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损8亿,转让股权,家电“出身”的TCL还能在手机市场翻身吗?

 

TCL方面可能更多需要的是换脑经营,重塑管理、营销团队,如果无法对此实现突破,那它很难在国内市场有机会,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也很难保持。...



作为我国第一批获得手机牌照的十余家厂商之一,国产手机老将TCL如今到了卖股求存的境地。10月9日晚间,TCL集团发公告称,控股子公司TCL实业控股拟以4.9亿港元向紫光集团、云南诚投等三家战略投资者转让TCL通讯科技6.27亿股,占TCL通讯科技总股本的49%。转让完成后,TCL通讯科技仍为TCL集团的控股子公司。

转让TCL通讯科技49%股权无疑将减少通讯业务亏损对TCL集团业绩的影响。由此可见,TCL通讯科技的亏损已成为TCL集团不能承受之重。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TCL通讯科技实现销售收入68.7亿元,同比下降26.1%;亏损8.52亿元。

甩掉包袱,TCL的手机业务是否就能轻装上阵,迎来曙光?

01

为减亏降低股权比例 
TCL集团公告介绍,此次转让为进一步推动子公司TCL通讯科技的战略调整和业务重组,以适应通讯行业的快速变化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并降低TCL通讯科技近期业务低迷对TCL集团整体业绩改善的影响。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TCL通讯科技仍为公司控股子公司。

作为TCL集团旗下的主要产业之一,TCL通讯科技主要以三大品牌Alcatel、TCL及BlackBerry在全球从事设计、生产及销售业务。但是由于受到市场竞争加剧和行业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TCL的通讯业务近年来一直表现不佳。数据显示,TCL通讯科技2017年上半年销量同比下降36.2%,实现销售收入68.7亿元,同比下降26.1%,整体亏损8.52亿元。通讯业务已经成为拖累TCL盈利增长的重要因素。

对于此次股权转让,TCL集团表示,将有利于TCL通讯的股权结构优化并推动加速转型;另一方面也将降低TCL集团持有TCL通讯科技的股权比例,有利于减少TCL集团股东分占的亏损。同时,随之而来的组织优化和业务重组,有望推动其在产业链上建立新的竞争优势,以适应当前产业和市场竞争的要求。

TCL最新引入的三家投资者,多在通信上游产业链中有所布局。据其介绍,紫光集团在手机芯片平台、射频及混合信号芯片、存储器等核心器件领域具备深厚的产业链上游资源;云南城投于近期受让了手机ODM服务商闻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8%的股权,并在半导体硅片领域进行了系列投资布局。第三家受让方Vivid Victory Developments Limited在通讯及消费电子行业具备较为丰富的管理与投资经验。
02

手机销量下滑背后
国内市场的冲击

2016年的国产手机市场可以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在华为、OPPO、vivo攻城略地抢占大部分市场份额的同时,联想、中兴、TCL等老牌手机厂商却节节败退、暗自神伤。

在衰退大军中,TCL通讯的情况无疑是最严重的一个。4月7日,TCL集团对外公布了2016年业绩报告。报告中提到,受海外手机市场低迷、关键部件成本大幅上升及中国区全面重组等因素的影响,2016年TCL通讯业绩同比大幅下滑,2016年TCL通讯销售手机6876.6万台。

从TCL手机的总体销售数字来看,接近7000万台的销量并不是小数。但是仔细研究这个数字,就难免会让TCL通讯感到尴尬。

首先,TCL通讯在2016年初时曾对外宣布,2015年TCL通讯全球手机销量超过8355万台,是全球第五大手机厂商,夺下了国产手机厂商在海外销量第一的宝座。相比之下,2016年销量为6876.6万台,较2015年就有了17.7%的下降。

其次,在接近7000万台的销量当中,智能手机只有3898万台,在其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本就不大的情况下,较2015年又下降了18.79%。从TCL智能手机的占比就不难理解,为什么TCL通讯这么大的销量却没有登上任何一家第三方机构的榜单。

TCL通讯2016年的萎缩趋势,在2017年仍在延续。与2016年业绩报告同时发布的还有2017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预告称,TCL集团预计2017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6.5亿元~7.5亿元,同比增长83%~111%,集团各项产品均取得良好增长,唯有手机业务出现大幅度下滑。

报告称,海外手机市场延续低迷态势,TCL通讯业绩同比下滑。一季度TCL销售通讯设备及其它产品(包括智能手机、功能手机)1054.6万台,同比下降38.7%,而2016年同期销量为1721万部。

2017年上半年,TCL通讯实现通讯设备及其他产品销量合计2116.9万台,同比下降36.2%;实现销售收入68.7亿元,同比下降26.1%;受海外手机市场低迷态势延续、内部组织及业务重组的阶段性影响,亏损8.52亿元。

TCL集团在2017年半年报就提及当前困境,“集团自2014年销售额突破1000亿以来,连续三年销售收入规模徘徊,毛利空间不断收窄,营业利润持续下降。我们意识到,这主要是企业竞争力相对下降所致。”

昨日TCL集团股价收于3.74元,总市值为456.79亿元。
03

家电企业涉猎手机市场的局限
或许TCL本身就不具备能够做好手机的基因。产业观察家刘步尘表示,中国家电厂商不适合做手机,未来十年也依旧如此。“当时的手机太好卖了,谁都能做,导致厂商一味追求销量而根本不注重产品质量,做了很多对不起消费者的事,现在必然要付出代价。”

