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验方》:第3章

 

------第3章------



治膈噎诸方

凡忧膈、气隔、食膈、寒膈、饮膈,五病同药,常以忧愁思虑食饮而得之。若寒食、食生菜便发。其病苦心满不得气息,引脊痛如刺之状,食则心下坚,大如粉絮,大痛欲吐,吐则瘥。饮食不得下,甚者乃手足冷,上气咳逆,喘息气短,治以九物五膈丸方。

麦门冬(志心) 蜀椒(汗各三两) 远志(三两去心) 甘草(五两炙) 附子(一两炮) 干姜(上药捣筛,蜜和,微使淖,置有盖器中,先食服大如弹子丸一丸,置喉中稍咽之,喉中、胸中当热,药力稍尽,复含一丸,日三、四,夜一、二服,服药七日愈,二十日平复。若不能含者,可一大丸作二小丸尽服之。唯夏月合乃益麦门冬、甘草、人参耳,其余不异,神良。

椒当以铜器熬于火上,使极热,下置地,内椒器中熟搅之,须臾汗出,便捣协议处,椒力有热,亦去其毒,非令有热也。忌海藻、菘菜、猪肉、冷水、生葱、生菜。(《外台》卷八)治噎塞不通方。

营实根(十二分)上一味,捣为散,酒下方寸匕,日三服。(《外台》卷八)治诸噎方。

炭末细罗,蜜丸如弹子大,含少细细咽津即下。(《外台》卷八)治噎方取头垢如枣大,以粥若浆水和服之。(《外台》卷八)治气噎煎方。

蜜 酥 姜汁(各一升)上三味,合和,微火煎五、六大沸,取如大枣二枚,内酒中饮之,直炒服之亦好。(《外台通气噎汤方。

半夏(三两洗) 桂心(三两) 生姜(八两) 羚羊角(三两)上四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服半升,日再服,忌羊肉、生葱、饧。(《外台》卷治气噎不下食,兼呕吐方。

半夏(四两洗) 生姜(三两切)上二味,以东流水二大升,煎取一升,去滓,温服三合,日三服。忌羊肉、饧。(《外台》卷八)治卒食噎方。

舂杵头糠置手巾角以拭齿,立下。(《外台》卷八)治卒食噎不下方。

取蜜含之则下。(《外台》卷八)半夏汤,主饮食辄噎方。

干姜 石膏(各四两) 桔梗 人参 桂心(各二两) 半夏(一升) 吴茱萸(二升)小麦(一上十味, 咀,以酒五升,水一斗,煮枣二十枚,去滓,合煮取三升,分三服。(《千金方治醋噎方。

羌活五两,捣,用水一升,浸三宿,每日温服五合,瘥。(《外台》卷八)

治胃反方

治胃反不受食,食已呕吐,大半夏汤方。

半夏(三升) 人参(二两) 白蜜(一升) 白术(一升) 生姜(三两)上五味, 咀,以水五升和蜜,扬之二、三百下,煎取一升半,分三服。(《外台》卷八)治胃虚反,食下喉便吐方。

人参(一两) 茯苓(四两) 青竹茹(五两) 大黄(六两) 橘皮 干姜(各三两)泽泻 甘草(炙) 桂心(各二两)上九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服七合,日三夜一。已利去大黄。用泉水、东流水尤佳。忌海藻、菘菜、生葱、大酢。(《外台》卷八)治胃反,吐而渴者,茯苓小泽泻汤方。

茯苓 泽泻 半夏(各四两) 桂心 甘草(炙各二两)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去滓,服八合,日三。忌海藻、菘菜、羊肉、饧、生葱、酢物等。(《外台》卷八)橘皮(一两) 白术 人参(各二两) 蜀椒(一百二十粒汗) 桂心(一两) 薤白(一握去青)上六味,切,以水二升渍一宿,内猪肚中缝合,三升水煮,水令出之,决破去滓,分三服。忌桃李、雀肉、葱。(《外台》卷八)治胃反大验方。

前胡 生姜(各四两) 阿胶(一两) 大麻子仁(熬) 吴茱萸(各五合) 桂心(三寸) 甘草(上八物,切,以酒二升,水三升,煮取一升七合,分再服。忌生葱、海藻、菘菜等物。

