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稗官女史秦汉卷》:第一章 不一般的赵国女性

 

------第一章 不一般的赵国女性------



第一章 不一般的赵国女性

当《女史》结束第一卷的连载后,很多读者都在问,为什么不把春秋和战国时代的女性放在一起写?

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我这部书的整体布局,是经过精心安排的,只是有些故事和情节因为书的整体布局的关系才进行微调,比如战国的女性故事,把战国的女性列入秦汉篇来写,就是出于这个原因。

在我的印象中,战国是秦朝的前奏,而并非春秋的继续。历史学家们把春秋战国放在一起说,实际只是以东周的概念作为划分,而并没有从整体的时代意义上来考虑。就我来说,要讲秦汉就必须先说战国,要说秦汉的女性,那也必须把战国的女性先交代清楚。这是一种逻辑关系在历史中的体现,如果在叙述上有偏差就会出现更多的疑问。所以,我才把战国的女性放在第二卷中来写!这也是为了本书更有连贯性。这样解释不知读者能不能理解。

不多废话了,先来说说战国这个时代。

战国的开端是从一个著名的历史事件开始的,这就是韩、赵、魏三家分晋。

最先提出韩、赵、魏三家分晋是战国开端的并不是现代的学者,而是宋朝的大儒司马光(小时候砸缸的那位),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上说:"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就司马光看来,三家分晋是对周礼的一次最为彻底的摧毁,在这里所有的道德和伦理的底线都已经被冲破了。

其实在韩、赵、魏分晋之前就有鲁国的三桓分立,还有齐国的田常弑简公(公元前481年)。但是鲁国三桓其实是姬姓家族的内斗,而田氏代齐最终也没有分裂齐国。唯有三家分晋最为彻底,不仅是外姓取代了国姓,还将一个地域广阔的强大诸侯国分裂成了三个小国。

很多历史学家无限感慨:如果晋国不发生分裂,那么战国时代终结者还会是秦国吗?

一个小小的赵国就跟强大的秦国叫板了几十年,就算白起这样的名将也没有完全征服三晋的任何一家,而当三晋开始联合的时候,秦国毫无办法,就连刚刚经历长平之战虚弱不堪的赵国都没能拿下。

所以,司马光将这个历史事件作为战国的开始,是有其卓越的历史眼光的,因为如果这个事件不发生,秦朝建立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而正是因为这个事件的发生,才使得秦朝有机会横扫六合。

再来说说韩、赵、魏这三家的起源。

韩国是三国中最弱的,因为它的起家很晚。《史记.韩世家》说韩国的始祖是武王的儿子,这是根据《诗经》中有"韩侯出祖"一句,后来他们的后裔侍奉晋侯有功,就被封在了韩原(山西河津县、万泉县之间,这里曾经爆发过著名的秦晋大战)。随后,晋侯就把封在韩原的这些人封为韩姓。

魏国的祖先是武王的十大功臣之一的毕公,毕公的后代毕万因为侍奉晋献公,所以献公以魏封毕万,毕万的后代都以魏为姓氏。而真正振兴魏氏的人是魏武子魏犨(chou,一声),我在第一卷《重耳艳遇记》中讲过跟随重耳各国避难的五大功臣之一就有魏犨,所以晋文公即位后"令魏武子袭魏氏之后封,列为大夫,治于魏。"(《史记.魏世家》)

这三国中最牛的当属赵国。

赵国和秦国实际是同宗之国,而赵国之所以崛起,是因为他们的祖先为一位牛人驾过车,这位牛人就是周穆王。

第一卷中讲过周穆王西巡与西王母见面,当时为周穆王驾车的就是赵国的祖先造父,后来周穆王虽然跟西王母聊得火热,但是国内却发生了叛乱。造父驾车火速赶去,帮周穆王平灭叛乱,立了大功,周穆王赐给了造父赵城,于是造父的后代就都姓赵了。到了周幽王的时候,赵国的首领叔带离周而去,事晋文侯,始建赵氏于晋国。

等到重耳组团出走的时候,赵家的重要人物赵衰在重耳的团队中起到了稳定军心的作用。而在文公称霸的过程中赵衰也是重要的谋士之一。《史记.赵世家》:"文公所以反国及霸,多赵衰计策,语在晋事中。"自赵衰之后,赵氏家族人才辈出,几乎每一代晋侯都有赵家人辅佐,这在很大意义上是赵家的光荣,却也是晋国的不幸。

本书的第一篇女性故事,就将围绕着这些与赵氏有关的女性展开。别看赵氏的男人们一个赛一个的强悍,可是他们遇到的女人比他们更强悍,可以说这些女人都是牛人中的牛人。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92350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人文社科小说 《稗官女史秦汉卷》

作者:尹剑翔
最后更新于:2016年09月08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稗官女史秦汉卷”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e92350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