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嬉农记》:第二十二章 成算

 

------第二十二章 成算------



虽然林竹不会因为上午刘秋翠的事生气了,但心里还是有些芥蒂,自己愿意和村长家交好,一是因为要在村子里立足,少不了有些事情求的着村长,二是李大娘对她不错,从刚开始认识就处处帮她,所以她投桃报李,与村长家分享利用枸杞赚钱的法子。现在村长家却出现了一个以恩人自居,轻视她,想要从她这里平白得到好处的人,这让两家本来你来我往日渐亲近的关系出现了一丝偏差。这就不得不让林竹有些警惕了,要是村长林长青和李大娘哪怕有一丝丝的这种想法,对于林竹来讲也不是什么好事,这种想法会一点点侵蚀人内心的善意,到最后林竹无论怎么对村长一家好,都会成了理所当然,这些事情再传到村子里,影响会更坏。

仔细想过之后,林竹决定以这次的事情做实验,如果李大娘来跟她解释刘秋翠的事,她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还照样让李大娘跟她一起利用枸杞赚钱,以后再有什么好的赚钱的法子,也会带上她们一家。如果李大娘不来,那这次还带她一起,但再有其他的赚钱的事就不会跟她再提起了。想通了这些,林竹心里也没什么负担了。

村长家,李大娘等村长林长青回家,就与他在她们的房间里说了自家大儿媳的事情,林长青听了也是不为光火,他倒不是因为刘秋翠向林竹要好处生气,而是因为她没有分寸,丢了他的脸面,要是让人知道村长儿媳已经落到向人讨要好处的地步,不知道村子里多少人看他的笑话呢,那他作为村长的威信将会受到影响。

“这件事没让别人看见吧?”林长青首先要确定事件的影响范围,“没有,只有我和小玉还有小竹知道,好在周围没有别人,要不丢人都丢到外面去了。”李大娘实际上担心的是别的事,“昨天小竹还跟我说,她摘了些甜菜子,张大夫看了说是有另外一个名字,叫什么枸杞子的,这个晾晒好了,可以卖钱,正好小青山上有,她让我跟她一起去,摘了挣些零花,可谁知道这当口出了这么个事儿,让刘氏一搅和这事肯定不成了。”

林长青听了李大娘的话,心情好了点,“这事能成?这甜菜子真能卖钱?”李大娘白了他一眼,“可不是真的,今天林竹就从张大夫那学到了晾晒的法子,还一口气买个五个大笸箩,要是不能卖,她费这么大劲干嘛。”歇了口气,“现在倒好了,儿媳妇这一丢人现眼,我都不好意思见小竹了,更别说从她那去摘什么枸杞子了。本来昨天是想跟你说来着,可一忙就忘了。再说这也是好事,你还能反对不成?”等李大娘说完,林长青心里对刘氏也有些微辞,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虽然他家的条件在村子里来说是不错,可自己家的情况自己知道,家里的花销也不小,小儿子上私塾需要的钱就不是小数目,又要成亲了,也得花上一笔,还有两个女儿,所以能额外赚些钱,他也非常高兴。刘氏的父亲是邻村的村长,家境比他家要好,每次见面话里话外总是挤兑他,说他家姑娘在娘家时有多好多好,现在成了亲反倒过的不如在娘家的时候了。别提这时候林长青有多气闷了。

左右想了下,林长青才对李大娘说:“大儿媳妇那,你让弘文好好说说她,既然嫁到咱家就得守咱家的规矩,咱家谁也没开口向人要过东西,到她那也不能例外,别给咱家抹黑。”顿了顿又说:“小竹那你放心吧,没事,这摘那个枸杞子卖钱的事儿,她肯定还会带着咱,但是你待会儿还得去她那一趟,跟她好好说说,别让她往心里去。她是个懂事的,不会因为这些小事与咱生分了的。”