(《治胃反吐食者方。

捣粟米作粉,水和作丸,如楮子大七枚,烂煮内酢中,细细吞之,得下便已,面亦得用之(《外台》卷八)又方好曲十斤,粗地黄二斤,二味捣,日干,酒服,若饮三方寸匕,日三服。(《外台》卷八)治胃反,食则吐出,上气者方。

灸两乳下各一寸,以瘥为度。(《外台》卷八)又方灸脐上一寸二十壮。(《外台》卷八)又方灸内踝下三指稍斜向前有穴三壮,即瘥。(《外台》卷八)又方芦根 茅根(各二两)上二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二升,顿服得下食。(《外台》卷八)华佗治胃反。胃反为病,朝食夜吐,心下坚如杯,往来寒热,吐逆不下食,此为寒癖所作,真珠 雄黄 丹砂(以上研各一两) 朴硝(二两) 干姜(十累)上五味,捣筛蜜丸,先食服如梧子二丸,小烦者饮水则解之。忌生血物。(《外台》卷八)

治呕哕吐逆及噫醋方

治病患干呕方。

取羊乳汁饮一杯。(《外台》卷六)治干呕,或哕,手足逆冷方。

橘皮(四两) 生姜(六两切)上二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服一升。(《医心方》卷九)治吐逆干呕,生姜汤方。

生姜(四两) 泽泻(三两) 桂心(二两) 橘皮(三两) 甘草(二两) 茯苓(四两) 人参(一上八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服五合,日三。忌海藻,菘菜、醋物、生葱。(《外台治食后喜呕吐者方。

烧鹿角灰二两,人参一两,捣末,服方寸匕,日三服。(《肘后方》卷四)治卒哕方。

枳实三枚炙,去核, 咀之,以三家乳一升,以羊脂五两,煎枳实令沸,复内乳令沸,去滓,含咽之。(《外台》卷六)治吐逆不止,碧霞丹方。

用北黄丹四两,米醋半升,煎干,炭火三秤,就铫内 红,冷定为末,粟米饭丸梧子大,每治食讫醋咽多噫,吴茱萸汤方。

吴茱萸(五合) 生姜(三两) 人参(二两) 大枣(十二枚)上四味,切,以水六升,取二升,绞去滓,分为三服,每服相去十里久。(《外台》卷六)

治赤白脓血痢及冷痢方

治下赤痢方。

秫米(一把) 鲫鱼 (二脔细切) 薤白(一虎口细切)上三味,合煮,如作粥法,啖之。(《外台》卷二十五)治暴下赤白方。

香豉(一升) 薤白(一把)凡二物,以水三升,煮取二升,顿服之。(《医心方》卷十一)治下赤白痢,五、六年者方。

烧大荆如臂,取沥服五、六合,即得瘥。(《证类本草》卷十二)治赤白痢方。

鼠尾草浓煮汁如薄饴,饮五合,日三。赤下用赤花,白下用白花,瘥。(《证类本草》卷十治血痢神妙方。

干姜急于火内烧黑,令成灰,瓷碗合放冷为末,每服一钱,米饮调下。(《证类本草》卷八)治若挟热者,多下赤脓杂血方。

黄连 灶突中尘(各半两)上二味,末之,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外台》卷二十五)凡病下,应先下白后下赤,若先下赤后下白,为肠蛊方。

牛膝三两,捣碎,以酒一升渍经宿,每服一两杯,日二、三服(《外台》卷二十五)治卒注下,并痢血,一日夕数十行方。

黄连(末) 蜡 阿胶(各一两)上三味,先以酒半升令沸,下胶、蜡合烊,乃内黄连末,顿服之。(《外台》卷二十五)乌梅(三百六十枚去核熟令可捣) 附子(四两炮) 黄连(十二两) 干姜(四两)凡四物,捣下筛,蜜丸,饮服如梧子十丸,日再。(《医心方》卷十一)