据了解,TCL手机在2000年前后相当红火,当时齐名的还有波导、夏新,其中,TCL和夏新都是家电厂商。彼时的手机市场,不需要高精尖的技术,只需要快速向市场推出功能机产品,甚至个别厂商都不做出厂试验就将产品推向市场。

从夏新和TCL目前的遭遇似乎也能印证这一观点。夏新早已从国内手机市场中销声匿迹,而TCL看起来不低的销量,实际上与国内市场以及TCL品牌自身关系并不大。

2016年的具体数字尚未公布,不过根据TCL通讯公布的2015年销量数据可以看到,TCL手机2015年销售总量超过8000万台,海外销量为7422万台,占总销量的88.83%。而海外销量中,大部分还是阿尔卡特的销量,并不是TCL品牌,其自有品牌基本只在国内销售,数量也不足千万台,功能机还是主要部分。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刘步尘看来是由于手机和家电不同,TCL的手机品牌形象不符合消费者的要求。“在消费者眼里,家电属于耐用品,而手机则是快消品、高科技,消费者会认为家电厂商没有能力生产出高技术含量的手机,所以消费者对家电的品牌印象就无法嫁接到手机上。

而家电厂商如果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消费者的这种认知,就无法在手机行业做出成绩。”

如今,TCL通讯在国内手机行业掉队已是不争的事实。回想杨柘曾说过的不能让TCL手机只是单纯地活下去,除了面对眼前的苟且还要有诗和远方。显然,李东生和TCL通讯不仅需要诗和远方,还需要快速攻克中国市场来扭转手机业务拖累整个TCL集团的窘境。

然而,这种根本的转变对于TCL通讯来说,绝非易事。
04

曾寻求转变却无功而返
叱咤商场30余年的李东生不是看不到TCL通讯的问题,他早早地就意识到了TCL手机需要做出改变,来扭转颓势。事实上,TCL通讯在2016年已经展开了一系列变革。“我们必须要在中国市场重建TCL通讯的竞争力。”李东生表示。

据悉,TCL通讯在2015年底进行了重大重组,邀请前华为消费者业务中国区CMO杨柘担任TCL通讯中国区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同时,中国业务团队还空降了另外18名高管,TCL通讯全面重组。

杨柘上任以后,迅速启动全新品牌升级计划,确定了“宛如生活”的新品牌理念,并先后发布了多款核心产品,涵盖高中低端全部档位。

在2016年6月,TCL集团发布公告称,要将TCL通讯转成全资控股子公司,并从港股退市。TCL通讯前CEO杨柘表示,希望2016年TCL通讯能盈利一块钱。外界认为,TCL通讯此举是由于海外市场持续低迷,转而发力国内手机市场。

此外,2016年12月,TCL通讯与黑莓达成长期授权许可协议。根据该授权协议,TCL获得全球(除印度、孟加拉国等少数几个国家)范围内生产、销售黑莓品牌智能手机的独家授权。

然而,在阿尔卡特和黑莓两个品牌的加持之下,TCL通讯的手机销量在2017年也没有好转,下滑趋势依然明显。

面对TCL通讯业务迟迟不见起色,而营销费用却丝毫没有减少的情况,李东生不愿给TCL通讯和杨柘多一点时间。在2017年2月,杨柘已被免职。在行业里,对刚刚空降一年的高管免职,应该是非常严厉的处罚,可见TCL对手机业务不满意到什么程度。

在通信专家项立刚看来,杨柘在手机行业是有能力的,这一点从他在三星和华为的成绩就能看到。于是,在杨柘离开TCL后,项立刚还向联想移动推荐过他。

另外,有业内人士认为,每一个新的战略的实施和效果,都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一年时间显然是不够的,TCL通讯如此的短视,很难做出成绩。诚然,TCL手机品牌长久的弱势,即便是杨柘也无法在一年就带来根本性的转变。
05

三家投资者能否挽救TCL?
TCL集团在发布的公告中,将转让子公司TCL通讯科技股权的原因部分归为由此可引入具备产业背景和业务资源的外部投资人,有利于TCL通讯科技的股权结构优化并推动其加速转型,重新建立竞争优势。

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9月曾就TCL通讯的现状谈到,“我们的经营方式、商业模式,以及产品的转化没有跟上市场变化的节奏。”在分析人士看来,TCL手机在营销上长期存在短板,此外,过于单薄的产品线也是其扩张受阻的原因之一,TCL产品更新速度相对于竞争对手较缓慢。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受访时认为,TCL一直没在手机市场上站住脚,它更像是一个加工厂,具备加工能力,但在研发和品牌塑造上一直没有明显的起色。

他分析,TCL过去主要依靠低价、耐用的中低端机型抢占市场,但随着市场的转移,越来越多的用户如今喜欢效果更好、功能更强的中高端产品,再加上面对多个国内企业竞争,其手机业务面临的局面就比较难过了。

从多个电商平台的TCL手机销售情况可以看出,其畅销款多为定价在一两百元左右的老人机。

付亮认为,紫光集团等三家投资方各有特点,对TCL提高产品的研发能力和营销能力都有一定的好处,但是三方入局仍难改变TCL通讯科技的局面,TCL方面可能更多需要的是换脑经营,重塑管理、营销团队,如果无法对此实现突破,那它很难在国内市场有机会,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也很难保持。

来源:文章综合自【股城财经、新浪财经、蓝鲸TMT】


微信ID:caijingxinzhi

专注财经深度报道,挖掘财经内幕

为你打捞最新、最具价值的财经讯息

勾搭小新传送门

QQ:2850252025  微信:xiaoxintech


    关注 财经新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