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我决定安定下来”

 

关于「安定下来」的12个小故事...





想要安定下来,往往是一瞬间的念头。

在此之前,只在意当下,不惧远行,也不曾忧虑悠长岁月里未知的问题。可能因为年纪渐长,可能因为遇到一个特别的人,可能因为心境变换,让我们在一瞬间产生了期待和踏实感,心有向往。

你在哪一刻想要安定下来?我们问了12位用户的故事。欢迎拉到最后,分享你的故事。

“大学毕业,我就想要独立生活”


住艺签约设计师程晖为曾焱冰设计的一层全是厨房的家

@曾焱冰 | 住艺用户,餐桌美学家 & 生活家我其实很早就有对家的想象。早到刚刚大学毕业,希望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时候。还记得当时宜家刚刚进入中国,第一次进到宜家,看到一个一个的样板间,从布局到家具的款式、装饰品摆放的方式,都和以往对家的认识那么不一样,一下就迷上了这个感觉,开始幻想自己可以有一个这样可爱的空间。

后来有过一段时间,自己租房子住,那时候也很穷,只买了几件简单的家具,买了一块竹凉席当地毯,布置了很多自己喜欢的餐具、植物、一些装饰画,但家的感觉就有了。

其实一个家不一定是拥有一个房子,或者多少名贵的产品,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布置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绝对做主的感觉。
“发现中乐透怀了三胞胎
那时想一定要有一个属于我们5个人的家”




图为 @Lily 和她的三个孩子@Lily | 住艺用户,半职妈妈&环境保护工作者,31岁结婚时就想安定下来但是当时没钱,婚房都是自己简装的,想着有自己的地方先住着。但是真等到肚子里怀着三个宝贝的时候,那时才想着一定要有一个属于我们5个人的家,一定要好好设计一番。尤其是想到三个孩子在这个家里跑来跑去的场景,这个愿望特别强烈。

怀孕时因为身体原因,一直卧床休息,孩子出生后又需要大笔资金抚养,这个愿望一直是个梦想。等到自己30岁那年,也算是老公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房子是我生日那月签约的。特别有仪式感,所以现在终于有机会要实现这个美好的「念头」了。

为了实现理想的计划,我选择了住艺签约设计师师建建。一是他对于用户需求把握很精准,二是对于“家”的定位和我们的不谋而合:家是业主用来居住的,设计师不能强加给用户过多的设计语言,二是做到了从用户的真实需求出发。三是我和师建建聊过两次,他性格特别开朗,特别合拍。沟通很顺畅。

现在最大希望是这个家的每个空间我、我先生,以及三个孩子可以共同使用和互动,每个空间都随着岁月能留下美好回忆。
“回老家过年即将离开的瞬间
发现父母的头发已经白到了鬓角”


@小米 | 生态农业创业者,33岁08年出的国,14年初回来了。整个13年,是我人生转折的一年。从回老家过了年即将离开祖国时,突然发现父母的头发已经白到了鬓角,心里多出一个声音问:往后要一直留在国外吗?哪里才是真正属于我的地方?…

从北京机场一路到斯德哥尔摩机场再坐大巴回到国外的“家”,我的心情是异于往常的,怎么都高兴不起来。这么个问题,我思考了半年,最终做出决定,回国。

我现在回到了勉强算得上五六线城市的老家,我最亲爱的爸妈每天打电话来,问要不要回家吃饭,在二线城市上班的男朋友每周末不辞辛劳赶回来一起度周末,没有什么高大上和令人羡慕的光鲜,但觉得特别有安定的满足感。




图为 @小米 的家
我和他五年异地恋
2014年底他对我说:来美国吧,生个孩子,我养你们
@Earthling | 财经媒体,34岁

2010至2015年,我和老公经历了五年long distance期间老公一直在美国读Phd,我在香港做律师,一度觉得平日有工作,周末有闺蜜,晚上有视频的「港漂」日子还不错,直到2014年底,老公工作步入正轨,对我说:“来美国吧,生个孩子,我养你们”。才忽然意识到,虽然有婚姻,但我们并没有「家」。

现在我们和一岁的宝宝一起生活在纽约的两室一厅公寓里,房子不大,但我们终于在一起。随着宝宝越来越长大,我们期待未来给她一个更大空间的家,有house有草坪有滑梯,这在美国并不困难,只是居住会远离城市一些,工作通勤会辛苦一些。只要一家人在一起,窗明几净,粗茶淡饭就很快乐。
"想要安定下来,是在和老公在一起以后
@小白爱调调 | 住艺用户,国企,35岁

想要安定下来,真的是从我和老公在一起以后。原来那么多年都觉得北京只是个过站,所以也根本没有买房的打算。结了婚,找到对的人,自然而然希望有一个小窝,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温暖的家了,两个人对共同经营一个家都充满期待。