治水谷痢及杂痢方

黄帝问曰:人若溏泄下利者何也?对曰:春伤于风,夏生溏泄,肠 久风,亦为溏泄也。

(《治热水谷下痢,黄连阿胶汤方。

黄连 阿胶(炙各二两) 栀子(三十枚) 乌梅(二十枚) 黄柏(一两)上五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为再服,神良。(《外台》卷二十五)又方黄连(一升金色者) 陈米(五合)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分再服。(《外台》卷二十五)蜀沙门传水痢方。

以诃黎勒三颗,面裹炮赤去面,取诃黎勒皮捣末,饭和为丸,米饭空腹下三七丸、已百人见效。(《证类本草》卷十四)治杂下,乌梅丸方。第一下赤,二下白,三下黄,四下青,五下黑,六固病下,下如瘀赤血,七久下,八下不可止,九连年下,十卒下,十一下少血数,十二霍乱而下,十三如舍水,十四下已则烦,十五息下,一作一止,十六下而不欲食,十七食无数,但下去,十八下但欲饮水,十九重下,二十下杂,错不可铭字。合二十种下,江夏下太守以此法治是下尽愈方。

黄连(一两) 黄柏(一两) 熟艾(一两) 附子(一两炮) 甘草(一两) 干姜(二两) 乌梅(凡七物,合捣,下筛蜜和丸,如大豆饮服十丸,渐至二十丸,日三。(《医心方》卷十一)

治泄痢不禁及痢后谷道疼方

结肠丸,治热毒下不断,不问久新,悉治之方。

苦参 橘皮 独活 阿胶(炙) 芍药 干姜 黄柏 甘草(炙) 鬼臼(各四分)上九味,捣筛,蜜与胶共烊以和丸,并手捻作丸如梧子,曝燥,以饮服十丸,日三,不知稍加。此方亦治诸疰下,及卒下悉效。(《外台》卷二十五)裨脾丸,治脾滑胃虚弱,泄下不禁,饮食不消,雷鸣绞痛方。

附子(炮一两) 蜀椒(汗一两) 桂心(二两) 赤石脂 黄连 人参 干姜 茯苓 大麦 陈面(炒) 石斛 当归(各二两) 钟乳(三两研)上十三味,捣筛蜜和,以酒服十丸如梧子,日三。稍稍加之。(《外台》卷二十五)治下痢肠滑,饮食及服药皆完出,猪肝丸方。

猪肝(一斤煮焙干) 黄连 阿胶(炙) 乌梅肉(各二两) 胡粉(七棋子)上五味,捣下筛,蜜和,酒服十五丸如梧子,日三,稍加。亦可散服。(《外台》卷二十五)治赤白带下久不断,谷道疼痛不可忍,宜服温药,熬盐熨之。(《医心方》卷十一)

治霍乱吐利上筑腹疼诸方

呕而吐利,此为霍乱也。(《医心方》卷十一)治霍乱而渴者,理中汤主之。(《医心方》卷十一)理中汤,治霍乱吐下,胀满食不消,心腹痛方人参(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三两炙) 干姜(三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绞去滓,温分三服,不瘥频进两、三剂。远行防霍乱,作丸如梧子服二十丸,散服方寸匕,酒亦得,若转筋者加石膏三两。忌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等。(《外台》卷六)霍乱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先治气,理中汤去术加桂。凡方加术者,以内虚也,加桂者,恐人参(二两) 甘草(三两炙) 白术(三两) 干姜(三两 炮)上四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夜一。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心四两;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若下多者,复用术;悸者,加茯苓二两;若先时渴,喜得水者,加术,合前成四两半;若腹中痛者,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若恶寒者,加干姜,合前成四两半;若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六片,服汤后一食顷,饮热粥一升许,汗微出自温,勿发揭衣被也。忌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等。(《外台》卷六)治霍乱蛊毒,宿食,心腹痛,冷气鬼气方。

极咸盐汤三升,一味,霍乱心腹暴痛。宿食不消,积冷烦满者,热饮一升,以指刺口,令吐宿食使尽,不尽更刺,吐讫复饮,三吐住静止。此法大胜诸药,俗人以为田舍浅近法,鄙而不用,守死而已。凡有此疾,即先用之。(《外台》卷六)

