或者品级就越高。

在小千世界这样贫瘠的地方,冀鼎是唯一能制造出符合封神榜中灵魂复生的肉身出产方式,如果仅仅依靠寻找,说实话,就凭现在白曦国的军事实力,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猴年马月去了。

所以,现在有机会能召唤出一个鼎,秦政才把目标选择在了冀鼎上。

仙人能把炼化的宝物收进体内,其实是错误的,宝物只是看上去像是进去丹田而已,事实上,宝物进入的是元神中位于丹田处的泥丸宫。反之,想要召唤出法宝也是先从泥丸宫召到丹田,然后再从丹田召唤到外面来。

秦政身边渐渐升起一阵阵玄黑色的雾气,在秦政气势的作用下围绕着秦政不断地旋转。

丹田中,进化成九头虫的玄蟒已经凝实,九头虫盘起长长的身体,九个大脑袋不断地吞吐着天地灵气,炼化成一丝丝纯净的《帝霄决》真气,全部真气不断地灌输到了颤中穴中,然后也都顺着鸠尾穴、巨阙穴、中脘穴向上游走,直到胸口的期门穴,有真气的输入,秦政将身体的状态调整到极致,内劲发作之下艰难的将和一众法宝混在一起盘据元神泥丸宫的九鼎找了出来,之后,加大内劲真气和元神力量的输出,这才把冀鼎从九个长得差不多的青铜大鼎中找了出来。

秦政突然手一掐诀,真气再由期门穴到头顶的白会穴,源源不断的真气经由百会穴后游遍全身,最后回转丹田,元神力量发动,强行将冀鼎扯出了泥丸宫,光是扯出了泥丸宫还不够,还需要丹田之中的真气接应,这样才算是真正将法宝召唤出来。难就难在这里,秦政元神现在虽然受损,只有罗天上仙的元神力量,但是凭借九鼎主人的身份足够召唤出元神泥丸宫了,但是这仅仅只是第一步啊,秦政如今只有玄蟒之境,完全不够接应冀鼎到外面的条件,如果是一般的修士,那绝对是没可能成功召唤冀鼎的,但是好在秦政能够将真气控制的极其精准,这才可以勉强一试,但是成功的几率绝对不超过两成。

召唤冀鼎的过程异常缓慢,这也无奈,如果是召唤自己力所能及的法宝只需要一瞬间就好,但是秦政现在只不过是相当于后天初期宗师的实力,却要召唤至宝级别的九鼎,哪怕只召唤一个,那也是相当于二流巅峰的灵宝,当然显得异常费劲。

随着秦政额头的汗珠一滴滴流出,丹田中的冀鼎终于一点点地出了丹田。

不知过了多久,冀鼎终于全部出了丹田,完完整整出现在了秦政面前。

冀鼎是束腰平底鼎,大口,双立耳外撇,较浅腹,腹壁有扉棱,粗蹄足,鼎身上绘有冀州名山大川,一个青面獠牙,牛角铜头,八臂烟身模样的怪物居然就好像活的一般在冀鼎鼎身上四处飘荡,真的难以置信,一个鼎身上的浮雕画作居然会动!

这会动的浮雕其实并不是当初炼制九鼎时就有的,那个会动的怪物名叫魊,是当年蚩尤死后怨灵形成的鬼怪,力大无穷,行则乌云盖日,吼若震彻九幽。魊和其他八种怪物当年肆虐九州,九州鼎炼制出来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镇压这九种怪物,岂料日久,这些怪物竟然融进了九鼎之中,就成了现在看到的这种会动的浮雕。

秦政早已疲惫不堪的身体终于在这一刻精神一松,勉强咧了咧嘴,笑了一下,就两眼一翻昏睡过去了……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2465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玄幻小说 《大秦仙国》

作者:覆海
最后更新于:2016年05月30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大秦仙国”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e2465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