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摇滚老炮那些人和事 (二)

 

崔健是摇滚之父,按照逻辑来讲是不是还存在摇滚之母,摇滚之子摇滚之女之类的,很遗憾,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这种说法,...



往期推荐:

中国摇滚老炮那些人和事 (一)

经典摇滚现场——酷玩乐队《Yellow》

崔健是摇滚之父,按照逻辑来讲是不是还存在摇滚之母,摇滚之子摇滚之女之类的,很遗憾,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这种说法,如果要把除崔健之外的所有摇滚乐手都称为摇滚之子,那么一向标榜特例独行、决不妥协的摇滚人们可能都不会认同,凭什么就成了儿子辈了?但多数人还是认可崔健在摇滚乐发展的先驱地位,前文说过崔健的年龄和阅历优势当然是重要的因素。



笔者认为,崔健还是比较适合摇滚教父这一称谓的。89年由王晓京一手策划的《新长征路上的摇滚》演唱会,彻底把崔健唱红了,当时在圈内炙手可热的人物,94红磡演唱会张楚的主音吉他手、原呼吸乐队主音吉他手曹钧就说:看来以后只有崔健之后了,我只能安心去教吉他了。那种感觉就好像在电影《阿凡达》火了之后,有影评人就说以后只有《阿凡达》之前和《阿凡达》之后了一样,是有那种划时代意义的。而演唱会的策划人王晓京在演唱会结束后立马被叫到有关部门问话。由此可见那场演唱会的影响力有多大。



说起王晓京,他是被认为是崔健的首任经纪人,在圈内也是个传奇人物,笔者穷尽各种方法也没能查到此人今年到底多大岁数,在百度文库里说他是崔健的发小,崔健是61年生人,王晓京估计也差不多,长大了开出租车,然后当了修车厂的老板,后来崔健要在北展开演唱会,就是那《新长征路上的摇滚》演唱会,89年的事,崔健就问他修车赚钱不,王晓京说还行,崔健就说来帮我忙吧,王晓京就去了,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赚的确实也比修车多,然后90为亚运巡演也是王晓京一手操办的,人脉看来还是很丰厚,组织能力也比较强,现在看照片,长了一脸的浅麻子,戴着个金边眼镜,长相实在是没法恭维,但这个人在当时、或者以后一段时间在音乐圈甚至是演艺圈都是个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物,号称国内第一经纪人。



可能有的人对他的印象也就是从女子十二乐坊才知道有王晓京这么个人的,其实在当时王晓京在京城的能量是相当巨大的,指南针乐队的原主唱罗琦从南昌赶到北京就是签在王晓京旗下的艺人,再后来罗琦在酒吧被人捅瞎了眼睛,罗琦用矿泉水瓶子把掉了的眼球装里面拿去找王晓京让他去摆平这事,王晓京说你打架是你自己愿意打的,这事管不了。



其实呢,王晓京想管也没法管,捅瞎罗琦眼睛的那人来头也不小,坊间传说是某将军的千金,你王晓京能量再大,部队的事你能管得了吗?后来王晓京由又联合起来当时几个著名的词曲作者,比如三宝等人,垄断了作品市场,大有想让谁红就想让谁红的地步。坊间传闻那时候好多歌手都在王晓京居所附近逛游,一见面就装偶遇,套近乎,言必称敬仰,最后总得引到能不能唱你们一首歌这个话题,所以说那时候的王晓京就有想潜谁就潜谁的实力的,丝毫不亚于现在那些导演什么的。



但是具体潜没潜过,或者是潜了然后潜了谁,笔者不能在这胡乱说。王晓京还负责制作了《摇滚北京》系列专辑,收录了很多乐队的作品,对国内摇滚乐有很重要的推动作用,不亚于魔岩文化的《中国火》系列。崔健的第二任经纪人是陈戈,当时上北大时候就是崔健的歌迷,那时候的北大有个崔健的铁杆粉丝团,陈戈就是其中之一,陈戈毕业后去美国留学,留学回来后又把处于被禁演状态下的崔健推介到北美几个城市和学校去巡演,后来两人在商业化运作这个问题上纠结了很久,两人最终也因此而分道扬镳。


坊间传说,当时陈戈已经跟一个洋酒厂商谈的差不多了,甚至一些细节问题都敲定好了,但是最后签合同的时候崔健还是放弃了,因为什么呢?就因为崔健坚决不同意把他的头像印在洋酒瓶上,合同金额是500万,这数目在现在都不算小数目,何况是零几年的时候,就因为崔健无法忍受自己的头像被那些推杯换盏的人捏在手掌上,这些钱就打水漂了。



