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想想“别人家的孩子”|音

 

“别人家的孩子”,新解。...



仲敏老师说:

一位朋友分享了自己最近在教育孩子方面新学的一招。

他的女儿五岁了,脾气非常急,每当别人无法满足她的要求时,她便会“啊啊啊啊”大喊大叫。这时,他会非常生气,有时甚至忍不住打女儿几下。可是这之后,他又会非常懊悔。

后来他尝试了一个新的方法,那就是每当女儿大喊大叫时,他便默默对自己说:“这是别人的孩子,这是别人的孩子,这是别人的孩子……”神奇的是,这样一来,他内心的愤怒会减轻许多。

杨绛先生说过一句话:没有人能伤害你,除非你自己。也即是说,外在的事情与他人伤害不了我们,能伤害我们的只有我们如何看待这件事情。

同样是女儿情绪失控,这位朋友从一开始的愤怒到动手去打孩子,再到不再愤怒,女儿与父亲生气的事实没有改变,但他换了一个角度去理解女儿的情绪,而他自己的情绪也出现了天差地别的改变。

认知模型中,有一个“ABC”原则:

A是发生的事情

B是你对事情的看法

C是你感觉到的压力与情绪状态

外在的事情(A)不是情绪与压力(C)的来源,对事情的理解(B)才是情绪与压力(C)的来源。改变外在事情(A)不易,要想让你的情绪状态(C)得到改善,最好的办法是去质疑你的视角(B)。

今天,你质疑过你的(B)吗?
点击听取往期精彩语音

音|睡前语音:为何Ta夜夜有梦,而Ta“从不做梦”?

给女人:关注你身体的感受|音

睡前故事:女人与鸭舌帽|音

睡前故事:这个日本人在这方面是榜样|音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是真的吗|音

睡前故事:作业引发的母子之战|音

睡前故事:微笑女人最好命|音

仲敏
青岛德硕心理健康咨询管理机构压力与情绪讲师,注册企业EAP培训师,企业心理资本教练。主要从事企事业单位管理者与员工的压力情绪管理培训与咨询工作,在银行、烟草、中航工业、航空等大型企业及机关、部队帮助各类人员提升心理资本,增进工作与生活的动力。
小青出品 转载注明


    关注 小青读心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