治霍乱转筋及杂治方

治两臂,脚及胸胁转筋者方。

煮苦酒三沸,浸毡裹转筋上,合少粉尤佳。又以绵缠膝下至足。(《外台》卷六)若转筋入腹中转者方。

取鸡屎白一方寸匕,水六合,煮三沸,温顿服,勿令病者知。(《外台》卷六)霍乱转筋入腹,不可奈何方。

极咸作盐汤,于槽中暖渍之,则瘥。(《外台》卷六)又方以醋煮青布 脚膝,冷复易之。(《外台》卷六)治卒道中得霍乱,无有方药,气息危急,医视舍去,皆云必死,治之方。

芦蓬 一大把,煮令味浓,顿服二升则瘥,已用有效。食中鱼蟹毒者,服之尤良。(《外台

治黄胆、黑疸、谷疸诸方

治天行毒热,通贯脏腑,沉鼓骨髓之间,或为黄胆、黑疸、赤疸、白疸、谷疸、马黄等疾,喘息须臾而绝,瓜蒂散方。

瓜蒂(二七枚) 赤小豆(三七枚) 秫米(二七粒)上三味,捣筛为散,取如大豆粒,吹于两鼻之中,甚良,不瘥间日复服之。(《外台》卷四治黄胆百药不瘥者方。

驴头一枚煮熟,以姜齑啖之,并随多少饮汁。(《外台》卷四)治黄胆方。

取生小麦苗捣,绞取汁,饮六、七合,昼夜三、四饮,三、四日便愈。无小麦苗, 麦苗亦得。范汪云:用小麦胜也。(《外台》卷四)治黄胆,身体面目皆黄,大黄散方。

大黄(四两) 黄连(四两) 黄芩(四两)上三味,捣筛为散,先食服方寸匕,日三服。亦可为丸服。(《外台》卷四)治黄胆变成黑疸者多死,急治之方。

取土瓜根汁服一小升,平旦服,至食时,病从小便去则愈,不忌。先须量病患气力,不得多服,力衰则起不得。(《外台》卷四)治劳疸、谷疸丸方。

苦参(三两) 龙胆草(一两)上二味,下筛,牛胆汁和丸,先食以麦粥饮服如梧子大五丸,日三,不知稍增。(《外台》卷四)
* 温馨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92321 在手机上阅读完整章节!

------第4章------

治痰饮久癖方

治卒头痛如破,非中冷又非中风,其病是胸膈中痰,厥气上冲所致,名为厥头痛,吐之则瘥方。

但单煮茗作饮二、三升许,适冷暖饮三升,须臾适吐,适吐毕又饮,能如此数过,剧者须吐胆汁乃止,不损人,渴而则瘥。(《外台》卷八)治胸中淡饮,腹中鸣,食不消,呕吐水汤方。

大槟榔(三十口全子碎) 半夏(八两洗) 生姜(四两) 杏仁(四两) 白术(四两) 茯苓(五上七味,切,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医心方》卷九)茱萸汤,治胸中积冷,心下淡水烦满汪汪,不下饮食,心胸应背痛方。

生姜(五两) 半夏(三两洗) 桂心(三两) 吴茱萸(三两) 人参(一两) 大枣(三十枚) 甘凡七物,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内白蜜五合,分三服。(《医心方》卷九)治痰 心腹痛兼冷方。

鳖甲(炙) 柴胡 赤芍药(各八分) 甘草(炙) 枳实(炙) 生姜 白术(各六分) 槟榔(七上八味,切,以水六升,煮七味,取二升半,去滓,内槟榔末,分服八合,当利。忌海藻、菘菜、苋菜、桃李、雀肉等。(《外台》卷八)治痰饮积聚,呕逆,兼风、虚劳、阴疝方。

霜后蒺藜苗子,捣汁一石,先以武火煎减半,即以文火煎,搅勿停手,候可丸止,空腹酒治宿食结实,及痰 癖实,瓜蒂散方。

瓜蒂(一两) 赤小豆(四两)上二味,捣筛,温汤三合,以散一钱匕投汤中,和服之。须臾当吐,不吐更服半钱,汤三治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实白术汤方。

