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情张抗抗》:她不愿失去来弟

 

------她不愿失去来弟------



20:00——

梅子一个人吃了晚饭,看完新闻联播,接了两个电话,看了看钟,已近8点,到了每天晚上散步的时间了。虽然是星期天,梅子的丈夫芦迪还是一早就出去忙他的“活儿”了,说了也许晚些回来,他今天必须把那个栏目的新节目做完。

梅子走下楼梯,往院外的马路上走去。那里有一条夏天的林荫路,冬天虽落了叶,宽宽的人行道依然幽静。除非有客,梅子每天晚上都要去散步,有时一个人,有时是和芦迪两个人。这几乎已是梅子每日雷打不动的日程之一。常常的,听见收音机里嘟嘟的报时声,梅子总是正好走在那棵最粗壮的榆树下。

梅子漫无目的地走着,抬头望天,星星像一些碎冰碴,散在灰蓝色的湖面上。

前面忽然掠过一个人影,脚步匆匆,几乎是跑着想要冲过马路去。

梅子定定神,喊了一声来弟。接着,又喊了一声。

来弟站住了。回头见是梅子,又跑着向她冲过来。

梅子问来弟去哪儿,来弟说是回家。梅子又问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做完了,来弟的声音有些兴奋,说是王家帮她在西直门那里找到一间房,虽说是地下室,但租金一个月只要300块,实在是很上算呢。所以今天她早点回去收拾东西准备搬家。可惜那间房只能住一个月,那房主也是外地人,最近到南方去跑生意了,等他回来,还得再搬一次。不过有了一个月时间,再找房子就容易些了……

梅子问那房有多大,来弟说是9平方米;梅子说,那你一家6 口人,怎么住得下?来弟回答说:住是能住下的,怎么住不是住,那些建筑包工队的工棚,有的12平方米,要住16个人呢。只是,那是个地下室,儿媳妇不愿意,她说她一天到晚在地下商场看摊,回来再住地下室,又潮又黑的,身体吃不消,这两天,天天跟我儿子生气……梅子说那怎么办啊,你和你儿子儿媳妇能不能分开两下住呢?来弟低声说:我看时间长了,以后是得分开住了,像你们城市人,各过各的,互相都不妨碍。梅子说,我家老芦倒是帮你们找了个地方,在新疆村那里,是他们单位一个人的亲戚的房子,一直闲扔着,就是太小了,才6平方米,月租也是300块,我差点就把房子回掉了,又想还是等到明天星期一你来时,问问你再决定……

要要要!来弟急得跺脚。早知道还有这个房,我也不发愁了。就让他们小两口去住吧,孩子还跟着我们……来弟把头上滑下来的围巾拉上去,又捋起袖口看了看手表,说:明天一早我7点就来,活儿忙完了,我就去那里看一看,好不好?

梅子点点头。昏暗的路灯下,梅子看来弟的脸,几天就瘦了许多。

来弟有些不好意思的样子,说梅老师你真是个好人,我怎么谢你呢?梅子说谢什么,你在我家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来弟又看了看表说,梅老师要没什么事,我就先走了。还有一大堆破烂要去收拾,等明天晚上儿子下了班,就把家搬了。房东说最晚后天,一定要我们全部搬走……来弟刚走几步,又回过来,急急忙忙说:老家有个侄女来了,也想在北京做钟点工,梅老师如果有便,可问问朋友要不要钟点保姆……

梅子说我知道了,你快走吧。

来弟冲过马路,朝着刚进站的一辆公共汽车跑过去。

望着来弟的背影,梅子想,来弟的劳累恐怕是没完的,每个钟点里都有可能发生新的麻烦。若是能帮她就帮她一把,有时也不过是举手之劳的事。其实自己对来弟好,也并不完全是为了来弟,而是为了自己。实际上她担心的是来弟万一搬得太远而不能再来这里,她不愿失去来弟。她对来弟已经有了依赖,她的工作成果和生命的价值,其中有一部分,是要靠来弟的服务和劳动来换取的……

* 温馨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93677 在手机上阅读完整章节!

