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赏听 冬至大如年,人生需要仪式感

 

作者 | 思梦 ❀ 朗诵 | 红尘浪子
◆  ◆  END  ◆  ◆  


2017.12.22

农历:十一月 初五日

丁酋【鸡】年 星期五

冬至
时间很公正,不偏不倚,今日冬至。

人生需要仪式感,才会让某个平凡的日子,因为仪式感而变得不平凡;才会让某一时刻,因为仪式感而变得与其他时刻不同;才会让漫长的岁月,因为仪式感而有了分界线,变得更有意义,变得不再漫长。



冬至,是我们中华民族一个传统的节日,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来的一个。时间在每年阳历的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这是一种认定的仪式感。

经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过了这天之后,太阳又逐渐北移。
所以,冬至是北半球全年当中日至最短、夜至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以后,白天会一天比一天长,夜晚会一夜比一夜短。这是一种记录时光的仪式感。

中国东汉历史学家班固编撰的《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冬至阴阳至极,阳气日渐兴盛,阴气夜以衰退,天地万物开始往复循环,意味着一个好的开端,乃是大吉之日,值得庆贺一番。
所以,在古人心里,冬至不亚于新年,才会有流传千古的“冬至大如年”之说。由此可见自古人们心中对节日就很注重仪式感。

在《晋书王羲之传》上也有记载“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 这也足矣说明,古代人,对冬至这天的重视,对仪式感的认知程度。
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节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这是一种继承,传承的仪式感。时至今日二千五百多年,我们仍然以同样的方式,记录着老祖宗留下的点点滴滴,因为我们是炎黄子孙,应该不断地延续下去……
冬至最深处,春天还会远吗?从冬至这天起,就是数九寒天。人们会唱起自古流传下来的数九歌。一声声唱着年轮偷换,一句句数着日月变迁。

数九习俗起源于何时,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资料记载。不过,至少在南北朝时期已经流行。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所以,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待到数九歌吟罢,寒梅换作桃花,余寒消尽暖初回,满园春色关不住,柳絮飘飞,梁燕呢喃成双对。

我们在平淡的生活中,需要一些仪式感,用来唤醒我们沉睡的心灵,用来刺激我们即将麻木的神经,去感应时光的步履匆匆,去感知天地万物的和谐美好,去感受生命的浪漫与诗情。



冬至以至,有一种幸福是夹杂着年味儿,在小小的仪式感里慢慢品味人生真滋味,感受着家人的温馨,爱人的温暖,朋友的关怀。

人生需要仪式感,来时刻提醒我们,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意和远方,还有生存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所在。
◆  ◆  END  ◆  ◆  




诵者简介: 刘伟(红尘浪子),名不见经传的吟诵者,生于北国冰城哈尔滨。用真情质朴的声音诠释美丽的文字,赋予文字新的生命,打动听众的心。其公众平台【醉听风(ID:cmwh1016)】;微信号:cmwh9988



作者简介:墨染凝香,本名:王思梦,文字爱好者,以净水涤尘,以素莲养性,善暖生香,熏陶整个人生。个人微信:sm18866  平台ID:sm188666


    关注 落梅风骨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