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的中国“情缘”

 

玫瑰历来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被认为是爱情、和平、友谊和献身精神的化身,并把它作为美丽、热情和力量的象征。而由...



玫瑰历来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被认为是爱情、和平、友谊和献身精神的化身,并把它作为美丽、热情和力量的象征。而由新鲜玫瑰花瓣蒸馏而得的玫瑰精华,也已成为热衷芳疗人士必备的护肤养生圣品,给人带来绝美的享受。

今天花痴宝宝带着大家一起去追溯“玫瑰”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情缘。

追|忆|玫|瑰
Reminiscing about roses


玫瑰在中国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五代。当时欧洲国家已经开始利用玫瑰制作一些玫瑰制品。但是当时因为玫瑰制作工艺不成熟,所制作出来的玫瑰制品都是外用,其中用玫瑰萃取的玫瑰露尤为珍贵。渐渐地这些古老的玫瑰产品就漂洋过海,传入中国,并成为当时最受珍视的高档美容用品。



唐代,杨贵妃每次在华清池沐浴时,喜欢用玫瑰花铺池,久而久之洗出了凝脂般的肌肤。玫瑰花浴用于美容保健是借洗浴时浴水对局部的刺激作用和鲜花药力作用,使腠理疏通,气血流畅,从而达到美颜悦色的目的。

(琉璃雕花瓶)        
到了宋代,人们除了将玫瑰用于美容护肤,在香道合香中,也开始广泛使用玫瑰作为重要原料。为了追求极致的制香艺术,他们甚至用玫瑰水来蒸香。

在宋人对“玫瑰水”大量需求的驱动下,制造玫瑰水的技术开始传入中国地区,本土的香水制造业也随之发展起来。
美人晓镜玉妆台,仙掌承来傅粉腮。
莹彻琉璃瓶外影,闻香不待蜡封开。
  ——宋·虞俦《广东漕王侨卿寄蔷薇露因用韵》
玫瑰水,总是被灌装在异国风格的玻璃瓶里,玻璃晶莹澄澈,香露馥郁清新,很快就迷倒了爱香的中国人。



明清时期,玫瑰水萃取制作工艺更是流行开来,很多富贵人家开始了自行蒸制。

清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提倡女性在洗面、浴身之后,用一些玫瑰花水匀拍在面上、身上。并形容“此香此味,妙在似花非花,是露非露,有其芬芳而无其气息,是以为佳”。

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也无比偏爱用玫瑰水护肤,在洗浴后,不仅要由宫女用花水轻轻拍遍全身,还极其爱喝玫瑰花茶,年近古稀依旧肤嫩如少女。于是京城的百姓开始效仿,食用玫瑰渐渐流行开来。

但不止这样,古人除了将玫瑰用于日用,对于玫瑰的药性认识也颇具智慧。

玫瑰功效记载



《本草拾遗》:“和血行血,理气,治风痹,噤口痢,乳痈,肿毒初起,肝胃气痛。”

《泉州本草》:“治肺病咳嗽痰血、吐血、咯血。”

《食物本草》:“主利肺脾,益肝胆,辟邪恶之气,食之芳香甘美,令人神爽。”

《本草再新》:“舒肝胆之郁气,健脾降火,治腹中冷痛,胃脘积寒,兼能破血。”

《药性考》:“行血破积,损伤瘀痛,浸酒饮。”

《随息居饮食谱》:“调中活血,舒郁结,辟秽,和肝。酿酒可消乳癖。”

在《红楼梦》中,则有药用“玫瑰清露”的案例,因为宝玉挨了父亲的毒打,王夫人让袭人给他吃玫瑰露,说可以“心中爽快,头目清凉”。

这些记载,都指出了在古代玫瑰就因为具有疏肝解郁、活血化瘀、调节内分泌、使人气机舒畅、心情愉悦的功效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中。



“玫瑰”与中国的情缘绝非一朝一夕,而是情意深切,源远流长。过去,她养护了我们的身心近千载。现在,卉和水将饮用玫瑰水的神奇制作秘方引入中国,以地道的“卡赞勒克养生玫瑰水”,和神秘的东欧养生文化,再次敬献中国人民!
愿你我能不负这大自然的精粹造物    
如古人般,对美好之事    
珍之,重之    



    关注 卉和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