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婚姻契约里的男性乙方什么样的男人会做“煮夫”?

 

如果不想将更多时间耗费在家务劳动中,除了努力和老公的收入达到一个水平甚至更高以外,还应该不停地给他买买买。...



上周日和一位朋友吃饭,她是一个忙于工作的年轻母亲,老公从女儿出生开始就一直负责照顾,工作几乎可以忽略。我们平时对她多有不解,觉得以她的条件可以找到一个更有成就的丈夫。直到前几天吃饭她开玩笑:“感觉上班就像放假,周末看孩子比上班还累!”

我突然觉得她是真的找到了幸福



家务劳动一般被定义成:为满足家庭成员的物质或精神需求而提供的无酬劳动,马克思主义作家一般将其视为女性受压迫的物质基础。只不过在现代,付出劳动、满足甲方需求的劳动者已经并非全是女性。



全国妇联在1990、2000和2010年分别做过全国妇女地位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城镇已婚男性日平均家务劳动时间分别为123.7分钟、75.1分钟、45.1分钟。虽然纵向对比显示出家务劳动减少的趋势,但结合城镇已婚女性日平均家务劳动时间来看,双方时间差距已经从1990年的96.5分钟,缩减为2010年的61.8分钟(杨菊华,2014)。

的确,随着平等的性别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很多中国家庭已不再执着于男主外女主内的婚姻模式。一些已婚男士在职场和家庭的抉择中选择了家庭,成为全职煮夫或是选择一份较为清闲的工作以照顾家庭。他们的选择往往会面临很多的问题,除了整日处理琐碎的家务劳动与社会割裂,有时还要面对父母的痛惜妻子家属的冷眼

古代的家庭观念是“男主外女主内”,其背后有一套道德体系作为支撑,并且由宗法礼制维护。工业革命后,单纯的人类体力劳动不再是社会生产的主要力量,因为人类的体力在机器面前基本不值一提。特别是在信息化、电子化、智能化的今天,市场对脑力劳动的需求日益增长,男女生产力差异缩小,传统家庭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女主外男主内”的家庭也逐渐增加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曾经在2011年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越来越多的美国男性认为“与妻子一起分担家务”是婚姻幸福的首要因素

那么,在既传统又现代的中国,什么样的男人会选择承担更多的家务劳动呢?或者说,什么因素让男性选择当一个煮夫

北大社会学刘爱玉等人在2015发表了一项调查研究。他们从家务劳动的分工趋势和性别差异的相关研究中提取出6个假设,并通过问卷数据和统计工具加以验证。得出了关于中国男性承担家庭劳动的状况和影响因素的一些结论。

假设一:工作时间越长,做家务时间越短

一天的时间总量是固定的,时间约束理论认为,“有效时间”会约束一个做家务的时间长短。有效时间是指在完成工作内容所必须的时间,也就是男性日常从事有酬劳动的时间。

结论:假设正确

个人的时间分配可以分为工作时间、闲暇时间和家务劳动时间。因为时间总量有限,从事家务劳动的时间,必然与工作所用的时间有关。人们在家务时间和工作时间的上的取舍,实际就是在工作与家庭中取舍。但这两者也有联系,家庭经济学家认为个人会以家庭利益最大化为选择标准。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家庭中,男性在单位时间的市场劳动价值与女性相比略低,那这个家庭中的男性就会选择牺牲工作,以家庭为重,因为这样对家庭来说收益最大



假设二:性别观念越平等,家务劳动时间越长

性别观念是指一个人关于什么性别应该是什么样的一套观念,其中包括了不同性别的不同气质社会分工两性相处模式等。传统的性别观念认为,在气质上,男性应该是阳刚、有责任感的,女性应该是温柔、有依赖性的;在社会分工上,男性应该在公共领域发展,女性应该从事家庭事务;在两性相处中,男性应该主动,女性应该矜持。现代性别观念更趋于平等,认为气质和社会分工应该是与个人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有关,不应该将社会观念强加于不同个体上。