枳实(七枚炙) 白术(三两)上二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腹中软即散。忌桃李、雀肉等物。(《外台》卷八)治冷热久癖,实不能下,虚满如水状方。

前胡(四两) 生姜(四两) 枳实(三两炙) 半夏(四两洗) 白术(三两) 茯苓(四两) 甘上八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外台》卷十二)

治咳喘上气方

治久患气嗽,发时奔喘,坐卧不得,并喉里呀声,气欲绝方。

麻黄(去节三两) 杏仁(去尖皮两仁者碎三两) 紫菀(三两) 柴胡(四两) 橘皮(四两)上五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一剂不瘥,频两、三剂,从来用甚验。(《外台》卷九)治寒冷咳嗽,上气胸满,唾腥脓血,四味石钟乳散方。

钟乳(碎研) 白 石(炼) 款冬花 桂心(各一分)上四味,捣合下筛,以筒吸之,如大豆许,一匕聚,先食,日三,不知稍增之,数试有验。当作七聚遂吸之。忌生葱。(《外台》卷九)补肺汤,治肺气不足,咳逆短气,寒从背起,口中如含霜雪,语无音声而渴,舌本干燥方。

五味子 白石英(研绵裹) 钟乳(同上) 桂心 橘皮 桑根白皮(各三两) 粳米(二合) 茯苓 竹叶 款冬花 紫菀(各二两) 大枣(五十枚) 杏仁(五十枚去两仁尖皮) 苏子(一升)上十六味,切,以水一斗三升,先煮桑白皮、枣、粳米熟,去滓,内诸药,煮取四升,分三服,日再夜一。忌大酢、生葱。(《外台》卷十)治肺胀,咳嗽上气,咽燥,脉浮,心下有水,麻黄汤方。

麻黄 芍药 生姜(五两) 细辛 桂心(各三两) 半夏(半升洗) 石膏(四两) 五味子(半上八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忌生葱、羊肉、饧、生菜。(《外台》卷十)沃雪汤,治上气不得息卧,喉中如水鸡声,气欲绝方。

麻黄(四两去节) 细辛(二两) 五味子(半升) 桂心 干姜(各一两) 半夏(八枚洗去滑一上六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绞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投杯则卧,一名投杯麻黄汤。令人汗出不得卧,勿怪。亦可从五合,不知稍增,日再,凡煮麻黄先煎二沸,去上沫,又内余药。忌生葱、生菜、羊肉、饧。(《外台》卷十)治大走马奔走喘乏,便饮冷水冷冻饮料,因得上气发热方。

竹叶(三两) 橘皮(三两切)上二味,以水一斗半,煮取三升,去滓,分为三服,三日服一剂,良。(《外台》卷十)治咳嗽冷气,结胀方。

干姜为末,热酒调半钱服。兼治头旋眼眩,立效。(《证类本草》卷八)肺热闷不止,胸中喘急,悸,客热往来,欲死,不堪服药,泄胸中喘气方。

用桃皮、芫花各一升,二物,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以故布手巾内汁中,薄胸,温四肢,不盈数刻即歇。(《证类本草》卷二十三)

治肺痿、肺痈及肠痈方

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方。

生姜(五两) 人参(三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上四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忌海藻、菘菜。(《外台》卷十)治肺痿,咳嗽涎沫,心中温温,咽燥而渴方。

生姜(五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上三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一方干姜三两代生姜。忌海藻、菘菜。

(《治肺痿,时时寒热,两颊赤气急方。

童子小便,每日晚取之。去初末少许,小便可有五合,取上好甘草,量病患中指节,男左女右,长短截之,炙令熟,破作四片,内小便中,置于闲净处露一宿,器上横一小刀,明日平旦去甘草,顿服之,每日一剂。其童子勿令吃五辛。忌海藻、菘菜、热面。(《外台》卷治肺痿咳嗽,鬼气疰病方。

停久臭溺,日日温服之。(《本草纲目》卷五十二)桔梗(二两) 甘草(二两炙)上二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再服,朝暮吐脓血则瘥。(《外台》卷十)治肠痈汤方。

薏苡仁(一升) 牡丹皮(三两) 桃仁(三两) 冬瓜仁(一升)凡四物,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再服。(《医心方》卷十五)

