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原声版】听曹文轩给新余孩子讲故事

 

昨天(4月27日),首位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的中国作家、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在新余的少年儿童中挂起了一阵旋风,小编...





昨天(4月27日),首位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的中国作家、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在新余的少年儿童中挂起了一阵旋风,小编有幸聆听了大师的宣讲。由于微信平台对上传音频文件长度的限制,忍痛只精选了其中曹教授讲述的三个小故事。

(友情提示:带上耳机聆听,细节更丰富哦!!!)

 故事1:

今天,我愿意把我几十年的写作经验,总结为几句话,送给你们,那么这几句话,就是通过几个放羊孩子的故事,传达给你们。



第一个牧羊少年故事出自这本书

好,我先来讲第一个放羊孩子的故事。有一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巴西人,这本书在全球发行1700万册,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西班牙草原上,有一个放羊的孩子,他在一座教堂的大树下,连续做了两个相同的梦,梦见自己从西班牙草原出发,越过了大海,来到了非洲荒原,他在一座金字塔的下面发现了一大堆财宝。于是这个小家伙就决定赶着他的羊群去寻找那堆财宝,这一天,他出发了,走过西班牙草原,越过大海,来到了非洲荒原,他找到了那座金字塔,然后就开始挖这笔财宝,可是他挖到了一个很大的坑,并没有发现财宝。就在这个时候,来了几个坏蛋,他们问这个小孩在干什么,这个小孩根本不愿意告诉他们,于是他们就把这个小孩揍了一顿,然后把他扔到了坑里。当他们得知这个孩子竟然是为了两个相同的梦,从遥远的西班牙草原来到非洲荒原的时候,哈哈大笑,然后扬长而去。其中有一个坏蛋他走了几十步,又重新走回来。站在坑边,望着坑里的孩子对他讲,他说:“孩子啊,你是我在这个世界上见到的最愚蠢的孩子。你知道吗?就在你挖坑的地方,本人也做过两个相同的梦,你知道我梦见了什么吗?我梦见了从你挖坑的地方出发,我越过了大海,我来到了西班牙草原,我在一座教堂的大树下我发现了一大堆财宝。可是我还没有愚蠢到,为了这么两个相同的梦,去做这样一件蠢事。”说完,哈哈大笑,然后扬长而去,这个小朋友从坑里爬到了坑上,重返西班牙草原,在他出发的地方,也就是那座教堂的大树下,孩子们你们说,他发现了什么?(学生:“财宝!”)财宝,而且还是很多很多财宝,这是一个具有寓言性质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就是曹老师要送你们的第一句话,请记下来,这第一句话不仅对写作有用,对人生也有用。第一句话,“财富不在远方,财富就在我们自己的脚下”



孩子们一定要明白一个基本的写作道理,你最宝贵的资源是你自己,不要小看你才八九岁、十几岁,其实你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间已经不短了,你看到的,你听到的,你知道的,其实已经很多很多了,已经多到足以足以对付你们老师各种各样作文题目的时候了,你为什么在写作文的时候,会常常会感到大脑一片空白?原因何在,过一会,曹老师在讲第三个放羊孩子的故事的时候,会给你答案。

好,现在曹老师讲第二个放羊孩子的故事,这个故事你们大家都知道,因为你们曾经学过一篇寓言故事,叫做《狼来了》,这个故事警示我们,人要诚实,人不能撒谎,撒谎是需要付出沉重代价的。

可是现在有一个作家,这个作家是曹老师非常崇敬的一个作家,这个作家居然说,这个从峡谷里跑出来,大叫“狼来了”,而后面没有狼的这个放羊的孩子,是这个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孩子,一个伟大的孩子,为什么?因为他想象了,因为他幻想了,因为他虚构了,因为他撒谎了。这里的撒谎没有道德的含义,这个放羊孩子的故事,又引申出第二句话,这第二句话是我送给你们又一个写作的道理,这第二句话是“创造的自由是无边无际的”,我们讲今天的人要有创造力,我们的思维应当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创造的自由应当是无边无际的。



孩子们,你们知道吗,造物主创造了成千上万的物种,但是他是偏心的,他把这个世界上最宝贵,最宝贵,而且是唯一的一样东西给了人类,这个东西是什么,想象力,我们正是利用了造物主的想象力,创造成千上万不可能发生的,但是让我们感动的,感到美好的故事,这些故事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洛丽塔》的作者纳博科夫高度评价了“狼来了”故事中的孩子富有想象力

下面曹老师开始讲第三个放羊孩子的故事。有一天曹老师看一个短篇小说,这个短篇小说的作者,名字叫萧红,曹老师,看的是他的一个短篇,这个短篇里头他用三十几个字,描绘了一个场面,说:黄昏天气,从远处跑来了两匹马,他伸手就去抓那个缰绳,可是刚刚把手伸出去,又收回来了。为什么?因为他发现那个马的身上,有一枚日本军营的火印,什么叫火印,就是烧红了的铁,那个铁上有图案,然后盖到马的身上,孩子们,这个时候,他还敢抓那个缰绳吗?

萧红用30几个字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使我创作了一个二十多万字的长篇小说,它叫《火印》,这几十个字,激活了我阅读的记忆,产生了一个化学反应,就是我获得了这部长篇小说。



这个激发曹文轩创作长篇小说《火印》灵感的故事出自萧红的短篇小说集《旷野的呼唤》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说有一个放羊的孩子,黄昏赶着他们的羊群回家去,他们家的狗跑到山岗上,可是很快又跑了回来,汪汪叫唤,阻止小主人继续前进,这个小主人名叫坡娃。坡娃觉得很奇怪,就把狗撇到一边,自己跑到了山口,他看到的情景无比地惊愕,11只狼包围着一只小马驹,那个男孩害怕了,他就往后退、往后退,赶着他们家的羊群往下走,刚刚走了几步,他听到了那个小马驹的嘶鸣,他觉得那个小马驹的嘶鸣是冲着他来的,他还觉得那个小马驹的嘶鸣好像是一个女孩的呼唤。他停了下来,他跟家里的狗说,你赶紧回家去叫大人。然后,放羊的孩子重新回到了山头,盘腿坐在那个地方,羊的鞭子横放在膝盖上,下面的情景就是,他为了营救那匹小马驹,差一点被狼吃掉,幸亏大人们及时赶到,从此,这个小马驹就成为了坡娃家的一员,他们家的大人,不把这匹马当马看。这是一匹母马,坡娃的妈妈说道小马驹的时候就是说我们家闺女。坡娃的爸爸,在说道小马驹的时候就说丫头,坡娃还给小马驹取了一个名字,一个很好听的女孩的名字叫雪儿。雪儿就在坡娃家一天一天地长大,最后长成了一匹骏马,这家人过着贫穷的,但是幸福的。可是这幸福的日子在一天早晨突然被打破了。日本军队突然包围了这个小小的山村,他们要干什么,他们运力不足,要向中国老百姓征用马匹,说是征用,其实就是抢夺。坡娃来不及带着雪儿逃跑,下面的故事就是日本人把雪儿抢走了,故事很长很长,很感人、很感人。那么这个放羊孩子的故事其实让我想到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如果我没有读那么多的书,萧红的那三十几个字,不可能让我产生联想,那么不可能有《火印》这部长篇小说。那么这个放羊孩子的故事,又引申出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就是我送你们的第三句话,
“写作是支箭,阅读是把弓”
,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就是弓与箭的关系,没有这个弓,箭是射不出去的。





    关注 微听新余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