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真集:调心语录一》

 

1睡眠在状态学上和死亡是类似的,那么有些执着失眠的人拼命要求睡眠和“想死”的确是一样的。白天需要完成的事情没...



1


[b]睡眠在状态学上和死亡是类似的,那么有些执着失眠的人拼命要求睡眠和“想死”的确是一样的。白天需要完成的事情没有用心达成,于是只想期待夜晚来临,且在入睡前在玩会手机,而后期许陶醉在梦乡里,这是一种逃避。假如第二天没有睡好,又开始发动疑病素质,就不努力去做需要做的事情;
从积极阴阳辩证角度而言,睡眠不足本身也是延迟寿命的方式,失眠永远都不是问题,问题是怕失眠,怕的背后是死亡焦虑,死亡不会因为你的焦虑而被转化,它是迟早的事情,无须祈求嘛;当身体需要休息的时候,你不想睡着都很困难;偶尔的失眠是一种心灵层面的放电现象,实在无须执着。
[/b]

2


早期精神分裂体验者如果能够乐于忍受社会的世态炎凉;如果早期抑郁症患者能够依靠科学的自我对话方式去尝试表达早年与双亲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大量敌意与愤怒;如果早期强迫症体验者能够渐渐体验顺其自然而心满意足;如果早期[b]自恋体验者
能够关注自己的心声,能够发展出一些自尊立足的不同方式;那么就有可能避免恶化。

[/b]

3


[论吞忍][b]有很多东西不属于我的,我却把它们义无反顾的吞了下去,我也明知道那些东西有毒,可是我的自体内聚力无法应对破碎感,摆荡感,失落感,所以我没有选择。我需要被解救。


[/b]
4


[b]在这条伟大的自我修心与成长的道途上,有时候注定需要独来独往的思考、任凭褒贬的破斥力、逆流而上的果敢,就像风儿不怕网罗,莲花不怕污水。而后在日出与日落之间强有力地抖擞自己的精神为社会做出身体力行的贡献,在生与死之间尽量留下一些积极作为,而不枉此生。在这个道途中,我们将会深刻地谛听到美妙的禅音:
过往的一切心路历程与人生经历终将协助我们进入更加伟大的自我。宇宙的确需要你的存在,否则它是不圆满的。

[/b]

5


[b] 所谓深度的心理治疗如果用最通俗易懂的话来描述,大概就是一句话:
依靠科学的人性观与咨询设置,陪伴来访者重走一遍童年,转化古老的自体客体。

[/b]

6


[b]防御机制就如同衣服,你见过谁不穿衣服可以出来混的,除非是婴儿。衣服不需要脱掉,而是不要在夏天穿大棉袄;也不要穿着泳衣睡觉;总之穿衣服或带面具不叫虚伪,关键是穿戴上适合的。


[/b]
7


我们需要了解过去的互动模式,但目的不是为了找到亲密,抑或停留在那里,而是更好的告别过去。所以,真正的亲密关系应该是先摆平内在与生俱来的的存在性孤独,如果这股先天能量没有充分回应,即便一个人每天被一群亲密关系包围着,也是人格退化的开始。这个星球,最值钱的东西叫做-[b]平


[/b]

8


这个世界上任何领域的杰出专家或大咖都是在自我克服,自我超越的时候一不小心就变成了他人眼中的大师,才构建出了自己的理论学派。 每一位立志成为[b]情绪平衡大师的自助心灵
最好都有“孔观天下-德被内在众生”的宏观学问与调和内在迫害型子人格的雅量与耐心。

[/b]

9


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自信与自卑这俩个子人格[b],当自体不认识它们的时候,我们就是它们的奴隶;当我们认识它且学会运用最科学的个体无意识动力学,人格学,自体学,集体无意识意象分析学,它们就有机会成为我们的麾下一员,且个个均能够发挥其价值。


[/b]
10


有形的物质,无形的能量感受,癫狂的置换,幼稚的退行,变相的沾染,幻觉般的错觉,行为层面的造作,虚构的心识,[b]这一切皆是无常,皆是空相。


[/b]

11


[b]      对于成长基础与悟性基础很不错的人,是可以协助其相对快一点的把新衣服穿上。 而对于原发性焦虑能量潜抑很深的心灵,则不要太快,因为背后的原始焦虑能量的冲击力会比较大。也因为当来访者一些自身继发性情绪“获益”过大时,其防御机制与阻抗机制是很强大的,强行剥掉“旧衣服”反而是一种灾难。
[/b]

