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四起》:颠倒

 

------颠倒------



那段日子厂里相继招聘进来不少临时工。厂办主任老高觉得临时工好差使,便于减轻自己的工作量,于是也找理由要求厂里给厂办增添一名临时工。

新来的临时工是个刚毕业的师范生,中文专业,姓梁。

一切正如老高的期望,自打小梁进了厂办,他的工作日见轻松。小梁的本职工作是勤杂,但因为他的临时工身份,老高便常常将自己的工作推给他做。比如厂里与外单位的来往文、电、信函,原本是由老高看过后再送厂部相关领导批示、审核的,小梁来了后,老高便逐渐这事转移到了他头上;再比如厂里各类会议纪要,以往主要由老高整理,然后交领导审阅,现在有了小梁,老高就经常将那些乱糟糟的会议记要扔给小梁整理;还比如厂里的月度或季度工作总结,先前都是老高亲自“操刀”,如今有小梁在,老高便慢慢“淡出”……与此同时,老高的日子越过越清闲,每天的主要“工作”也就看报、喝茶和聊天。发展到后来,老高时不时的干脆就不去上班,而是呆在家里“搓麻”或是扛着鱼竿外出钓鱼什么的,碰上厂里有啥事,就用手机“遥控”小梁,让他代劳。

如此优哉游哉过了两年多,厂里终因经营不善改制,卖给了私人老板,老高的“幸福”生活这才走到了头。

好在事前签有协议,改制后中层干部必须返聘,这使得老高继续留在了办公室,只是这时老板将老高和小梁的职位给对换了。老高很是迷惑,忍不住找老板:老板,这事搞颠倒了呀,原先我是办公室主任,小梁才是勤杂工呢!

老板答:没颠倒,是你们原先搞颠倒了!

“导读”忘了是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生活着的这个社会渐渐没有了信仰,剩下唯一的追求就是金钱。《公祭》通过海外华人老陆返乡祭祖的所见所闻,反映出了这样一种社会现象,令人警醒,发人深思!

——文学评论家:跃晴

* 温馨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93763 在手机上阅读完整章节!

------公祭------

清明前夕,老陆特意自海外回到大陆祖籍祭祖。

老陆祖籍所在的村子,全是陆姓人家,来自同一个祖先。陆家村人扫墓有个规矩,在祭过自家支脉的祖先后,还要祭祀整个家族中最受尊重的先人。

老陆到达后,不巧同支脉的几户人家都没人,于是独自上山祭祖。

祭过本支脉祖先后,便去公祭。

远远的,就见那边山头四处是人,爆竹声“噼里啪啦”响个没完。老陆好不容易挤近祭台,搁上祭品,点燃爆竹,待他再离开那烟气弥漫、拥挤不堪的祭台时,已是满头大汗。

这时抬头仰望祭台前那高高的大理石墓碑,老陆不禁一惊:原来自己刚才匆忙中祭错了对象!

记得上次祭祖,公祭对象是解放初期三个遇害的土改干部。那时老陆正年轻,又是头一次回来,不懂规矩,祭罢自家支脉祖先就下山,弄得几个长辈很不高兴,非要他买上祭礼再去公祭。可现在自己却把祭礼用在了一个名叫陆万金的明代大盐商身上!

这时有个本支脉堂兄发现了他,满脸热情地迎过来搭话,得知他要重买祭礼公祭,忙说:不用不用,你没祭错,现在祭的就是陆万金。

老陆听罢愣了好一阵。问起当年祭过的那三座墓碑,对方竟一时想不起在哪,只说大概是在对面山坡上。

放眼望去,那山坡上满是野草、荆棘,在这边此起彼伏的爆竹声的衬托下,显得分外的冷清……

“导读”侧耳细听,我们面前这个世界,风声四起。原因何在?跟风的人太多。小说《满地文化》用幽默的故事和笔调,讽刺了时下某些地方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顾当地客观条件胡乱跟风的荒唐执政理念。

——文学评论家:跃晴

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93763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经管理财小说 《烟花四起》

作者:曾勇
最后更新于:2016年09月08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烟花四起”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e93763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