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之光 菩提花开|夏令营闭营式师父开示

 

教育立寺

文化兴寺

关注“法华寺”智慧分享...

  

教育立寺   文化兴寺
        关注“法华寺”智慧分享
导语:昨天下午,法华寺2017年“慈心之光”青少年夏令营圆满。闭营式上,面对现场几百名法华家人,包括营员、家长、义工和社会爱心人士,师父做了精彩开示,话语间,饱含着对孩子们深沉的爱,对教育的总结反思,对家长们的殷殷嘱托。师父是出家人,虽然不是“科班”出生的教育家,但她以强大的社会责任感和一个菩萨行者的无尽悲心,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和谐有爱的环境中,得到正确智慧的引导。愿我们大家都来关注教育,做孩子们学习效仿的榜样,在他们稚嫩的心田中,播撒下美好光明的智慧种子,使菩提之花开满人间。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孩子们,法华家人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早晨,有个孩子轻轻敲响客堂的门,跑过来对我说:“师父,我还不想回家,我想再多改变自己。”这个孩子便是9岁的顾浩轩。孩子的话,让我感动,也让我沉思,更让我知道身上袈裟的责任。

今天下午是闭营式,孩子们从下午1点钟进会场,到现在已经将近4个小时。会场里不时听到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声音,这么长的时间,想让孩子们保持安静,不乱动,可能吗?这不符合孩子的天性!让我们为孩子们的“动”鼓掌!我经常对我的义工菩萨们说:“假如孩子不调皮,还需要你干嘛?假如孩子不调皮,我们怎么知道如何帮助他们?!”







夏令营活动第二天,临近夜晚12点,一个孩子走进会客室,说自己睡不着,要跟我聊聊天。他告诉我,自己从6岁就不会笑了。我很惊讶,也很心痛。一个10岁的孩子,何以有如此沉重的心灵?背负着这样的心灵负荷,他的人生如何上路?有的孩子告诉我,我也知道自己的缺点,想和父母沟通,结果却一个耳光落了下来。家长朋友们,这些在夏令营中真实发生的事情,让我很痛心,让我看到了教育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让我知道了一个成年人的责任。作为成年人,作为父母,作为他们人生的第一任老师,我们用心去倾听他们的声音了吗?我们有没有用心去和他们沟通?我们有没有读懂他们的心声?在这里,我想跟父母们谈几点:
第一,我们要用心去呵护生命。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一个复印件坏了,原因在哪里?在孩子的身上,往往会发现大人的影子。今天闭营式,孩子们知道爸爸妈妈要来,为了给爸爸妈妈展示这七天的收获,他们都努力争取上台。有的孩子没能上台表演,在座的父母失望了吗?孩子是不对的吗?不是,我们的孩子,个个都是最棒的,只不过活动的安排,很多节目都是以集体的形式呈现,这并不代表我们的孩子有问题,或者不优秀。作为父母,我们要教会孩子学会豁达和宽容,学会正确面对一切对境。只有心宽了,路才能走得更远。

第二,我们要用心倾听孩子的声音。知道孩子需要什么,多和孩子沟通,听听孩子的声音。有的父母说,孩子平时听课不专心,不喜欢聆听。在此,我只能说:“对不起,你还不了解你的孩子。”我们要善于观察自己的孩子,找到孩子的兴趣点,知道他想要的,不要用我们自己主观的意志强加给孩子。21号在南通“梅庵书苑”,有孩子问朱老师,兔子脚不会画,问老师应该怎么画?老师说,这个可教不起来,我教你的,只是我看到的,想要画好兔子脚,让爸爸妈妈带你去动物园或者养殖场,自己学会观察,才能画出你心中的兔子。听了朱老师的话,我深受启发,我们的孩子不是缺乏想象力,不是没有创造力,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只有让孩子走进生活,用心发现生活中的美,带孩子去用心发现这个世界,用心感受不一样的东西,才能使画充满生命力。我们了解孩子吗?刘子暄刚来的时候,人人都说她好动顽皮,但她练起瑜伽、练起武术来,是那样认真、专注,我告诉她的爸爸妈妈,孩子喜欢瑜伽,喜欢武术,爸妈妈妈说不懂,从来不知道她还有这样的爱好。我们的父母太忙了,忙得不了解自己的孩子。我们总是说父母:“我这样做都是为你好!真是这样吗?我们在给予孩子的时候,能不能听一听他们的心声?