“只是过去说说就行啦,这孩子心里肯定难受了,要不我让刘氏过去赔个不是吧。”林长青一听,马上摇了摇头,“不用,你过去就行了,小竹心里有成算,与咱家交好对她有好处,所以这些事她不会在意,就算你不去她家,她也会带你一块赚钱,只不过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要是她再有什么赚钱的法子就不会再叫着你了。”

看着李大娘不解的样子,林长青接着说,“大儿媳妇说她沾咱的光,话里话外说她忘恩,要是你再不去跟她解释一下,就算你我没那个意思,在她眼里咱也跟大儿媳妇想的一样了,你说这样她怎么会还带你一起赚钱。”听村长这样一说,李大娘也明白了,自家帮了林竹的忙,她心怀感恩,所以有好事就带着自家,这是她的仁义,可要是自家不知足,靠帮了点忙,就要这要那,那林竹有好事也不会再想着自家了。“她这么小,就能懂得这些?”李大娘有些想不透,“她懂不懂,咱先放在一边,光看她这几天与咱家来往,你看她可有失礼的地方,昨天请张大夫吃饭也是,她家的情况你也不是不知道,可就那一会儿的功夫,她就整治出来了一桌,要是她再大点,也说的过去,可她才八岁,这一手张大夫可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要不能那么痛快就帮她,这人也得分是能帮忙的还是不能帮忙的。像小竹这样的,你帮了她一时,她肯定不会忘。”

“也是,昨天要搁我身上,也不会像她那么快就做出来,还做的那么好,真是不简单,说实在话,比咱家小玉可强多了。”李大娘也认同了林长青的说法。“可我看她不像是个会算计的。”“她是不会算计,是心里有成算,也分的清谁对她是真好还是假好。要不王氏那么会算计的人,可她不一样还是能存下私房钱吗。可她对你对小玉对又晴不是很好嘛,一个能卖十几文的荷包说给就给了。”

“说的也是,我是看这孩子可怜,真心想帮她,她也是真心回报咱。行,待会儿我就过去。”

说完李大娘转身想出门,可一想又回身,“弘文那,你跟他去说比较好,这可不是小事,刘氏要是背地里跟人伸手,咱又不知道,这要是传出去,咱家就丢人丢尽了。”

“好吧,他那我去说。”林长青想了想便同意了。

李大娘知道林二根会给林竹送货,她不想跟他碰上,所以等吃完了午饭,又在家等了一会儿,才出门去了村西庄院。

到了林竹家,李大娘直接开门见山的跟林竹说了,上午的事是刘氏的不对,家里也没人那么想,而且也狠狠的教训了刘氏一顿,让她不要往心里去,有什么委屈说出来,别憋在心里,让自己不痛快。

听了李大娘的话,林竹心里的芥蒂也就放下了,她不是不知轻重的人,要是她抓着这件事不放,以后有事的话找村长就不那么好说话了。所以她直接就告诉李大娘,这事没关系。又把带她去看看自己晾晒的枸杞。

进了西厢房,李大娘看着摊放在一个笸箩里的枸杞,向林竹问道“小竹,就这样放着,能行吗?”“行,今天张老大夫的管家特意上门,告诉我晾晒的法子。”林竹便跟她说了不能去张大夫家上门讨教的原因。“原来是这样啊,看来张大夫还真把这事放在心上了。”李大娘对摘枸杞卖这件事心里就有底了。

林竹又把晾晒枸杞的方法告诉了李大娘。

枸杞子因为从五月到十月陆续都会有果实成熟,所以都会分批采收,也说是说,一年当中有六个月的时间都会有收获,根据气温的高低,晾晒完成的日子长短也不一样。天气暖和的时候晾晒的日子就短一些,天气凉快了日子就长一些。这些全靠经验,现在林竹还处于实验阶段。

晾晒枸杞的时候要注意,枸杞要平摊在笸箩上,不宜太厚,大概有个半个指节厚度就行了,放在阴凉地方,晾到果皮发皱,然后再拿到阳光底下暴晒,直到果皮起硬,当果肉柔软时去掉果柄,最后晒干,就可以拿出去卖了。

