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总是依赖着别人给你快乐

 

我们的心总是在依赖一些信念,修行体系或哲学系统;我们依赖另一个人来指导我们如何行事;我们总想找到一个能带给我们希望和快乐的老师。因为我们追求的只是一种安全感罢了。...





作者:克里希那穆提

来源:克里希那穆提经典语录

  1. 你改变不了一座山的轮廓,改变不了一只鸟的飞翔轨迹,改变不了河水流淌的速度,所以只是观察它,发现它的美就够了。
  2. 感受到美而不加入意见,是唯一真正对美的了悟。
  3. 世上最难的事之一,就是单纯地去看一件事。我们的心智太过于复杂,早已失去了单纯的特质。
  4. “有依赖,就不可能有爱。”灵魂只能独行,因为我们都有能力决定自己的方向,却没有能力控制别人的道路。如果偏要把别人拉到你的生活轨迹上,或者你又要强行的进入别人的世界,最终的结果无非只有两种,要么在自己的世界里等死,要么在别人的世界里被扯到四分五裂。
  5. 正是因为你内心没有爱 所以你不停地从外面寻找爱来填满自己 ,这种爱的缺乏就是你的孤独,而当你看到这个真相,你就再也不会试图用外在的人或事来填补了。
  6. 如果我们不尊重孩子,而只是以奖赏引诱他,或以惩罚威吓他,那么我们便是助长了他获得利益的观念和恐惧感。由于我们自己所受的教养,是为了有所收获才采取行动,所以,我们不知道有一种不含有获取利益之欲望的行动。 正确的教育,鼓励孩子对他人尊重体谅,而无需任何的诱饵和威吓。
  7. 你是什么,世界就是什么。所以你的问题就是世界的问题。你和我才是问题,而不是世界,因为世界是我们自己的投射,而要了解世界我们就必须要了解我们自己。
  8. 你总是依赖着别人给你快乐。这不止是外在肉体的依靠,而是内在的、心理上的依赖,从其中,你获得所谓的快乐。一旦你这样依赖着别人,你就变成了奴隶。
  9. 你害怕接纳自己,因为你对自己没有信心,这就是你为何顺应社会、父母以及宗教的原因。如果不能了解自己而只是一味的想改造自己,是毫无意义的,因此把所有的理想去除吧!然后从接纳自己开始。
  10. 我们必须避免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渴望他人的支持与鼓励。一旦我们依赖他人的指引,我们便会忘却了原来的意图——唤醒个人的自由和智慧。任何权威都是一种阻碍。
  11. 无知的人并不是没有学问的人,而是不明了自己的人。了解是由自我认识而来,而自我认识,乃是一个人明白他自己的整个心理过程。因此,教育的真正意义是自我了解。
  12. 我们的心总是在依赖一些信念,修行体系或哲学系统;我们依赖另一个人来指导我们如何行事;我们总想找到一个能带给我们希望和快乐的老师。因为我们追求的只是一种安全感罢了。
  13. 人们读书、娱乐、交友、恋爱、结婚、宗教、信仰、工作、活动、兴趣、爱好、权力与金钱欲望都是为了分心。分什么心?分孤独的心,怕自己无事可干而感到孤独。
  14. 我们真的有可能活在完全没有信仰的世界里吗?我指的不是以某种信仰取代另一种信仰,而是要彻底摆脱所有的信仰,这样我们才能在每个当下焕然一新地面对人生,完全不从历史的局限中产生反应,这样就不会制造出我们和真相之间的障碍。
  15. 当思维完全静止,真理便出现了。惟有当自我不复存在,当心终止了它的活动,也就是说,当心不再受它的自身追逐所束缚,此时思维才会静止。对美的爱可以表现在一首歌、一个微笑中,或表现在沉默之中;然而我们大多数人不爱沉默。
  16. 要觉察到真正的自己,我们必须停止这种想要成为他人的挣扎。理想在教育中并不重要,因为理想妨碍了对“现在”的了解。
  17. 我们说的佛这个字就是觉者,他对自己分分秒秒内在发生的状态都很清楚,没有一个念头不清楚,没有一个动机不清楚,没有一个情绪不清楚,可以达到这样的状态就是觉醒,这个觉醒才是生命最重要的关键点,一个人可以清醒的认识自己,就可以做自己的主人,否则我们好像是自己在作主,其实一点都作不了主。
  18. 各类所谓的通灵经验,只不过是人类接受了传统的暗示和以往的习性所策动,而投射出来的念相……
  19. 我们都喜欢炫耀自己,显示自己拥有一些什么东西。你知道一朵水仙或者一朵玫瑰。他从来不假装,它的美就在于他本来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20. 唯有了解我们自己本身时,恐惧才会终止。 教育,不应该鼓励个人去依附社会,或与社会消极的和谐相处,而是要帮助个人去发现真正的价值-它是经由公正不偏的探讨和自我觉悟而来。如果没有自我认识,则自我表现便成为自我肯定。以及其所含的种种因野心和侵略性而造成的冲突。教育,应该唤醒一个人自觉的能力,而非只耽溺于自我的表现。
  21. 如果你不再隶属于任何家族、国家、文化或特定的一洲,你就会有一种局外人的超脱感。如果一个人能如此彻底独处,就能产生赤子之心,也只有赤子之心才能使人从悲伤中解脱。
  22. 当我们有一种感觉时,我们总是喜欢为它命名,我们说它是愉快或痛苦的。但你可曾想过,如果你不命名会怎样?试试看,下一次生气时,不要为它命名,只要觉察那份感觉而不给名称,然后看看会怎样。
  23. 我觉得有件东西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没有任何动机的热情。
  24. 收藏一堆的经书以及各种象征神的物品,就代表你是真正的宗教人士吗?因此宗教并不是为了逃避事实,宗教修持乃是去了解自己在日常生活里的言行举止,譬如自己是如何对待佣人,妻子和邻居的。
  25. 重要的并不是问生活的目的是什么,而是要清除内在的混乱。就像一个盲人问什么是光,如果我告诉他什么是光,他就按照他的盲目和黑暗来倾听,但是假如他能看见,那么他永远不会问什么是光这个问题,因为光就在那里。
  26. 我认为一个人可以默默无闻地活在世界上,完全不被人知道,没有名气、野心和残酷。如果一个人不认为自己有多么重要,他可以活得相当快乐。
  27. 如果你当了律师或商人,在内心里仍然强烈想成为画家,那么在你的余生中,你会变成一个既无趣又疲倦的人,你会生活在折磨、沮丧与悲惨中,你被毁了...
  28. 我们可能获得学位,具有像机械似的效率,然而却没有智慧……智慧並非只是一些常识;它并非来自书本,它也不是机巧的自我防御的反应,或具侵略性的断言。一个没有读过书的人,可能比一个博学的人更有智慧。
  29. 如果我一向明白野心的驱使,一向想在工作中达成某种目标,成为什么人物,有所成就,那么我又怎样会钟爱我做的事情?艺术家如果只关心名声是否伟大,总爱和他人比较,野心是否顺遂,就不再是艺术家。他和别人没什么两样,只是技师而已。
  30. 只要成功成了我们的目标,我们便无法免除恐惧,因为成功的欲望滋生了对失败的恐惧。

手指长按二维码,识别并关注“健康求真”


    关注 健康求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