12
日后不论在生活中遇到怎样的不顺心,不妨先静静的呆在那个感觉中,让感觉自己去蜕变感觉,让“气”自己去觉知那股气。情绪低谷前面必是开明,逆境之终也必将是顺境。许多事情随着正念品质与自体内聚力的提升都会过去的,中间的只是一个虚假空的过程,而前方必是“[b]柳暗花明又一村
”。

[/b]

13


有些人生性比较好动,并时常看似好意的诱导身边的同辈或晚辈做人一定要外向,一定要风风火火,然而他并不明白什么是外向的真正内涵。
他这种外向如同云中的闪电、风中的烛火一样动荡不安,无法培养出稳定的人格情操。另外,有些人生性比较好静, 然而安静得有点像熄灭的冷灰、枯干的草木一样缺乏青年人应有的朝气。其实真正的动静本自一如,本自一体,只有像安闲的云里有鸢鸟飞动,平静的水中有鱼儿跃起,才是有道青年应有的雅量与[b]风骨。
14


您要是养生,第一条辩证正见就是“不怕死”。只有第七识不怕死,才能相对长寿;对于一个有一定功夫的中观行者而言, 他甚至认为死亡是生命的高潮阶段,何来恐怖?

[/b]

15


[b]  论成败:  
许多杰出人士一旦确立了目标,就不曾动摇,但遇到无常时顶多弹性地改变策略。同时也有太多失败的人三天两头都在改目标,就是不肯在最困难的时候坚持住,并且主动改变错误的方法,老是活在自我设限与过去的几次失利中。在这个蓝色星球里, 上苍往往不允许一个在没有经历过重大失落考验的人而轻易顺利的办成一件对他来说十分重要的秘密事情。

[/b]
16


[b]论上进
:如果你热爱自己的大学专业或是掌握了一技之长,那么如何做才算上进呢?关于这个问题不同的志向决定了不同的心量与精进心,因此没有标准。
但是既然在3年内定位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后,不仅要有兢兢业业的思想,也要有一种洒脱的情趣。如果在单位一味追求绩效,把自己搞的十分约束和清苦而缺乏精神上的松弛与陶冶,那么这就像只有秋天的肃杀而没有春天的生机一样,怎么能滋润万物呢?
届时,即使你在别人眼中是个冲劲的,但是内心的缺憾和酸楚只有自己在夜深人静时清清楚楚。 (凡事过犹不及)

[/b]

17


[b]一台戏中的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他们是相互依存、相互衬托、相互成就、不可分割的作用,
而不是谁要消灭谁的敌对关系。那些执着偏于“善”的人,总是憎恨坏人,总想消灭反面人物,而不懂得如果彻底消灭了所有的反面人物,正面人物也同时不存在了。(从中立角度看待阴阳互根现象,关键是平衡中庸)

[/b]

18


[b]     
论规律: 我以前常说以自然法则为岛屿,主要就是指宇宙中既存的八大规律,包括:“阴阳互根律”、“天地因果律”、“天人合一清净律”、“五行生克律”、“蛹动螺旋律”、“自控调谐律”、“万物质量互变律”、“气机中成极反律”。 从宇宙八大规律中,每条又可分出八条规律,八八六十四,能从这六十四面来研究事物和处理问题,才能不犯大错,不断走向和谐。而深入了解了这些规律,也就能悟透易经六十四卦中的一些深刻天理与自然法则。

[/b]
19


不论是爱自己或是爱身边的人,都必须建立在中道观的基础上,而不能是刻意的盲目的去自我束缚。如果在一个人该舍得或该付出的时候,不让其付出,这不是爱,叫害。同理,在自己无法接纳自己的时候,先学会接纳自己的不接纳,不批判自己的批判,才叫初阶自爱。



20


一个追求完美主义的母亲,会把眼中孩子的不完美,看做是自己状态的不完美,这会使她的某个子人格产生剧烈的挫败感或焦虑感,而这种焦躁感会进一步催化她对孩子的随性控制态度,以便使孩子更加接近她所要求的[b]完美标准。


[/b]

21


当我们在表意识理性层面-说接纳症状的时候,最终最好连[b]“接纳一切”
也忘掉,在初阶成长中甚至需要进一步忘记“需要忘掉”的这回事情,这种状态就是我们心理学中所追求的接纳的状态,也即是哲学中启蒙的类似非非的状态。

[/b]


    关注 心灵活泉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