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中美丽的女妖们

 

从世间生命的花鸟虫鱼到大自然中的风雨雷电,皆可为妖。...



说起妖怪文化,我们并不陌生。从《聊斋志异》中痴情的花妖狐魅到《西游记》中狡诈的神魔小怪,从世间生命的花鸟虫鱼到大自然中的风雨雷电,皆可为妖。

无论是那荒诞不经的奇书还是坊间不经传的茶肆之谈,都曾有过他们的身影,或强大,或呆萌,或痴情……它们都将每一个妖怪赋予了人类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他们虽始于想象却也并非都荒诞无稽。他们身上凝结着着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往往是人们思而不达又充满期待下映射着人类复杂情感的产物,深深得烙印着这片土地上某些不言而喻的东西和文化符号。


今日小可爱们就随着小编走进这孕育了千年,充满神秘的东方文明领域吧。




木魅

木魅是树木幻化的精灵,又称木魅山鬼,出自南宋鲍照《芜城赋》中:“木魅山鬼,野鼠城狐”。木魅的形象传入日本后再次得到发展,在《百鬼夜行》中描绘其外表同普通大树无异,是灵魂居住的树木,如果将树推到或弄伤则会招致灾难祸及全村。

在画作中,作者在人与树的形象上进一步细化,将人物头发亦化为树枝上纠缠的藤蔓,更直白地表达了“树木与精灵”的关系,利用人物的躯体和延展的发丝形成三角构图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使木魅的形象更具神秘感。






卑,厕鬼之属。明·董斯张在《广博物志》卷一四引《白泽图》中写道:故溷之精名曰卑,状如美女而持镜。呼之知愧,则去也。

传闻卑是厕所中持镜的美女,会因为人的呼唤而害羞离去。因此,作者以一位依靠在巨大镜子旁的美女作为画面的主要人物。同时,让女子与其他精怪元素围绕镜子形成灰面,构成圆形的构图。




白水素女

南朝·梁·任《述异记》记载:晋安郡有一书生谢端,为性介洁,不染声色。尝于海岸观涛,得一大螺,大如一石米斛。割之,中有美女,曰:予天汉中白水素女,天帝矜卿纯正,令为君作妇。是现代田螺姑娘故事的原型。

白水素女来自天上,以螺为寄生,所以在画作中作者将海螺的元素运用其中,在服饰上以繁复的绣纹体现人物的雍容华贵。






湘夫人

相传,湘夫人是以舜与二妃(娥皇、女英)的传说为原型的湘水女性之神,与湘水男性之神湘君是配偶神。人们在祭湘君时,以女性的歌者或祭者扮演角色迎接湘君;祭湘夫人时,以男性的歌者或祭者扮演角色迎接湘夫人,各致以爱慕之深情。

诗人屈原曾以《九歌• 湘夫人》来描写湘君期待湘夫人而不至所产生的思慕哀怨之情, 诗以湘君思念湘夫人的语调描绘出驰神遥望、祈之不来、盼而不见的惆怅心情。

画作中,以湘水女神的背景为元素,将画面背景安排再河流之中,同时也在人物形象上嵌入许多的水流元素。《九歌• 湘夫人》的首句便是“帝子降兮北渚”,意为湘夫人降临在北州上,因此在画面左边安排了女人伫立在水中的背影。同时诗歌以兰草作为对比对象,表达对湘夫人的思念之情,画面中也采用兰草作为画面的装饰元素作为效果点缀。




女魃

女魃亦作女妭,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旱神,出自《山海经·大荒北经》。据书中描写,蚩尤起兵攻打黄帝,黄帝令应龙进攻冀州。蚩尤请来风伯雨师,以狂风骤雨对付应龙部队。于是,黄帝令女魃助战,女魃阻止了大雨,最终助黄帝赢得战争。而女魃也因为功力耗尽而无法回到天上,最终留在了人间。

在画作中,以女魃助战黄帝的故事背景,运用头盔和面具等元素作为装束的点缀,再以“破碎”的元素来表现法力尽失无法回到天界的牺牲精神。




绛妃

出自清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卷六《绛妃》篇。是为花神,曾邀请主人公为其撰写讨伐风的文章。对于她的外貌,文中描写道:“环佩锵然,状若贵嫔”。

画作中采用正三角形构图,使画面看起来稳定饱满,令人感到威严和庄重。手中生长的花朵,既是画面构成元素,也揭示了人物花神的身份。将人物随风飘荡的衣纹与生长的蔓藤和流水相结合。




少司命

少司命,出自屈原所著楚辞《九歌·少司命》。少司命是古代汉族传说中执掌人间子嗣及儿童命运的女神,是美丽、善良、温柔、圣洁、勇敢的形象。

少司命是执掌子嗣的女神,温柔、勇敢。因此,安排怀抱孩童同时手持利剑的女性作为画面主体人物。同时,画面添加飘带、花朵等元素增加人物温柔的感觉。

子不语怪力乱神,但偏偏被一幅幅风格靡丽的画作吸引:寄宿灵魂的木之精灵,娇羞惧人的持镜女妖,伉俪情深的湘水神君,温婉善良的送子仙女……不仅有《山海经》《搜神记》等作品中的经典神话,亦有卷帙浩繁的诗歌中考究的传闻逸事。喜欢妖怪文化,或是想要学习妖怪绘画的小可爱们可以戳“阅读原文”获取购买链接哦~
以上内容来自
《美妖绘 古风妖怪黑白插画教程》

爱林文化主编

范尧编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相 / 关 / 阅 / 读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爱林博悦


长期分享

原创绘画教程和作品
长按二维码,关注爱林博悦


    关注 爱林博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