------来弟在心里同自己说笑话------

21:00——

来弟急急忙忙赶到家,小孙女还是已经睡着了。从这次回到北京,她一直是和爷爷睡一个床的,早晚两头见不着爹妈和奶奶,她除了爷爷谁都不要。

炉子上热着留给来弟的饭。她爷爷带孙女还管买菜做饭,做得一点不比自己差。

来弟大口大口地吞咽着,一会儿就把剩饭都打扫干净了。

来弟给炉子添了块蜂窝煤,坐上了一壶水。冬天用炉子烧水做饭还能取暖,到了夏天,只好用煤油炉电饭煲的瞎对付。儿子刚来那一年,还到人家单位的木匠房去拣碎木头刨花的用来烧火……

大杂院的平房,没有暖气也没有煤气,屋子里比外头暖和不了多少。

水热了,来弟就开始洗衣。孙女的儿子的媳妇的女儿的还有自家男人的,每天总有那么几件。来弟虽是在外挣钱,但来弟不管孙女不买菜不做饭——要是再连衣服也不洗,来弟还像个女人么?

来弟一边洗着衣服,一边就把房子的事对全家人说了。

她说那两处房子加起来,一共才600块,值。一家人分开两下住,饭钱是要比以前贵,但各人都住得自在些。她和老头还有士莲和小孙女去住地下室,如果嫌潮,可以每天晚上把孩子接到新疆村的平房里住,第二天一早上班前,再送到她们这里来……或者,干脆就让她爷爷每天早上到平房去上班好了。

她说完了,屋里一点声音没有。

后来她男人咳了一声,说莲她娘,你说怎么就怎么,我听你的。

士莲说就这么办吧,儿子也点了头。最后儿媳妇说了一句:妈你说的那个地方,明天我找个空,跟你去看看……

来弟沉下脸说:明天大家都4点起床,一早就把铺盖行李都捆好,等我们去看了房,要是还过得去,晚上就分两下搬。谁要想享福,以后回老家享去!

一个个都钻被窝里,悄没声地躺下了。

来弟收拾着床角绳上的干净衣服,把它们装到几只纸板箱里去。

大家都挺齐心合力的呢。来弟满意地想。人要吃得下苦,这日子就有盼头了。

来弟把窗台角落上搁着一只旧闹钟拿过来,对准了4点,狠狠地上满了发条,又用手掌轻轻揩了揩钟面上的灰尘。

闹钟是老式的,少说也有20多年了,圆圆的顶上还有两只铃,钟背后淡绿色的漆磨得像一块块疤。不过,这只钟虽然不好看,却是准得不能再准,它若是走到12点,你准保就能听见收音机里的报时声,一分都不差。就为这个缘故,来弟每次搬家都得先把它带上——钟表是给你看时间的,好看难看假如看不准钟点有个屁用!来弟想起那家人大扫除的时候,竟想把它扔掉,幸亏让来弟拣了回来,在自己家里派上了大用场。

来弟轻手轻脚地归拢着她的家当——一只旧电风扇、一台黑白电视机、一只电饭煲、还有几只大纸箱。纸箱如今空着,原来塞得满满的棉服旧毛衣裤子衬衫什么的,都在过年回老家的时候,大包小包地背回去,分给村里的乡亲了。那些衣服旧是旧,都干干净净的,干活穿还挺结实;身下这只带轱轳的床,是孙家给的;吃饭的方桌是赵家给的;那些家什电器,有的是张家,有的是李家。别看样子过了时,用起来差不到哪去;东家给一件、西家给一件,来弟做了七八年钟点工,攒起来的东西足够她凑起一个家了。来弟身上的衣服,从头到脚没有一样是花钱买的,连皮鞋和拎包都是主家给的,来弟从来不嫌,给什么来弟都要。好好的东西扔了可惜,谁用不是一样用呢。再说,来弟在城里打工,不用城里人的东西白不用。这又不是在老家,穿谁的衣服人家也不知道,谁笑话谁呢。

妈,你瞌睡了吧,早点睡觉哦。儿子的声音从布帘子后面传来。

来弟嗯了一声,这才觉得自己的眼皮都抬不起来了。

来弟封好煤火,倒了一盆洗脚水,把脚浸泡在热水里。一股热烘烘的水气顺着脚杆直往上升,浑身都软软地酥下来。她想,当初幸亏是早早出来到城里做了保姆,要是一直蹲在老家那个地方,一辈子受穷不说,还不知道要受婆婆多少气,定是比做保姆还不如呢。自己虽说在外面做保姆,但回到家里,就是她说了算,一家人都听她的,凡事都是她拿主意。——外面做佣人,家里做主人——来弟在心里同自己说笑话。这样也蛮好的啊。许多城里人,别看他走在马路上挺神气,其实还不知道家里家外,他在给谁当佣人呢……

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93677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经管理财小说 《性情张抗抗》

作者:张抗抗
最后更新于:2016年09月08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性情张抗抗”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e93677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