治贲豚气方

贲豚茯苓汤,治短气,五脏不足,寒气厥逆,腹胀满,气贲走冲胸膈,发作气欲绝,不识人,气力羸瘦,少腹起腾踊如豚子,走上走下,驰往驰来,寒热,拘引阴器,手足逆冷,或烦茯苓(四两) 生葛(八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五两) 半夏(一升汤洗) 人参(三两) 当上九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五升,服一升,日三夜二服。忌羊肉、饧、海藻、菘菜、酢物等。(《外台》卷十二)治贲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贲豚汤方。

甘草(二两炙) 芎 (二两) 当归(二两) 半夏(四两汤洗) 黄芩(三两) 生葛(五两) 芍上九味,切,以水二斗,煮取五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夜二服。忌海藻、菘菜、羊肉、饧等。(《外台》卷十二)治贲豚气从下上者汤方。

生葛(五两) 半夏(五两洗) 黄芩(二两) 桂心(二两) 芍药(三两) 人参(二两) 生姜(上八味,切,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去滓,温分为五服,日三夜二服。忌羊肉、饧、生

治症瘕积聚方

治凡所食不消方。

取其余类烧作末,酒服方寸匕,便吐去宿食,即瘥。(《外台》卷十二)治宿食不消,大便难,练中丸方。

大黄(八两) 葶苈 杏仁(去皮尖) 芒硝(各四两)上四味,捣筛,蜜和丸如梧子,服七丸,日三。不知稍加至十丸。(《外台》卷十二)治症坚,心下大如杯,食则腹满,心腹绞痛方。

葶苈(二两) 大黄(二两) 泽漆(四两洗)上三味,捣筛,蜜和,捣千杵,服如梧子二丸,日三。不知稍加。(《外台》卷十二)治心腹宿症,及卒得症方。

取雄鸡一头,饲之令肥,肥后饿二日,以好赤朱泄饭,极令朱多以饲鸡,安鸡着板上取粪燥末,温清酒服五分匕,可至方寸匕,日三,若病困急者,昼夜可五、六服。一鸡少,更饲余鸡取足。(《外台》卷十二)治卒暴症,腹中有物坚如石,痛如刺,昼夜啼呼,不治之百日死方。

取牛膝根(二斤 咀曝令极干)上一味,酒一斗浸之,密器中封口,举着热灰中温之,令味出,先食服五、六合至一升,以又方用蒴 根,亦准此大良。(《外台》卷十二)又方商陆根捣蒸之,以新布籍腹上,以药铺布上,以衣覆,冷即易,取瘥止,数日之中,晨夕勿息。(《外台》卷十二)又方牛膝酒神验也。(《肘后方》卷四)治鳖症,伏在心下,手揣见头足,时时转者,并心腹宿症及卒得症方。

白雌鸡一双,绝食一宿,明旦以膏熬饭饲之,取其屎,无问多少,以小便和之,于铜器中火上熬令燥,捣筛服方寸匕,日四、五服,消尽乃止。常饲鸡取屎,瘥毕,杀鸡单食之。

(《外台》卷十二)熨症法。

茱萸三升碎之,以酒和煮熟,布裹熨症上,冷更炒,更番用之,症移走逐熨之,候消乃止

治诸水肿方

黄帝问于岐伯曰:水与肤胀、鼓胀、肠覃、石瘕、石水,何以别之?岐伯曰:水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也,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肤胀者,寒气客于皮肤之间,彭彭然不坚,腹大,身尽肿,皮浓,按其腹,腹陷而不起,腹色不变;鼓胀者,腹身皆肿大,大与肤胀拟也,其色苍黄,腹脉起;肠覃者,寒气客于少腹,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营,因有所系,瘦而内着,恶气乃起,息肉乃生,始也大如鸡卵,稍以益大,至其成也,若怀子之状,久者离岁月,按之则坚,推之则移,月事时下;石瘕者,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血不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

(《医心方》卷十)治水肿方。

黄犍牛尿一饮三升,若不觉,更加服之,以得下为度,治老小者宁从少起,饮半,亦可用后方。(《外台》卷二十)又方猪肾一枚,分为七脔,甘遂一分,末筛为散,以粉肾,微火炙令熟,食之,至三、四脔,乃可止,当觉腹中鸣,转攻两胁下,小便利,去水即愈。若三、四脔不觉,可食七脔令尽。

