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心声 空间黑洞

 

停不下来的脚步x0a是谁在移动x0a是谁在支配x0a早已陷入了无边的黑洞x0a.........



空间黑洞
大巴


这还是他第一次坐大巴上学呢。 28寸的旅行箱和鼓起的书包,是他妈塞了一天的结果。他一直是畏惧坐车的,畏惧漫漫三小时的空白。当然面对高一生活他不畏惧,只是写下“我是误入世界尽头的人,被割掉影子,且再无退路。孑然单影终会死去,和我的心一同埋葬……而三年之后,当影子唤醒我死去的心时,它将完美证明影子足以作为独立体而存活,不依靠任何人” 。
地铁


他喜欢地铁。地铁不会给他慢慢数时的空白。30分钟便可让他逃脱被课程表挤满的生活;可不管他逃到哪里,都逃不了紧张的生活节奏。学校的时间过于宽大,也就极易膨胀。每个人都想多占某个空隙,到头来,属于自己的空隙便越发少了。午饭前的自习课,正是欣赏表演的好时机。当教室外响起“铮铮”之声、衔枚疾走之时,便知再有5分钟下课,班上躁动起来,却没有人敢冲出教室去。最甚者,弓步以待,直盯着黑板上方的钟,一秒、两秒;又一秒,两秒……忽地箭步疾走,跨出门时铃方响。在他走向食堂的路上,也不乏闲庭信步者,但更多是疯跑之徒。越往前者速度越快,而越后者却不慌不忙了。走进食堂大门,塑料门帘被冲撞得满天飞。他看见有人将吃剩的餐盘放在餐盘台上,一脸得意地走出食堂大门。他看了看手表,下课也不过7分钟。

吃那么快做什么呢?大多是回教室。回教室又做什么呢?大多是做作业。做完了又做什么呢?大多是做不完的。这学期的学校论坛上,竟有三个班提议延长二晚,原因当然是作业做不完。生活老师只管你多久睡觉多久起来,却不管作业是否做完;学校老师正好相反。于是,延长二晚就成了不二法门。他想起了很早之前的一个案例。某市发现私家车增多导致街道拥堵,便扩宽公路增加车道,却不见好转。原因是什么呢?多出的车道激发了更多人买车的欲望。同样的,想以拓宽时间之法为自己争取更多的空隙,只会造成更过度的膨胀。

他坐地铁去表妹家。表妹十岁,他却一直觉得只有两岁,永远长不大。若下午冬阳正好,他会坐在她家的花园里,看流浪猫前来乞食,抚摸蹭自己腿的花兔子,或者是和一动不动的乌龟一动不动地发呆。舅妈说:“每个人都得按使自己快乐的方式过下去。”花兔呆龟亦如此。他很珍惜在妹妹家的时间。他弹钢琴,虽然他从未学过;他和妹妹看动画片,虽然他觉得现在的动画拍得好烂;他饶有兴趣地翻看着妹妹的书,虽然大都是他小时候看过的。他很珍惜,虽然30分钟的地铁又将他带回学校紧促而躁动的生活。
公交
大城市的公交很安静,。一个人出去也很安静。

下了公交,拐进小路,走到尽头,便是他寻找的公园。这不是他第一次寻路。他最自豪的是找PAGE ONE 的那次。在成都最繁华最喧嚣的地方,和人潮一起过马路,走过地下通道看那些衰败的小店,在车流中穿梭,抬头找有只熊猫爬上楼顶的建筑。背包很重,步子很快,依旧摆脱不了紧促的节奏,心却不再躁动。

公园很静。大多是老人,打太极、舞剑、散步、看报、聊天,自己像个异类吮吸着这里清新的空气。他找个偏僻的地方,迎着午阳,坐下,总算可以安安静静、清清静静地坐下了。就在昨日,月考结束。每场考试结束时,整栋教学楼都像一个火炉。大家浮夸地炫耀自己的失误和愚笨,狭窄的楼道被沉闷的空气拥塞。他像个异类,扶着自尊挤出火炉。他只想找个偏僻的地方,迎着午阳坐下,吃过午饭,再挤进去,又挤出来。考试的日子里唯有晚自习是值得期待的。他会提前去图书馆借来《读书》,像享用午后甜点般享用这本杂志,享用这难得的寂静夜晚。