第三,我们要关注孩子的心灵。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和爱护,不能只停留在物质上,我们要关注到他们的心灵,走进他的内心,深入了解他,给孩子适当的帮助,而不是一味地包办。有个孩子说,不是我不做家务,是爸爸妈妈根本不让我做。在夏令营,孩子们自己打扫寝室,抢着洗碗,他们的潜力是无穷的,问题是,我们愿不愿意给他们一个空间。我们的爸爸妈妈,承担着养家糊口的重担,压力也很大,这个时候,我们要注意,不要把负面的情绪带给孩子。孩子做错了,给孩子一个鼓励,一个拥抱,多给一点呵护,千万不能家暴,我们的言行,直接关系到孩子心灵的健康。我们不能成为扼杀孩子的元凶,我们都需要学习和成长。如果我们自己做错了,也要及时反省和改正。


第四,就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去剑山朝圣,带领孩子们体验大自然的魅力,去挑战自己的极限,没有一个孩子说自己不行的。8岁的徐李木子,膝盖碰破了一点皮,我问她行不行,她说:“我行的,皮就破了一点点。”从山下一直拜到到山顶,没有一句怨言,而是用包容化解一切疼痛。最后,所有的孩子都顺利拜上了顶峰,这是什么力量?这是团队的力量,是榜样的力量。我们要做好孩子的榜样,不要因为一点点小事情,就斤斤计较。我们说孩子不孝顺,我们自己对父母孝顺吗?我们不让孩子玩游戏,而自己却在不停地发微信,抢红包。唐妈妈的课上,当唐妈妈最后课程结束时,问孩子们,可以提一个小小的愿望。三分之二的孩子都说,要求老师发红包。当时听了,我非常心痛,我们的教育,言传身教到了什么地步?!

在法华寺夏令营这样的环境中,有太多的可能。孩子们和我有缘,在这里,他们便是我的孩子。陈晓玲带着孩子从武汉赶过来参加夏令营。她是一名脑科医生,为了充实夏令营的队医团队,我答应她留下来做义工。拔草时,她的孩子跟一位小营员发生了冲突,她心里很着急,没有责怪别的孩子,而是上去给自己的儿子一个巴掌。我当时对她说:“你怎么可以打我的孩子?在这里,你只是一名义工,你的责任是维护好所有孩子的健康。如果你觉得你是他妈妈,你可以打他,那么,现在就请你收拾行李,带着自己的儿子滚出去!因为,这里不允许家长陪护,你没有资格打“我”的孩子!”晓玲当时听了,很惭愧,当即就向我道歉,请我原谅她的莽撞。我们如何充当好在孩子心中的角色?那就是我们做事的目标性要明确,只有知道自己的身份,明白自己的责任,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在夏令营,既然接受了你的孩子,我们便会对他们负责。每个孩子在这里都是平等的,不会因为家境的区别,而受到不一样的对待。不会因为家里特别有钱,而受到优待。夏令营里,有几位孩子,可以说是“富二代”,他们搞特殊了吗?他们娇生惯养了吗?他们跟其他营员一样同吃同住,同样待遇。


夏令营,是一次心灵之旅。在这里,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包容。“容”是那么的可贵,团队力量是多么的强大!这份爱的力量,将会继续传递下去,希望未来的你们,回忆起这段难忘的生活时,用这样的力量去解决遇到的一切困境。最后,我将一句话送给大家:一切的语言都是苍白的,唯有行动才是最真实的,做到才能得到。希望我们的家长朋友,学会感恩和包容,学会理解和引导,让孩子们在你们的教育下健康成长。


师父的谆谆教导,回响在耳畔。这里,附一首家长朋友的感悟:






你能认出师父的慈悲吗?

有人说这个师父好慈悲,一来就笑笑笑笑

有人说这个师父好慈悲,一来就送我东西

有人说这个师父好慈悲,从来不要求不骂我们

有人说这个师父好慈悲,懂品茶品香写字画画

有人说这个师父好慈悲,事事都给我打卦算命

有人说这个师父好慈悲,神通广大能帮我抓鬼

有人说这个师父好慈悲,名声广大弟子众多

有人说这个师父好慈悲,出了好多书籍引渡弟子

有人说这个师父好慈悲,长得太帅了

有人说……

这个“慈悲”只是我们认为的慈悲

不是佛陀和菩萨的真正的慈悲

这个“慈悲”只是巩固我们我执与轮回的“慈悲”

对于不留情面指出自己错误的师父,

对于要把奇葩的你骂醒打醒的师父,

对于深更半夜还在解答问题的师父,

对于呕心沥血谆谆教诲自己的师父,

对于引导你种真正的大福田的师父,

对于教你平实无华观心改过的师父,

对于生生世世要拉你出轮回的师父,

你认出师父的慈悲没有?

你认出真正慈悲的师父没有?


开示  照空法师

摄影  妙心

排版  刘亭沅


    关注 法华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