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不讲功夫只说禅【蜂优学院51期课程回顾】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





小伙伴好,我是D君。

蜂优学院51期课程结束啦,这次请到了河南资深导游刘光伟老师给大家分享的《少林寺—不讲功夫只说禅》。感谢刘老师的分享,此处应有掌声。☜

受台风影响,没赶上课堂的同学是不是又满怀遗憾?
没关系,D君双手奉上本期的文字版课程重点回顾。

此外墙裂推荐音频课程

蜂优客APP-蜂优学院-课程回顾),助你成为学霸。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这是刘老师的

开场诗。

1
什么是禅


每每提到少林寺时,往往用禅宗祖庭和武林圣地来形容它。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在中国形成8大宗派。其中占主流的最能代表国情的就叫禅宗,而禅宗的发源地是在少林寺。之所以把禅宗祖庭四个字放在武林圣地前面,说明少林寺的地位在宗教界远远比在武林界高的多。



据说当年释迦摩尼在灵鹫山法会上讲经说法,没用语言而用手势,拿一朵金色的波萝花展示给众人看,但都不知道释迦摩尼是何意,只有他的大弟子摩诃迦叶面带微笑。

这说明两人心灵达到一种沟通交流,释迦摩尼说了一句话:我有无上心法,万千法藏,我把修行方法最好的一种传给摩诃迦叶。这种方式就是后来所说的禅。

禅传到中国的时候发生了变化。距今约1400年以前,从印度来了一位在中国佛教史上划时代的关键人物——菩提达摩。他拜了释迦摩尼的大弟子摩诃迦叶,学好出师,在海上航行了3年,在广州登岸,经广州抵达南京。

梁武帝执政期间痴于佛教,大兴土木,修建寺院。梁武帝见到达摩后很得意觉得自己有莫大功德,达摩说无功。梁武帝信奉小城佛教,自我修行所作所为完全为自己;达摩主张的是大乘佛教,普度众生。所以达摩决定离开南京渡江北上。



达摩来到嵩山之后,找到一个山洞在里面面壁坐禅了9年,每天打坐心里毫无杂念。他苦苦研究如何把印度的佛教在中国发扬光大。

9年之后方才明白一个道理:任何一种外来的思想和文化想在中国这么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博大精深的国度里生存发展下去,必须要和先进的文化联系起来和当地文化密切结合。

此后下山在少林寺创建了中国佛教最具中国国情的宗派—禅宗。达摩被后人尊称为禅宗祖师,少林寺则被誉为禅宗祖庭。



弘忍在武则天时期是有名的高僧,但年纪大了,面临接班人的问题。命令寺院的和尚们每人写一首诗,却都不敢写。大家推举神秀写诗,他毫不客气作了一首: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一位伟大的高僧慧能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他听到这首诗轻蔑的说了四个字“了犹未了”,然后把这首诗改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惹看到这首诗大吃一惊,把代表传法的信物交给了慧能让他连夜到南方传教去了。

所谓的南顿北渐就指:南方以慧能代表的顿悟派,以北方神秀代表的渐悟派。后来渐悟派慢慢消亡,只剩下顿悟派。

慧能到了南方后,看到山上寺庙的门口有个风帆,两个和尚在议论到底是风动还是帆动。慧能长叹一声:“非风动,非帆动,乃其心动。”这时的禅已经上升到哲学的领域了。

(此为导游听课笔记)
2
万丈红尘一粒米
现代生活节奏很快,竞争激烈。甚至很多人沦为了房奴、车奴,总感觉到压力山大。我们在这样一种社会状态之下能否保留一份禅心,达到从容洒脱对待人生呢。
我们每天在为四件东西所忙碌,
第一:包袱—衣食。面对压力越来越大的现状,感觉身心疲惫,都在忙着对付衣食住行。

第二:公文—工作。现状社会竞争激烈,只有认真敬业对待手头的工作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

第三:和尚—责任。人生在世,上有父母,下有子女,每个人在世上对社会有责任。逐渐发展下去,童年时候的纯真善良到如今还能找到几分?

禅是直指人心的东西,把心底最原始质朴的自己给挖出来。

所以大家也不要刻意去了解什么是禅,去修禅。
把你的心灵放在一个美好的环境中去,沐浴在阳光雨露中,接收正能量,本身也是一种修禅。



再次感谢刘老师。本期全部内容请在蜂优客APP-蜂优学院-课程回顾里听老师给你再讲一遍,墙裂推荐听音频课程呐!下期课程,长按下图中的二维码报名哦。

蜂优学院:导游的在线学习社群。

左下角阅读原文,导游都在听这些课!
(内容原创,转载需先授权。内容所属:刘光伟)

扫  码  听  课

回复 信息 了解导游圈近期最重磅的资讯

回复 名师 获取导游名师最独到的分享

回复 招聘 阅读导游都在看的招聘信息
导游者(daoyouzhe9)
新政 | 技巧 | 时事 | …
这是一个有态度有品质的导游公众号


长按二维码
关注 导游者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导游都在听这些课!


    关注 导游者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