还有一点就是崔健对电视这个媒介特别抵触,因为做电视节目宣传效果一点也不比演唱会差,特别是在一些影响力很大的电视台或者电视节目,但是上电视节目就会缺少现场感,特别是要严格服从导演、制片,因为这些导演制片为了达到好的播出效果往往会要求歌手假唱,也就是对口型,但这点崔健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再一点,崔健就是所有演唱会崔健基本都是压轴出演,自己的演唱会或许前面会有几个热场乐队或者歌手,但是整个演唱会崔健都必须是主角,崔健无法忍受自己不是中心的那种感觉。所以崔健对上电视节目很抵触,但是陈戈认为你要提高知名度、加强吸金能力、吸收更多受众,电视是个必要的载体。两人的矛盾越来越深,其实归根结底,两人之间的心结是到底要不要过度商业化这么一个争论,陈戈是从美国留学回来的,深谙市场运作的规则,崔健呢,有自己的坚持,他需要商业化来维持整个团队的开销和满足自身生活的需要,但要不要过度商业化他心里还是犯嘀咕的,为了赚钱就丢掉坚持他真的做不到。



从2000年的反盗版运动到2002年开始的宣传真唱运动巡演,崔健都是坚持着自己的原则,谁也别想染指心中的那片处女地,就连演唱会上观众要求唱场熟曲,他都不作理会,总想唱些新作品,他觉得,一个歌手总不能停滞不前靠那么几首歌过火吧,非得跟自己过不去,也跟观众过不去。真唱和反盗版两件事虽然掀起了一阵波澜,但到现在看来都是无疾而终,现在还有几个在卖盗版磁带和CD的?都在网上听了,不叫盗版,叫D版。



真唱在各种晚会上依旧没有市场,假唱还是大行其道。所以说,你可以有理想,也可以有梦想,但你不能拿理想和梦想去换饭吃,重要的是要活在当下。在这一点上,崔健一直和自己较劲。到现在也是这样。崔健的第三个经纪人是尤尤,到现在也是她,一个当初只有24岁的女孩子,在一场演唱会后毛遂自荐找到崔健说:你现在有经纪人吗?崔健说没有,尤尤就说:你看我当你经纪人行吗?崔健看了看她,然后说行。



尤尤在当今的摇滚圈内是个左右逢源的人物,谁都能混个脸熟,人际关系打理的特别好,对崔健的各种演出事务有极大的帮助,崔健也特别满意,当然这也并不能说尤尤就是崔健的最好的一任经纪人、崔健没有看走眼什么的,王晓京业务能力差能帮他把那《新长征路上的摇滚》演唱会开起来吗?



被叫去谈话还能全身而退,能量何其了得?陈戈没点本事能让老崔跟他去美国好几个城市和高校巡演吗?几个经济人的能量、能力都不差,其实变的是崔健,用某乐评人的话来说就是崔健已经不再站在舞台中央了,笔者要说的是,崔健可能都不在舞台上了,就连一代天王周杰伦似的人物都不在舞台中央了,崔健很可能都去台下当观众了。



观众的口味是不以崔健的意志为转移的,谁迎合了主流市场,谁就站在舞台中央,摇滚乐这个东西,从94红磡摇滚新势力演唱会以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那是个转折点,到现在20年都过去了,摇滚乐的影响日渐式微,现在站在舞台中央的都是那些选秀节目如《中国好歌曲》《中国好声音》《星光大道》里出来的歌手,当然还有神曲《小苹果》。这20年来,崔健也逐渐意识到了,也许他不肯承认,但是实际情况就是这样,他趋于妥协了,妥协这个词,如果崔健本人看到肯定会相当不高兴,但是已过知天命之年的他心态渐渐地平和了,知道哪些事情是无法强求的了,他如今再一次振臂高呼估计也不会有太多的响应了,他知道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这一点笔者也非常替他惋惜,并不是说老崔你唱不动了,而是时代变了,你无法抗衡时间的侵蚀,无法抗争命运的无常,更无法抗争更多的人去听别人的歌,这是一种无奈,真的无奈。但是老崔还没有退却,只是在较劲中打起了鼾声。从80年代一直到现在,一个人从二十来岁的小伙子一直玩音乐走到今天而且还丝毫没有要隐退的意思,还多了几个称谓诸如:导演、演员、作曲家。



这个能折腾劲一般人都赶不上。近期崔健导演的作品《蓝色骨头》也终于和广大观众见面了,一部雪藏了两年之久的片子,冲破重重阻力终于搬上银幕了,为什么拖了这么久才上,据说原因是涉及敏感话题——林立果选妃。还算好了,其实崔健执导的第一部片子至今还未公映,搞得投资人很不愉快,崔健更不愉快,似乎命运又要来个轮回,好在这个轮回不算长。

文章来源天涯论坛,原作者不详

仅作滚迷饭后消遣之用,非商业盈利目的






    关注 中国摇滚乐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