结论:假设正确

从统计结果上看,男性的性别观念确实会影响其在家庭中家务承担量,并且这个影响是相对独立的,即可以作为独立因素影响男性做家务的时间。性别观念越现代越平等,男性做家务的时间越长

假设五:持传统性别观念的男性,工作收入越少,做家务时间越短

这个假设涉及一个社会学现象——性别表演。在西方学者的研究中发现,一些失业的男性反而会更少地参与家务劳动。虽然他们时间充裕,但因为在社会分工上没有达到自己观念里的男性标准,维护自己的男性尊严和地位,反而会更少地做家务劳动(Sullivan,1997)。

结论:假设错误

在对29698份数据的统计中发现,中国男性在家务问题上,不存在“性别表演”现象(不排除个别情况)。即使在经济上对妻子的依赖性较大,也不会为了维持男性气质而不做家务。看来就算月亮是国外比较圆,男人还是不见得比中国好。




假设四:相对收入越少,做家务时间越长

相对收入是指相对于家庭消费水平。家庭消费水平不止与以往的消费水平、物价水平、周围人的消费消费水平有关,还与家庭总收入有关。所以男性在家庭中的相对收入可以反映其在经济上对妻子的依赖程度

结论:假设正确

有研究发现,掌握了更多资源的一方拥有更强的议价能力,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配偶经济依赖越低的一方,可以用更少的时间做家务(Brines,1994)。甚至男女双方所从事职业的地位(Chen F,2005)和受教育程度(杨菊华,2006)都会对男性的家务劳动时间产生影响。

假设五:绝对收入越多,家务劳动时间越少

绝对收入就是单纯只看收入,即不考虑家庭消费水平和配偶收入。不论男性的相对收入多少,绝对收入更高的男性都拥有更好的经济自主性,在家务议价是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结论:假设正确

统计结果显示,男性的绝对收入越多,家务劳动确实越少。不过,这可能是因为收入高的男性在家务劳动上的议价能力更强,也可能是因为家庭总体收入更高,在家庭电器雇佣社会家务劳动者上可以有更多的投入,即减少了夫妻家务劳动的总时间。但是绝对收入对家务劳动时间的影响力并没有相对收入大,对妻子的经济依赖会让老公做更多的家务

假设六:夫妻感情越好,家务劳动时间越长

婚姻虽然是一种为了繁衍而达成的社会契约关系,但也是有特定基础的。旧社会的订立基础可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现在更多地是建立在男女双方(基于中国婚姻政策)的感情基础上。所以家务不止是冷冰冰的交易和算计,还是一种对家人的情感表达方式

结论:假设正确

人间还是有真爱的。如果你的老公愿意和你一起做家务甚至为了你的工作愿望甘心当一个家庭煮夫,那可能不是他力能不够或者没有上进心,而是他真的很爱你



这个研究验证了我们平时的一些猜想,也提示了一些可能。在研究的问卷里除了可以反映答卷人客观家务劳动量的指标,还有“自我认为的家务劳动承担量”,有12%的男性自我认为承担了超过一半的家务工作量。这个数据其实并不能反映实际的家务承担量,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男性承担家务工作的意愿。研究发现,“自我认为的家务承担量”和夫妻感情也有相关性。夫妻感情越好,男性自我认为的家务承担量越多

真是羡慕那12%的女同胞!




鸡汤空口无凭,我们靠数据说话。所以在”持现代性别观念的女性可能不会找性别观念特别传统的老公“这个前提下,一个有事业心的女性,如果不想将更多时间耗费在家务劳动中,除了努力和老公的收入达到一个水平甚至更高以外,还应该不停地给他买买买,增加家庭消费水平,减少他的相对收入。

的的心理∣生活从心理开始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的的心理』


    关注 的的心理资讯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