公园里是没有住的地方的,他还是要回学校。坐上公交,看着陌生的街道流动,不过是空间的急速扭曲;下车,继续考试后的生活。


12
步行



以前他不爱走路,总觉得那是以锻炼为幌子的打发时间的低级运动。然而现在,他不得不敬佩这种探索未知的原始方式了。走上公路,趁机溜进某条小巷。他喜欢在桥上走,就像走在水上面,虽是臭水沟,但他仍想象脚下是宽阔的三江汇流雄壮的涛声拍岸。他看着河边垂柳的枯枝,依旧想象着来年开春的碧绿盛景。他在报栏前停下,正碰上一个戴绒帽的老人,扶着老花镜,吃力地读报,身体几欲贴在玻璃上。于是他装模做样地笔挺挺地站着,以适当的距离看报纸,炫耀自己的年轻。这比任何一次考试的炫耀都来得容易得多,也有趣得多。他忽然发现现在的自己好容易满足,他忽然发现现在的自己常听到笑声,不管是他人的还是自己的,但都是纯粹的。

走回寝室,走上大街,走进城市,走向自然,一切都是用走的。其实一个人可以不同的角色生活在不同的世界。实现这空间的伟大转换,最简单的,便是靠脚。


高铁

一学期结束了。他不知道该用“终于”还是“竟然”来修饰,于是他写下“一学期结束了”这六个字。妈妈去东站接他,他看着那宏伟的熟悉的建筑,便回想起不久前的夏天。也是在这个火车站,他们坐上去青岛的火车,在郑州半夜迫停四处找宾馆的悲惨场景还历历在目。而现在,他们将坐上回乐山的高铁,踏上一条截然不同的路。

漫长的车程。他想起朋友说的:“去戏院看戏,演员在台上演尽他人的离合悲欢,卸掉妆后又回到自己的柴米油盐;观众在台下为他人离合悲欢或哭或喜,而几站公交一路车程后,又回到自己单调重复的生活。”他开始享受这漫长的车程,体会这再简单不过的黑洞。人们似乎只对时间黑洞充满兴趣,而对空间黑洞不屑一顾。是呀,越来越小了,天涯海角也不再是神话,对新的空间不再心存敬意与感激。越来越小的世界里,是越来越小的自己。昆德拉新书《庆祝无意义》便是将数个毫无关联的空间里发生的事堆叠起来,而他不也是在数个与学校毫无关联的空间里竭力转换角色吗?

他承认,他爱上了高铁、公交、地铁、大巴……包括步行。

他无奈地笑了。

作者:

四川省乐山市清风街树德中学高二  魏寒秋
精神上的换乘

恰似巧遇时空转换间遗留的缝隙,抓紧偷享这片刻的空白,身子一旦停歇下来,便是精神承受重荷的开始。

满纸的压抑苦闷恣意流淌,又是不堪忍受学业负担的一种全新解读。独特的诠释视角,通过不同的交通方式来碎片化自己有限的静谧时光;剧目式的行文形式,让读者观赏般的感受到了文字情绪;老成的语言风格,使得整篇文章的气氛凝炼许多。运用第三人称的”他“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也许”他“就是作者本身的真实写照,也可能是每一个准高三学子的影子,又或者这样的人就在你的身边。高中学业的压力繁重,真的是连呼吸都要争分夺秒,小编很欣赏作者有这样一种别致的放松方式及心态,在暂且逃离校园快节奏的过程中,不妨让精神也换乘一把!(空空)
教育杂志
欢迎订阅《新作文》


阳光作文    快乐成长


    关注 新作文杂志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