听了林竹的话,李大娘觉得这不是什么难事,庄稼人家,对晾晒东西还是有经验的,李大娘也觉得这事开始不宜让过多的人知道,所以,她提议,从山上采摘下新鲜的枸杞后,在林竹家里晾晒,她这里很少有人过来,不会让人看见。

林竹也同意李大娘的说法,两人约定好之后,李大娘决定明天就过来跟林竹一起上山,因为怕如玉知道后,不知轻重,万一不小心在村子传出去,会引起麻烦,所以,李大娘决定不带她过来。

送走李大娘后,林竹稍稍整理了一下院子,就逗着黑豆儿玩了起来,黑豆儿自从来到林竹的家里,给林竹带来了不少欢乐,所以每天林竹总会抽一小会儿跟它玩,顺便教它一些规矩,比如不能在屋子里大小便,不能吃别人给的食物,不能去菜地里踩坏青菜等等,看着黑豆儿一脸茫然的样子,总会逗得林竹哈哈大笑。

* 温馨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87083 在手机上阅读完整章节!

------第二十三章 摘枸杞------

采摘枸杞不需要特殊的工具,有了昨天买的背蒌就足够了,因为要和李大娘一起上山,所以林竹一早就起来做好准备,有李大娘在,空间不能暴露,所以不能将水放在空间里了。只好先放在背蒌里,等到地方了再拿出来。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下山,林竹又烙了两张油饼做干粮。等准备好了,李大娘也过来了。

为了不让人起疑,李大娘昨晚趁着夜色将背蒌和笸箩给送过来了,也拿五个,所以现在李大娘是空手上的门。

两人直接从后院出门,上了小青山。这次上山主要是为了采摘枸杞,所以怕黑豆儿跟着碍事,林竹就没带着它,让它好好看家,不知道是不是听懂了林竹的话,黑豆儿很安静的坐在后院,看着她们离开。

李大娘和林竹上了小青山,林竹年纪小,力气也小,一路上总得休息几次,李大娘也很体谅她,不光把她背蒌里的水拿到自己的里面,还时不时的拉她一把。这次上山主要是采摘枸杞,不像林竹自己来的那次很轻松,悠闲。上次林竹花了半个时辰才到了有枸杞的地方,这次两人专注爬山,省了一半的时间。

到了上次采枸杞的地方,林竹发现,枸杞树的枝条上,密密麻麻的还长着不少的枸杞,李大娘看些这些枸杞很是高兴。“长了这么多甜菜子,以前我们见的那些长的可没这么多。”放下背蒌的林竹一边让李大娘也放下,一边说:“估计这里是没人摘过的原因,要不早就剩不下什么了。”“说的也是,这种树,大青山上也不多,那么多人上山,见着了就摘,去晚了就没了,一到冬天上山砍柴的,见这些个树枝好砍,就砍了当柴烧,慢慢的大青山上就没几棵这树了。就算有也是在山里面,谁也不会为了几个零嘴进到山里面。”说到这里李大娘不胜唏嘘。

说话间两人就开始采摘,林竹为了掩饰空间的存在,故意和李大娘在相反的方向采摘。李大娘经常干农活,手脚利索,摘的很快,不一会儿就摘了很多。林竹人小力气小,再加上她一摘往背蒌里摘,一边往空间里收,所以不光速度赶不上李大娘的,连数量也不及。

两人一直摘到快到中午,五六棵树,快让她两给摘光了,虽说中间休息了一会儿,可摘了这么半天,林竹真是受不住了,再加上背蒌已经装满了,她看了看李大娘的背蒌也快满了,于是招呼李大娘休息一会儿。

