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死在叙利亚,却死在了这里:伦敦大火的7个片段,有泪也有爱

 

灾难背后的泪水与温情...



恐袭的阴霾还未散去,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又让这座伤痕累累的城市陷入悲痛之中。

当地时间6月14日,位于伦敦西部的一座高层公寓楼格伦费尔塔(Grenfell Tower)突然起火, 据路透社报道,到目前为止,大火已经造成17人死亡,75人受伤,预计死亡人数还将继续上升,可能会超过100人。

格伦费尔塔是伦敦西部一栋24层公寓楼,楼龄46年,楼里共有120套住房,大约600名住户。凌晨一点左右,火焰从大楼第四层开始燃烧,短短15分钟,大火就吞噬了整座楼。

这是伦敦近几十年发生的最惨烈的火灾,不少亲历者将这场火灾描述为“人间地狱”。在火海中,有母亲为了让孩子活命,从高层抛下小孩,有受困者给家人打了最后一通电话,有人亮手电筒求救,直到火焰将其吞噬……
这场火灾牵动着全世界的神经,国外和国内的媒体都在持续跟进:新闻媒体拍摄的照片,社交网络上的细节,亲历者的采访,真实地还原了这场悲剧,也让我们看到了灾难中让人动容的时刻。媒记君从这些报道和文章中整理了7个片段,在这7个片段中,有这场灾难背后的泪水与温情。
“我还有很多梦想要去实现……”
在废墟中残存的字条上,一个孩子用稚嫩的笔迹写道:“我无法描述自己有多开心,我有很多梦想和计划,我很期待实现它们……”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却道尽了一切悲凉。
他没有死在叙利亚,却死在了这里


第一位确认身份的受害者,名叫默罕默德·阿哈加里,他是西伦敦大学土木工程系的学生,只有23岁,同时还是曾从叙利亚战火中逃出的难民。
图为默罕默德·阿哈加里


他住在14楼,当他在房间里等待救援的时候,试图和家人通话,但是没有联系上。最后他跟朋友说“再见,火已经烧进来了”,并且请求朋友把消息传给他在叙利亚的家人,告诉他们他爱他们。穆罕默德的哥哥这样形容他的弟弟:“他是为了平安而来到英国的,但是他没有死在叙利亚,却死在了这里。”
两个孩子的母亲在Facebook上求救
30岁的Rania Ibrham住在顶层,她当时用手机在Facebook上直播了自己和两个孩子在大火中的绝望时刻,在视频中,她对着楼下聚集的人们大声呼喊,“好多人被困在楼上,我们该怎么出去?”但是她却没有路可以出去。在直播的最后一刻,她开始了祈祷,Ibrham的朋友收到她最后的消息:“对不起大家,要说再见了。”
图为Rania Ibrham
学霸女生逃离火灾,不忘参加考试
大火也许能烧毁人的房屋,却烧不毁人的精神。据英国都市报报道,16岁的女孩伊内丝(Ines Alves)是一名高中生,大火发生时候,她正在复习化学,准备参加第二天的中学会考。在和家人一起冲出公寓楼后,伊内丝还带上了化学笔记,等到了凌晨,眼见火势越来越惨烈,她意识到家已经被烧毁,再也回不去了。
图为Ines Alves


家人们都劝她,发生了这样的大事,她可以不用去考试了,甚至连学校在得知了她的情况后,也告诉她不必去了。但是第二天一早,伊内丝还穿着昨晚逃出火场时身穿的睡衣,来到学校参加了化学考试。
救援人员身陷危机,已尽全力
在火灾发生后,约200名消防员赶到现场进行扑救,但由于消防车的云梯只能伸到低楼层施救,加上火势过猛过快,根本没有办法救出全部住户。而且因为燃烧的大火,大楼墙体有许多地方开始崩裂,消防员也随时身陷危机。
 
经过整夜的行动,消防员们显得筋疲力尽
伦敦消防队长Dany Cotton表示,她的消防队员们目睹了非常可怕的场景。她说:“我和我们的一名队员谈话得知,当时他离跳窗逃生的人非常近,他泪流满面,而他是一名职业的消防员。”

“我们喜欢把自己看作是英雄——他们是英雄,但他们也有感情。他们被昨天的事情完全摧毁了。”
民众把救援中心淹没了
火灾虽然无情,但伦敦人的反应,却让人无比动容。

火灾发生后,伦敦的民众自发开始捐赠各种各样的物品:食品,卫生用品,衣服,鞋子,尽自己所能地提供帮助。
许多救助中心都已经发布图片,其中能看到许多陌生人将大量的物资捐赠给刚刚失去了住所和财产的灾民。甚至有的捐赠点不得不让人们先暂停捐赠,因为这儿实在无法负担更多的捐赠品。
民众在发生火灾的大楼留言墙上写下鼓励的话语


两位英国女歌手Adele和Rita Ora也被目击参与现场救援,两人都居住在伦敦,大火发生后她们都自发去现场帮忙。
Adele在火灾现场
英国首相:将对灾难展开全面调查
6月15日,英国首相特雷莎·梅(Theresa May)来到火灾现场视察,并下令要求对火灾展开全面公开的调查。“眼下人们希望得到答案,这绝对是正确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今天下令对此次灾难展开全面公开调查,” 特雷莎·梅表示,“我们需要获得解释。我们要为那些家庭、那些失去爱人、朋友和家的人获得一个解释(People deserve answers)。”
特蕾莎.梅在现场视察


同日,伦敦市长萨迪克·汗在失火大楼现场接受记者提问并发表讲话。然而在他讲话期间,数次被周围愤怒的居民打断。自2013年起,该大楼内的居民就多次向当地政府部门投诉,称“大楼存在火灾隐患”,然而却一直都没能引起重视。

愤怒的现场居民向伦敦市长喊道:“必须有人站出来为此负责,火灾本应该能够避免的!我们需要一个以上的安全出口”。
英国各大媒体的头版都在对这场火灾进行追责


目前,对失踪者的搜寻仍在进行中,引起火灾的原因也仍在调查。当格伦费尔塔的钢筋水泥变为焦炭,一位接受采访的消防界人士哀叹:“这居然是发生在2017年的事情,简直是太悲哀了。”

逝者以矣,生者如斯,也许除了对逝者的追悼,我们还要反思,这些灾难究竟为什么会发生?

* * *

媒记君综合整理自: 

路透社 独立报 卫报 每日邮报 新华社 界面新闻 lens杂志  新京报 

公众号“英国那些事儿” “带你游遍英国” “新欧洲”(图片来自网络)


以上内容使用新榜编辑器发布。新榜编辑器,多平台一键分发、海量在线图片搜索、大数据帮你了解“什么值得写”、丰富的样式中心,可能是全中国最好用的编辑器。

高考满文作文
《深夜食堂》
广电新媒体转型
《欢乐颂2》热文
亚马逊书店
高考热文集锦
追星大号被封杀
国产剧抠图乱象
传媒影视30部
动画片
《思美人》
黑客盯上好莱坞
B站商业模式
陈峰
《欢乐颂2》


    关注 媒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