(《外台》卷二十)治大水肿,腹如鼓,坚如石方。

葶苈(一升,熬) 椒目(一升) 芒硝(六两) 水银(十二两)上四味,以水煮练水银三日三夜,数益水,要当令黄白以合,捣药六万杵,自令相合如梧子,先食服一丸,日三。日增一丸至十丸,不知,更从一丸始,病当从小便利,当饮好牛、羊二十)周大候正大将军平公于礼患气兼水,身面肿,垂死,长寿公姚僧垣处二方,应手即瘥,先服汤方。

桑根白皮(四两) 橘皮(二两) 海藻(三两,洗去咸) 茯苓 郁李仁(碎,各四两) 赤小豆上六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甚效。《古今录验》治气水身肿胀满。

姚大夫治燕公雍州录事于志光送云:从来知不能服汤,事较急,勿不努力服之。服此汤若微觉为益,频服三、两剂,勿不服。此药甚易,必无逆忤,如不能服,可服后丸,丸迟不应急耳。

又方橘皮(五分) 郁李仁(十分) 茯苓(八分) 葶苈(六分,熬) 防己 桑根白皮(各五分)上八味,捣下筛,蜜和丸,取 白皮火炙焦黄煮饮,服十丸如梧子,日再服,若不得宣通,稍稍加,常以宣为度。渴者饮此方。老蒋公处与张大夫家效。忌酢物。(《外台》卷二十)治但两足肿者方。

锉葱叶煮令烂以渍之,日三、四度,良也。(《外台》卷二十)治膀胱石水,四肢瘦,腹肿方。

大豆(五升) 防己(四两) 桑根白皮(切,三升) 白术(四两) 泽漆叶(切,三升) 射干(上七味,切,以水一斗半,煮取六升,去滓,内好酒三升,更煎取五升,分五服,日再夜一。余煎明日服之。(《外台》卷二十)治石水,痛引胁下胀,头眩痛,身尽热,灸法。

灸关元。(《外台》卷二十)又灸石水法。

灸章门、然谷。(《外台》卷二十)治暴患遍身肿满方。

大豆上一味,捣筛为散,粥清服三方寸匕,日再,甚良验。(《外台》卷二十)治身体暴肿如吹方。

巴豆(三十枚,合皮 咀)上一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绵内汁中以拭肿上,随手减矣,日五、六拭,勿近目及阴。(《外台》卷二十)治男女心上胀满,胸背痛,食进少,面微似肿,小便如涩方。

杏仁(八分,熬) 橘皮(五分) 苏子(三合) 防己(五分) 葶苈(六分熬) 茯苓(八分)上六味,捣筛,蜜和为丸,如小豆,细切桑根白皮煮为饮,用服此丸,初服十丸,日再,渐加至三十丸。(《外台》卷二十)治水腹大脐平者法。

灸脐中,腹无文理者不可治。(《外台》卷二十)治水腹胀皮肿法。

灸三里,风水灸解溪。(《外台》卷二十)

治诸淋方

五淋者,石淋、气淋、膏淋、劳淋、热淋也。石淋之为病,小便茎中痛,尿不得卒出,时自出,痛引少腹,膀胱里急。气淋之为病,小便难,常有余沥。膏淋之为病,尿似膏白出,少腹膀胱里急。劳淋之为病,倦即发,痛引气冲,小便不利。热淋之为病,热即发,其尿血后如豆汁状,蓄作有时。五淋各异,治方用杂,故不载也。(《外台》卷二十七)治淋方。

以比轮钱三百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饮之神效。(《外台》卷二十七)又方取牛耳中毛烧灰,服半钱匕,立愈。(《外台》卷二十七)又方取牛尾烧灰,水服半钱匕,瘥。(《证类本草》卷十七)又方烧头发灰服之良。(《外台》卷二十七)治五淋方。