从羡慕朋友家的大豪宅,到期待通透大平层,到指望能有个小院自己养植物养动物,到最后的50平米。心情从一步步低落、触底,后来又反弹了,但想一想50平里也一样可以实现我们对「家」的全部理想啊~ 毕竟房子只是「家」的「容器」,真正重要的是住在里面的人。一个豪宅,如果里面的人是冰冷的,房子也只是空落落的建筑。
“去年在一个农村上课,异常大的雨,墙「轰」一下塌了
就那一瞬间,决心定下来”


@赵槑 | 曾为培训师原来是一个培训师,常年出差,一个月要去4.5个省份。住在当地的宾馆,经常忘记脚下的土地是哪儿,上课的时候,常喜欢举例说像我们这儿……的考试,本想加个地名,却欲言又止,因为突然忘了,这是哪儿。

有一夜醒来心跳的慌的不能自己,突然问自己在哪儿啊,怎么也想不起来,然后仔仔细细回想来的对接,再在高德上确认一下地图,再确认一下闹钟,才睡了。

去年在河北一个农村上课,异常大的雨,上上课,墙“轰”的一下塌了,就那一瞬间,决心定下来。
“替杂志写了许多美好的家之后”


图为 @丸 的家@丸 | 自由撰稿人,23岁在替杂志写了许许多多美好的家的故事后,逐渐对未来的家萌生了许多期待。没有特定的机缘驱使,只是在我看来,认真过生活从来都比漂泊要有意思。

想要有一个可以晾晒干花、一点一点收藏季节痕迹的地方;一个温馨的懒人读书角、有一面白墙、一张很大的工作台、一层麻一层白纱的窗帘、很大的书架、许许多多新鲜的植物,未必精致优美,但会是一个随着自己的成长、远行、生活经历的丰富而逐渐丰满的空间。晴时看书,雨天打盹,能安心工作也能自在休息。

嗯,就是我现在的家的样子。
“36岁,经历了漂泊,病痛,分离之后”
@小瓶子

36岁之后,经历了漂泊,病痛,分离之后,当一切尘埃落定,心也逐渐沉静下来。

我希望家是周全的,能为自己方方面面出发设计的,符合自己生活习惯,安逸。
“28岁的时候,妈妈得了乳腺癌”
@Lili

我在28的时候,妈妈得了乳腺癌,我一下子觉得她随时会离开我,而我还没有结婚,还没有让她看到我有一个安稳的属于自己的家,当时,我和我男朋友说“我们结婚吧” 。想要一个对我好的人,仅此而已。
“一个人生活了5年后,裸辞回到了家乡”
@宋雪梨一个人在外面学习工作了五年,终于在上周的时候裸辞了。

在外一个人,被生生磨成了女汉子,或者说是糙汉子,一个人吃饭已经是家常便饭,也试过一个人在急诊室里面等待,等了几个月联系上脑科医生,感觉这些都没让我想要离开大城市回家,只是让我格外的想家。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因为苍蝇有一天一回家满窗户的苍蝇,以至于之后的几天我一直处于有家不能回的。

相比事业来说,人更需要的可能就是陪伴吧。哪怕事业可以短期麻痹自己让自己忙碌,可是夜深的时候,在单人床上被噩梦惊醒,也希望能听到的是平稳的呼吸声,而非二十四小时循环播放的电视,第二天起来,和家人一起吃个早餐,聊聊最近所发生的一切,又有了前进的动力。
“我从来沒有想要安定下来”
@hcw
|
住艺用户,工程师,28岁
对我来说安定下來的意思就是不再有欲望,不再渴望更好。所谓的「settle down」应该是不再挣扎做自己,而去妥协做別人觉得是为了你好的事情。包括但不限于:稳定工作,跟经济适用男结婚生小孩,存钱买保险之类的。所以我从来沒有想要安定下來。最后妥协就是裝修房子,作为一个(安定)下来的表象。

我一直沒有在同一个地方呆超过五年,想要有一个近似大家脑海中(家)的地方。我觉得不是说只能有一个地方才是家。一来好像是说有爱的地方才是家。注重的是灵魂。但是毕竟灵魂不能脱离了肉体存在。变成还是会需要有一个外在形态来呈現。最主要的是有一个算是自己和老公私密的空间,感觉比较有归属感。

我们郑重推出住艺会员服务,希望让期待「安定下来」的人有机会离自己的理想居所更近一步。也希望和热爱家,热爱住艺的你建立起更长久、密切的联系。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住艺会员中心,注册成功即成为住艺会员,可即刻享受限时会员福利。你将有机会获得价值199元的生活美学线上课程门票,并有机会获取价值50000 元的全屋焕新设计服务。你可以和设计师一对一沟通,并获得为你的家量身定制的设计效果图。如果你的家在北京,还可以享受上门量房服务。


    关注 住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