“大娘,咱们也摘的差不多了,歇会儿吧。”林竹把水倒了两碗,也把早上准备好的油饼拿了出来。李大娘看看树上也摘的差不多了,也就顺势停了下来,走到林竹跟前接过她递过来的水和油饼。“是得歇会儿了,别看东西不大,摘起来可真累人。”喝了口水,看着手上的油饼,又说:“小竹,还是你想的周到,这会儿真是饿了。”吃了口油饼,“小竹,大娘有句话不知能说不能说?”“这有什么不能说的,您是长辈,指点晚辈也是应该的。”怕自己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好,林竹忙请李大娘坐下详说。“这林管事和王氏没走之前,家计生活,你都不用担心,有他们吃的肯定就有你吃的,可现在就你一个人了,吃食上看你很讲究,可有时候你也得量力而为。”李大娘的话让林竹听的一头雾水,“虽说你有几亩田地,可只有两亩是水稻,这才产多少大米,你那旱田其实出产并不多,在咱们这,旱田就是下等田,不好的年月,旱田收上来的还不如种下去的多。”李大娘看她还是没听明白,只好把话挑明,“大娘也不是外人,你也不用每次都拿好的招待。”比了比手上的油饼,“这油饼好是好,可大娘心里不落忍。”

听了李大娘的一席话,林竹很是窝心,如果不是真心为她好的话,根本就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林竹很感动。“我知道了,大娘,只是现在家里还有些粮食,我一个人也吃不了多少。”“这过日子得细水长流,你要学会精打细算。”李大娘不自觉把自己持家的原则告诉林竹。

在李大娘的谆谆教导中,休息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两人也摘的差不多,也就准备下山了。“大娘,我看这里摘的也差不多了,明天应该不用过来了。”林竹一边走一边询问李大娘的意见,“嗯,这边是差不多了,可以过几天再过来了。累了吧。”

“是有点累,不过要是能挣着钱,再累也不怕。”林竹笑眯眯看着李大娘,提到钱的样子,让李大娘很好笑。“今天咱们回去,先把这些晾上,过两天再去远点的地方看看还有没有这枸杞树,这么大一个山上,总不能就这几棵吧。”

“要是小青山就这么几棵,那就等春天的时候掐着枝条插在院子里,等长好了,就不用上山去摘了。”林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李大娘。

“这个法子好,你说我怎么没想到呢,”李大娘觉得主意不错,可转念一想,“要是栽不活怎么办?”

“没关系,咱们可以先插几枝试试,又不是把整棵树挖走,不影响山上的树。”

“要是照你这么说,那倒是可以试试。”李大娘点了点头。因为算是满载而归,又要担心脚下,两人下山的速度很慢,等到了林竹家,已经过了午饭时间了。

两人也没有工夫吃饭,先把背蒌里的枸杞摊放到笸箩里,捡出破损的,放到西厢房。“大娘,你看咱摘了这么多,等晒好了,能有多少?”林竹一边整理,一边问旁边的李大娘,“十斤能晒出两斤来就不错了。”李大娘略微估算了一下。

“不知道能多少钱一斤,张老大夫家的管事也没说。千万别白辛苦一趟。”林竹有些气馁。这种事情她心里很没底,虽然知道应该能挣到钱,可挣多挣少,直接影响以后的发展计划和现在的工作积极性。

“放心,肯定错不了,我看那个张大夫可是个有见识的人,不平空口说白话的,他说能挣钱肯定是真的。咱们好好弄,要是真弄成了,可得好好谢谢人家。”李大娘安慰林竹也安慰自己,上天保佑张大夫的话是真的。“到时候咱晒好了,也得请张大夫看看,头一回得听他的。”林竹一想也是,怎么得有专业人士检验合格,才能拿出去卖。

等全部枸杞都摊放在笸箩里,李大娘也告辞回家了。

林竹给看了半天家的黑豆儿喂好食,自己坐的屋子里琢磨起来。

PS:请路过的朋友漏点推荐票票。

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87083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女尊小说 《嬉农记》

作者:流连
最后更新于:2016年09月02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嬉农记”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e87083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