苦杖不计多少,为末,每服二钱,用饭饮下,不拘时候。(《证类本草》卷十三)治石淋方鲤鱼齿一升 贝齿一升,捣筛,以三岁苦酒和,分为三服,宿不食,旦服一分,日中服一分,暮服一分。(《外台》卷二十七)

治腰痛方

肾主腰脚,肾经虚损,风冷乘之。故腰痛也。又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腰痛引少腹,不可以仰息。诊其尺脉沉,主腰背痛。寸口脉弱,腰背痛。尺寸俱浮直下,此为督脉腰疆痛。

凡腰痛有五,一曰少阴,少阴肾也,十月万物阳气皆衰,是以腰痛。二曰风痹,风寒着腰,是以腰痛。三曰肾虚,役用伤肾,是以腰痛。四曰 腰,坠堕伤损腰,是以腰痛。五曰寝卧湿地,是以腰痛。

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养生方》云:饮食了勿即卧,久作气病,令人腰疼痛。又曰:大便勿疆努,令人腰疼日涩。又云:笑过多,即肾转动,令人腰痛。

又云:人汗出次,勿企床悬脚,久成血痹,两足重,腰痛。《导引法》云:凡学将息人,先须正坐,并膝头足,初坐先足趾相对,足跟外扒,坐上少欲安稳,须两足跟向内相对,坐上足趾外扒觉闷痛,渐渐举身似款便坐足上,待共内坐相似不痛,始双竖足跟向上,坐上足趾并反向外,每坐常学,去膀胱内冷风,膝冷足疼,上气腰疼,尽自消适。(《外台》卷十七)治风湿客于腰,令人腰痛,独活汤方。

独活(三两) 生姜(六两) 干地黄(五两) 芍药(四两) 防风(三两) 桂心(三两) 栝蒌(三两) 甘草(二两炙) 麻黄(二两去节) 干葛(三两)上十味,切,以水八升,酒二升,煎取三升,分三服,不瘥重作。忌海藻、生葱、菘菜、芜荑。(《外台》卷十七)治腰痛熨法。

菊花(二升) 芫花(二升) 羊踯躅(二升)上三味,以醋拌令湿润,分为两剂,内二布囊中蒸之,如炊一斗米许顷,适寒温,隔衣熨之,冷即易熨,痛处定即瘥。(《外台》卷十七)治腰卒然痛,杜仲酒方。

杜仲(半斤) 丹参(半斤) 芎 (五两) 桂心(四两) 细辛(二两)上五味,切,以酒一斗,浸五宿,随多少饮之,延年。忌生葱、生菜。(《外台》卷十七)秦艽散,治风冷虚劳,腰脚疼痛诸病,悉主之方。

秦艽(四分) 白术(十四分) 桔梗(四分) 干姜(五分) 附子(三分炮) 牡蛎(熬) 防风(六分) 人参(四分) 茯苓(四分) 椒子(二分汗) 黄芩(三分) 桂心(五分) 细辛(三分) 甘上十五味,捣筛为散,以酒服方寸匕,日再服,一方加钟乳粉一两,亦好。忌桃李、雀肉、生葱、猪肉、冷水。(《外台》卷十七)肾着之为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所以如水洗状,又不渴,小便自利,食饮如故,是其证也,作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之故得也。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肾着汤主之。

甘草(一两) 干姜(二两) 茯苓(四两)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三服,腰中即温。(《医心方》卷六)治腰痛不可忍方。

橘子仁炒研为末,每服一钱,酒一盏,煎至七分,和滓空心服。(《证类本草》卷二十三)治肾脏风壅积,腰膝沉重方。

威灵仙末,蜜和丸桐子大,初服温酒下八十丸,平明微利恶物,如青浓胶,即是风毒积滞也。如未利,夜再服一百丸,取下后吃粥药补之,一月仍常服温补药。(《证类本草》卷十一)治老人风湿久痹,筋挛骨痛,服此壮肾,润皮,益气力方。

牛蒡子一升切,生地黄一升切,大豆二升炒,以绢袋盛,浸一斗酒中五、六日,任性空心服二、三盏,日二服。(《本草纲目》卷十五)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92321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人文社科小说 《集验方》

作者:洪氏
最后更新于:2016年09月08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集验方”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e92321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集验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