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读这篇 陈莲:那些年的化妆品,消失在脸上,留在心底

 

如今的再回首,思绪好像又回到了过去,回到了那个充满纯真,欢乐的年代...

那些年的化妆品,消失在脸上,留在心底
陈莲


女人天生就为化妆品而生。懂事起,总能见到桌面上姐姐们用的两种牌子的化妆品。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种叫“面友”美白产品,淡紫色的清雅袋装透着时代的素净。

“面友”是很粉质的液体,姐姐们把它们均匀地涂在脸上,美白效果显著,清香怡人。那时,国民经济水平不高,所需的生活用品价格相对较低,质量却出奇地好。纯天然,皮肤的吸收性特好。因此,在八、九十年代被大众广泛推广。

那时我还未懂尘事,却已懂了怎样装扮自已。往往等姐姐涂完走了,我轻轻地拿起桌子上的面友,不知分量的挤出迅速朝脸上抹去,常常走在外面因脸上的“地图”招惹一片哄笑。

另一种护肤品的名字叫做“第二春”,当时觉得这个名字很有创意,寓意可能是想焕发人的二次青春活力。相比“面友”而言,“第二春”涂在脸上的感觉舒适多了。多了份自然,少了份娇滴滴。

现在,会偶尔问起身边很多比我大的朋友,这些哥们、姐们竟浑然不知啥叫“第二春”。另我愕然!罢了,算了,就让它们永久地留存在我的记忆中吧,也算是体现出了我国美容护肤行业革命使上的一种更新。

等我再大点时,便拥有了自已的护肤理念。与同学们一起去商场选购适合的化妆品,于是认识了一些后期的品牌。青涩的年代,“雅倩、绿丹兰”是名气很响亮的,我也曾用的挺好。

后来,“绿丹兰”出了些小事故后便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还有大姐当年用的“蓝贵人”也是很出名的,不过持久战打得不好。

除去化妆品,便是生活用品了。“大运河肥皂”是所有老百姓的最爱,长方形的皂面上印有正体的“大运河肥皂”几个字,古朴而又典雅。这是一种堪称经典的衣物专用皂,虽然有些怪味,却能把衣服洗的干干净净。

这让我想起儿时与小伙伴们一起疯玩的情景,发现了村子中间有一棵上百年的大树,高大的树干中间长了很多很长的尖刺。这种刺激促使我们忍不住爬上去玩耍。被扎是难免的,更多吸引我们的是它枝桠上挂满了细长的果实。

禁不住摘一些果实在手中,还没下树就被大人们发现了。训话一翻后,又爱怜地给我们讲它的实用及功效。自此才知,它就是“大运河肥皂”的起源。

皂角树全身都是宝,尤其是它的果实。不仅是制造“大运河肥皂”的原料,还是可以直接实用的瑰宝。把皮拨了,取出里面的种子,再把种子的外层去除,露出中间的一层沙面的薄膜,再剥下就可以吃了,具有驱虫、解毒消肿,主痈疽肿毒、肠寄生虫病的特殊疗效。

有经验的小伙伴吃得津津有味,而我因不会吃弄得嘴唇麻木,说话跑风。究其因,原来是没把外壳清除干净,且里面的仁也不可以吃。它特有的天然皂角成分,会让你的感官饱受折磨。

以前邻居家闹气,女主人一怒之下喝了早期的农药。硬是灌了一小盆的“大运河肥皂水”把她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上千种牌子的化妆品及生活用品搞得我们晕头转向。质量也让人揪心,各种美容行业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让我们不得探索记忆中最深层的东西。

如今的再回首,思绪好像又回到了过去,回到了那个充满纯真,欢乐的年代,还有那伴随着我们成长的“国货妆品”!

作者简介




陈莲(笔名:陈润逸)女!徐州市作协会员,徐州市杂文协会会员,擅长散文创作,作品散见《中国人口文化》、《作文周刊》、《徐州日报》、《都市晨报》、《彭城晚报》等。
原鄉書院回顾,点击可直接阅读
2016年原鄉書院月度优秀作品

原创优秀作品(2015年度)

原鄉書院总目录
名家专辑快捷阅读,回复作家名字即可
毕飞宇|陈忠实|池莉|曹文轩|迟子建|格非|冯骥才|韩少功|贾平凹|老舍|李佩甫|李敬泽|刘庆邦|沈从文|苏童|三毛|铁凝|莫言|汪曾祺|王朔|王小波|王安忆|徐则臣|余华|严歌苓|阎连科|史铁生|张爱玲|张承志|

博尔赫斯|村上春树|川端康成|马尔克斯|卡佛|福克纳|卡夫卡︱卡尔维诺

国外名家作品合集,回复“合集”,便可快捷阅读


    关注 原鄉書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